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路”征程,构筑健康校园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dl6123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较差,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排查,2016级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排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辅导策略。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问题;辅导策略;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87-01
  一、学生心理现状
  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文化知识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养成较差,同时学生背负着来自社会鄙薄高职教育的精神压力。
  本次心理检测采用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1]。测验结果如下:
  最高分为67分,平均分为36.50分,标准差为11.14。总分大于或等于65分的共有2人,大于或等于60分的有6人。这表明我校2016级学生中约有1.5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需要引起关注的心理健康同题。单项或多项有大于等于8分的学生共170人。各因子人数分别为:对人焦虑49人、过敏倾向56人、身体症状72人、恐怖倾向39人、冲动倾向39人。这表明学生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症状相对较为突出,需要着重关注一下学生心理状况中的焦虑问题。
  这些因素出现高分的原因大部分缘于学生焦虑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产生诸如此类现象的因素有:
  (一)学习习惯与动机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初中开始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也没有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的弊端在新阶段的学习中暴露无遗。
  (二)新环境下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高职后学习的课程相对轻松,又因生活习惯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等不同的思想觀念和行为,容易产生人际冲突,容易产生不适应的困扰。而现阶段青春期易冲动、敏感多思、情绪波动起伏大等特点,更是学生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家庭及其过往经历的影响
  部分学生是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或者再婚家庭,特别是离异再婚家庭,对学生影响特别大,有些再婚家庭有重组前的学生,这也导致非独生子女增多,这些学生更敏感、更不自信。同时部分问题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作风,对其他学生影响较大。
  二、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开展心理排查,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基础,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着手。纵向面,在新生阶段侧重于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二年级应偏重于学习策略及学习压力疏导的调试教育;三年级则应强调对社会及未来职业适应方面的心理调试。横向面,即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课堂教学、就业指导、寝室管理等等。心理辅导教师合理运用结果,传递给当事人或其教师及家庭,并根据排查的具体结果,及时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二)设立三级网络,构建多元干预体系
  第一级为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全面负责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级为各学院,负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专任心理教师每班每周一课时,普及心理科学常识。第三级为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协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三级网络,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对应分级干预,做到从苗头消除问题,从根源解决问题。
  (三)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1.丰富校园活动,营造健康氛围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群众性组织[2]。丰富的、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同时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有助于舒解学生焦虑的心理状态,学会控制情绪。
  2.咨询个别辅导,师生帮扶一对一
  随着学生生活和学习压力的增大,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心理咨询教师与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逐步建立心理疏导的个人档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跟踪性的、研究性的个案辅导,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能够确实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
  3.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多样共促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心理辅导的实践也证明,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问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对学校而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为学校德育的操作过程提供了广阔的心灵舞台。对学生个人影响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及情绪调节等方面受到了积极影响。开展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可采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以及与学科的融合等形式。
  参考文献:
  [1]周琳.沈阳体育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D].沈阳体育学院,2010.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服务业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兴产业。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因此,健康服务类专业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专业。  [关 键 词] 医药卫生;健康服务;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64-01  一、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隨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健
期刊
[关 键 词]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65-0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梳理情感脉络。  2.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于字里行间挖掘作品折射出的诗人的心灵世界。  3.通过比较多篇诗作,借助诗与酒的文化联系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曾有诗写
期刊
[摘 要] 分析《网店装修》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的学习支持功能和快速传播对课程服务社会的影响。分析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这三方面有效地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混合式教学领域。  [关 键 词] 微信公众号;网店装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02-01  一、研
期刊
[摘 要] 我国的信息科技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教育领域也加入了移动互联网行业之中,蓝墨云班课就是现代网络教学的发展产物,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教师的教学热情可以被激发出来,学生对于学习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得到保障,还能够真正地让教学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状态,针对蓝墨云班课的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 键 词] 蓝墨云班课;注意事项;教学应用;具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
期刊
[摘 要] 隨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广播电视大学”转型为新型高等学校“开放大学”,为了适应各地方电大系统向开放大学整体转型的要求,探索构建全新开放大学体系,打造全民学习的共享平台,需要充实更多优质的微课网络学习资源。如何提高电大微课的设计、开发水平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拟从微课主题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优质视频的制作、微课的上传与反馈四个方面对电大微课的
期刊
[摘 要]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将高职教育定位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让高职教育院校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应用型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承担着应有的人才培养责任。如何培养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建实训基地、设模拟实训课程是当今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流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课程
期刊
[摘 要]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是学校和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毕业落实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校友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全面促进高职院校发展。  [关 键 词]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高职院校;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45-01  通过解析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跟踪调查分析报告,基于毕业生
期刊
[摘 要]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更多有效载体,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校园文化品牌;创新;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49-01  近年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直面育人难题,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开创性
期刊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在当前提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对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学生教育的前提。通过对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愈加严格,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也是高校不断思考的问题。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生在高校中潜移默化产生的一种意识,结合大学精神,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展研究,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的提高。结合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创新研究。  [關 键 词] 大学生;精神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