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成为高校的重点研究与实践课题。文章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构建“园丁工程”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从园丁文、园丁书、园丁颂、园丁辩、园丁艺、园丁秀六个维度系统地介绍了农村职教师资培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园丁工程;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第二课堂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全方位协同培养体制,培养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可见,国家对农村职教师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当前师范院校对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培养主要在于理论教学,教学实践不足,技能训练僵化,职教师范生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下,知行分离,教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薄弱。因此,如何培养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点课题。
1986年,湖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设立职业技术师范部,先后开办28个职高对口招生本科专业,对口招收农村职业中学毕业生,培养农村职教师资。学校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科2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负责培训南方15省农业职业中学校长和教师,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被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2004年以来,学院立足师范特色,以“理实一体,六艺并举”为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结合,打造“园丁工程”系列第二课堂活动,从园丁文、园丁书、园丁颂、园丁辩、园丁艺、园丁秀等六个维度科学全面地培养农村职教师范生的师范素养和综合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理实一体:“园丁工程”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理论構建
(1)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可以从三方面来阐释,即农村、卓越、职教师资。一是农村,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人口分布较城市小的地域。二是教师的卓越性,其包含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评估能力、突出的领导管理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等。三是职教师资,是指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资质,职业教育是以传授从事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最后,我们认为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是具有“三农”情怀,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未来能成为农村职教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卓越师资人才[1]。
(2)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特质。从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来看,农村卓越职教师资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农村性、卓越性、师范性三大特征[1]。其一是农村性,是指要有懂农爱农知农的农村情怀,充分认知和把握农村的文化、经济、政策,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其二是卓越性,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卓越性主要体现在人才综合素质上,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也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双师型”教师。其三是师范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为国家培育应用型高技术人才,教师是关键。
(3)“园丁工程”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理论构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和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强调在认知结构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才是关键作用。第二课堂是以创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外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重视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思考、认知并不断将理论知识内化。大学的学习是特点是自主型、开放型、能力型,不能光依赖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借助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发挥个人特长的环境和创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加强自信心和认同感,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去自主探索和理解新知识,实现高水平的成长目标[2]。
二、六艺并举:“园丁工程”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实践探索
(1)“园丁文”——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文化传承与文学素养培育。“园丁文”旨在培养和提升农村卓越职教师范生的文字写作能力、科学创新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等。一是主题征文活动,著名学者肖川说过:“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可见,坚持写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二是汉字听写比赛,规范、准确、工整地书写汉字的能力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三是科创基金项目、学术科技作品比赛活动,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园丁书”——农村卓越职教师资书画技能与文字表达能力培育。“园丁书”即“三字一画”活动,“三字一画”是衡量教师基本功是否过硬的重要标准之一,包括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大赛。在“三字一画”的活动中,培养农村职教师范生的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师基本功。“三字一画”基本功扎实,能够构建一个好的板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能否准确通过板书传递给学生的关键。
(3)“园丁颂”——农村卓越职教师资职业情怀与语言表达能力培育。语言是传递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媒介,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才能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形象化的知识[3]。“园丁颂”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懂农爱职”等主题演讲比赛及中华诵活动,让学生在“园丁颂”系列活动中,以赛促学,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懂农爱职”的职业情怀。
(4)“园丁辩”——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理性思维与临场应变能力培育。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思辨缺失”,主要体现在思维逻辑差,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薄弱,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欠缺。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学生,因此加强师范生的思辨能力迫在眉睫。本院校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建了“园丁辩”项目,开展了新生辩论赛、舌战浏阳河、新老生辩论赛等活动,该项目是一种围绕辩论问题展开的一种思考辨析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的竞赛。 (5)“园丁艺”——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教学技能与管理工作能力培育。紧密围绕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园丁艺”项目,包括实习见习活动和教师技能大赛,培养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和管理工作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内化。一是构建院校合作模式,在全省建立了18个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教学实习、见习。在实习见习中,强化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加大了实践课程学习时间的比重。二是教师技能大赛,分为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问答、片段教学、教学板书五个部分,每一项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其一是教案设计,主要考察师范生对教材的把握程度,预先做好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其二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它是一种更直观的教学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三是教育问答,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常见问题,考察师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四是片段教学,主要考察参赛者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和课堂教学技能;其五是教学板书,是指师范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对教学内容书写的一种形式,主要检验师范生对板书表现形式的构思和对教学内容的提炼。
(6)“园丁秀”——农村卓越职教师资个人才艺与人格魅力培育。坚持“以文化人,以美塑人”的理念,开展學生才艺秀、迎新晚会等文化艺术活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师范风采,也提高师范生的人格魅力与发现美、辨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品格。
三、懂农爱职:“园丁工程”培育农村职教师资的经验借鉴
(1)育人成效。依托“园丁工程”第二课堂平台,加强对农村职教师范生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园丁工程”活动每年吸引全校1000余名学生参加,每年有近70人次获得表彰,近3年来,学生获得教育教学省级奖励7项。通过“园丁工程”农村卓越职教师资养成机制,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输送大批师范生,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师范素养。
(2)经验总结。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特征决定了其毋庸置疑的实践操作性,因此建立以“园丁工程” 活动教育为导向的农村职教师资育人体系是提高农村职教师范生素质的必然途径。要想提高农村职教师范生的素质,一是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建立协调机制,创建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长期的教学实习见习,改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的现状;二是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特质,将活动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建立完整的育人体系;三是加大对农村职教师资卓越性和“三农”情怀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环节过程中,要把农业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农村职教工作理念内容渗透到平时的专业知识学习中,使学生爱农村,爱农村职业教育。
(3)深度思考。在“园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第二课堂整合课程内容,为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提供了有利机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但是影响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学校教育并不能够成为提高农村卓越职教师范生素质的唯一因素,培养农村卓越职教师资还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那么如何高效、全方位地构建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协调机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明星,李欢,谭怀芝.乡村卓越职教师资内涵特征及政校企协同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7,000(007):27-31.
[2]邓晶.高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以“985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例[J].高教探索,2018,000(001):11-15,87.
[3]张丽琰.教师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46.
基金资助:本论文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文化融入实践育人的研究与实践”(19GG12);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深度融合机制构建研究”(19F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桂锋,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2017级本科生;龙梦晴,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等研究;吴磊,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学生辅导员、团委书记。
关键词:园丁工程;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第二课堂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全方位协同培养体制,培养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可见,国家对农村职教师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当前师范院校对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培养主要在于理论教学,教学实践不足,技能训练僵化,职教师范生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下,知行分离,教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薄弱。因此,如何培养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点课题。
1986年,湖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设立职业技术师范部,先后开办28个职高对口招生本科专业,对口招收农村职业中学毕业生,培养农村职教师资。学校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科2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负责培训南方15省农业职业中学校长和教师,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被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2004年以来,学院立足师范特色,以“理实一体,六艺并举”为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结合,打造“园丁工程”系列第二课堂活动,从园丁文、园丁书、园丁颂、园丁辩、园丁艺、园丁秀等六个维度科学全面地培养农村职教师范生的师范素养和综合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理实一体:“园丁工程”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理论構建
(1)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可以从三方面来阐释,即农村、卓越、职教师资。一是农村,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人口分布较城市小的地域。二是教师的卓越性,其包含扎实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评估能力、突出的领导管理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等。三是职教师资,是指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资质,职业教育是以传授从事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最后,我们认为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是具有“三农”情怀,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未来能成为农村职教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卓越师资人才[1]。
(2)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特质。从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来看,农村卓越职教师资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农村性、卓越性、师范性三大特征[1]。其一是农村性,是指要有懂农爱农知农的农村情怀,充分认知和把握农村的文化、经济、政策,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其二是卓越性,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卓越性主要体现在人才综合素质上,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也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双师型”教师。其三是师范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为国家培育应用型高技术人才,教师是关键。
(3)“园丁工程”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理论构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和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强调在认知结构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才是关键作用。第二课堂是以创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外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重视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思考、认知并不断将理论知识内化。大学的学习是特点是自主型、开放型、能力型,不能光依赖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借助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发挥个人特长的环境和创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加强自信心和认同感,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去自主探索和理解新知识,实现高水平的成长目标[2]。
二、六艺并举:“园丁工程”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实践探索
(1)“园丁文”——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文化传承与文学素养培育。“园丁文”旨在培养和提升农村卓越职教师范生的文字写作能力、科学创新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等。一是主题征文活动,著名学者肖川说过:“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可见,坚持写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二是汉字听写比赛,规范、准确、工整地书写汉字的能力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三是科创基金项目、学术科技作品比赛活动,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园丁书”——农村卓越职教师资书画技能与文字表达能力培育。“园丁书”即“三字一画”活动,“三字一画”是衡量教师基本功是否过硬的重要标准之一,包括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大赛。在“三字一画”的活动中,培养农村职教师范生的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师基本功。“三字一画”基本功扎实,能够构建一个好的板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能否准确通过板书传递给学生的关键。
(3)“园丁颂”——农村卓越职教师资职业情怀与语言表达能力培育。语言是传递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媒介,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才能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形象化的知识[3]。“园丁颂”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懂农爱职”等主题演讲比赛及中华诵活动,让学生在“园丁颂”系列活动中,以赛促学,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懂农爱职”的职业情怀。
(4)“园丁辩”——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理性思维与临场应变能力培育。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思辨缺失”,主要体现在思维逻辑差,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薄弱,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欠缺。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学生,因此加强师范生的思辨能力迫在眉睫。本院校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建了“园丁辩”项目,开展了新生辩论赛、舌战浏阳河、新老生辩论赛等活动,该项目是一种围绕辩论问题展开的一种思考辨析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的竞赛。 (5)“园丁艺”——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教学技能与管理工作能力培育。紧密围绕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园丁艺”项目,包括实习见习活动和教师技能大赛,培养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和管理工作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内化。一是构建院校合作模式,在全省建立了18个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教学实习、见习。在实习见习中,强化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加大了实践课程学习时间的比重。二是教师技能大赛,分为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问答、片段教学、教学板书五个部分,每一项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其一是教案设计,主要考察师范生对教材的把握程度,预先做好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其二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它是一种更直观的教学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三是教育问答,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常见问题,考察师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四是片段教学,主要考察参赛者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和课堂教学技能;其五是教学板书,是指师范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对教学内容书写的一种形式,主要检验师范生对板书表现形式的构思和对教学内容的提炼。
(6)“园丁秀”——农村卓越职教师资个人才艺与人格魅力培育。坚持“以文化人,以美塑人”的理念,开展學生才艺秀、迎新晚会等文化艺术活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师范风采,也提高师范生的人格魅力与发现美、辨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品格。
三、懂农爱职:“园丁工程”培育农村职教师资的经验借鉴
(1)育人成效。依托“园丁工程”第二课堂平台,加强对农村职教师范生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园丁工程”活动每年吸引全校1000余名学生参加,每年有近70人次获得表彰,近3年来,学生获得教育教学省级奖励7项。通过“园丁工程”农村卓越职教师资养成机制,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输送大批师范生,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师范素养。
(2)经验总结。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特征决定了其毋庸置疑的实践操作性,因此建立以“园丁工程” 活动教育为导向的农村职教师资育人体系是提高农村职教师范生素质的必然途径。要想提高农村职教师范生的素质,一是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建立协调机制,创建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长期的教学实习见习,改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的现状;二是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农村卓越职教师资的特质,将活动教育融入到学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建立完整的育人体系;三是加大对农村职教师资卓越性和“三农”情怀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环节过程中,要把农业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农村职教工作理念内容渗透到平时的专业知识学习中,使学生爱农村,爱农村职业教育。
(3)深度思考。在“园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第二课堂整合课程内容,为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提供了有利机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但是影响农村卓越职教师资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学校教育并不能够成为提高农村卓越职教师范生素质的唯一因素,培养农村卓越职教师资还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那么如何高效、全方位地构建培育农村卓越职教师资协调机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明星,李欢,谭怀芝.乡村卓越职教师资内涵特征及政校企协同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7,000(007):27-31.
[2]邓晶.高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以“985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例[J].高教探索,2018,000(001):11-15,87.
[3]张丽琰.教师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46.
基金资助:本论文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文化融入实践育人的研究与实践”(19GG12);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深度融合机制构建研究”(19F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桂锋,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2017级本科生;龙梦晴,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等研究;吴磊,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学生辅导员、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