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学生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作技能的高低,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组建合作小组
建立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小组的组建,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间水平相近,小组内部成员各有差异,却有互补作用。小组规模一般在3—5人为宜。小组划定后,就要落实责任,组内成员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定期互换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二、?强化合作意识
要使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较好地运用合作技能,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如以小组为单位用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梯形等学具排列规律,看相同时间内哪个小组排得又准又多;再如,让各小组数出1?000粒豆子等活动。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将会认识到合作及合作技能的作用。
三、?明确合作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要在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同时,小组应该怎样分工,组长应该怎样组织,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都要使学生明确。在提活动要求时,我是这样把握的:简单的要求让学生重复一遍,加深理解;复杂的要求用文字的形式出示;不容易理解的要求要进行适当的讲解。
例如,教学“认识三角形”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先是通过同学们自己摆小棒对三边关系进行探究,随后调整小棒长度,再让学生自己去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合作探究的热情。然后,我安排小组合作活动,每组每人身边有长度不同的四根小棒:红(10厘米)、白(6厘米)、黄(5厘米)、绿(4厘米),请组长把实验的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结果发现了有的3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四、?训练合作技能
我国有学者认为,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十项:① 听取;② 说明;③ 求助;④ 反思;⑤ 自控;⑥ 帮助;⑦ 支持;⑧ 说服;⑨ 建议;⑩ 协调。为此,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并让学生作相应的示范,表达这些特定的行为。
有调查结果表明:在合作技能方面存在较明显的问题是部分学生不善于倾听和交流。因此,在小组活动中,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规范言行,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
1.?规范行为
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时,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特别是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并持久地给对方以关注。应予规范的行为如下:倾听时不要打断对方的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或竖起拇指等特定的动作表示感兴趣或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规范用语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互相交流时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针对他的回答,我有补充”“他说错了,我来纠正”“他读错了,我认为应该这样读”,或举手示意“我有疑问”等。小组汇报应该是向大家汇报小组学习的情况,而不是谈个人的想法与收获,因此开场时可以使用“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不同意某某组的观点”“我们小组对某某组的观点有所补充”等规范语言。
合作技能由生疏到熟练,直至完全内化,需要反复的练习。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合作技能的机会与情境,可将合作技能训练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一同进行。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进行练习的技能一般不超过两项。对练习过的合作技能,应引导学生经常使用,逐渐熟练。
合作技能虽然表现为外显的行为方式,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它最终能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作者单位: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一、?组建合作小组
建立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小组的组建,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间水平相近,小组内部成员各有差异,却有互补作用。小组规模一般在3—5人为宜。小组划定后,就要落实责任,组内成员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定期互换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二、?强化合作意识
要使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较好地运用合作技能,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如以小组为单位用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梯形等学具排列规律,看相同时间内哪个小组排得又准又多;再如,让各小组数出1?000粒豆子等活动。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将会认识到合作及合作技能的作用。
三、?明确合作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要在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同时,小组应该怎样分工,组长应该怎样组织,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都要使学生明确。在提活动要求时,我是这样把握的:简单的要求让学生重复一遍,加深理解;复杂的要求用文字的形式出示;不容易理解的要求要进行适当的讲解。
例如,教学“认识三角形”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先是通过同学们自己摆小棒对三边关系进行探究,随后调整小棒长度,再让学生自己去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合作探究的热情。然后,我安排小组合作活动,每组每人身边有长度不同的四根小棒:红(10厘米)、白(6厘米)、黄(5厘米)、绿(4厘米),请组长把实验的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结果发现了有的3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
四、?训练合作技能
我国有学者认为,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十项:① 听取;② 说明;③ 求助;④ 反思;⑤ 自控;⑥ 帮助;⑦ 支持;⑧ 说服;⑨ 建议;⑩ 协调。为此,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并让学生作相应的示范,表达这些特定的行为。
有调查结果表明:在合作技能方面存在较明显的问题是部分学生不善于倾听和交流。因此,在小组活动中,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规范言行,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
1.?规范行为
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时,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特别是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并持久地给对方以关注。应予规范的行为如下:倾听时不要打断对方的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或竖起拇指等特定的动作表示感兴趣或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规范用语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互相交流时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针对他的回答,我有补充”“他说错了,我来纠正”“他读错了,我认为应该这样读”,或举手示意“我有疑问”等。小组汇报应该是向大家汇报小组学习的情况,而不是谈个人的想法与收获,因此开场时可以使用“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不同意某某组的观点”“我们小组对某某组的观点有所补充”等规范语言。
合作技能由生疏到熟练,直至完全内化,需要反复的练习。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合作技能的机会与情境,可将合作技能训练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一同进行。在一次活动中同时进行练习的技能一般不超过两项。对练习过的合作技能,应引导学生经常使用,逐渐熟练。
合作技能虽然表现为外显的行为方式,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它最终能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作者单位: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