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困境到理论潜力——中国本土宗教学理论建构的“术语”问题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中国本土信仰生活的田野观察,以及从文化和社会史角度出发的信仰传统研究日益深入,适应本土文化及信仰语境的宗教学理论建构,已经成为宗教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宗教研究的术语概念多是以白话文的形式译自西方宗教学概念体系的,因此,术语概念在跨文化和跨时代的双重翻译中呈现出与理论来源及研究对象的语义交叉关系。通过对身体、宇宙及宗教等几个术语概念的语义结构分析,从梳理出术语概念的语义结构的几种形式中,分析在宗教研究中运用术语概念可能面临的理论挑战。以此为基础,在语义困境的分析中发现中国本土宗教学理论建构的资源和潜力。
其他文献
李白从磷之前前后后,作有一系列有关永王磷事件之诗文。本文对之作出笺证,试图解决历来解释失误、失注问题。李白从磷诗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
史事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素材来源,若按其时间界限,小说所叙史事又可分为“前代史事”和“当代史事”两大类。所谓“当代史事”,乃指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小说的编撰时间同处一代,既包含两者时间间隔较短的“时事”“新闻”,也包括时间相隔相对较长但仍属同代的事件,本质上则均为本朝人写本朝事。惟事有大小巨细,写法也有正侧详略,且不同文体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其关于史事的甄选裁剪以及敷演策略又有所不同。
春天是美好的,美好却不久长;美好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写下了无数伤春惜春的诗歌:唐韩愈《晚春》诗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宋欧阳修《游春三首》其一曰:“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2015年6月6日,《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创刊60周年纪念暨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总结办刊经验,探讨新时期高校期刊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北京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人文导向,贯彻“二为”和“双百”的方针,依托北京大学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反映北大的声音,在学术探索和创新上体现北大的水平,在编校质量、编排规范上坚持北大严谨的学风。
当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应然性、实然性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民主政治的合目的性理解与近代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艰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然性与现实政治发展有限性的挑战;秩序、效率、幸福:政治的应然性基本功能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路径的选择历程。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应然性和实然性问题,分析了其应然性和实然性的冲突过程,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路径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性,指出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注意宣传这种必然性和实然性,以推动中国政治实践向前发展。
交互主体性亦称之为“主体间性”,本是当代西方现象学的重要概念,指超越于主客二分的意向性活动。交互主体性的观念是经验主体不仅把他者经验为一个对象,而且也作为一个经验主体,也把自己作为经验的对象。对于美学研究而言。交互主体性具有历史性的借鉴功能。以之考察中国诗学,则可看到在审美关系上,这种交互主体性的普遍存在。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诗论家或诗人(往往二者是集于一身的)不是把景物作为无生命、无情感的客观事物,而是作为有情感、有意志,能兴发诗人情感和意向的“友生”。中国古代诗歌篇什中所写的景物都非纯然客观的描写,而是
今天是张世英先生九十五大寿,又是十卷本《张世英文集》出版,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世英文集》的出版,是张先生对中华文化复兴的重大贡献。
陈少峰 1964年生,福建省漳浦县人。1980起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在学、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世界20个国家的400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中国问题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的主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经验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本专栏遴选了三位中外学者的论文,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