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鲁木齐市第105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老师们费尽心思地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看似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可实际上在教学中,又有多少学生做到了有效阅读,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阅读;阅读习惯;课堂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也认为自己是按这个要求来进行授课的。可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真正能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老师又有几人呢?我们很多老师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上,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这些要求是要让学生达到的,而并非是老师代办的。阅读教学,何时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1. 阅读教学——要让阅读落到实处 现在,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语文课大多数呈现出的都是一些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作家简介、作品简介、基本字词、课文解读……看起来是完整的一套“模式”。不管什么样的文章,基本上按这样的套路走,均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只是针对应试而言。而作为一堂语文课,这样的上法是否真正发挥了语文课的时效性呢?如果单就上课这种流程而言,那不需要老师辅导,学生也能独自完成。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辅书,学生可以直接拿来用,上课所需走的这些流程,在课下学生都可以完成,即使不读课文,也可以完成这些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的语文课还没有真正发挥它的效用。要想让语文课上课落到实处,前提是学生的阅读必须要落到实处。只有学生在课前积极参与了文本阅读,才会产生情感体验,才能谈及情感共鸣。我们现在上课多是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而缺少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要让阅读落到实处,首先,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其次,需要在课堂上创设阅读情境,语文课不是简单地教学生答题技巧的应试课,而是要将学生引入生动有趣的文本中,让学生去发现阅读的妙处,畅谈阅读的收获。再次,教师要发挥作为语文教师的示范性的引领阅读作用,让学生从老师的阅读中,品味文本,进而带动学生的阅读。
2. 阅读教学——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回归本位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多种多样,课堂形式也丰富多彩。语文课上越来越多的老师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带入课堂,利用课件、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无疑,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是一件好事,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一些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发现它所带来的弊端:许多老师一味注重课堂形式的灵活多样,忽略了语文课的教学实质。造成的现状是:老师从网络上搜集现成的教学课件,上课就按照课件上的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忽略了学生主体差异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使教师的思想被课件所统摄,造成了语文课空有表面热闹形式,而缺少深层次的领悟解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的思想: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有必要的,但不是一定要每节课必不可少;多媒体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是替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很多时候,在老师上课时,学生只把注意力放在课件上,而忽略了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甚至是学生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还是应该鼓励学生适时地阅读,不能舍弃文本。对于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要合理利用。
3. 阅读教学——生活中处处都是大语文课堂 阅读,要让学生成为一种习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影响。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的素养,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作文语文教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1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名著是经历历史淘洗和时间筛选的作品,是超越了时空和文化局限的作品。因而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力的加强以及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名著阅读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名著导读课”的形式,在课堂上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实践“名著导读课”这种课堂形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显著提高,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同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2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 很多语文课上得只拘泥于表面形式,就是源于学生没有深入文本。阅读课文、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对于语文课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充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继而渐渐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文老师需要不厌其烦、耐心引导。
3.3 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课的效用。在课表中,每周都会有一节阅读课,但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将阅读课等同于语文课,很少有人会将它作为阅读课来实施,阅读课名不符实。考虑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效开展阅读课迫在眉睫。阅读课,教师可以充分给于学生一定的空间,把他们带入阅览室尽情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便提升其阅读兴趣。
3.4 生活处处皆语文,让阅读遍布生活各个角落。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句话就点明了语文课的性质。阅读对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这种阅读不仅仅限制在阅读课本和校内阅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类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多种手段都为我们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生通过这些方式广泛涉猎知识,也同样是对他们有益的。教师不应放弃这种“大语文课堂”教育,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总之,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老师不断耐心引导与积极鼓励。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阅读是前提。无论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是各位教师们想办法要让学生先“读”起来。阅读教学,期待让学生早日成为课堂的主人吧!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摘 要】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老师们费尽心思地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看似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可实际上在教学中,又有多少学生做到了有效阅读,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阅读;阅读习惯;课堂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也认为自己是按这个要求来进行授课的。可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真正能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老师又有几人呢?我们很多老师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上,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这些要求是要让学生达到的,而并非是老师代办的。阅读教学,何时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1. 阅读教学——要让阅读落到实处 现在,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语文课大多数呈现出的都是一些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作家简介、作品简介、基本字词、课文解读……看起来是完整的一套“模式”。不管什么样的文章,基本上按这样的套路走,均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只是针对应试而言。而作为一堂语文课,这样的上法是否真正发挥了语文课的时效性呢?如果单就上课这种流程而言,那不需要老师辅导,学生也能独自完成。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辅书,学生可以直接拿来用,上课所需走的这些流程,在课下学生都可以完成,即使不读课文,也可以完成这些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的语文课还没有真正发挥它的效用。要想让语文课上课落到实处,前提是学生的阅读必须要落到实处。只有学生在课前积极参与了文本阅读,才会产生情感体验,才能谈及情感共鸣。我们现在上课多是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而缺少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要让阅读落到实处,首先,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其次,需要在课堂上创设阅读情境,语文课不是简单地教学生答题技巧的应试课,而是要将学生引入生动有趣的文本中,让学生去发现阅读的妙处,畅谈阅读的收获。再次,教师要发挥作为语文教师的示范性的引领阅读作用,让学生从老师的阅读中,品味文本,进而带动学生的阅读。
2. 阅读教学——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回归本位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多种多样,课堂形式也丰富多彩。语文课上越来越多的老师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带入课堂,利用课件、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无疑,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是一件好事,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一些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发现它所带来的弊端:许多老师一味注重课堂形式的灵活多样,忽略了语文课的教学实质。造成的现状是:老师从网络上搜集现成的教学课件,上课就按照课件上的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忽略了学生主体差异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使教师的思想被课件所统摄,造成了语文课空有表面热闹形式,而缺少深层次的领悟解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的思想: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有必要的,但不是一定要每节课必不可少;多媒体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是替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很多时候,在老师上课时,学生只把注意力放在课件上,而忽略了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甚至是学生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还是应该鼓励学生适时地阅读,不能舍弃文本。对于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要合理利用。
3. 阅读教学——生活中处处都是大语文课堂 阅读,要让学生成为一种习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影响。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的素养,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作文语文教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1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名著是经历历史淘洗和时间筛选的作品,是超越了时空和文化局限的作品。因而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力的加强以及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名著阅读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名著导读课”的形式,在课堂上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实践“名著导读课”这种课堂形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显著提高,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同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2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 很多语文课上得只拘泥于表面形式,就是源于学生没有深入文本。阅读课文、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对于语文课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充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继而渐渐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文老师需要不厌其烦、耐心引导。
3.3 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课的效用。在课表中,每周都会有一节阅读课,但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将阅读课等同于语文课,很少有人会将它作为阅读课来实施,阅读课名不符实。考虑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效开展阅读课迫在眉睫。阅读课,教师可以充分给于学生一定的空间,把他们带入阅览室尽情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便提升其阅读兴趣。
3.4 生活处处皆语文,让阅读遍布生活各个角落。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句话就点明了语文课的性质。阅读对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这种阅读不仅仅限制在阅读课本和校内阅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类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多种手段都为我们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生通过这些方式广泛涉猎知识,也同样是对他们有益的。教师不应放弃这种“大语文课堂”教育,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总之,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老师不断耐心引导与积极鼓励。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阅读是前提。无论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是各位教师们想办法要让学生先“读”起来。阅读教学,期待让学生早日成为课堂的主人吧!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