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周一例行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免不了要批评一些不良现象。说教部分违纪同学。逆耳之言,如何让学生听得进、记得牢,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揣摩了些体会,愿与同仁一起分享。
一、欲抑先扬。美中不足谈遗憾。
欲抑先扬的手法就是指出其优点,先把学生捧得高高的,然后“啪叽”一松手,让学生在跌落的反差中体会遗憾。
有一位班长,学习成绩优异,道德品质良好,管理才能出众,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恃才自傲。我在教完《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后找他谈话:你怎么看杨修这个人?他是怎么死的?懂事的班长好像明白了我的谈话意图,低头不语。
这时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啊,我教了这么多年的学,从来未遇到过像你这么有才华的学生。但你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和杨修一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我可不想让我最欣赏的学生有半点瑕疵啊……事后证明,这次“话疗”效果显著。
二、恩威并用。苦口婆心多劝导。
一个好班主任,必须处处显威严,等学生犯了错误再疾声厉色搞批评为时已晚。多用肢体语言,苦口婆心在先,防患于未然,方显管理才干。
比如,学生说脏话,我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学生常用下列语句来劝导:不要说脏话;记住祸从口出;听你刚才的话,好像没刷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许污染空气……
三、刚柔相济。把握火候击七寸。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嗓门粗大,说话像钢炮,学生不买帐;莺声燕语,吴腔呢喃,更压不住阵脚。乐音的动听在于它的抑扬顿挫,同理,师者的口语要求刚柔相济。
。
一般说来,班主任批评学生往往先是暴风骤雨。然后和颜悦色;用行话讲就是“先捶扃,再揉圆”。当然也可以上来拉家常,套口实,引“蛇”出洞,待抓住学生的错误把柄再直击七寸,这时稍加“刚”性就有震撼效果。
四、创设情境。感同身受共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百次口头叮咛不如一次现身说法。我曾开过一次“为父母减负”的主题班会,内容无非要求学生体贴父母,回家多做家务,给父母减轻负担。
这些话由班主任来说,学生会嫌聒噪。我准备好材料,并请几位家长录音,然后找三五位同学像演节目一样编排。那节班会课,我退到了幕后。学生们先是读感恩的文章,再谈父母的辛劳,群情激昂时播放家长的心声,收场时,主持人请我来寄语。我只讲透了一句话——不养儿不知报娘恩——就让学生铭刻在心,还惹得几位女生潸然泪下。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声胜有声。
五、随机应变。正话反说是奇招。
在学生眼里,班主任是亲不得、恨不得、更惹不得。管理与被管理的双方,一处就是三年,再优秀的班主任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这就要求师者要“善变”,而且要机智灵活。“××同学打扫卫生的效率真高,别人半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三分钟就干完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是公而忘私、大干快上的奉献精神;这是一室不屑扫而志在平天下的远大精神;难得啊!”
当然,一味地讽刺并不好,适度的幽默学生乐于接受。一位同学偏科严重,英语很棒,而语文不及格。我当场吟诵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她:“语文英语别天壤,厚此薄彼不应当。谁认月儿国外亮,便是数典忘祖腔。”
六、微言大义。春风化雨自觉者。
任何技巧,用惯了就不灵。完美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毕竟行为出格的学生总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班主任要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知识,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有时,一句巧妙的话语会开启智慧的门扉;一段精彩的演讲能改变学生的灵魂;一次真诚的座谈会化解许多误会。
沟通是如此重要,语言是如此奇妙,管理又必不可少,用心去做班主任工作,真好!
一、欲抑先扬。美中不足谈遗憾。
欲抑先扬的手法就是指出其优点,先把学生捧得高高的,然后“啪叽”一松手,让学生在跌落的反差中体会遗憾。
有一位班长,学习成绩优异,道德品质良好,管理才能出众,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恃才自傲。我在教完《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后找他谈话:你怎么看杨修这个人?他是怎么死的?懂事的班长好像明白了我的谈话意图,低头不语。
这时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啊,我教了这么多年的学,从来未遇到过像你这么有才华的学生。但你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和杨修一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我可不想让我最欣赏的学生有半点瑕疵啊……事后证明,这次“话疗”效果显著。
二、恩威并用。苦口婆心多劝导。
一个好班主任,必须处处显威严,等学生犯了错误再疾声厉色搞批评为时已晚。多用肢体语言,苦口婆心在先,防患于未然,方显管理才干。
比如,学生说脏话,我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学生常用下列语句来劝导:不要说脏话;记住祸从口出;听你刚才的话,好像没刷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许污染空气……
三、刚柔相济。把握火候击七寸。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嗓门粗大,说话像钢炮,学生不买帐;莺声燕语,吴腔呢喃,更压不住阵脚。乐音的动听在于它的抑扬顿挫,同理,师者的口语要求刚柔相济。
。
一般说来,班主任批评学生往往先是暴风骤雨。然后和颜悦色;用行话讲就是“先捶扃,再揉圆”。当然也可以上来拉家常,套口实,引“蛇”出洞,待抓住学生的错误把柄再直击七寸,这时稍加“刚”性就有震撼效果。
四、创设情境。感同身受共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百次口头叮咛不如一次现身说法。我曾开过一次“为父母减负”的主题班会,内容无非要求学生体贴父母,回家多做家务,给父母减轻负担。
这些话由班主任来说,学生会嫌聒噪。我准备好材料,并请几位家长录音,然后找三五位同学像演节目一样编排。那节班会课,我退到了幕后。学生们先是读感恩的文章,再谈父母的辛劳,群情激昂时播放家长的心声,收场时,主持人请我来寄语。我只讲透了一句话——不养儿不知报娘恩——就让学生铭刻在心,还惹得几位女生潸然泪下。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声胜有声。
五、随机应变。正话反说是奇招。
在学生眼里,班主任是亲不得、恨不得、更惹不得。管理与被管理的双方,一处就是三年,再优秀的班主任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这就要求师者要“善变”,而且要机智灵活。“××同学打扫卫生的效率真高,别人半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三分钟就干完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是公而忘私、大干快上的奉献精神;这是一室不屑扫而志在平天下的远大精神;难得啊!”
当然,一味地讽刺并不好,适度的幽默学生乐于接受。一位同学偏科严重,英语很棒,而语文不及格。我当场吟诵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她:“语文英语别天壤,厚此薄彼不应当。谁认月儿国外亮,便是数典忘祖腔。”
六、微言大义。春风化雨自觉者。
任何技巧,用惯了就不灵。完美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毕竟行为出格的学生总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班主任要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知识,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有时,一句巧妙的话语会开启智慧的门扉;一段精彩的演讲能改变学生的灵魂;一次真诚的座谈会化解许多误会。
沟通是如此重要,语言是如此奇妙,管理又必不可少,用心去做班主任工作,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