看得见市场,看不见规律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看来,电影《2001》似乎要比《2012》牛那么一点。在这部泛黄的经典科幻片中登台的电子邮件、通讯卫星以及移动电话,最终成为了现实。请注意,《2001》上映于43年前,而它的拍摄者亚瑟•克拉克写作该同名小说的年份,则是更早的1945年。
  时间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也让亚瑟•克拉克被后世称为卫星通讯之父。一名科幻作家受到工业界的尊敬,这至少说明想象力是比大熊猫更为稀缺的资源。人类受限于眼前,把看不见的都叫作远方,而优质的资源以及能够推动历史的东西,又总是在远处。
  应该言归正传了。在一本商业刊物上谈远方、谈看不见的东西,这有些虚妄,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是的,当下的中国商界,连看得见的东西都会出现多种价值判断,更何况那些看不见的。比如,石头是什么?当石头绊了脚,会有人说石头就是绊脚的东西;但当需要踩着它时,石头又瞬间被叫作了垫高的东西。
  是什么,又不是什么,请问究竟是什么?近视眼看到的东西被当成常识,常识又形成常态。自主创新被迫成为了企业的业余爱好,炒房炒蒜炒兰花却成为商人对商业的潜意识理解和浮躁表达。维护弱势群体就是提高最低工资强迫企业加薪,创新商业模式就是照搬美国然后吹大、吹大再吹破……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看得见的是市场,看不见的是市场规律;看得见的是历史烟云,看不见的是历史规律。看看得见的东西容易,发现看不见的东西则需要情怀。
  充满功利主义的商业生态养不出引领文明的头羊。只看明天不看未来的心态,最终让我们的孩子少了好奇心多了小聪明、让我们的商业少了想象力却多了模仿和抄袭、让我们的族群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丧失了批判性。
  ——去看看不见的,于个体而言,是好坏辩证统一,要多发现正向的存在。匠人雕玉,玉又何尝不在雕刻着人;不要怕被磨,被磨的石头会发亮,而磨人的人更辛苦。
  ——去看看不见的,于企业而言,有人随波逐流,便有人随波而不逐流。过去十年世界似乎并未出现伟大的企业,但过去五十年新技术对商业生态的改变却惊心动魄。百年中国工商史,我们拥有过关心国家的改革命运、关心社会进步的企业家,而今天的我们更需要工商业的答案。
  ——去看看不见的,于一个民族而言,科学与艺术、苦水与谎言、确定的与不确定的,都需要寻找远方。驾驭能确定的领域容易,驾驭不确定更是一种能力。而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是时间对我们的祝福。
其他文献
分岔、混沌等特性是现代非线性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在自然科学与工程应用中具有普遍的意义。揭示一类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机理和规律具有迫切、重大的需求。近年来在
文章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该馆近年来开展学术建馆和各类创新服务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图书馆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这是一个幸福感匮乏的年代,这又是一个安全感稀缺的年代。两者间的必然联系是,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幸福感。  水荒、油荒、电荒、钱荒、用工荒……资源的紧张与绿色GDP的诉求,不断刺激着企业紧绷的神经,从“荒”变得越来越“慌”。“丰富”起来了的是餐桌,可频发食品危机,让我们愈发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转而回头诟病“规则”的沦落:我们具备全世界最完善的监管制度,却又拥有最具弹性空间的游戏法则。  处于产业生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教师课堂提问进行调查和研
长久以来,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将校企合作当成自我成长的关键政策需求,一步步将职业教育变革推到了更深的层次。可是,如果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都寻求与企业合作的话,就出现了个别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却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派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在关于这段历史研究中,却存在着偏见和不足。本文主要以史
在“内部控制”被全能化、神化之后,作为其灵魂的“内部牵制”却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从其概念的涵义出发,由其沿革分析二者的关系,依其现状看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