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类恶性事件,正是向我们敲响的一次又一次警钟。所以,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疏导、调节和改善,不再局限于部分人群,而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作为以自利利他为使命的佛弟子,我们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很多人对佛教充满误解与隔阂,甚至完全排斥。鉴于这样的现实,有必要和心理学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最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治标和固本相结合的改良方式。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心理学,主要是西方心理学,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而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自古也有心学之称,因为它所关注的正是人类心灵。在佛典中,有大量关于心的教言,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净则国土净”等。仅《大正藏》中,提及“心”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万处。可见,佛教正是以心作为认识世界和修行解脱的立足点。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见性成佛。他所成就的并不是外在的什么,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长生不老,而是对心性的透彻认识,对迷惑、烦恼的彻底解除。用佛教的话来说,是证悟了心的本质——也就是明心见性,这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发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环境,而认识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惟一途径。如果自身问题重重,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条件,还是无法获得我们所希求的幸福安乐。因为能够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们的心。
佛陀成道后,一生致力于传播真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言教,后结集为经律论三藏,流传至今。所有这些经典及经典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解除无始以来的迷惑烦恼。
换言之,就是启动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对治负面情绪。事实上,这种负面情绪正显现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和破坏力。近年来迅速蔓延的一些网络用语,如郁闷、崩溃、纠结等,无不是负面情绪恣意生长、不断侵占心灵空间的表现。若不及时对治,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对个人来说,心是幸福安乐的根本;对社会来说,心又是和谐安定的所系。所以,调心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娱乐方式应有尽有,抑郁症却不断增多。而从环境来说,看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各种灾难,就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恶化多么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们的内心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某某控”,而这个“某某”,可以是娱乐,可以是衣食,可以是工作。更具控制力的,则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以及伴随这些产品而来的种种功能,或者说,是种种诱惑。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诱惑,我们是无力自主的,只能被它们牵引着,不断追随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我们只知道新一点,更新一点;潮一点,更潮一点。却不曾看到,这种追逐使我们的心变得多么混沌,多么盲目。
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平常的人,心总是在东攀缘,西攀缘,片刻不得停息。这就会使内心的垃圾不断搅动起来,翻滚起来。通过专注一个所缘,其他念头就不再有机会活动。当心渐渐平息,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内心都有认识自己的功能,都有觉知心念活动的功能。
所以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有止有观。这个止,就是使心持续地安住在一个对象上,以此培养心的专注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观。就像一潭水,当杂质沉淀下来,它就恢复了原有的清澈,恢复了原有的照物功能。这时再往里边扔一根草,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去追逐这根草,追逐这块石头。
当内在的观照力产生,我们才有能力看清内心的一切活动,在念头生起的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就不会盲从,不会随转。当我们对念头和情绪保持距离,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事实上,这种力量是我们内心本来具备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每一个障碍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跨越,没有谁可以代替,没有谁可以包办。但仅仅靠自己还不够,因为心灵世界错综复杂,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幸福,谁知个中味
我们常常将幸福建立在一个未知数上,建立在我们不曾实现的人生目标上。
幸福在哪里?我们盲目地追逐着。当我们没有成家的时候,会觉得成家是幸福的基础;当我们没有孩子的时候,又会觉得孩子是幸福的源泉;当我们没有地位的时候,会将显赫的社会地位当作幸福的保障;当我们工作繁忙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能够闲一点会很幸福;可有的人过得太清闲了,看到别人生活得很有目标,又会觉得忙忙碌碌才过得充实。
我们所理解的这些幸福,只是相对自身现有的生活状态而言,同样不具有幸福的本质。所以,当它们真正实现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的,也仅仅是由于暂时满足而产生的相似的幸福感。 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的满足是很短暂的,新的欲望很快会产生。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享受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只有失去之后才会认识到它们的价值。
假如有一天什么都有了,好像人生也因此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现在的人,物质条件远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优越,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可能已经超过了古代的帝王,但很多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幸福的感觉。
相反地,因为心灵空虚而去寻找刺激,因为生活无聊而去吸毒,因为对人生的厌倦而去酗酒闹事,并由此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之后,便会发现,所谓的人生幸福,并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更不仅仅是改善物质条件就能抵达的。
一个活跃的傀儡
心灵世界中,最为活跃、突出的是意识。佛法认为,意识层面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认识能力上,前五识为现量(直觉),其所缘对象必须是现在而非过去、未来,必须是现前而非别处,同时,不带名言、不能分辨是非差别。一旦和过去、未来的境界发生联系,或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介入语言概念,便进入第六意识的作用范畴了。
意识的能量极大,人生一切行为皆由其成办,这也是人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因为意识具有分别、推理、判断的能力,可以使人通过理性思维来决定善、恶行为。同时,还能使人获得有别于动物的精神生活,乃至成就智慧,证得真理。
在心理活动中,意识虽为主体,却未必能保有权威作用。无始以来,我们为无明所惑,使贪嗔烦恼大行其道,占据心灵主导。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就像充当傀儡的君王,对烦恼唯命是从。于是乎,明知所做是错事,仍控制不住去做,甚而再三犯错。何其可怜,何其可悲。
惟一的出路,就是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树立正见,夺回失去的主权,使心真正发挥正面作用。如此,才能将人生导向光明。
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迷惑系统之外,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修行所要做的,不是要成就什么,而是直接体认这个觉悟本体。
这一见地为我们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信心。我们都知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怎么才能成佛呢?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目标遥远得仿佛是个神话,又渺茫得让人失去信心。但禅宗却告诉我们,这个目标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做的,不是踏破铁鞋,而是回到当下,反观自照。
同时,这一见地也缩短了凡圣的距离。否则,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愚下凡夫,业障深重。在这种罪恶感中,成佛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此外,想到三大阿僧祇劫的遥遥无期,也会让人失去修行动力。而《坛经》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何其痛快!佛和众生之间,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明与无明之间。
所谓迷,就是迷失觉悟本体。如果不能体认觉性,就是众生。而在体认的当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与佛无二无别了。
为什么着境?因为我们处在无明、迷惑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有粘性的,必然会对境界产生粘着。因为粘著,就会彼此纠缠,彼此阻碍,烦恼由此而生。而觉悟本体具有无住的功能,由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就是菩提。
所以,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建立在觉悟本体之上。比如禅宗所说的三宝,我们有觉悟本体,具备觉的特点,这就是佛;具备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能力,就是法;具备清净的特点就是僧。所以佛法僧就是觉正净,是离不开觉悟本体的。
而禅宗所说的戒定慧,也有别于教下的持戒、修定、发慧,所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当心安住于觉悟本体,便不会胡作非为,当下具足戒;也不会随境而转,当下具足定;更不被无明所覆,当下具足慧。
今天的这个舞台和主角
我觉得,今天这个社会就是一个贪嗔痴的舞台。我们平时讲到“贪、嗔、痴”三个字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多少感觉。因为它的意思很平实,很容易理解,于是我们往往只是把它当做佛典中常常出现的一个概念。说的人就那么一说,听的人也就那么一听。
但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之后,你会发现,贪嗔痴是绝对不容轻视的。事实上,它们牢牢掌控着生命的主权。发号施令的,是贪嗔痴;兴风作浪的,是贪嗔痴;制造痛苦的,还是贪嗔痴。
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用三个字,就对凡夫的生命状态作了精辟归纳。
其中,痴是代表无明。因为无明,使得我们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因为看不清,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想法和设定,由此带来贪爱、执著和占有,以及与此相反的嗔恨、厌恶和排斥。
这些情绪似乎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其实却是一体的两面。因为有贪爱,就会有嗔恨;因为有占有,就会有排斥。进而引发焦虑、纠结、恐惧、不安、孤独等负面情绪。可以说,所有这些都是源于一念贪心。
因为有贪,就会有得不到的焦虑,有患得患失的纠结,有害怕失去的恐惧,有无法常保的不安,有终究只是一场空的孤独。其根源,又在于痴,在于无明。如果不消除贪嗔痴,生命就不得安宁,世界就不得安宁。
更可怕的是,这个苦日子是没有尽头的。即使再聪明,再有能力,只要没有认清贪嗔痴的真相,都是活在它们的掌控中。区别只是在于,它们变现的花样更多,程度更甚。因为能力可以使贪和嗔得到滋养,让人贪得更心安理得,嗔得更无所顾忌。
我们只有看到世界存在的过患,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才能真切认识到,佛陀为我们指引的觉醒之道是多么可贵。又因为认识到这种觉醒之道的可贵,我们才希望有更多的人由此获益,有更多的人走上这条道路。
其实,觉醒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就像生病不能替代,治疗不能替代一样。要走向觉醒,走向解脱,也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但不能替代,不代表什么也做不了。正相反,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那就是为人们创造走向觉醒的因缘。
世界越喧嚣,人心越动荡,就越需要佛法的清凉。所以我们要大力传播佛法智慧,让人们看到,世间还有这样一条觉醒之道,一条通往解脱而不是轮回的道路。
出了那一家,别再入了这一家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数人对自己的心行并不了解。尤其在做事时,往往落入外在结果,只在乎寺院盖得多么壮观、弘法做得多么成功、说法场面多么隆重,等等。事实上,这种追求和世人追求钱赚了多少、事业发展得多大相差无几。当然,两者成就的福德相距悬殊,因为前者所行事业能利益大众。但我们要知道,两种追求在用心上并无本质区别,这和达摩祖师当年讲的“没有功德”是同样道理。若以著相的、有所得的心行善,所做无非培植福德而已。
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有两种结果。在成就客观结果的同时,也在成长某种心行。以什么心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以贪心去做,最后成就的是贪心;以我执去做,最后成就的是我执。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做了几十年,最后只增长了一大堆我执、我慢及对事业的贪着,并且陶醉其中。表面看来做了很多佛教事业,内在成就的心行,却与佛法了不相干。
所以,修行首先要以出离心为基础。时时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否则,极易落入凡夫心中,使生命毫无意义地空过。出家,本身是对世俗生活的出离,但真正要出离的,则是我们的凡夫心。每一种心,都有对应的环境,也就是唯识所说的见分、相分。正因为环境会引发相应的心理活动,故修行需在特定环境进行,减少它的活动机会。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摆脱凡夫心,这才是修行的实质内容。遗憾的是,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往往是“出一家,入一家”,由放弃世间贪著,转而进入佛门的贪著。所以说,唯有强烈并正确的出离意愿,才有可能摆脱凡夫心干扰。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类恶性事件,正是向我们敲响的一次又一次警钟。所以,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疏导、调节和改善,不再局限于部分人群,而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作为以自利利他为使命的佛弟子,我们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很多人对佛教充满误解与隔阂,甚至完全排斥。鉴于这样的现实,有必要和心理学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最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治标和固本相结合的改良方式。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心理学,主要是西方心理学,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而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自古也有心学之称,因为它所关注的正是人类心灵。在佛典中,有大量关于心的教言,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净则国土净”等。仅《大正藏》中,提及“心”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万处。可见,佛教正是以心作为认识世界和修行解脱的立足点。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见性成佛。他所成就的并不是外在的什么,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长生不老,而是对心性的透彻认识,对迷惑、烦恼的彻底解除。用佛教的话来说,是证悟了心的本质——也就是明心见性,这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发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环境,而认识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惟一途径。如果自身问题重重,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条件,还是无法获得我们所希求的幸福安乐。因为能够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们的心。
佛陀成道后,一生致力于传播真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言教,后结集为经律论三藏,流传至今。所有这些经典及经典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解除无始以来的迷惑烦恼。
换言之,就是启动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对治负面情绪。事实上,这种负面情绪正显现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和破坏力。近年来迅速蔓延的一些网络用语,如郁闷、崩溃、纠结等,无不是负面情绪恣意生长、不断侵占心灵空间的表现。若不及时对治,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对个人来说,心是幸福安乐的根本;对社会来说,心又是和谐安定的所系。所以,调心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娱乐方式应有尽有,抑郁症却不断增多。而从环境来说,看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各种灾难,就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恶化多么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因为我们的内心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某某控”,而这个“某某”,可以是娱乐,可以是衣食,可以是工作。更具控制力的,则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以及伴随这些产品而来的种种功能,或者说,是种种诱惑。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诱惑,我们是无力自主的,只能被它们牵引着,不断追随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我们只知道新一点,更新一点;潮一点,更潮一点。却不曾看到,这种追逐使我们的心变得多么混沌,多么盲目。
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平常的人,心总是在东攀缘,西攀缘,片刻不得停息。这就会使内心的垃圾不断搅动起来,翻滚起来。通过专注一个所缘,其他念头就不再有机会活动。当心渐渐平息,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内心都有认识自己的功能,都有觉知心念活动的功能。
所以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有止有观。这个止,就是使心持续地安住在一个对象上,以此培养心的专注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观。就像一潭水,当杂质沉淀下来,它就恢复了原有的清澈,恢复了原有的照物功能。这时再往里边扔一根草,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去追逐这根草,追逐这块石头。
当内在的观照力产生,我们才有能力看清内心的一切活动,在念头生起的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就不会盲从,不会随转。当我们对念头和情绪保持距离,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事实上,这种力量是我们内心本来具备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每一个障碍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跨越,没有谁可以代替,没有谁可以包办。但仅仅靠自己还不够,因为心灵世界错综复杂,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幸福,谁知个中味
我们常常将幸福建立在一个未知数上,建立在我们不曾实现的人生目标上。
幸福在哪里?我们盲目地追逐着。当我们没有成家的时候,会觉得成家是幸福的基础;当我们没有孩子的时候,又会觉得孩子是幸福的源泉;当我们没有地位的时候,会将显赫的社会地位当作幸福的保障;当我们工作繁忙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能够闲一点会很幸福;可有的人过得太清闲了,看到别人生活得很有目标,又会觉得忙忙碌碌才过得充实。
我们所理解的这些幸福,只是相对自身现有的生活状态而言,同样不具有幸福的本质。所以,当它们真正实现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的,也仅仅是由于暂时满足而产生的相似的幸福感。 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的满足是很短暂的,新的欲望很快会产生。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享受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只有失去之后才会认识到它们的价值。
假如有一天什么都有了,好像人生也因此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现在的人,物质条件远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优越,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可能已经超过了古代的帝王,但很多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幸福的感觉。
相反地,因为心灵空虚而去寻找刺激,因为生活无聊而去吸毒,因为对人生的厌倦而去酗酒闹事,并由此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之后,便会发现,所谓的人生幸福,并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更不仅仅是改善物质条件就能抵达的。
一个活跃的傀儡
心灵世界中,最为活跃、突出的是意识。佛法认为,意识层面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认识能力上,前五识为现量(直觉),其所缘对象必须是现在而非过去、未来,必须是现前而非别处,同时,不带名言、不能分辨是非差别。一旦和过去、未来的境界发生联系,或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介入语言概念,便进入第六意识的作用范畴了。
意识的能量极大,人生一切行为皆由其成办,这也是人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因为意识具有分别、推理、判断的能力,可以使人通过理性思维来决定善、恶行为。同时,还能使人获得有别于动物的精神生活,乃至成就智慧,证得真理。
在心理活动中,意识虽为主体,却未必能保有权威作用。无始以来,我们为无明所惑,使贪嗔烦恼大行其道,占据心灵主导。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就像充当傀儡的君王,对烦恼唯命是从。于是乎,明知所做是错事,仍控制不住去做,甚而再三犯错。何其可怜,何其可悲。
惟一的出路,就是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树立正见,夺回失去的主权,使心真正发挥正面作用。如此,才能将人生导向光明。
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迷惑系统之外,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修行所要做的,不是要成就什么,而是直接体认这个觉悟本体。
这一见地为我们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信心。我们都知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怎么才能成佛呢?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目标遥远得仿佛是个神话,又渺茫得让人失去信心。但禅宗却告诉我们,这个目标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做的,不是踏破铁鞋,而是回到当下,反观自照。
同时,这一见地也缩短了凡圣的距离。否则,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愚下凡夫,业障深重。在这种罪恶感中,成佛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此外,想到三大阿僧祇劫的遥遥无期,也会让人失去修行动力。而《坛经》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何其痛快!佛和众生之间,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明与无明之间。
所谓迷,就是迷失觉悟本体。如果不能体认觉性,就是众生。而在体认的当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与佛无二无别了。
为什么着境?因为我们处在无明、迷惑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有粘性的,必然会对境界产生粘着。因为粘著,就会彼此纠缠,彼此阻碍,烦恼由此而生。而觉悟本体具有无住的功能,由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就是菩提。
所以,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建立在觉悟本体之上。比如禅宗所说的三宝,我们有觉悟本体,具备觉的特点,这就是佛;具备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能力,就是法;具备清净的特点就是僧。所以佛法僧就是觉正净,是离不开觉悟本体的。
而禅宗所说的戒定慧,也有别于教下的持戒、修定、发慧,所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当心安住于觉悟本体,便不会胡作非为,当下具足戒;也不会随境而转,当下具足定;更不被无明所覆,当下具足慧。
今天的这个舞台和主角
我觉得,今天这个社会就是一个贪嗔痴的舞台。我们平时讲到“贪、嗔、痴”三个字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多少感觉。因为它的意思很平实,很容易理解,于是我们往往只是把它当做佛典中常常出现的一个概念。说的人就那么一说,听的人也就那么一听。
但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之后,你会发现,贪嗔痴是绝对不容轻视的。事实上,它们牢牢掌控着生命的主权。发号施令的,是贪嗔痴;兴风作浪的,是贪嗔痴;制造痛苦的,还是贪嗔痴。
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用三个字,就对凡夫的生命状态作了精辟归纳。
其中,痴是代表无明。因为无明,使得我们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因为看不清,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想法和设定,由此带来贪爱、执著和占有,以及与此相反的嗔恨、厌恶和排斥。
这些情绪似乎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其实却是一体的两面。因为有贪爱,就会有嗔恨;因为有占有,就会有排斥。进而引发焦虑、纠结、恐惧、不安、孤独等负面情绪。可以说,所有这些都是源于一念贪心。
因为有贪,就会有得不到的焦虑,有患得患失的纠结,有害怕失去的恐惧,有无法常保的不安,有终究只是一场空的孤独。其根源,又在于痴,在于无明。如果不消除贪嗔痴,生命就不得安宁,世界就不得安宁。
更可怕的是,这个苦日子是没有尽头的。即使再聪明,再有能力,只要没有认清贪嗔痴的真相,都是活在它们的掌控中。区别只是在于,它们变现的花样更多,程度更甚。因为能力可以使贪和嗔得到滋养,让人贪得更心安理得,嗔得更无所顾忌。
我们只有看到世界存在的过患,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才能真切认识到,佛陀为我们指引的觉醒之道是多么可贵。又因为认识到这种觉醒之道的可贵,我们才希望有更多的人由此获益,有更多的人走上这条道路。
其实,觉醒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就像生病不能替代,治疗不能替代一样。要走向觉醒,走向解脱,也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但不能替代,不代表什么也做不了。正相反,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那就是为人们创造走向觉醒的因缘。
世界越喧嚣,人心越动荡,就越需要佛法的清凉。所以我们要大力传播佛法智慧,让人们看到,世间还有这样一条觉醒之道,一条通往解脱而不是轮回的道路。
出了那一家,别再入了这一家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数人对自己的心行并不了解。尤其在做事时,往往落入外在结果,只在乎寺院盖得多么壮观、弘法做得多么成功、说法场面多么隆重,等等。事实上,这种追求和世人追求钱赚了多少、事业发展得多大相差无几。当然,两者成就的福德相距悬殊,因为前者所行事业能利益大众。但我们要知道,两种追求在用心上并无本质区别,这和达摩祖师当年讲的“没有功德”是同样道理。若以著相的、有所得的心行善,所做无非培植福德而已。
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有两种结果。在成就客观结果的同时,也在成长某种心行。以什么心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以贪心去做,最后成就的是贪心;以我执去做,最后成就的是我执。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做了几十年,最后只增长了一大堆我执、我慢及对事业的贪着,并且陶醉其中。表面看来做了很多佛教事业,内在成就的心行,却与佛法了不相干。
所以,修行首先要以出离心为基础。时时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否则,极易落入凡夫心中,使生命毫无意义地空过。出家,本身是对世俗生活的出离,但真正要出离的,则是我们的凡夫心。每一种心,都有对应的环境,也就是唯识所说的见分、相分。正因为环境会引发相应的心理活动,故修行需在特定环境进行,减少它的活动机会。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摆脱凡夫心,这才是修行的实质内容。遗憾的是,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往往是“出一家,入一家”,由放弃世间贪著,转而进入佛门的贪著。所以说,唯有强烈并正确的出离意愿,才有可能摆脱凡夫心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