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激励与控制二词皆是在管理学研究中被熟知的。而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实质上并不存在某一学科的专有名词。激励与控制同样也适用于教育教学中。近年来,教育激励已渐渐被众人熟知,对教育激励的研究也硕果累累。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归纳法,致力于研究激励与控制联合运用于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激励 教学控制 联合
一、激励与教学激励及教学激励控制
(一)激励与教学激励。
激励作为管理活动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激发人去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的动机。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
所谓的教学,是双方面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尽管如此,二者是不可割裂的,因此可以得出,教学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单从教学的定义中的“引导”和“启发”二词中感受到“激励”的存在。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创设满足学生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学校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师,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学生。学校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之按照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
那么,教学激励就可以定义为,在教育者引导启发被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掌握受教育者的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
(二)教学激励控制。
控制则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对某一行为进行事前规划,事中监控,事后反馈,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
教学激励是一个过程,为使这个过程按照预定计划有效进行,并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对教学激励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因而,教学激励控制就可以定义为,教育者对整个教学激励过程的预设,监控及反馈的过程。本文着重研究教学激励控制的整个过程应当如何进行。
二、教学激励过程
从图1教学激励过程图可以看出,学习动机是由某种强烈需要产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后,激励客体用各种方法学习,由此产生成功或失败的结果。这里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是指得到或未得到想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或是在考试中取得或未取得满意的成绩,而如果结果是“成功”,那么这一结果便会对下一学习过程产生激励的效果,也就是產生了“先有成功,在来学习”的效果。而如果是“失败”的结果,那么对下一个学习过程的影响则取决于激励客体自身。持积极态度的激励客体,或选择新的方法再次尝试,而持消极态度的激励客体,或选择消极避让态度。
由此,便可以得出,学习激励的力量(M)与学习需要(N)和上一次激励结果(R)相关。
即 M=f(N,R)
要激发激励客体的学习动机,就要了解学习动机的来源,如教学激励过程图所示,学习动机来源于学习需要,而学习需要来源于好奇、兴趣、刺激、及价值观。好奇,是指促使个体对新奇的食物去观察、探索、操弄、询问,从而获得对环境中诸般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的内在冲动。兴趣,指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特殊偏好。刺激,外力作用客体,如奖赏或惩罚。价值观,对事物或现象,用自身的评价标准作出的评价或看法。
在好奇、兴趣、刺激、价值观的作用下,而产生学习需要从而形成动机,生成行为。那么教学激励主体就可以从学习需要的来源着手,引导刺激客体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激励主体在整个教学激励过程中,在两个地方可以对客体进行激励。如教学激励过程图所示①②,在①处进行的激励就是上面所论述过的来源激励,可称为一次激励。②处就是在学习行为进行完后产生的结果,如果结果是失败的,便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放弃,一种是再次尝试,这时就要进行再次的激励,使激励客体进行再次尝试,这一次的激励可称为二次激励。
三、教学激励控制
在整个激励过程中,激励主体所要做的出了刺激学习需要的形成这一任务,另一个任务则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同于管理中的控制,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要进行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如激励控制图。前馈控制是对学习需要的产生进行控制。例如,“好奇”,有对知识技能的好奇,也有对不良习惯如吸食毒品产生的好奇,此时在动机产生前就必须进行控制。同期控制则是对达到动机目的而采取的学习行为进行控制,看客体的学习方法是否有误。反馈控制则是在学习行为结束后或结果产生后,受教育者(激励客体)的行为或思想进行调整引导,从而使不论结果是成功与否都对下一回合的激励产生积极影响,或是不产生消极影响。
图2 激励控制图
如此,对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激励和控制,使教学方法行使有效,已达到教学的目的。
激励对教学有重要作用,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能使教学激励更加有效。激励与控制并用于教育中,是可尝试的。在往后的研究中,希望可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检验其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M].上海: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徐国华.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颜震,王绍海.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4]越振宇.奖励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编辑 郑云东)
关键词 教学激励 教学控制 联合
一、激励与教学激励及教学激励控制
(一)激励与教学激励。
激励作为管理活动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激发人去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的动机。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
所谓的教学,是双方面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尽管如此,二者是不可割裂的,因此可以得出,教学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单从教学的定义中的“引导”和“启发”二词中感受到“激励”的存在。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创设满足学生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学校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师,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学生。学校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之按照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
那么,教学激励就可以定义为,在教育者引导启发被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掌握受教育者的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
(二)教学激励控制。
控制则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对某一行为进行事前规划,事中监控,事后反馈,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
教学激励是一个过程,为使这个过程按照预定计划有效进行,并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对教学激励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因而,教学激励控制就可以定义为,教育者对整个教学激励过程的预设,监控及反馈的过程。本文着重研究教学激励控制的整个过程应当如何进行。
二、教学激励过程
从图1教学激励过程图可以看出,学习动机是由某种强烈需要产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后,激励客体用各种方法学习,由此产生成功或失败的结果。这里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是指得到或未得到想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或是在考试中取得或未取得满意的成绩,而如果结果是“成功”,那么这一结果便会对下一学习过程产生激励的效果,也就是產生了“先有成功,在来学习”的效果。而如果是“失败”的结果,那么对下一个学习过程的影响则取决于激励客体自身。持积极态度的激励客体,或选择新的方法再次尝试,而持消极态度的激励客体,或选择消极避让态度。
由此,便可以得出,学习激励的力量(M)与学习需要(N)和上一次激励结果(R)相关。
即 M=f(N,R)
要激发激励客体的学习动机,就要了解学习动机的来源,如教学激励过程图所示,学习动机来源于学习需要,而学习需要来源于好奇、兴趣、刺激、及价值观。好奇,是指促使个体对新奇的食物去观察、探索、操弄、询问,从而获得对环境中诸般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的内在冲动。兴趣,指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特殊偏好。刺激,外力作用客体,如奖赏或惩罚。价值观,对事物或现象,用自身的评价标准作出的评价或看法。
在好奇、兴趣、刺激、价值观的作用下,而产生学习需要从而形成动机,生成行为。那么教学激励主体就可以从学习需要的来源着手,引导刺激客体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激励主体在整个教学激励过程中,在两个地方可以对客体进行激励。如教学激励过程图所示①②,在①处进行的激励就是上面所论述过的来源激励,可称为一次激励。②处就是在学习行为进行完后产生的结果,如果结果是失败的,便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放弃,一种是再次尝试,这时就要进行再次的激励,使激励客体进行再次尝试,这一次的激励可称为二次激励。
三、教学激励控制
在整个激励过程中,激励主体所要做的出了刺激学习需要的形成这一任务,另一个任务则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同于管理中的控制,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要进行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如激励控制图。前馈控制是对学习需要的产生进行控制。例如,“好奇”,有对知识技能的好奇,也有对不良习惯如吸食毒品产生的好奇,此时在动机产生前就必须进行控制。同期控制则是对达到动机目的而采取的学习行为进行控制,看客体的学习方法是否有误。反馈控制则是在学习行为结束后或结果产生后,受教育者(激励客体)的行为或思想进行调整引导,从而使不论结果是成功与否都对下一回合的激励产生积极影响,或是不产生消极影响。
图2 激励控制图
如此,对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激励和控制,使教学方法行使有效,已达到教学的目的。
激励对教学有重要作用,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能使教学激励更加有效。激励与控制并用于教育中,是可尝试的。在往后的研究中,希望可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检验其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M].上海: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徐国华.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颜震,王绍海.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4]越振宇.奖励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编辑 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