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等记录片中的少数民族文化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丝绸之路》等记录片是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拍摄客观真实,场景细腻。片中有不少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有关的叙述,从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
  关键词:《丝绸之路》;记录片;少数民族文化
  1979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首次合作,拍摄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在日本创下了每集20%以上的极高收视率,在日本掀起了“丝绸之路文化热潮”。后来,一些日本电视台都陆续拍摄了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有关的纪录片。本文将以日本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为依据,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符号,民族风味,民族生活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民族符号:服饰与建筑
  在《丝绸之路》第二期“渡过黄河河西走廊1000公里”中,日本制作团队去到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区。现代社会的裕固族的服饰颜色基本是大红大绿,或者蓝色,而肃南裕固族自治区的人们的服装除了这三种颜色还有黄色和浅粉。因为欢迎制作组,他们才换上的裕固族传统服饰,而在劳作时穿着普通的类似于中山装的服饰。裕固族传统服饰都是高领长袍,女性的长袍下摆开衩,衣领,袖口,襟边等绣着花边。他们的传统服饰与蒙古族的服饰类似。
  在《The世界遗产》丽江古城篇中,生活在古城里的纳西族的女人们在没有穿着传统服饰时也会注意在身上穿戴蓝色的物品,这是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谢。在新学期开学时,孩子们会穿纳西族传统服饰,头戴统一的红黄相间的发冠,衣着比较显眼,有大红色,蓝色,黄色的大褂。这是比较简单的传统服饰,而真正的纳西族的服饰是比较厚重的,特别是女性的服饰,有大襟宽袖布袍,外加紫色或藏青色的坎肩,下着长裤还有棉布缝制的围腰,背披七星羊皮,七星羊皮是纳西族女性服饰的重要标志,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着勤劳的纳西族女性早出晚归,幸苦劳作。
  在《丝绸之路》第七期里,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在和田,和田是沙漠里的一个大型绿洲,这在车尔城和和田,两地的建筑差不多,当地的民居都是由泥土制成的,大门则是由木头做成的。车尔城的民居大都有一个院子,院子的房梁上有葡萄藤,夏季人们在藤下乘凉,而房内有着很简单的桌椅。而和田的民居基本没有院子,只是在门口有条两三米长的泥土路,路两边有一层半米不到的台阶,人们坐在上面聊天。和田民居房内的丝绸制品较多,地上铺着毯子,墙上也挂着,房内比车尔城民居内要丰富许多。
  在纪录片《大黄河》第四期里,制作组们去到了保安族人民们所在的城镇,保安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总共不足一万人。城镇里遍地黄沙泥土,城镇周围种下了一棵棵极高的树木来抵挡大风吹起的黄沙,这里的房屋是由泥砖砌成的。
  在这些纪录片里,没有大量使用语言来描写民族服饰或者民族建筑,它们的特点通过摄制组的镜头被展现了出来。而且这几部纪录片中,中国少数民族人民欢迎日本制作组时穿着传统服饰跳舞唱歌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另一方面通过当地人民带领日本制作组参观家里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二、民族风味:饮食
  在车尔城里,人们的主要粮食是馕,几个邻居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做,将面团压扁放入火炉中简单烘一下就好了,因为馕的水分低,不容易坏,所以一做就是几百个,几家人可以吃一两个星期。车尔城的维吾尔族人们从第九世纪便在这里定居了,基本上和外界隔开,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出车尔城。
  在纪录片《上野树里之行》中,上野树里来到了云南省,看到了傈僳族,并且和傈僳族相处了几天。在纪录片里,傈僳族的人们平常吃的最多的是豌豆和红萝卜,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而用核桃和葵瓜子作为零食是傈僳族人的招待方式。在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这天,傈僳族的人们会杀掉养了很久的猪来庆祝节日和招待客人。
  在纪录片《秘境云南》里,日本制作组去到了云南丽江,那里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们,喝茶是那里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在古时候,人们生活地区非常寒冷,所以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而当地的蔬菜又少,过多的脂肪在体内不易分解,所以人们开始喝茶以分解脂肪,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开始喝茶。
  在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是与当地的环境气候有很大关联的,每个民族的风味均有不同。而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十分频繁,很多少数民族的饮食已经和其他的民族没有很大的区别了。但是通过纪录片,把有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记录下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民族生活:劳动生活与精神生活
  在和田的维吾尔族人大多以养蚕和玉石买卖为生。丝绸是这里的重大工业。在和田,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驴和驴车,和田人每年一月会到河边收集冰块,把冰块放到冰窖里,到了夏天拿出来,一是可以解暑,二是更重要的,把冰块运到丝绸研究中心以保持蚕虫的清凉。
  在云南的傈僳族里,人们大多也是务农为生,并且对傈僳族来说樱花特别重要,他们会根据樱花的开放与掉落来判断食物的播种与丰收时间。另外,在傈僳族的阔时节当天特定的人爬上用刀做的梯子是庆典的主要活动,梯子上一共36把刀,代表着一年365天,爬刀杆是为了向神灵祈祷一年的顺遂,在活动场地的周围会种植樱花树,为的是向神明祈求平安。
  在《The世界遗产》、“三条大河流经此地!喜马拉雅的秘境,云南的三江并流保护地域”这一期纪录片中,纳西族人们把白水台封为他们的圣地,另外他们认为白水台是“龙王”居住的泉中的泉水向下流淌而形成的,这个泉也是神圣之泉。他们在泉水旁边点燃香火,祈求幸福。
  NHK纪录片《大黄河》第一期中记录了西藏果洛族人的婚礼。果洛族人们的婚礼是在女方家中进行,会有喇嘛为新人诵经,祈求他们婚后幸福。在果洛族的婚礼上会有枪击比赛这种激烈的活动,也会有男男女女一起跳舞的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参加婚礼是果洛族人们缓解生活压力、得到快乐的方式之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一般都做着同样的工作,早出晚归,辛苦劳作。因此,有意义的精神生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是可以缓解疲劳,温暖内心的。例如族人们的婚礼、传统的节日,甚至是祭祀祈福都能给他们带来慰藉。
  四、结语
  本文以几部日本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民族符号、民族风味、民族生活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得以了解中国各民族的服饰建筑、饮食、生活的差异。除开这三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看日本纪录片可以发现不同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日本纪录片对中国少数民族的记录,体现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价值,信仰以及风情,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动力。(通讯作者:常梅)
  参考文献
  [1]张贻苒.日本纪录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比较研究:基于故事片的影像书写对比[N].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0.
  [2]徐锦辉.超民族性话语:日本纪录片与虚构影视作品中的中国民族形象研究[N].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
  [3]姚祎.日本NHK纪录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以《彝族终身大事》为例.[J].新聞研究导刊,2016.
  [4]裘星.日本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交流——以NHK world-japan为例.[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在建筑工程环境质量监督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污染防工作,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要引生态环境治理为出发点,尽量避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扬尘污染,不断改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根据扬尘污染防控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法,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控;
期刊
摘要:土建工程造价管理随着现代管理科学发展,自我国80年代末提出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我国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日益丰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工程造价咨询产业顺利发展,但造价咨询产值补单扩大同时利润日益稀薄。随着BIM技术,全费用综合单价等相继出台,建筑业面临巨大变革。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控制;BIM技术;应用  1 引言  尽管近年来在建筑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建筑业稳步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建筑市场和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论是建筑工程的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質量成为了人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建筑工程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是整个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将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非常直接的。因此,针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所进行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建筑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控制成本这一问题必须关注。工程资金应该进行标准化控制,将控制理念落實到整个过程中,完善成本控制工作,进而建立更为健全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工程的展开中全方位加强工程施工水平,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建设工程造价的
期刊
摘要:随着近些年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建筑项目层出不穷,社会各界对建筑行业的施工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施工质量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加强项目施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项目承建企业必须要提高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视度,特别是要具备绿色施工管理意识,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建筑施工造成的资源过度损耗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建筑施工控制;绿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中谷石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脱硫脱硝脱尘项目的工艺技术及实际运行情况分析,针对原烟气工况条件变化时,阐述操作条件及脱硫塔内构件设计对气溶胶影响,针对本项目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降低气溶胶产生的解决措施,为同类装置氨法脱硫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FCC;氨法脱硫;亚硫酸铵;氧化率;氨逃逸  氨法脱硫技术作为湿法脱硫技术的一种,具有脱硫效率高、无固废产生等优点,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期刊
摘要:马凌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人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田野民族志写作的范本。本文主要从主要贸易制度“库拉”的基本内容以及在整个“库拉”过程中所密切相关的巫术、信仰、仪式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及在未来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最好,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研究方法;《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人类学由书斋走向田野的代表,它使文化研究
期刊
摘要:目前音乐表演在基层的艺术实践的途径相对缺乏,原因之一就在于基层的艺术实践平台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制度、措施、经验、形式等等方面还很稚嫩,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因而基层实践平台方面的建设应该引起重视。本文从基层的艺术实践的组织主体和活动主体出发, 在基层实践平台构建的意义和构建方式上进行了初步的建议和探索。  关键词:音乐表演 实践平台 建设  艺术实践是展示艺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
期刊
摘要:21世纪,它是历史博物馆的新世纪。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有超过27,000座历史博物馆。欧洲历史博物馆的数量占世界历史博物馆数量的92.8%。虽然历史博物馆在我国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从我国历史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历史时期来看,历史博物馆的数量增长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由文化部和我国文化遗产局制定的未来15年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计划表明,我国的历史博物馆将在15年内将达到3000座。由于博物馆展示设
期刊
摘要: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在《论语》中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探索《论语》中的孝道文化,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本文首先从“养亲、奉亲”、“敬亲、尊亲”的度解读了《论语》的孝道文化,随后从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探讨了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