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出趣,错出美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认错路
  虽然古人早就发明了指南针,但指南针毕竟不是GPS,所以古代诗人总是迷路。令人羡慕的是,他们不是误入蓬莱,就是迷失在桃花源。总之皆是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地方。不信你看:“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绿径穿花,红楼压水,寻芳误到蓬莱地。”“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太多了,不胜枚举。读着这些诗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渴望米一次路,即使没能误入仙境,哪怕“误入藕花深处”也好啊。
  二、识错人
  识错人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视力上的错误,把甲错认成乙:“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或把镜中的自己当作别人:“岁去红颜尽,愁来白发新。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第二种是归类上的错误,把甲类人错归成乙类人:“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人们把陆游和严光归为一类,可惜人家不领情。第三种是机缘上的错误,令甲错误地结识了乙,比如:“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至于这是不是李义山的正话反说,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李义山留下的悬案有一大堆,也不在乎多此一例。再如:“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王淇如此八卦,定是出于对林逋的嫉妒。第四种应该属于无过之错:“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本无过,错认主为客。
  三、错看
  古时的照明条件不好,读书人都是秉烛夜读的。家境贫寒的,还要凿壁借光、萤囊映雪什么的,所以古代诗人的眼神大都不好,看东西经常出错。地球人都知道李白是个近视眼,明明一地的月光,竟然以为是霜。一颗白胡桃,他一会儿看有,一会儿看无,把读者都弄晕了:“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小东西分不清也就罢了,竟然把山上的瀑布和天上的云彩也看错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啧啧,近视如此,简直是不可救药了。
  古人常常弄混的是雪与花。李煜深有感触:“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有把梅花当成雪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还有把杨花当成雪的:“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有把大雪片当成梨花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有把小雪粒儿当成枝头小花的:“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王安石的眼神也不好,幸亏他嗅觉还蛮灵的,不然也出错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四、错听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可是古人在读书的时候,除了读书声之外,还要“风声雨声声声入耳”,不出错才怪呢。“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一顷新荷,坐间疑是秋生。”
  最著名的错听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建议现在的公仆们向人家郑县长学习,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练练耳力。
  五、错觉
  俗话又说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似梦非梦之间,错觉就来了。大约是因为古人的业余生活贫乏,而交通、通讯又不发达,所以他们常常感到寂寞,在寂寞的时候,就幻想能有人来陪伴自己,想得多了就产生了错觉:“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当然,如果来的这位是个美人就更好了:“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错觉或许会有成真的时候,而有的人,却只能在错觉中想见。这就有了聊斋的意味。纳兰容若,这个一提起就令人伤感无比的名字,他的词有好多首都是在亦真亦幻的错觉中完成的:“谁在小红亭?玉钗敲竹乍闻声,风影略分明。”还有苏轼,那个豪放的老夫子,也把错觉当真了:“小轩窗,正梳妆。”读了让人鼻子酸酸的。
  六、错事
  古诗词中,随手一翻,主人公们所过的错事五花八门。有弹错琴的女子:“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敲错钟的和尚:“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吃错药的仙子:“嫦娥应悔偷靈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读错书的先生:“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嫁错郎的娘子:“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休错妻的丈夫:“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剪错花样的小媳妇:“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跟错马车的愣少年:“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拉错渔线的笨钓客:“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等等。
  七、错怪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尚且犯了这么多错误,那些自然界里的动物植物犯个错儿也在所难免。只是若真要有错也就罢了,可有时那些花儿呀草儿呀月儿呀什么的,根本就没错,却无端地被人指责,甚至白白地代人受过。诗词中这样的“冤假错案”还真不少。例如:
  睡不着觉就怪黄莺太吵:“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乘船坐过站了就怪月光耽误事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待着闹心就怪春风没有眼力见儿:“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怀古伤情时就怪柳树不来抚慰自己:“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那个辛弃疾更为过分,把柳条都折尽了不说,还大发牢骚:“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不仅如此,他还批评春天做事有头无尾:“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欧阳修早都看不过去了,站出来替那些无辜的受气包们说了句公道话:“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这种种小意外、小错误,就像水面上微微荡起的涟漪,因此,那些历经千年的文字才不会沉寂,我们的心在每一次的阅读中,才会享受到琴弦一般美妙的颤动。
其他文献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是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描写元宵节夜晚彩灯辉煌五彩缤纷的景象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特别的由来相传汉武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元宵的宫女被选进宫后每逢年末岁尾都特别思念亲人那年腊月她心想既不能与亲人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了之她正准备要投井正巧被当时一位足智多谋而且心地善良的官員东方朔看见东方朔想了一条良策让元宵正月十五那天与家人团聚食汤圆十六那天全长安城张灯结彩以示团圆的喜
期刊
有一种情感,人们似乎从来不怕把话说满而招致怀疑,也不惧被人笑话,那就是对故乡的爱恋。相对于亲情的素淡,对故乡的爱恋,算得上是一种表达起来更加无需顾忌的情感。思乡病和相思病一样流行,它甚至也被用于表达某种时代的病征:“乡愁是一种现代病”。  那么,到底什么是乡愁呢?在原初的含义里,乡愁似乎仅仅就是一种纯粹的距离。这距离关乎到空间的分离,也关系到时间的远去,直至生离死别的痛苦。  “父母在,不远游。”
期刊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谓“自化”,即自我化育,而“自化”的内涵除了“自富”,亦即经济富足之外,主要体现为“自正”、“自朴”,意即人可以自我端正、自化于朴,人人皆有一种道德自觉,自然倾向于保持、复归于朴实的本性,老子正是把“自化”当作教化的方法与目的,其实质在于充分信任人有一种自我净化的人性倾向与人性能力,而这正是老子教化哲学的本源。  人性:
期刊
家与年,让亿万中国人走上旅途  每年到了农历年根底,一个个身在异乡工作的人,学习的人,生活的人,会忽然像候鸟一样感觉到了时光的流逝,开始有意无意间准备面向故乡的飞翔。很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口中,开始频繁地出现“春运”的字眼。而一群又一群的中国人离开公司、离开工作的城市,乘坐上飞机、火车、轮船、汽车、摩托车,乘坐上所有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开始了奔向故乡的旅途。这时节,仿佛挣钱变得不重要了,工
期刊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就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自己书斋的命名,但这种风气开始蔚为大观则源于北宋。这些文人雅士,给自己的书斋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意味隽永、饶有情趣的书斋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  老学庵。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  桂斋。宋代名相
期刊
采访者:中医既然是成熟的科学,具有广阔的前景,那么,它是不是就应该具有全球化的条件?您对中医全球化乐观吗?  满晰驳:这个问题很难用乐观或不乐观这样简单的结论来回答。从当前看,情况不容乐观。从长远看,如果中国同道们和中国的领导人充分地意识到當前的问题,并着手加以纠正,中医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正如我这次演讲的主题那样,“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呀!  采访者:在您看来,当前中医药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或
期刊
今天,当很多人为了就业,为了出国,捧着英文、法文、德文版书籍不断强化充电的时候,当很多人连汉字都写不正确、摆不端正、说不明白的时候,当我们的教材里删掉唐诗、宋词以及古典文章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强化外语而忽视国学的时候,我们是否在想: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究竟该如何搭建?一个民族的文化河流该如何保护和疏浚?  历史告诉我们:要拯救自己,应当首先拯救文化;复兴民族,必须复兴文明。  我只想说说唐诗—
期刊
清代的蔡岷瞻评价明朝的皇帝和宰辅时这么说:“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明朝老朱家的皇帝大多非常荒唐:有迷恋御姐的,有喜欢木工的,也有数十年不上朝的。如此一个王朝居然也能延续二百七十六年之久,全赖明初设立的“内阁制”。明朝内阁人才济济,皇帝只需分权予内阁,自己则是任由潇洒,无为而治。在众多阁臣之中,张居正的成就最为突出,被后世评为“有明一相”。很多史家认为在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
期刊
居住在东北的满族人喜食面食或黏食,面食指人们所熟悉的白面制作的“包子、馒头、花卷、饺子”等。而黏食则指大黄米、小黄米以及糯米、黏稻米等制作的“黏豆包、年糕、豆面卷子、油炸糕”等。满族人将这些食物统称为“饽饽”。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饽饽是满族人祭祀中的必备祭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并且禁饿,过去八旗兵行军打仗,用它做为军粮,兵士们吃了黏米做成的饽饽,走起路、打
期刊
汉画像所记述的内容是将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两种内容融汇而成的独特、完整的精神结构,它是汉代人将自我世俗生活进行永恒化塑造的产物,神话意象因素的大量使用是其手段之一。这种将“昨日”重现的艺术是汉代审美意识内容的核心所在,但这一点在以往的汉画像研究中被严重忽视了。  汉画像对世俗生活的痴迷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所记述的那些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以至于它对当时人们生活娱乐、工业制作、出仕做官、拜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