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僧侣犯法谁来监管?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一段时间,关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举报私生活混乱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有种意见认为,释永信不是党员,就算举报内容属实,纪委也管不了。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事情如果发生在古代,谁有权力管理僧侣犯法的事儿呢?
  僧侣犯法由谁告发?
  在一般人印象里,寺庙道观都建在名山大川隐逸之地,似乎和世俗人间没有太多的交道,要发生纠纷也许非等到“道士下山”不可。然而现实生活中绝非如此,因为大多数的寺庙道观都建立在人口繁茂的村落市镇或是城市中。不过两宋以来实行的“保甲制”,对宗教人员的约束力很强。
  比如清朝的一份“保甲书”中就写道:“至于寺观,亦分给印牌,上写僧道姓名口数,稽查出入”,“和尚道士尼姑之庵观寺院,其师徒机关年岁田房,本身有无残疾,俗家
  有无亲人,皆应逐一详注”。这些“户籍信息”都有当地的保甲按月更新填报。如果发现实际情况和信息中不符,则立即报官。
  同时,僧尼道士的行动还受到当地宗族组织的监控。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频繁前来进香祈愿的香客往往能发现僧尼道士的不轨行为。例如明代江南一座寺庙里,曾有一个叫了圆的和尚只不过给尼姑递上一枝荷花,就被一个姓高的老媪发现并以通奸的罪行对其控告。官府查清虽无通奸之实,但涉“瓜田李下”,依旧判了两人“合杖”之刑。
  僧尼犯法由谁审?
  东晋以来,国家在行政方面设立了僧官制度用以管理僧尼。所谓僧官,就是“国家从僧侣中选拔任命、以管理监督佛教教团为目的、统管僧尼进行法事的官吏”。通过这样的制度,僧尼就被纳入国家官僚和行政管理系统,行为受到制度上的约束。
  历朝僧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管理僧侣之间的案件,如果双方皆为僧侣且不构成刑事案件的,大多由僧官决断。而刑事案件则不同,“与军民相干者”必须交由当地衙门断处。
  但也有例外,例如唐代僧人惠范倚仗朝中有靠山,强抢他人妻子,州县一级的官员不敢受理。事主上诉到御史处,而“御史台中惧”。后御史中丞薛登力主上奏,反被贬官。当然,在这个事例中,惠范之所以享有特权,与其说是僧人的身份有特殊性,不如说是因为他得到了特权阶级的庇护。
  僧尼犯法怎么判?
  一旦坐实了罪行,僧尼犯法的判决多遵循“王法至上、刑事从严、民事从俗”的标准。“民事从俗”,指的是僧尼涉及民事案件,按照一般民事案件的标准执行。所谓“刑事从严”,指的是僧侣涉及刑事案件的,要罪加一等(或两等)惩处,因为僧侣除了是一般的“王臣”之外,还要负担额外的宗教道德责任,必须维护宗教组织的道德形象。于是,对僧尼犯“奸淫”罪的惩处尤重就很好理解了。
  僧侣娶妻对维护宗教组织的道德形象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历代惩罚也极重。宋太宗时禁“僧人置妻妾”,元代规定“诸河西僧人有妻子者,当差发、税粮、铺马、次舍与庶民同”;明代规定“僧道娶妻、妾者,杖八十,还俗。寺观主持知情者,同罪”,还对民众监督僧人娶妻采取鼓励制度,“僧有妻室者,许诸人捶辱之”,还可以向僧人索取钱财“五十钉”,如果僧人拿不出来,则“打死勿论”。
  僧侣杀人也如此。清代时,僧人界安用绳索勒死年仅11岁的徒弟韩二娃一案,原本仅判作斩监候,而二审认为界安“既犯王章,又破佛律,非常人斗殴故杀者可比”,且手段特别残忍,应于严惩,改判为斩立决。
  由此可见,古代僧侣既要受到僧团内部戒律的约束,也要受到帝国行政、司法、刑律等部门的管控,稍有逾越,就会招致惩罚,并非什么“法外之人”。
其他文献
“双报到”工作机制是新时代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  “双报到”要求报到单位和党员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这意味着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将面临“小对大、下对上、一对多”的局面。如何有效加强单位与社区的衔接、党员与社区的联动,推动党员在“双报到”中学思践悟,社区在“双报到”中提升工作质效,社区党组织的综合协调、组织调度、衔
区域化课程中教师的备课与传统集体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事先设计好活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围绕设计好的环节开展活动。而在区域化课程中教师事先和幼儿共同创设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自主的操作中学习、发展,幼儿活动是完全自主的,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只能预先设想幼儿在活动中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教师该如何指导。传统的教学过程设计并不能满足区域化课程备课的需要,因此我们将传
枇杷树的叶落,几近漫长,而枇杷树下的人儿,却泪眼朦胧。  坐在书桌前,小心地拉开厚重的米色窗帘,一缕阳光从紧闭的窗户中悄悄地溜了进来,映在我的脸上,温暖而不太刺眼。“卖枇杷啰!好吃的枇杷……”小贩的吆喝声从窗外传来,渐渐激荡起我埋藏在心底的记忆……  初夏,我独自一人坐上公交车去看望奶奶。我倚在窗边,许久未见到奶奶了,不知她是否安好?而院子里的那棵枇杷树又是否依旧葱茏……汽车到站,我走下车,踏上那
2019年8月1日,83岁的常秀峰走了。那个70岁拿起画笔,曾激励无数人幡然醒悟、人生奋进的“梵高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  “梵高奶奶”出生于河南方城县一个名叫杨家庄村的小村子。她没上过学,也不懂绘画,走动的范围不超出县城。本想着一生守护着家乡,但在丈夫离世之后,经不住儿子的劝导,她于2003年离开了熟悉的村子,搬去了陌生的大城市广州。  因为要照看小孙女,她常常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回忆她在鄉村的
1.在梦中,你跟某个朋友一起去参加盛宴,而他人的眼光只是停留在你外表出众的朋友身上,醒来后你的第一反应是?  认为自己失败--2  继续睡觉--3  近期会与朋友保持距离--4  觉得失落--52.假如在梦中,你听见某个老人一直在你耳边说,想要你的钱财,醒来后你的第一反应是?  感到可怕--3  觉得很累--4  会纠结--5  认为自己受到威胁--63.假如在梦中,你一直与某个陌生人在吵架,突然
一 工作坊的缘起和现状  张亮:程老师好!据我了解,能否请您简单回顾一下2005年起开设“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博士生工作坊的最初想法?  程光炜:我在台湾开会,看到那里不少大学的研究所,采取欧美大学学术工作坊的形式培养研究生,对我颇有启发,这样萌发了在人大开博士生工作坊的想法。起初两年,抱有试试看的心理,没有明确的路线图。随着李建立、杨庆祥、黄平、张伟栋、李云、李建周等有才华和活跃的博士生的出现
【摘 要】日常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形成了“日常数学概念”,而在这些“日常数学概念”中,存在着个人的、生活化的、零散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教学中要了解并利用“日常数学概念”中科学的、数学化的成分,引导学生在操作与思考的不断深入与精致中,凸显数学概念的关键,并认识到原有知识中的不足,由模糊走向清晰,祛除非本質属性并进行抽象概括,促进显性化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  【关键词】默会性;显性化结构;经验;思维
一滴雨珠的重量可以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在蚊子眼中,我们口中的“毛毛雨”,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在如此漫天高速飞落的“汽车雨”中,蚊子依然能够嗡嗡作响而毫发无损。是什么赋予了它们如此神通?  为了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便仔细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通过拍摄的高速视频,研究人员分析并归纳了雨滴击中
摘要:当代小说与精神病理学有密切的关联,小说在某种层面成为了“精神现象学”(病理学)的例证。很多作家的创作都可以印证,格非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的很多小说走进内心世界,探询隐秘的精神世界,通过小说叙述,达到精神治疗。这其中以《傻瓜的诗篇》最为典型,《傻瓜的诗篇》提出了一个十足的弗洛伊德主义主题,即关于精神病的发病机理与治愈手段,同时小说还讨论了另一个特别重要的精神现象学和哲学的命题,即精神分裂与诗歌
“你们在担心什么?你们在害怕什么?你们难道真的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做一些反思吗?”“你们也非常关心涉疆问题,当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撒谎者撒着关于涉疆问题的弥天大谎时,你们趋之若鹜,而当新疆的事实和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这是为什么?”前段时间,当中国国际电视台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英文纪录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后,一贯关注涉疆新闻的西方主流媒体却选择性失语,集体沉默。在记者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