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实践性教学为例,探讨专业知识教学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读、研、写、演”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24-04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生追求趋于多元化,部分大学生团队意识薄弱,心理承受力较低,价值取向物质化,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矛盾冲突比较激烈;每年数百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因为就业困难而产生的矛盾、失落心理凸显;互联网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的虚拟性、封闭性加大人们之间感情隔阂,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有些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乃至国家大局意识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相对滞后,往往只注重社会需要,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存在片面的社会或国家至上的价值定位,忽视大学生个性差异和思想实际,淡化大学生主体性和心理特征,无法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价值的实现,导致教育目的过于泛化,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方法、途径缺乏有效的变革,教育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保证监督措施不力。面对大学生层次多元化的复杂特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和成长规律入手,在心理上取得他们的认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采取变革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重教书轻育人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性、知识性较强,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规定的课程内容,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使得部分教师或学生都把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形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活动载体太少,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讲课时只讲考试内容或在临考前复习点题,有的教师为了得到学生的好评价而降低考试要求。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前背笔记,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考试作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都是知识性和经验性的,与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距离,加之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师授课以讲授知识为主,考试也以基本知识的记忆为主,学生只有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即使加强学生的技术训练,也是为技术而技术。因此,学生走出校门后如果只有知识和有技术,没有思想,那么最终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三)课程教学教师与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各自为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思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以及认识问题与判断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以及相应的综合能力。因教育评价体系的弊端,有的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忽视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没有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而是追求自身的高学历高职称。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爱岗敬业精神,很难成为学生的表率,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条块分割明显,教学以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为主,主要负责大学生的知识性和技术性教学;管理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活动指导,从而形成两个阵地两张皮,各自为政。负责教学的教师容易忽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与学生交流不多。如果学生纪律差,旷课迟到,他们认为是管理人员没有把工作做好,而对学生学得如何,则以考试成绩为准,只教书不育人。负责管理的人员则手段比较落后,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欠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盯住学生是否旷课迟到、是否参加集体活动、是否遵守校纪校规等方面,只要学生不出任何违纪问题即可,如果学生不去上课,则认为是教学的教师没有把课上好,学生不愿意去听。
二、“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一项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开始实施于1997年,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民族民间文学等文学课程为主,每年选取其中之一进行为期数月的读、研、写、演实践性教学活动,至今已有十余年。该活动曾获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教育厅教改立项课题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由教师从该课程的大量作品中选出书目,统一组织学生同时开展课外阅读,个人精读、泛读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并完成读书报告或读书心得;其次,通过教师导读讲座、影视观摩、主题班会、文学知识竞赛、朗诵演讲会、论辩赛、墙报展示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与研讨;再次,通过征文、出版专刊等方式发动学生对作品展开评论,对相关作品进行创新性写作;最后,精选师生共同改编为舞台剧作的经典作品进行专场演示。由此形成对文学经典文本“读—研一写一演”的阅读与演示过程,其中,“读”是学习的基础,“研”是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与发现,“写”是在理解基础上对文学进行再创造,“演”是将文学形象搬上舞台,演绎文学形象蕴涵的社会意义及人生哲理。此项活动中,教师发挥指导性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过程的双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参与这项活动的学生从感知文学到感悟文学,不仅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转化为对文学艺术的喜爱和赞叹,情感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净化,思想变得深刻,各方面素质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具有独特性。一是时空广延性,覆盖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环节,伴随着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二是自主自律性,学习过程充分尊重学生自愿和个性特点。学生从个人兴趣、爱好、志向出发,自觉自愿参与每次项目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和监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自觉学习。三是生动实践性,绝大部分内容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中完成,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因而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四是开放创新性,活动的项目和训练内容是开放性的,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不断创新。五是典型示范性,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的客观行为作为 评价目标,创新人才素质评价方式,发挥示范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六是氛围感染性,以其广泛参与、积极建设、注意引导的精神,大力营造求知、诚信、拼搏、实践、成才的浓厚氛围,使学生深入其间,深受感染,等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其中,整个活动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分层教育”、“重视实践环节”等教育规律,将思想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牵连起来,力求对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综合教育的模式,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三、知识性教学与思想性教育同行
(一)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报效祖国的成才观念。汉语是通向中国文化殿堂的基础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先决条件,教育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也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以专业思想教育为基础,在学习专业中浸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着爱国主义思想,学生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和亲自去演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能体会到各种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如杜甫、辛弃疾、屈原等很多作品都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感,讲课中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都会得到启发,获得教育,在“演”的环节演绎这些人物形象时,对作者的爱国情怀感受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
(二)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
大学生终究要到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和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的艰难历程,应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让他们及时了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从知青角度着手,通过西部地区一个封闭、苍凉的小村桑树坪及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严峻、困苦、愚昧的生存和生活现状,揭示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和反思民族的历史命运,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反省——要让民族进步昌盛,应从农村问题的解决入手。学生阅读小说后,将其改编成舞台剧,将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搬上舞台,亲自演绎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境况,感受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各种变化,尤其是人的心理变化,并对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真正体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倍加珍惜改革的成果,等等。这些反映中国社会主义诞生、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学生通过阅读和再创造,并演绎文学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意义,使思想得以升华,同时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和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从而使自己更加热爱本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庞大的集体活动展示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从组织读书小组研读作品撰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到各年级以知识竞赛、才艺比赛等形式开展的读书活动;从启动仪式、导读讲座、影展到各种征文活动和文学作品演示会都是举众人之力、聚众人之智、依靠师生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教与学将师生联系起来,相互学习与赐教,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交互式的集体性教学实践活动。整个活动由集体组织,有共同目标,学生以班为参与单位,既代表个体,更代表集体,集体的荣誉使大家聚拢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师生同心协力,尤其在“演”环节,大家一起探讨方案、组织排演、布置舞台,团结一致,协调有序,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宽容与沟通、彼此信任与关怀,碰到困难一起解决,参与者都有一种风雨同行、同舟共济的豪迈之情。正是这种精诚团结凝聚的强大力量,让师生十余年来用最淳朴的方式成功演绎文学经典,充分展示集体力量和集体形象,活动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过程。
(四)以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成熟的思想观念来自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技能,更难以形成指导实际工作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结合专业学习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阅读作品、改编作品、自编自导自演作品,亲自参与教学实践,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提高了自己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意义及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思想逐步成熟起来。
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师生的自觉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中起主导性作用,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组织学生参与完成,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为教学的改革、稳定与发展寻求参考依据,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大学生往往对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喜欢寓教于乐。很多文学作品都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任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与民族,树立为祖国奉献青春年华的崇高理想,如此将专业知识教学转化为政治思想教育,较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发挥学生骨干分子的示范性作用
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他们思想活跃,综合素质比较好,尤其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比较广泛,颇有号召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力量。强化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与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与带头作用,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呈现新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由学生具体组织完成,有分工也有合作,其中的各方面关系都要协调处理,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其中发挥了沟通与协调作用。作为班级负责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要组织本班同学积极参与,哪些同学做什么,具体分工如何,需要与同学进行具体研究、分工落实、团结协作把各项工作做好;为了搞好各项活动,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要做好组织、策划、协调与管理工作,加强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他们的工作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他们的示范性作用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富有创造性地工作,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效率带动其他普通同学,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引导和带动一大批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活跃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成才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让个体形成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个体提升综合素质的自我行为。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个体(或群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需要,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主要体现在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社会性、终身性等方面。“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环节,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加强专业知识教学中积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专业学习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在“读、研、写、演”中感受与体验文学的魅力和意义,进而感受与体验生活与人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教育环境。
五、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让入学新生确立专业思想和端正学习态度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大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得好,能把他们的思想引向良性循环。把“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由学生干部到新生中宣传,或将活动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板报展示,或将影像资料播放,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学好本专业,对社会大有作为;让优秀学生演员给新生谈谈自己参与活动的经验和体会,提搞他们对这项活动的认识;组织新生参与每年开展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这些活动能够提高新生的专业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本专业是基础的基础,从而更加热爱本专业,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学生干部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较为突出,他们学习刻苦、工作积极、乐于奉献,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需要学生干部的参与。抓好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始至终让学生干部从策划到组织实施都有一个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机会和实践平台,充分展示学生干部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性。他们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是骨干力量,让他们在“读、研、写、演”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接受锻炼,强化自我教育,教育他们带头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素质锻炼,让他们参与活动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指导他们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效率。这样的实际锻炼,不仅培养学生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工作能力,积累社会工作方法和经验,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还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让学生党员接受实践教育和群众监督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先进代表,他们思想进步,综合素质高,在大学生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是学校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也是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一项时间较长、内容丰富、参与人数多、组织管理难度大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党员发挥主力作用。在活动中应教育他们将理想、工作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模范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实事求是,提高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自觉接受党外群众的监督,加强与群众的联系,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参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奉献自己,并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使学习风气、组织纪律及其他活动出现良好氛围。
(四)强化大学毕业生基层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
毕业生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引导学生从基层做起,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实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十分注重细节,要求参与的学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对文学经典文本“读—研—写—演”的阅读与演示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从基本做起,从细微处入手,通过组织毕业生参与这项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活动,加强毕业生思想道德、专业素质和基层意识教育,使毕业生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基层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培养毕业生爱岗敬业精神,让他们懂得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及时转换角色,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勤恳踏实,兢兢业业地工作。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较快适应工作环境,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逆境中成长和发展,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教给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思想,而且教育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改变非对即错的二维思维模式。“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在专业知识教学语境下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且受大学生欢迎和接纳的一种教育方式,可培养大学生网状思维的能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使思想教育成为他们的日常行为自觉,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通过学校教育成为科学知识的拥有者与追求者而非科学知识的奴隶。即使他们离开了学校,也能继续向他人或社会学习,不断批判和扩充原有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追求和丰富更新的知识,成就社会自觉人。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本书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1999.
[3]马现诚,王尔勃,民族高校文科人才创新素质培养[M].太原:三晋出出版社,2008.
[4]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孟东方,大学生工作学探索[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立项(2011S2008)
【作者简介】郭金世(1967-),男,仡佬族,广西隆林人,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书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吴筱)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读、研、写、演”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24-04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生追求趋于多元化,部分大学生团队意识薄弱,心理承受力较低,价值取向物质化,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矛盾冲突比较激烈;每年数百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因为就业困难而产生的矛盾、失落心理凸显;互联网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的虚拟性、封闭性加大人们之间感情隔阂,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有些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乃至国家大局意识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相对滞后,往往只注重社会需要,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存在片面的社会或国家至上的价值定位,忽视大学生个性差异和思想实际,淡化大学生主体性和心理特征,无法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价值的实现,导致教育目的过于泛化,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方法、途径缺乏有效的变革,教育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保证监督措施不力。面对大学生层次多元化的复杂特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和成长规律入手,在心理上取得他们的认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采取变革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重教书轻育人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性、知识性较强,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规定的课程内容,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使得部分教师或学生都把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形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活动载体太少,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讲课时只讲考试内容或在临考前复习点题,有的教师为了得到学生的好评价而降低考试要求。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前背笔记,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考试作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都是知识性和经验性的,与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距离,加之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师授课以讲授知识为主,考试也以基本知识的记忆为主,学生只有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即使加强学生的技术训练,也是为技术而技术。因此,学生走出校门后如果只有知识和有技术,没有思想,那么最终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三)课程教学教师与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各自为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思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以及认识问题与判断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以及相应的综合能力。因教育评价体系的弊端,有的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忽视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没有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而是追求自身的高学历高职称。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爱岗敬业精神,很难成为学生的表率,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条块分割明显,教学以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为主,主要负责大学生的知识性和技术性教学;管理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活动指导,从而形成两个阵地两张皮,各自为政。负责教学的教师容易忽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与学生交流不多。如果学生纪律差,旷课迟到,他们认为是管理人员没有把工作做好,而对学生学得如何,则以考试成绩为准,只教书不育人。负责管理的人员则手段比较落后,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欠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盯住学生是否旷课迟到、是否参加集体活动、是否遵守校纪校规等方面,只要学生不出任何违纪问题即可,如果学生不去上课,则认为是教学的教师没有把课上好,学生不愿意去听。
二、“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一项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开始实施于1997年,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民族民间文学等文学课程为主,每年选取其中之一进行为期数月的读、研、写、演实践性教学活动,至今已有十余年。该活动曾获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教育厅教改立项课题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由教师从该课程的大量作品中选出书目,统一组织学生同时开展课外阅读,个人精读、泛读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并完成读书报告或读书心得;其次,通过教师导读讲座、影视观摩、主题班会、文学知识竞赛、朗诵演讲会、论辩赛、墙报展示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与研讨;再次,通过征文、出版专刊等方式发动学生对作品展开评论,对相关作品进行创新性写作;最后,精选师生共同改编为舞台剧作的经典作品进行专场演示。由此形成对文学经典文本“读—研一写一演”的阅读与演示过程,其中,“读”是学习的基础,“研”是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与发现,“写”是在理解基础上对文学进行再创造,“演”是将文学形象搬上舞台,演绎文学形象蕴涵的社会意义及人生哲理。此项活动中,教师发挥指导性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过程的双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参与这项活动的学生从感知文学到感悟文学,不仅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转化为对文学艺术的喜爱和赞叹,情感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净化,思想变得深刻,各方面素质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具有独特性。一是时空广延性,覆盖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环节,伴随着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二是自主自律性,学习过程充分尊重学生自愿和个性特点。学生从个人兴趣、爱好、志向出发,自觉自愿参与每次项目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和监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自觉学习。三是生动实践性,绝大部分内容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中完成,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因而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四是开放创新性,活动的项目和训练内容是开放性的,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不断创新。五是典型示范性,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的客观行为作为 评价目标,创新人才素质评价方式,发挥示范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六是氛围感染性,以其广泛参与、积极建设、注意引导的精神,大力营造求知、诚信、拼搏、实践、成才的浓厚氛围,使学生深入其间,深受感染,等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其中,整个活动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分层教育”、“重视实践环节”等教育规律,将思想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牵连起来,力求对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综合教育的模式,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三、知识性教学与思想性教育同行
(一)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报效祖国的成才观念。汉语是通向中国文化殿堂的基础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先决条件,教育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也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以专业思想教育为基础,在学习专业中浸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着爱国主义思想,学生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和亲自去演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能体会到各种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如杜甫、辛弃疾、屈原等很多作品都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感,讲课中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都会得到启发,获得教育,在“演”的环节演绎这些人物形象时,对作者的爱国情怀感受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
(二)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
大学生终究要到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和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的艰难历程,应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让他们及时了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从知青角度着手,通过西部地区一个封闭、苍凉的小村桑树坪及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严峻、困苦、愚昧的生存和生活现状,揭示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和反思民族的历史命运,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反省——要让民族进步昌盛,应从农村问题的解决入手。学生阅读小说后,将其改编成舞台剧,将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搬上舞台,亲自演绎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境况,感受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各种变化,尤其是人的心理变化,并对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真正体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倍加珍惜改革的成果,等等。这些反映中国社会主义诞生、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学生通过阅读和再创造,并演绎文学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意义,使思想得以升华,同时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和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从而使自己更加热爱本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庞大的集体活动展示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从组织读书小组研读作品撰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到各年级以知识竞赛、才艺比赛等形式开展的读书活动;从启动仪式、导读讲座、影展到各种征文活动和文学作品演示会都是举众人之力、聚众人之智、依靠师生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教与学将师生联系起来,相互学习与赐教,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交互式的集体性教学实践活动。整个活动由集体组织,有共同目标,学生以班为参与单位,既代表个体,更代表集体,集体的荣誉使大家聚拢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师生同心协力,尤其在“演”环节,大家一起探讨方案、组织排演、布置舞台,团结一致,协调有序,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宽容与沟通、彼此信任与关怀,碰到困难一起解决,参与者都有一种风雨同行、同舟共济的豪迈之情。正是这种精诚团结凝聚的强大力量,让师生十余年来用最淳朴的方式成功演绎文学经典,充分展示集体力量和集体形象,活动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过程。
(四)以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成熟的思想观念来自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技能,更难以形成指导实际工作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结合专业学习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阅读作品、改编作品、自编自导自演作品,亲自参与教学实践,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提高了自己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意义及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思想逐步成熟起来。
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师生的自觉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中起主导性作用,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组织学生参与完成,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为教学的改革、稳定与发展寻求参考依据,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大学生往往对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喜欢寓教于乐。很多文学作品都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任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与民族,树立为祖国奉献青春年华的崇高理想,如此将专业知识教学转化为政治思想教育,较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发挥学生骨干分子的示范性作用
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他们思想活跃,综合素质比较好,尤其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比较广泛,颇有号召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力量。强化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与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与带头作用,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呈现新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由学生具体组织完成,有分工也有合作,其中的各方面关系都要协调处理,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其中发挥了沟通与协调作用。作为班级负责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要组织本班同学积极参与,哪些同学做什么,具体分工如何,需要与同学进行具体研究、分工落实、团结协作把各项工作做好;为了搞好各项活动,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要做好组织、策划、协调与管理工作,加强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他们的工作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他们的示范性作用在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富有创造性地工作,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效率带动其他普通同学,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引导和带动一大批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活跃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成才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让个体形成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个体提升综合素质的自我行为。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个体(或群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需要,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主要体现在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社会性、终身性等方面。“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环节,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加强专业知识教学中积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专业学习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在“读、研、写、演”中感受与体验文学的魅力和意义,进而感受与体验生活与人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教育环境。
五、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让入学新生确立专业思想和端正学习态度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大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得好,能把他们的思想引向良性循环。把“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由学生干部到新生中宣传,或将活动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板报展示,或将影像资料播放,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学好本专业,对社会大有作为;让优秀学生演员给新生谈谈自己参与活动的经验和体会,提搞他们对这项活动的认识;组织新生参与每年开展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这些活动能够提高新生的专业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本专业是基础的基础,从而更加热爱本专业,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学生干部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较为突出,他们学习刻苦、工作积极、乐于奉献,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需要学生干部的参与。抓好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始至终让学生干部从策划到组织实施都有一个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机会和实践平台,充分展示学生干部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性。他们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是骨干力量,让他们在“读、研、写、演”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接受锻炼,强化自我教育,教育他们带头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素质锻炼,让他们参与活动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指导他们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效率。这样的实际锻炼,不仅培养学生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工作能力,积累社会工作方法和经验,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还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让学生党员接受实践教育和群众监督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先进代表,他们思想进步,综合素质高,在大学生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是学校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也是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一项时间较长、内容丰富、参与人数多、组织管理难度大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党员发挥主力作用。在活动中应教育他们将理想、工作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模范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实事求是,提高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自觉接受党外群众的监督,加强与群众的联系,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参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奉献自己,并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使学习风气、组织纪律及其他活动出现良好氛围。
(四)强化大学毕业生基层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
毕业生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引导学生从基层做起,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实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十分注重细节,要求参与的学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对文学经典文本“读—研—写—演”的阅读与演示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从基本做起,从细微处入手,通过组织毕业生参与这项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活动,加强毕业生思想道德、专业素质和基层意识教育,使毕业生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基层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培养毕业生爱岗敬业精神,让他们懂得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及时转换角色,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勤恳踏实,兢兢业业地工作。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较快适应工作环境,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逆境中成长和发展,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教给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思想,而且教育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改变非对即错的二维思维模式。“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是在专业知识教学语境下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且受大学生欢迎和接纳的一种教育方式,可培养大学生网状思维的能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使思想教育成为他们的日常行为自觉,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通过学校教育成为科学知识的拥有者与追求者而非科学知识的奴隶。即使他们离开了学校,也能继续向他人或社会学习,不断批判和扩充原有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追求和丰富更新的知识,成就社会自觉人。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本书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1999.
[3]马现诚,王尔勃,民族高校文科人才创新素质培养[M].太原:三晋出出版社,2008.
[4]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孟东方,大学生工作学探索[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立项(2011S2008)
【作者简介】郭金世(1967-),男,仡佬族,广西隆林人,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书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吴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