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首我们以往的教育改革, 提得最多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每一次的改革好像都收效甚微, 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是老师的一种设计, 是为老师的教学策略而设置的,体现在教学的局部。 这种设计成为教师体现其 “先进” 教育思想的一种摆设, 学生则成了教师运筹帷幄的 “工具” ,成了展示其高超技巧的 “道具”. 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并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想使学生从 “要我学” 到 “我要学” 的转变,首先弄清 “要我学”的含义,其次对学生提供“我要学”的平台,最后学会“我要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含义;平台;信任;兴趣;策略;我要学
G632.0
回首我们以往的教育改革,提的最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每一次改革好像都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是老师的一种设计,是为老师的教学策略而设置的,体现在教学的局部。这种设计成为教师体现其“先进”教育思想的一种摆设,学生则成为教师运筹帷幄的“工具”,成为展示其高超技巧的“道具”。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而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又怎能做到“我要学”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弄清“我要学”的含义
(一)“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主动学习。只有当学生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除有特殊原因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这是独立学习立论的基本依据。由于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或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需要克服的地方。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提供“我要学的平台”
(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不完整.不准确也要进行鼓励。教师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一切都可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乐于学。
(二)精炼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语言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也是向学生传递思想的重要途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不是教师课堂讲的少了,教师就越来越轻松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怎样做到教师课堂讲得少了,学生反而学得多,这就是很讲究教师的课堂艺术了。现在的学生,不是教师让他自学,他就会主动的去学,其实教师的引导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同样的一课,有些教师引导的好,一节课后学生会收获很多,甚至能收获的教材外的知识。 三、“我要学”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让“教案牵着师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有时不知不觉的就钻进了牛角尖。我在教学中经常和学生们讨论;咱们如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等等。有今天采用这个学生的,明天有采用另外一个学生的观点。我还让学生经常参与课堂讲解,使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营造一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总结知识,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源泉,不断激发.培养学习动机。列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天猴妈妈买来了三个苹果给小猴吃,它拿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得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妈妈又拿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猴乙两块。小猴丙更贪吃了,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妈妈拿了最后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六块,分给小猴丙三块。讲完故事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三只小猴分得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感到这个故事很有趣,都去积极的思考这个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他们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营造适当的竞争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强,好强不服输,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制造竞争气氛,可引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争取成功的心志,从而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让学生想说就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来,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大胆地去说。
(四)培养良好的气体氛围
良好的集体氛围对其成员的学习动机,个性有重要影响。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要求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动机由于想得到所在集体的重视而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所以,努力形成一个互相竞争.有互相理解和支持的集体氛围,对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作用。
的确,一个好的集体氛围可以带动每一个学生不断进取,而一个不好的集体氛围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总之,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有感情,有优乐,有个性,有差异。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含义;平台;信任;兴趣;策略;我要学
G632.0
回首我们以往的教育改革,提的最多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每一次改革好像都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是老师的一种设计,是为老师的教学策略而设置的,体现在教学的局部。这种设计成为教师体现其“先进”教育思想的一种摆设,学生则成为教师运筹帷幄的“工具”,成为展示其高超技巧的“道具”。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而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又怎能做到“我要学”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弄清“我要学”的含义
(一)“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主动学习。只有当学生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除有特殊原因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这是独立学习立论的基本依据。由于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或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需要克服的地方。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提供“我要学的平台”
(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不完整.不准确也要进行鼓励。教师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一切都可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乐于学。
(二)精炼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语言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也是向学生传递思想的重要途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不是教师课堂讲的少了,教师就越来越轻松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怎样做到教师课堂讲得少了,学生反而学得多,这就是很讲究教师的课堂艺术了。现在的学生,不是教师让他自学,他就会主动的去学,其实教师的引导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同样的一课,有些教师引导的好,一节课后学生会收获很多,甚至能收获的教材外的知识。 三、“我要学”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让“教案牵着师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有时不知不觉的就钻进了牛角尖。我在教学中经常和学生们讨论;咱们如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等等。有今天采用这个学生的,明天有采用另外一个学生的观点。我还让学生经常参与课堂讲解,使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营造一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总结知识,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源泉,不断激发.培养学习动机。列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天猴妈妈买来了三个苹果给小猴吃,它拿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得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妈妈又拿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猴乙两块。小猴丙更贪吃了,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妈妈拿了最后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六块,分给小猴丙三块。讲完故事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三只小猴分得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感到这个故事很有趣,都去积极的思考这个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他们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营造适当的竞争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强,好强不服输,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制造竞争气氛,可引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争取成功的心志,从而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让学生想说就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来,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大胆地去说。
(四)培养良好的气体氛围
良好的集体氛围对其成员的学习动机,个性有重要影响。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要求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动机由于想得到所在集体的重视而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所以,努力形成一个互相竞争.有互相理解和支持的集体氛围,对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作用。
的确,一个好的集体氛围可以带动每一个学生不断进取,而一个不好的集体氛围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总之,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有感情,有优乐,有个性,有差异。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