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毛:我最近读了《荷塘月色》,发现朱自清先生的文采不一般。
阿土:哦?
小毛:里面不是有这样一句嘛:“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耳朵听到的歌声来形容鼻子闻到的花香,实在太绝了!
阿土:哈哈哈,你说得没错。其实,打通五官的本领并非文豪的独门绝技,也不只在文学作品里才有。不信的话,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两组字词吧!
光有“音”,声有“形”
在赞美济南的冬天时,老舍先生说:“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等等!“晴”有响声?天气好不好,莫非能用耳朵听出来?至于“响亮的天气”,也很让人费解。按理说,“响亮”应该是声音的尺度,绝没有拿它去丈量阳光的道理。难不成大作家也爱生造词语?
这么说可冤枉老舍先生了。翻开词典,我们能在“响”字条下找到“响晴”(晴朗无云);不光是老舍这样的“老北京”,“老无锡”“老常州”也用“响亮”表示明亮、敞亮的意思,比如“房子蛮响亮”。其实仔细一琢磨,这些说法非但不离谱,而且十分生动贴切——一束强光直直地照过来,晃得人睁不开眼,可不就像刺耳的声响穿透鼓膜嘛!
换个角度,我们再来看看“响亮”的“亮”。毫无疑问,“亮”是视觉上的感受,但“分贝仪”上同样有它的位置:且不说“响亮”,“嘹亮”“洪亮”等形容声音的词语都少不了它“顶梁”。“亮堂”更是“身兼两职”:我们既可以说新建的商场“亮堂”,也可以夸某位歌手“嗓子亮堂”。
耳鼻舌,不分家
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的形旁往往和字的意义相关。观察下面两个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闻 嗅
从“门”里的“耳朵”,我们可以猜出“闻”字和听觉有关。没错,“闻”的本义就是“听见”。东晋时的祖逖(tì)和刘琨非常勤奋刻苦,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练习剑术,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如今,人们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上的“新闻”,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鲜事。
尽管“闻”和耳朵的“旧交情”一直没断,但它现在主要是鼻子的功能,同气味打交道的机会远比同声音的多。为什么“闻”能够从听觉领域转入嗅觉领域呢?或许,这是因为声音和气味非常相似——它俩都看不见摸不着,都会扩散开来,也都能被我们的感官接收。
如果说对于“闻”而言,“耳”还是名副其实的形旁,那么“口”和“嗅”的关系就真叫人摸不着头脑了——除非有特异功能,否则谁也不会张开嘴巴闻兰花的香气。其实,在语言王国里,嘴巴与鼻子、味觉与嗅觉之间的界限才没那么泾渭分明。就拿“味”字来说吧,它有滋味和气味两重含义;“味道”不但能用舌头品尝,还能被鼻子闻到。这样看来,“嗅”不归“鼻”管却投在“口”的门下,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小毛:不聊不知道,“感觉”真奇妙!对了,我记得有人说过,“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细想想还真不错!红属于“暖色”,蓝属于“冷色”;声音像地势一样“高”“低”起伏……
阿土:不光如此,我们的眼、耳、舌、鼻、身彼此都相通,我们能看出人的个性是“方”是“圆”,是“厚”是“薄”;能摸到话里的“尖刺”(尖刻),觉出“热情”和“冷淡”;能辨别香臭——喜欢“香饽饽”,讨厌“臭架子”;还能品尝到各种滋味,高兴时“甜蜜”,难过时“心酸”,烦恼时“苦闷”……说到底,感觉词之所以能创造出“跨界”的奇迹,是因为人人都有一颗善感的心。
阿土:哦?
小毛:里面不是有这样一句嘛:“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耳朵听到的歌声来形容鼻子闻到的花香,实在太绝了!
阿土:哈哈哈,你说得没错。其实,打通五官的本领并非文豪的独门绝技,也不只在文学作品里才有。不信的话,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两组字词吧!
光有“音”,声有“形”
在赞美济南的冬天时,老舍先生说:“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等等!“晴”有响声?天气好不好,莫非能用耳朵听出来?至于“响亮的天气”,也很让人费解。按理说,“响亮”应该是声音的尺度,绝没有拿它去丈量阳光的道理。难不成大作家也爱生造词语?
这么说可冤枉老舍先生了。翻开词典,我们能在“响”字条下找到“响晴”(晴朗无云);不光是老舍这样的“老北京”,“老无锡”“老常州”也用“响亮”表示明亮、敞亮的意思,比如“房子蛮响亮”。其实仔细一琢磨,这些说法非但不离谱,而且十分生动贴切——一束强光直直地照过来,晃得人睁不开眼,可不就像刺耳的声响穿透鼓膜嘛!
换个角度,我们再来看看“响亮”的“亮”。毫无疑问,“亮”是视觉上的感受,但“分贝仪”上同样有它的位置:且不说“响亮”,“嘹亮”“洪亮”等形容声音的词语都少不了它“顶梁”。“亮堂”更是“身兼两职”:我们既可以说新建的商场“亮堂”,也可以夸某位歌手“嗓子亮堂”。
耳鼻舌,不分家
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的形旁往往和字的意义相关。观察下面两个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闻 嗅
从“门”里的“耳朵”,我们可以猜出“闻”字和听觉有关。没错,“闻”的本义就是“听见”。东晋时的祖逖(tì)和刘琨非常勤奋刻苦,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练习剑术,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如今,人们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上的“新闻”,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鲜事。
尽管“闻”和耳朵的“旧交情”一直没断,但它现在主要是鼻子的功能,同气味打交道的机会远比同声音的多。为什么“闻”能够从听觉领域转入嗅觉领域呢?或许,这是因为声音和气味非常相似——它俩都看不见摸不着,都会扩散开来,也都能被我们的感官接收。
如果说对于“闻”而言,“耳”还是名副其实的形旁,那么“口”和“嗅”的关系就真叫人摸不着头脑了——除非有特异功能,否则谁也不会张开嘴巴闻兰花的香气。其实,在语言王国里,嘴巴与鼻子、味觉与嗅觉之间的界限才没那么泾渭分明。就拿“味”字来说吧,它有滋味和气味两重含义;“味道”不但能用舌头品尝,还能被鼻子闻到。这样看来,“嗅”不归“鼻”管却投在“口”的门下,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小毛:不聊不知道,“感觉”真奇妙!对了,我记得有人说过,“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细想想还真不错!红属于“暖色”,蓝属于“冷色”;声音像地势一样“高”“低”起伏……
阿土:不光如此,我们的眼、耳、舌、鼻、身彼此都相通,我们能看出人的个性是“方”是“圆”,是“厚”是“薄”;能摸到话里的“尖刺”(尖刻),觉出“热情”和“冷淡”;能辨别香臭——喜欢“香饽饽”,讨厌“臭架子”;还能品尝到各种滋味,高兴时“甜蜜”,难过时“心酸”,烦恼时“苦闷”……说到底,感觉词之所以能创造出“跨界”的奇迹,是因为人人都有一颗善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