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宽厚低调拒绝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xiahe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阑人静时,翻开浩繁史料,穿越时光隧道,我们会看到古人在为人处世上一些超脱凡俗的智慧。一路读来,对我们今人来说也大有裨益……
  坚守
  《世说新语》里说,有一天,管宁和华歆在园中锄菜,锄出了一块黄金,管宁继续锄地,把黄金当瓦片一样对待,而华歆却拿起来,看了看,才扔下。另一次,他們俩正在读书,外边敲锣打鼓,有华丽的车马经过他们的门口。管宁一动不动,华歆却丢下书跑出去看。华歆回来后,见管宁已经用刀子把他和自己共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了,管宁严肃地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其实,管宁在那一刻要隔开的,是世间的喧嚣,是浮躁,是功利,更是许许多多不甘寂寞的心。
  宽厚
  汉代的朱买臣,家里一贫如洗。他妻子耐不了这贫穷,嫁作他人妇。
  后来,朱买臣官至会稽太守。他回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前妻和她的丈夫修路,景况凄凉。于是,他把前妻和前期的丈夫一起接入府中,命下人好吃好喝地伺候。一个月后,妻子羞愧难当,上吊而死。朱买臣痛惜之余,给前妻的丈夫以银两,让他好生安葬了前妻。
  朱买臣从贫穷中走了出来,带着一颗温暖而宽厚的心。
  低调
  张松是个低调内敛的人,生逢三国乱世,才华横溢。如果不是向刘备献了地图,恐怕一辈子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张松在益州刘璋手下供职,一直默默无闻。刘璋昏庸软弱,张松期待弃暗投明,侍奉明主。
  后来,张松遇到刘备,献上了西川地图,使一方百姓免去了战乱之苦,为刘备顺利入川立下了汗马功劳,实现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
  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永远不会被湮没。
  拒绝
  明代的泰和典史曹鼎,有次在追捕盗贼时,他抓住一个绝色女贼,路途遥远,不及回衙,夜宿荒寺。女贼欲逃避法律惩处,便施展“美人计”,屡屡以色相引诱曹鼎。面对美女挠腮弄首、袒裼裸裎的轮番轰炸攻击,年轻的曹鼎不免心猿意马,但脑子还是能权衡利弊得失。于是,他就用竹签在地面上一遍遍地写“曹鼎不可”,以警醒自己要坐怀不乱,终于度过了寂寞难耐的夜晚,保住了节操和清名。
  拒绝不易,这是门硬功夫。学会拒绝,阻击欲望,成就人生。
其他文献
清代的蔡岷瞻评价明朝的皇帝和宰辅时这么说:“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明朝老朱家的皇帝大多非常荒唐:有迷恋御姐的,有喜欢木工的,也有数十年不上朝的。如此一个王朝居然也能延续二百七十六年之久,全赖明初设立的“内阁制”。明朝内阁人才济济,皇帝只需分权予内阁,自己则是任由潇洒,无为而治。在众多阁臣之中,张居正的成就最为突出,被后世评为“有明一相”。很多史家认为在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
期刊
居住在东北的满族人喜食面食或黏食,面食指人们所熟悉的白面制作的“包子、馒头、花卷、饺子”等。而黏食则指大黄米、小黄米以及糯米、黏稻米等制作的“黏豆包、年糕、豆面卷子、油炸糕”等。满族人将这些食物统称为“饽饽”。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饽饽是满族人祭祀中的必备祭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并且禁饿,过去八旗兵行军打仗,用它做为军粮,兵士们吃了黏米做成的饽饽,走起路、打
期刊
汉画像所记述的内容是将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两种内容融汇而成的独特、完整的精神结构,它是汉代人将自我世俗生活进行永恒化塑造的产物,神话意象因素的大量使用是其手段之一。这种将“昨日”重现的艺术是汉代审美意识内容的核心所在,但这一点在以往的汉画像研究中被严重忽视了。  汉画像对世俗生活的痴迷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所记述的那些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以至于它对当时人们生活娱乐、工业制作、出仕做官、拜谒
期刊
一、认错路  虽然古人早就发明了指南针,但指南针毕竟不是GPS,所以古代诗人总是迷路。令人羡慕的是,他们不是误入蓬莱,就是迷失在桃花源。总之皆是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地方。不信你看:“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绿径穿花,红楼压水,寻芳误到蓬莱地。”“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太多了,不胜枚举。读着这些诗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渴望米一次路,即使没能误入仙境,哪
期刊
一、“羊”字详解  “羊”,一个代表吉利的字,后世代表“吉祥”的“祥”字就是从“羊”字来的——在“祥”字造出来之前,“吉祥”的写法就是“吉羊”。  羊,未也,十二地支第八位,《说文解字》上说:“羊者祥也。”古代祭天地用牛为大牲,祭宗庙用羊为大牲,用羊之礼为大祥。  《易经》中的泰卦,上卦为地,下卦为天,天地通气,故曰“泰”,天为三个阳,坤为三个阴,乃三阳开泰。因为“阳”与“羊”同音,人们常在羊年新
期刊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期刊
清代的蔡岷瞻評价明朝的皇帝和宰辅时这么说:“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明朝老朱家的皇帝大多非常荒唐:有迷恋御姐的,有喜欢木工的,也有数十年不上朝的。如此一个王朝居然也能延续二百七十六年之久,全赖明初设立的“内阁制”。明朝内阁人才济济,皇帝只需分权予内阁,自己则是任由潇洒,无为而治。在众多阁臣之中,张居正的成就最为突出,被后世评为“有明一相”。很多史家认为在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
期刊
有一种高处,一旦上去就不好下来了。苦也好,乐也罢,总之,你都得在那里挺着。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里尔克的话放在這里,最恰当不过。因为有一种巅峰之痛,只能冷暖自知。不能说,不便说,说了别人也不懂,甚至还可能被笑话。  这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自我劫持。心甘情愿,是说那里有自己想要的风光和体面。自我劫持,是说自己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进不是,退不是,无处突围。始知,风光处即是风险处,体面其实
期刊
一、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原本是我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我读经典》系列所做的一个开场白。因为受到电视节目时间的限制,许多内容没有放开讲,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才讲全了。把它整理出来发表,是因为现在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我自然也是赞成的。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读什么?第三,怎样读?在这里,我想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先说第一个问题
期刊
【春节这一期《国学》,编者给自己定了一个方针:这一期,多谈芸芸众生的日常悲喜,少讲帝王将相的非凡传奇;多些温情,少些锋芒;多些细水长流、岁月静好的山河不惊,少些纵横捭阖、云谲波诡的巨澜万丈。思忖再三,编者选择了杨绛先生这篇访谈稿作为正文第一篇,文中谈到教育,谈到婚姻,谈到个人修养和内心的自由,这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杨绛先生是公认的才女,学贯中西,同时又是年逾百岁的老人,饱经风霜。过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