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872年第一批留美少年开始,中国人的留学史已经书写了140余年。在这百多年间,从抵御外侮、寻求民族复兴之路,到建设现代化祖国,再到开眼界、追求个性的发展……中国人的留学潮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
时代成为一个有趣的轮回,1872年,晚清政府派出首批120名10至16岁的少年赴美留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小留学生。百余年后,少年留学生再一次成为留学焦点——数据显示:2012-2013学年,中国在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人数达到了23795人。而在2005-2006学年,这个数字是65人,仅仅5年人数增长了366倍。
当年,小留学生们幼小的心灵很快就吸收了西方文化,为清政府所不喜。今天,小留学生迅速融入国外生活,却深深地打动了家长的心。借用一句流行语: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1950-1978
为了建设而出国
建国后,新中国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和以往不同,密切和国家工业建设计划结合。政府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还有军委系统派出的800名军事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回国后如何建设工业和科技。这一时期一共派出1.8万多名留学生和学者,学成后全部回国,服从分配。
1978年,邓小平要求大量增加留学人数,要“成千成万地派”。从那以后公费留学生逐年增加。时任教育部外事局副局长的李琼曾说,当时教育部部长和相关负责人还担心派人太多,不好管理,万一有人“叛逃”不好交待。最后,还是邓小平作出指示:管理留学生不要那么死,要放开手。
1872-1907
师夷长技以制夷
晚清时期,清政府前后共派出过四批留学生。在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强烈要求下,这120名10至16岁的留美幼童,是名符其实的“小留学生”。清政府派出小留学生的本意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回国后帮助抵御外部侵略。但这些幼童因年纪幼小住在当地百姓家,受当地文化影响较大,有人剪掉辫子、穿上西装,甚至去基督教堂,惹怒了清政府。1881年,全部幼童被遣送回国。
此后,清政府又曾有海军留学生、留日学生和庚子赔款留学生三代官派留学生。190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提议将庚子赔款中超过实际消耗的部分用于在中国办学和招收中国学生留美,前后共1000多人,钱学森、梁思成、张光斗等人都在这一批留学生中。
这一阶段,中国从闭关锁国到逐渐被打开国门,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制度成为留学生学习的目标,这批留学生几乎全部回国,成为当时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1985-2000
自费留学时代来临
1981年,托福考试出现在国内。1985年,国家取消“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从1985年至1990年,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达13万人。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被写进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这意味着只要出得起钱,国外学校肯收,谁都可以留学。
上世纪90年代起,许多人怀揣着“留学梦”,仅仅凑够了机票钱和第一学期的学费就上了飞机,到了国外要一边打工一边念书。毕业后也有许多人选择留在当地。还有一些已经过了上学年龄,只身前往国外,然后再把家人接到国外的例子。由此诞生了又一批“小留学生”,这些孩子在国内上过几年学,然后跟着父母到陌生的国度一起打拼。
对于彼时的中国人来说,留学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开眼看世界的机会,还成了一种时髦。那个时候的影视剧中常常出现一个戏份不多的“留学生”角色,角色气质往往是洋气、有进取心、爱讲究。
1915-1948
寻找民族复兴之路
1915年,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到1920年已有1600人自主赴法,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徐悲鸿等人都在这一批留学生中。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招收一批亚洲各国革命青年做留学生,瞿秋白、刘少奇等是首批赴俄学习的,后来朱德、邓小平等人也从西欧转往苏联,共有千人左右。同一时期,国民政府1927年定都南京后,也不间断地向美、英和西欧各国派遣留学生,每年至少100人,有时能达到千人。多数是跟工业、武器、科学等领域相关的人才。
1950年,有5000名留学生滞留在各国,最终只有大概一半历经坎坷回国。
2000至今
留学,不过是另一种选择
2001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是8.4万,自费留学人数是7.6万,所占比例突破了90%。从2002年起,中国留学人数以每年10万人的数量递增。留学生的名字淹没在了大数据里。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普通家庭的经济实力增强,有能力供孩子出国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互联网的发达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也意味着“外国”不再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年轻人对外国的好奇大大降低,小留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大量国际学校或中外合办学校,可以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直接送出国。
没有了建国追梦的包袱,没有了文化的阻隔,没有了经济上的窘迫,留学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生活。
于是,留学变成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家长和学生会反复比较国家、专业和学校,也并不一定认为留学就比在国内念书好。
留学已经不是梦,是生活的另一种选择。
时代成为一个有趣的轮回,1872年,晚清政府派出首批120名10至16岁的少年赴美留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小留学生。百余年后,少年留学生再一次成为留学焦点——数据显示:2012-2013学年,中国在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人数达到了23795人。而在2005-2006学年,这个数字是65人,仅仅5年人数增长了366倍。
当年,小留学生们幼小的心灵很快就吸收了西方文化,为清政府所不喜。今天,小留学生迅速融入国外生活,却深深地打动了家长的心。借用一句流行语: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1950-1978
为了建设而出国
建国后,新中国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和以往不同,密切和国家工业建设计划结合。政府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还有军委系统派出的800名军事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回国后如何建设工业和科技。这一时期一共派出1.8万多名留学生和学者,学成后全部回国,服从分配。
1978年,邓小平要求大量增加留学人数,要“成千成万地派”。从那以后公费留学生逐年增加。时任教育部外事局副局长的李琼曾说,当时教育部部长和相关负责人还担心派人太多,不好管理,万一有人“叛逃”不好交待。最后,还是邓小平作出指示:管理留学生不要那么死,要放开手。
1872-1907
师夷长技以制夷
晚清时期,清政府前后共派出过四批留学生。在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强烈要求下,这120名10至16岁的留美幼童,是名符其实的“小留学生”。清政府派出小留学生的本意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回国后帮助抵御外部侵略。但这些幼童因年纪幼小住在当地百姓家,受当地文化影响较大,有人剪掉辫子、穿上西装,甚至去基督教堂,惹怒了清政府。1881年,全部幼童被遣送回国。
此后,清政府又曾有海军留学生、留日学生和庚子赔款留学生三代官派留学生。190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提议将庚子赔款中超过实际消耗的部分用于在中国办学和招收中国学生留美,前后共1000多人,钱学森、梁思成、张光斗等人都在这一批留学生中。
这一阶段,中国从闭关锁国到逐渐被打开国门,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制度成为留学生学习的目标,这批留学生几乎全部回国,成为当时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1985-2000
自费留学时代来临
1981年,托福考试出现在国内。1985年,国家取消“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从1985年至1990年,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达13万人。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被写进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这意味着只要出得起钱,国外学校肯收,谁都可以留学。
上世纪90年代起,许多人怀揣着“留学梦”,仅仅凑够了机票钱和第一学期的学费就上了飞机,到了国外要一边打工一边念书。毕业后也有许多人选择留在当地。还有一些已经过了上学年龄,只身前往国外,然后再把家人接到国外的例子。由此诞生了又一批“小留学生”,这些孩子在国内上过几年学,然后跟着父母到陌生的国度一起打拼。
对于彼时的中国人来说,留学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开眼看世界的机会,还成了一种时髦。那个时候的影视剧中常常出现一个戏份不多的“留学生”角色,角色气质往往是洋气、有进取心、爱讲究。
1915-1948
寻找民族复兴之路
1915年,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到1920年已有1600人自主赴法,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徐悲鸿等人都在这一批留学生中。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招收一批亚洲各国革命青年做留学生,瞿秋白、刘少奇等是首批赴俄学习的,后来朱德、邓小平等人也从西欧转往苏联,共有千人左右。同一时期,国民政府1927年定都南京后,也不间断地向美、英和西欧各国派遣留学生,每年至少100人,有时能达到千人。多数是跟工业、武器、科学等领域相关的人才。
1950年,有5000名留学生滞留在各国,最终只有大概一半历经坎坷回国。
2000至今
留学,不过是另一种选择
2001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是8.4万,自费留学人数是7.6万,所占比例突破了90%。从2002年起,中国留学人数以每年10万人的数量递增。留学生的名字淹没在了大数据里。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普通家庭的经济实力增强,有能力供孩子出国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互联网的发达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也意味着“外国”不再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年轻人对外国的好奇大大降低,小留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大量国际学校或中外合办学校,可以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直接送出国。
没有了建国追梦的包袱,没有了文化的阻隔,没有了经济上的窘迫,留学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生活。
于是,留学变成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家长和学生会反复比较国家、专业和学校,也并不一定认为留学就比在国内念书好。
留学已经不是梦,是生活的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