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对正常人来说,无须过多称道,但是,对于6岁失聪的黄鹂来说,要走完这个过程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十几年来,靠着读唇语听课、学习、与人交流,她每走一步都是奇迹。
爱读书的黄鹂,
世界突然失声
1990年2月,黄鹂出生在江苏南京溧水县农村,母亲赵建生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父亲黄大顺在家务农。
小黄鹂从小就喜欢读书,5岁时还在读幼儿园的她,时常跑到隔壁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听课,而且一坐下来就赖着不走。老师没办法,就去喊她妈妈。妈妈只好放下教科书,把小黄鹂抱回幼儿园。可是没过一会儿,黄鹂又跑到一年级课堂了。为了不再被抱走,她干脆用脚使劲钩住课桌,让妈妈也没办法。
几次三番之后,妈妈不得不妥协,和女儿达成协议,让她在一年级上一个月的课试试,如果月考考不到满分,就必须回幼儿园。结果,小黄鹂的表现让所有老师都吃惊,她不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活跃,月考还拿了双百。就这样,一个月后,小黄鹂直接从幼儿园跳到了小学一年级。
6岁时的清明节,妈妈去扫墓,小黄鹂在一旁玩耍。看到一朵野花,她想把它拔起来,可她使出全身力气也没能拔起来。最后她体力不支,一个倒栽葱摔倒在地。妈妈赶忙抱起哇哇大哭的小黄鹂,可没过一会儿,小黄鹂就开始叫着头疼,而且开始不停地呕吐。家人带她到县医院做了检查,没有发现身体有实质性损伤。回家睡了两天,小黄鹂继续上学。谁料想,失聪的病根已经悄悄在小黄鹂身上落下。
继续上学后,小黄鹂和以往并没有两样。只是后来,偶尔有老师向赵建生反映,小黄鹂怎么变得有点“皮”了,有时点她的名字,她似乎没听见,不答应。
1998年,赵建生从农村调往溧水县城的小学任教,小黄鹂跟随妈妈转学来到溧水县三小。10月10日下午,最后一堂音乐课,小学四年级的教室里所有学生都在认真听课。可是,小黄鹂突然感觉一阵眩晕,耳朵“嗡”地一下,突然什么都听不见了。第二天,赵建生夫妻俩抱着小黄鹂赶往南京铁道医院。经过电测检查,医院发现这个小姑娘听力全无。得知这一结果,赵建生顿时瘫倒在地,欲哭无泪。
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黄鹂的病情仍不见好转,而此时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光,于是父亲黄大顺就去亲戚朋友家四处筹钱。随后的半年时间,他们跑遍了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专家,可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
面对现实,
读唇语“看”声音学习
虽然赵建生夫妇一直带小黄鹂做尝试性治疗,却一直不见好转。眼看过完春节又要开学了,赵建生想,先让她上学吧,边上学边治疗。
没想到,第一天放学,小黄鹂表现得出人意料的高兴,一回家就不停地说着学校里的事情:以前的好朋友还是好朋友,同学们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反而变得更亲切了。课余时间,老师还特地来辅导她写作业,为她补习上学期落下的课程。
起初,小黄鹂吃尽了苦头,上课只能埋头看书,偶尔抬头看讲台,也听不见老师说什么。下课和同学们交流,只得靠纸笔。但是聪明的黄鹂渐渐发现,自己可以根据别人的口型,猜出他们说的一些话。
于是,放学回家,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和姐姐,叫她们和她说话,然后由她看口型,辨别她们说的是什么。“你好!”“谢谢!”“吃饭了吗?”“作业做完了吗?”……从简单的短语,然后再到长句子,直到黄鹂看懂为止。
小黄鹂的基础好、悟性高,她在课堂上能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内容只能靠自学。尽管这样,小学期间她的每门功课都是满分。小学6年级的一次全县统考,数学试卷偏难,许多班级有一半的同学都不及格,但是小黄鹂仍然考了满分。县教育局的领导得知后,都很惊讶,特地到学校看望小黄鹂。
小学升初中时,初中老师一听说黄鹂是个失聪学生,不愿接收:“耳朵听不见了,怎么上学啊?”于是,赵建生就找到县特教学校,特教学校的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母女俩。得知小黄鹂的情况,校长诚恳地说:“这个孩子这么聪明,成绩又好,最好还是到正常学校去上,这样更有利于她的成长,万一哪一天上不下去了,随时可以回特教学校。”
赵建生再次找到中学的领导,希望学校能给黄鹂一个机会,让她试试再说。赵建生含泪保证,如果一年后黄鹂的成绩在班上不是中等以上,就马上转学,不会拖学校后腿。赵建生的坚持,以及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学校破例收下了她。
进入初中后,黄鹂更加努力了,初一期末考试让所有老师和同学大吃一惊,她竟然考了班级第五名。她读唇语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有时在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看主持人的口型,然后复述内容,几乎一字不差。
谁知到了初二,黄鹂遇到了困难。一天,英语课第一次安排听力训练,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广播里的英语对话,然后根据要求答题。黄鹂却傻眼了,她什么也听不见,更没有口型可看了,急得她大汗淋漓,浑身都湿透了。
放学后,黄鹂一路哭着跑回家。看到哭成泪人的女儿,赵建生心痛不已,但她想,此时自己不能再哭了。她安慰黄鹂:“鹂鹂,我们能多读点书就多读点,不能读也不勉强自己,我们不考大学……”自从女儿失聪后,赵建生从未想过要女儿考大学,她认为女儿什么都听不见了,考大学根本不可能。谁知赵建生的话却深深刺痛了黄鹂,“我就要考大学,就要……”好强的黄鹂想到自己可怕的未来,怎么也忍不住哭声。直到凌晨两点,已渐渐睡去的黄鹂,还在睡梦中不停抽泣。
赵建生再次找到学校领导,希望学校老师能帮帮自己的女儿。对黄鹂也深表同情的学校领导安排两位英语老师,每天晨读的时候在走廊单独为黄鹂读听力题。临近中考时,赵建生更是奔走于学校与教育局之间,最后市招办同意为黄鹂安排英语特殊考场:由招办指定的两位老师读题,黄鹂看着老师的嘴答题。怕看不清老师的口型,20分钟的听力考试,黄鹂的上半身一直倾斜着,尽可能靠老师近一点。考试结束,她的腰都硬了。
中考结束,黄鹂的英语考了107分,总分598分,整整高出重点高中线十多分,顺利被溧水高级中学录取。
上了高中后,学校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黄鹂再也不能享受看老师口型单独做听力题的待遇了。
让赵建生至今难忘的是,黄鹂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何老师有一次特地找到她,说:“黄鹂妈妈,我对不起黄鹂,每次听力训练,对黄鹂都是个考验,对我也是个考验,我都不敢正视黄鹂那双求助的眼神,我实在没有时间为她单独读听力题……”说着说着,何老师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必考题,而且占到30分。这30分,怎么办?临近高考时,赵建生从学校领导那儿得知,对于听力有障碍的考生,按照政策英语听力可以免考,高考外语分数将按照外语笔试分数乘以1.25来计算。但是,这要求考生必须有残疾证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听到这个消息,赵建生可谓悲喜交加。因为女儿失聪后赵建生一直没有为她办理残疾证,在心里她不愿接受女儿已经变成残疾人的事实。
赵建生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黄鹂,黄鹂也坚决不同意办理残疾证,说哪怕考不上大学她也不办。怎么办?眼看高考临近,女儿辛苦学习了十多年,总不能因为听力的原因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吧!赵建生一遍又一遍在心里告诉自己:必须面对现实。
怕影响女儿的学习,赵建生瞒着女儿,拿着以前的病历为女儿申请办理了残疾证。怕女儿看到,她把残疾证藏在一堆旧衣服里。
扼住命运的咽喉,
让梦想在荆棘中腾飞
2007年高考,黄鹂总分考了578分,英语单科成绩更是考了133分。当学校老师和亲戚们都来为她庆祝时,黄鹂却无动于衷,反而显得很沮丧。因为之前的模拟考试,她每次都考600多分,而这次竟差了二三十分,她觉得自己有些发挥失常,对自己很不满意。
根据自身情况,她选择了扬州大学的档案学专业。由于担心录取问题,在填志愿前,赵建生还特地前往扬大,说明了黄鹂的情况。扬大的领导得知后,都很惊讶,当即表态,欢迎黄鹂来扬大。
小学、初中、高中,黄鹂都没离开过父母,可是这次她却要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单独学习、生活,赵建生夫妇放心不下。以前上学之前,赵建生都要到学校,挨个跟老师打招呼,说明女儿的情况,可是这次不行了,只能靠女儿自己了。
刚进大学不到一个月,一次半夜时分,赵建生突然接到黄鹂的电话,就一句话:“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以前女儿都是靠发短信与家人交流的,这次却突然打电话回来。女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赵建生夫妇心里突然不安起来。
第二天一早,夫妇俩就坐车来到扬州。看到爸妈,黄鹂一下子扑进了妈妈怀里。原来,到了新环境,黄鹂与人交流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老师讲课讲得很精彩,同学们都在会心地笑,她却无动于衷;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没听清,没有及时完成,经常在课堂上丢脸;有时同学在背后叫她,她不理,几次之后,同学都懒得与她说话了,等等。太多的委屈,实在一言难尽……
得知女儿的委屈后,赵建生夫妇找到了她的班主任。之后班主任把黄鹂的情况逐个告诉了任课老师,并在住宿上加以调整,安排了几个热心的同学和黄鹂在一起。
黄鹂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并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当年12月份,她又在听力部分完全放弃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并考出了510分的好成绩。当其他同学还在为英语四级考试而努力的时候,黄鹂又顺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大学期间,黄鹂的一系列表现深深感动了老师和同学。2009年黄鹂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颁奖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不禁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事后俞敏洪还特地写道:黄鹂,扬州大学学生,通过正常高考进入扬州大学,从小失聪,坚持在正常学校学习,学习成绩优秀,通过口型训练,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同时还能讲英语,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她的故事令人感动。
大三的时候,黄鹂开始准备考研。赵建生得知后,心想考研那么难,女儿不一定能考上,别把身体弄垮了。因为这么多年的刻苦学习,黄鹂的身体一直不好。女儿能走到这一步,赵建生已经很欣慰了,她不希望女儿再拼下去。
但是,黄鹂决心已下,而且要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高考的发挥失常,让她与南大擦肩而过,为此,她暗下决心,要再次挑战南大。
学校领导得知黄鹂准备考研的消息后,就通知赵建生到学校,当着黄鹂的面,说如果要读研究生,本校八个专业随她挑,免试录取。任凭学校老师和妈妈怎么劝,黄鹂都没有动摇报考南大的决心。
她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她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上南京大学;其次,南京大学离家近,离姐姐家更近,可以住姐姐家,这样可以为家里节省开支。
谈话结束,所有的老师都为这个倔强、懂事、上进的女孩所感动。
备考期间,黄鹂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泡在图书馆。
2010年1月,黄鹂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所有关心黄鹂的人都为她捏一把汗,万一这次考试失败了,黄鹂还能一如既往坚强面对吗?
结果总是出人意料,成绩出来了,黄鹂考出了383分的好成绩,超出了南大复试线28分。
身边的人都为她欢呼雀跃,可是黄鹂却十分冷静,因为她又开始担心复试了,怕自己因为听不见,过不了复试关。
得知黄鹂考出如此好的成绩后,团省委、省残联、扬大校团委都纷纷向南京大学写推荐信,希望南大能录取这个身残志坚的学生。
距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黄鹂,也迫切地给南京大学校长写信,述说自身的情况,希望南大能给自己一个机会。
很快,复试的时间到了,黄鹂只身一人来到南京,然后由姐姐陪同来到南大。在考场外,姐姐隐约听见,黄鹂很大声地用英语自我介绍。在众多教授面前,多数考生都是不敢大声说话的,可是黄鹂因为耳聋,说话一直很大声。姐姐不禁为她担心起来。
一直等到黄鹂面带自信微笑着出来后,姐姐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是走近细看,姐姐发现,黄鹂的眼圈却是红的。“怎么了?考得不好?”“没有,我是被自己感动了。”原来,复试的教授们为了防止她紧张,一开始就主动与她拉家常,有意与她拉近距离,问她耳朵听不见了,还考这么好,到底用的什么学习方法。黄鹂说:“我就是看书,直到看得想吐了,就放下,出去散散心睡一觉,再看……”其实归根结底,对于无声世界里的黄鹂,学习没有更好的方法,只有靠自己不停地看书,所以,她付出的努力不知是常人的多少倍。
2011年4月,黄鹂顺利拿到南京大学研究生部的录取通知书。6月,赵建生带女儿到北京做了安装电子耳蜗的手术。截止本刊发稿时,黄鹂基本上已经可以和别人打电话交流了。我们衷心希望现代科技能够帮助黄鹂早日回到有声世界,让苦难的黄鹂鸣唱出更加动人的生命乐章。
〔编辑:王奉霞〕
爱读书的黄鹂,
世界突然失声
1990年2月,黄鹂出生在江苏南京溧水县农村,母亲赵建生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父亲黄大顺在家务农。
小黄鹂从小就喜欢读书,5岁时还在读幼儿园的她,时常跑到隔壁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听课,而且一坐下来就赖着不走。老师没办法,就去喊她妈妈。妈妈只好放下教科书,把小黄鹂抱回幼儿园。可是没过一会儿,黄鹂又跑到一年级课堂了。为了不再被抱走,她干脆用脚使劲钩住课桌,让妈妈也没办法。
几次三番之后,妈妈不得不妥协,和女儿达成协议,让她在一年级上一个月的课试试,如果月考考不到满分,就必须回幼儿园。结果,小黄鹂的表现让所有老师都吃惊,她不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活跃,月考还拿了双百。就这样,一个月后,小黄鹂直接从幼儿园跳到了小学一年级。
6岁时的清明节,妈妈去扫墓,小黄鹂在一旁玩耍。看到一朵野花,她想把它拔起来,可她使出全身力气也没能拔起来。最后她体力不支,一个倒栽葱摔倒在地。妈妈赶忙抱起哇哇大哭的小黄鹂,可没过一会儿,小黄鹂就开始叫着头疼,而且开始不停地呕吐。家人带她到县医院做了检查,没有发现身体有实质性损伤。回家睡了两天,小黄鹂继续上学。谁料想,失聪的病根已经悄悄在小黄鹂身上落下。
继续上学后,小黄鹂和以往并没有两样。只是后来,偶尔有老师向赵建生反映,小黄鹂怎么变得有点“皮”了,有时点她的名字,她似乎没听见,不答应。
1998年,赵建生从农村调往溧水县城的小学任教,小黄鹂跟随妈妈转学来到溧水县三小。10月10日下午,最后一堂音乐课,小学四年级的教室里所有学生都在认真听课。可是,小黄鹂突然感觉一阵眩晕,耳朵“嗡”地一下,突然什么都听不见了。第二天,赵建生夫妻俩抱着小黄鹂赶往南京铁道医院。经过电测检查,医院发现这个小姑娘听力全无。得知这一结果,赵建生顿时瘫倒在地,欲哭无泪。
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黄鹂的病情仍不见好转,而此时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光,于是父亲黄大顺就去亲戚朋友家四处筹钱。随后的半年时间,他们跑遍了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专家,可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
面对现实,
读唇语“看”声音学习
虽然赵建生夫妇一直带小黄鹂做尝试性治疗,却一直不见好转。眼看过完春节又要开学了,赵建生想,先让她上学吧,边上学边治疗。
没想到,第一天放学,小黄鹂表现得出人意料的高兴,一回家就不停地说着学校里的事情:以前的好朋友还是好朋友,同学们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反而变得更亲切了。课余时间,老师还特地来辅导她写作业,为她补习上学期落下的课程。
起初,小黄鹂吃尽了苦头,上课只能埋头看书,偶尔抬头看讲台,也听不见老师说什么。下课和同学们交流,只得靠纸笔。但是聪明的黄鹂渐渐发现,自己可以根据别人的口型,猜出他们说的一些话。
于是,放学回家,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和姐姐,叫她们和她说话,然后由她看口型,辨别她们说的是什么。“你好!”“谢谢!”“吃饭了吗?”“作业做完了吗?”……从简单的短语,然后再到长句子,直到黄鹂看懂为止。
小黄鹂的基础好、悟性高,她在课堂上能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内容只能靠自学。尽管这样,小学期间她的每门功课都是满分。小学6年级的一次全县统考,数学试卷偏难,许多班级有一半的同学都不及格,但是小黄鹂仍然考了满分。县教育局的领导得知后,都很惊讶,特地到学校看望小黄鹂。
小学升初中时,初中老师一听说黄鹂是个失聪学生,不愿接收:“耳朵听不见了,怎么上学啊?”于是,赵建生就找到县特教学校,特教学校的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母女俩。得知小黄鹂的情况,校长诚恳地说:“这个孩子这么聪明,成绩又好,最好还是到正常学校去上,这样更有利于她的成长,万一哪一天上不下去了,随时可以回特教学校。”
赵建生再次找到中学的领导,希望学校能给黄鹂一个机会,让她试试再说。赵建生含泪保证,如果一年后黄鹂的成绩在班上不是中等以上,就马上转学,不会拖学校后腿。赵建生的坚持,以及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学校破例收下了她。
进入初中后,黄鹂更加努力了,初一期末考试让所有老师和同学大吃一惊,她竟然考了班级第五名。她读唇语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有时在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看主持人的口型,然后复述内容,几乎一字不差。
谁知到了初二,黄鹂遇到了困难。一天,英语课第一次安排听力训练,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广播里的英语对话,然后根据要求答题。黄鹂却傻眼了,她什么也听不见,更没有口型可看了,急得她大汗淋漓,浑身都湿透了。
放学后,黄鹂一路哭着跑回家。看到哭成泪人的女儿,赵建生心痛不已,但她想,此时自己不能再哭了。她安慰黄鹂:“鹂鹂,我们能多读点书就多读点,不能读也不勉强自己,我们不考大学……”自从女儿失聪后,赵建生从未想过要女儿考大学,她认为女儿什么都听不见了,考大学根本不可能。谁知赵建生的话却深深刺痛了黄鹂,“我就要考大学,就要……”好强的黄鹂想到自己可怕的未来,怎么也忍不住哭声。直到凌晨两点,已渐渐睡去的黄鹂,还在睡梦中不停抽泣。
赵建生再次找到学校领导,希望学校老师能帮帮自己的女儿。对黄鹂也深表同情的学校领导安排两位英语老师,每天晨读的时候在走廊单独为黄鹂读听力题。临近中考时,赵建生更是奔走于学校与教育局之间,最后市招办同意为黄鹂安排英语特殊考场:由招办指定的两位老师读题,黄鹂看着老师的嘴答题。怕看不清老师的口型,20分钟的听力考试,黄鹂的上半身一直倾斜着,尽可能靠老师近一点。考试结束,她的腰都硬了。
中考结束,黄鹂的英语考了107分,总分598分,整整高出重点高中线十多分,顺利被溧水高级中学录取。
上了高中后,学校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黄鹂再也不能享受看老师口型单独做听力题的待遇了。
让赵建生至今难忘的是,黄鹂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何老师有一次特地找到她,说:“黄鹂妈妈,我对不起黄鹂,每次听力训练,对黄鹂都是个考验,对我也是个考验,我都不敢正视黄鹂那双求助的眼神,我实在没有时间为她单独读听力题……”说着说着,何老师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必考题,而且占到30分。这30分,怎么办?临近高考时,赵建生从学校领导那儿得知,对于听力有障碍的考生,按照政策英语听力可以免考,高考外语分数将按照外语笔试分数乘以1.25来计算。但是,这要求考生必须有残疾证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听到这个消息,赵建生可谓悲喜交加。因为女儿失聪后赵建生一直没有为她办理残疾证,在心里她不愿接受女儿已经变成残疾人的事实。
赵建生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黄鹂,黄鹂也坚决不同意办理残疾证,说哪怕考不上大学她也不办。怎么办?眼看高考临近,女儿辛苦学习了十多年,总不能因为听力的原因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吧!赵建生一遍又一遍在心里告诉自己:必须面对现实。
怕影响女儿的学习,赵建生瞒着女儿,拿着以前的病历为女儿申请办理了残疾证。怕女儿看到,她把残疾证藏在一堆旧衣服里。
扼住命运的咽喉,
让梦想在荆棘中腾飞
2007年高考,黄鹂总分考了578分,英语单科成绩更是考了133分。当学校老师和亲戚们都来为她庆祝时,黄鹂却无动于衷,反而显得很沮丧。因为之前的模拟考试,她每次都考600多分,而这次竟差了二三十分,她觉得自己有些发挥失常,对自己很不满意。
根据自身情况,她选择了扬州大学的档案学专业。由于担心录取问题,在填志愿前,赵建生还特地前往扬大,说明了黄鹂的情况。扬大的领导得知后,都很惊讶,当即表态,欢迎黄鹂来扬大。
小学、初中、高中,黄鹂都没离开过父母,可是这次她却要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单独学习、生活,赵建生夫妇放心不下。以前上学之前,赵建生都要到学校,挨个跟老师打招呼,说明女儿的情况,可是这次不行了,只能靠女儿自己了。
刚进大学不到一个月,一次半夜时分,赵建生突然接到黄鹂的电话,就一句话:“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以前女儿都是靠发短信与家人交流的,这次却突然打电话回来。女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赵建生夫妇心里突然不安起来。
第二天一早,夫妇俩就坐车来到扬州。看到爸妈,黄鹂一下子扑进了妈妈怀里。原来,到了新环境,黄鹂与人交流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老师讲课讲得很精彩,同学们都在会心地笑,她却无动于衷;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没听清,没有及时完成,经常在课堂上丢脸;有时同学在背后叫她,她不理,几次之后,同学都懒得与她说话了,等等。太多的委屈,实在一言难尽……
得知女儿的委屈后,赵建生夫妇找到了她的班主任。之后班主任把黄鹂的情况逐个告诉了任课老师,并在住宿上加以调整,安排了几个热心的同学和黄鹂在一起。
黄鹂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并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当年12月份,她又在听力部分完全放弃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并考出了510分的好成绩。当其他同学还在为英语四级考试而努力的时候,黄鹂又顺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大学期间,黄鹂的一系列表现深深感动了老师和同学。2009年黄鹂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颁奖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不禁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事后俞敏洪还特地写道:黄鹂,扬州大学学生,通过正常高考进入扬州大学,从小失聪,坚持在正常学校学习,学习成绩优秀,通过口型训练,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同时还能讲英语,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她的故事令人感动。
大三的时候,黄鹂开始准备考研。赵建生得知后,心想考研那么难,女儿不一定能考上,别把身体弄垮了。因为这么多年的刻苦学习,黄鹂的身体一直不好。女儿能走到这一步,赵建生已经很欣慰了,她不希望女儿再拼下去。
但是,黄鹂决心已下,而且要考南京大学的研究生。高考的发挥失常,让她与南大擦肩而过,为此,她暗下决心,要再次挑战南大。
学校领导得知黄鹂准备考研的消息后,就通知赵建生到学校,当着黄鹂的面,说如果要读研究生,本校八个专业随她挑,免试录取。任凭学校老师和妈妈怎么劝,黄鹂都没有动摇报考南大的决心。
她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她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上南京大学;其次,南京大学离家近,离姐姐家更近,可以住姐姐家,这样可以为家里节省开支。
谈话结束,所有的老师都为这个倔强、懂事、上进的女孩所感动。
备考期间,黄鹂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泡在图书馆。
2010年1月,黄鹂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所有关心黄鹂的人都为她捏一把汗,万一这次考试失败了,黄鹂还能一如既往坚强面对吗?
结果总是出人意料,成绩出来了,黄鹂考出了383分的好成绩,超出了南大复试线28分。
身边的人都为她欢呼雀跃,可是黄鹂却十分冷静,因为她又开始担心复试了,怕自己因为听不见,过不了复试关。
得知黄鹂考出如此好的成绩后,团省委、省残联、扬大校团委都纷纷向南京大学写推荐信,希望南大能录取这个身残志坚的学生。
距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黄鹂,也迫切地给南京大学校长写信,述说自身的情况,希望南大能给自己一个机会。
很快,复试的时间到了,黄鹂只身一人来到南京,然后由姐姐陪同来到南大。在考场外,姐姐隐约听见,黄鹂很大声地用英语自我介绍。在众多教授面前,多数考生都是不敢大声说话的,可是黄鹂因为耳聋,说话一直很大声。姐姐不禁为她担心起来。
一直等到黄鹂面带自信微笑着出来后,姐姐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是走近细看,姐姐发现,黄鹂的眼圈却是红的。“怎么了?考得不好?”“没有,我是被自己感动了。”原来,复试的教授们为了防止她紧张,一开始就主动与她拉家常,有意与她拉近距离,问她耳朵听不见了,还考这么好,到底用的什么学习方法。黄鹂说:“我就是看书,直到看得想吐了,就放下,出去散散心睡一觉,再看……”其实归根结底,对于无声世界里的黄鹂,学习没有更好的方法,只有靠自己不停地看书,所以,她付出的努力不知是常人的多少倍。
2011年4月,黄鹂顺利拿到南京大学研究生部的录取通知书。6月,赵建生带女儿到北京做了安装电子耳蜗的手术。截止本刊发稿时,黄鹂基本上已经可以和别人打电话交流了。我们衷心希望现代科技能够帮助黄鹂早日回到有声世界,让苦难的黄鹂鸣唱出更加动人的生命乐章。
〔编辑:王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