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5年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张家口市档案局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发挥档案资政惠民作用”为主线,在办公环境和查阅场所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创新服务内容,实施了六项便民新举措。
一是开展对利用率较高的民生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二是实行查阅和复制档案全部免费;三是推出函电查询服务、委托查询、咨询服务及服务效果跟踪等便民服务项目;四是实施接待群众服务“一窗受理、首问负责、减少环节、即时办结”的查阅审核机制,同时开展班子成员查档窗口服务活动,“零距离”直接服务群众,现场倾听百姓意见呼声;五是制作发放服务评价及意见反馈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六是进一步开放《档案记忆》专题展览,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力争做到“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
张家口市档案局还根据档案服务对象、立档单位需求和群众关心的档案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三快两提高”优质服务活动。即查档服务中坚持做到“快接待、快查阅、快办理,提高查全率、提高查准率”。尤其对群众需要的民生档案,借助档案管理系统,“快速检索”“精准定位”,接待、查阅、出具档案复印件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对于未录入系统的档案原件,进行多角度、多手段检索,做到“应查尽查”“不遗不漏”;对于电话查阅利用档案资料的,工作人员10分钟内查档并给予回复。
张家口市档案局通过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在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收到明显成效,感动了许多来这里查阅档案的利用者。2015年9月,辽宁大学教授刘笃才来到张家口市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受到档案馆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这位刘笃才教授有感而发,写了一封表扬信,信中写道:“张家口市档案馆在一个很狭窄的巷子里。以至我坐出租车到了靠GPS定位的地方后,在大马路上转了几圈也没有结果。直到下车后,问了几个附近的居民才终于找到。进了院子,是一溜简陋的平房。我在国内走了十几家档案馆,条件这样简陋的档案馆是第一次看到。办公室不大,工作人员也不多。而我去的那天,满屋子人都是来查档的。这种情况在其他档案馆似乎也不多见。令人惊奇的是,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这些人都满意地离去。我是为了完成一个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去的,需要查找的原察哈尔地区民国时期的社团组织章程,居然也一一查到,一一复制,满意而归。
我觉得有必要写几句感谢的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之前,我走了不少省市地县各级档案馆。总的来说,大多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耐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热心服务于学术研究,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值得我们尊敬。但也有的单位,楼堂高耸,而以俯视的眼光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门难进,脸难看,官气十足,将国家委托自己管理的档案,视如他人不能染指的禁脔,人为地设置各种关卡。
有比较才有鉴别。张家口市档案馆管理科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就显得格外的可贵了。在此,我要向十分热情接待我的一位似乎是馆内领导的年长同志(请他原谅我没有问及他的具体职位)表示谢意。还要特别感谢为我提供周到服务的小李同志(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不但熟练地查到了我要的半个多世纪前形成的旧档案,而且不辞辛苦地在因老化而工作时间一长就发热的复印机上,给我复印了上百页资料。还有管理科周总印科长,手把手教我在电脑上查档案目录。当我告别之际,他还诚恳地要我留下改进意见。我说,真的没有意见。只是想建议档案馆的上级领导为之改善一下馆舍。听周科长说,新馆已在建设。在这里,我祝新馆早日建成,并且希望在进驻新馆后仍然保持现在的革命精神与工作态度。
我这点观感显然肤浅。如果能够引起新闻单位记者的注意,深入地采访一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一是开展对利用率较高的民生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二是实行查阅和复制档案全部免费;三是推出函电查询服务、委托查询、咨询服务及服务效果跟踪等便民服务项目;四是实施接待群众服务“一窗受理、首问负责、减少环节、即时办结”的查阅审核机制,同时开展班子成员查档窗口服务活动,“零距离”直接服务群众,现场倾听百姓意见呼声;五是制作发放服务评价及意见反馈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六是进一步开放《档案记忆》专题展览,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力争做到“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
张家口市档案局还根据档案服务对象、立档单位需求和群众关心的档案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三快两提高”优质服务活动。即查档服务中坚持做到“快接待、快查阅、快办理,提高查全率、提高查准率”。尤其对群众需要的民生档案,借助档案管理系统,“快速检索”“精准定位”,接待、查阅、出具档案复印件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对于未录入系统的档案原件,进行多角度、多手段检索,做到“应查尽查”“不遗不漏”;对于电话查阅利用档案资料的,工作人员10分钟内查档并给予回复。
张家口市档案局通过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在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收到明显成效,感动了许多来这里查阅档案的利用者。2015年9月,辽宁大学教授刘笃才来到张家口市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受到档案馆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这位刘笃才教授有感而发,写了一封表扬信,信中写道:“张家口市档案馆在一个很狭窄的巷子里。以至我坐出租车到了靠GPS定位的地方后,在大马路上转了几圈也没有结果。直到下车后,问了几个附近的居民才终于找到。进了院子,是一溜简陋的平房。我在国内走了十几家档案馆,条件这样简陋的档案馆是第一次看到。办公室不大,工作人员也不多。而我去的那天,满屋子人都是来查档的。这种情况在其他档案馆似乎也不多见。令人惊奇的是,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这些人都满意地离去。我是为了完成一个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去的,需要查找的原察哈尔地区民国时期的社团组织章程,居然也一一查到,一一复制,满意而归。
我觉得有必要写几句感谢的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之前,我走了不少省市地县各级档案馆。总的来说,大多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耐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热心服务于学术研究,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值得我们尊敬。但也有的单位,楼堂高耸,而以俯视的眼光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门难进,脸难看,官气十足,将国家委托自己管理的档案,视如他人不能染指的禁脔,人为地设置各种关卡。
有比较才有鉴别。张家口市档案馆管理科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就显得格外的可贵了。在此,我要向十分热情接待我的一位似乎是馆内领导的年长同志(请他原谅我没有问及他的具体职位)表示谢意。还要特别感谢为我提供周到服务的小李同志(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不但熟练地查到了我要的半个多世纪前形成的旧档案,而且不辞辛苦地在因老化而工作时间一长就发热的复印机上,给我复印了上百页资料。还有管理科周总印科长,手把手教我在电脑上查档案目录。当我告别之际,他还诚恳地要我留下改进意见。我说,真的没有意见。只是想建议档案馆的上级领导为之改善一下馆舍。听周科长说,新馆已在建设。在这里,我祝新馆早日建成,并且希望在进驻新馆后仍然保持现在的革命精神与工作态度。
我这点观感显然肤浅。如果能够引起新闻单位记者的注意,深入地采访一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