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命题策略 彰显解题方法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例(2013年山东东营市)(1)如图1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 如图1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拓展与应用:如图1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
  图11图12图13解析问题(1)是以等腰直角△ABC为载体创设的特殊情况,两个直角三角形(△ADB≌△CEA)的全等. 进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把BD、CE转化到线段DE上,获得问题的答案.
  问题(2)实际上是问题(1)的拓广,是将等腰直角△ABC从特殊推广到一般等腰△ABC,来探究结论成立与否.从问题(1)的探究过程中,容易发现只要“△ADB≌△CEA”仍然成立,自然问题(1)的结论也会保持不变.仿问题(1)的思路,容易发现虽然证明全等的条件∠CAE=∠ABD时有所变化,但对△ADB≌△CEA没有什么影响,因此结论DE=BD+CE成立.
  (3)由△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这个条件实际上为我们解题提供的等价条件是:AB=AC,∠FBA=∠FAC=60°,这样结合已知条件由问题(2)的结论易知△ADB≌△CEA, 所以BD=AE,∠ABD=∠CAE,从而有∠FBD=∠ABD+60°=∠CAE+60°=∠FAE,根据SAS便有△DBF≌△EAF,所以DF=EF,∠BFD=∠AFE,所以∠DFE=∠DFA+∠AFE=∠DFA+∠BFD=60°,根据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F为等边三角形.
  问题编拟策略与解法探索:此类问题常常先设置一个特殊位置或学生易于猜想结论的问题情景,发现问题的结论之后,然后再创设一个题设、图形结构变化的数学环境,进一步探究对结论的影响.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要抓住图形变化过程中的“不变因素——全等关系(或相似关系)”,考察原来全等(或相似)的论证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可行,沿着设置的“路标”按图索骥,拾级而上,方可获得问题的答案.
  下面我们再来探究几个案例.
  1.以正方形为载体,旋转为变换策略设计线段和差关系问题.
  图21案例1(2013辽宁铁岭)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AB的中点,连接EF.
  (1)如图21,若点G是边BC的中点,连接FG,则EF与FG的关系为.
  (2)如图22,若点P为线段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FP,将线段FP以点F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FQ.连接EQ,请猜想E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P为线段CB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的做法,在图2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EF、EQ、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析(1)易证△AEF≌△BGF(SAS),所以EF=FG,又∠EFG=180°-2×45°=90°,所以EF⊥FG.
  (2)取线段BC的中点H,连接FH,则有FE=FH,FH⊥FE,由旋转的特征,易证△FHP≌△FEQ(SAS),所以HP=EQ,观察图22可以发现BP=BH+HP,所以BP=212FH+EQ 即 BP=212FE+EQ,变形可得EF=2(BP-EQ).
  (3)补全图形如图23,仿(2)取线段BC的中点H,连接FH,易证△FHP≌△FEQ(SAS),所以HP=EQ,观察图23可以发现BP+BH=HP,所以BP+212FH=EQ 即 BP+212FE=EQ,变形可得EF=2(EQ-BP).
  图22图23评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在抓住命题专家设计的问题(1)的特殊情形下,探究得到的EF与FG之间相等的数量关系,以及垂直的位置关系.它为第(2)(3)问添加辅助线——取线段BC的中点,构造全等三角形(△FHP≌△FEQ)埋下了伏笔,同时等腰直角△FBH斜边与直角边之间的关系为转移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沟通所探究的三条线段的和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上述过程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点P是在线段BC延长线上,还是在线段CB延长线上,构造△FHP≌△FEQ关系是不变的,这就是本题中隐藏的图形的本质特征.
  2.三角形与菱形和谐共生,生成角度之间和差关系的探究
  案例2(2012年天门市)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使∠DAF=60°,连接CF.
  (1)如图31,当点D在边BC上时,
  ①求证:∠ADB=∠AFC;②请直接判断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
  (2)如图3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请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3)如图33,当点D在边CB的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异侧,其他条件不变,请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
  图31 图32 图33解析(1)①利用SAS证明△ABD≌△ACF(这里的夹角是60°-∠CAD)即可. ② 结合①,利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直接得出.
  (2)仍然是利用SAS证明△ABD≌△ACF(注意这里的夹角是60°+∠CAD),但这里从图形观察∠ACB是△ACD的外角,所以结论变为∠ACB=∠AFC+∠DAC(或∠AFC=∠ACB-∠DAC)   (3)仿(1) ①利用SAS证明△ABD≌△ACF,此时有∠ADB=∠AFC,在△AD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FC+∠DAC+∠ACB=180°或∠AFC=2∠ACB-∠DAC,以及这两个等式的正确变式).
  评注本题以等边三角形和有一个角为60°的菱形为载体设计了一个以点D在直线BC(线段BC上及延长线上3种情形)上的不同位置,导致图形变化,结论随之变化的问题情境,但三种情形的解决方法都是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只不过是其中关于角的条件有所变化)这一不变的因素,进而转化角,然后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便可获得问题结论.
  3.以三角板为道具,矩形为载体,平移为变换策略创设的线段比值问题的探究
  案例3(2012年临沂市)如图41,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A重合,三角板的一边交CD于点F,另一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EF=EG;
  (2)如图42,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43,将(2)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且使三角板的一边经过点B,其他条件不变,若AB=a、BC=b,求EF1EG的值.
  图41 图42 图43解析(1)由∠GEB+∠BEF=90°,∠DEF+∠BEF=90°,可得∠DEF=∠GEB,又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利用SAS证得Rt△FED≌Rt△GEB,则有EF=EG,问题得证;
  (2)如图42,过点E分别作BC、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I,仿(1)利用SAS可以证明Rt△FEI≌Rt△GEH,所以有EF=EG,问题得证;
  (3)如图43,过点E分别作BC、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易证得EM∥AB,EN∥AD,则可证得△CEN∽△CAD,△CEM∽△CAB,故有NE1AD=CE1CA,EM1AB=CE1CA,所以NE1AD=EM1AB,即NE1EM=AD1AB=b1a,又由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GEM=∠FEN、∠GME=∠FNE=90°),可得△GME∽△FNE,所以EF1EG=EN1EM,所以EF1EG=b1a.
  评注本题思维方法,是以问题(1)思考方法及图41图形结构为基本框架,把问题(2)(3)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类似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然后“按图索骥”,思维拾级而上触及问题的本质,其中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此题综合考查了正方形,矩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从引例与案例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猜想“图形变化过程中结论变与不变”一类问题的命题策略为:问题(1)是根据特殊图形(图形的特殊位置)直接给出结论或证明的过程(或隐去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2)是考查学生由问题(1)搜索提取的有效信息,能否进行合理的类比归纳提出猜想,并对猜想选取有效解题策略进行逻辑推理与证明;问题(3)是问题(2)的拓展与延伸,当然是在原题条件的基础上弱化条件,变换图形(或让图形中的点、线、三角板动起来),继续探究问题结论的变与不变.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的结论,更让学生感悟了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运用. 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层层深化推进的过程中,体验到合情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和猜想结论;演绎推理可用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数学教学指明了航向,要求我们教师要突破传统习题教学——题海战术的瓶颈,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积极挖掘课本中有效教学的素材,精心选编有典型性、可拓展性、迁移性的几何试题,对问题的条件、结论、背景进行创造性的改编,挖掘出问题的本质,通过变与不变,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构建的数学能力,强化学生思维探究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能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出“变”的规律,学会数学地思考,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题小”解题境界.
  作者简介陈慧颖,女,1980年12月生,江苏丰县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课堂教学与中考试题解题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
其他文献
“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解决图形与几何类问题往往是以正确的识图为先导的,借助图形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知识、经验和方法的局限,学生在解决图形与几何类问题时,常常会犯一些被图形直观假象蒙蔽的错误,现针对此类典型错误进行分类剖析,寻找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同学
期刊
教师的核心利益是个人的专业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学校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继开展了“一人一课”、“推门听课”和“磨课赛课”等一系列活动,笔者在去年年底学校组织的“一人一课”活动中,运用学校倡导的“反思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一节课得到了听课评委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一元一
期刊
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1843—1919)在1866年提出了生物发生律,即“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如果将此原理类推于教育将得出:个体知识的发生过程遵循人类知识的发生过程.具体到数学教育,即“个体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遵循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把历史作为教学线索,不明确地谈论历史,用历史来启示教学,这就是发生教学法.其基本思想是:在学生具备足够的动机后、在心理发展的适
期刊
笔者于2011年12月6日至8日参加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其中一模块是践行课堂,解释教育教学转型的合理性.当时一等奖代表汇报课的课题是《抢三十》(属活动性课题);初中研究课的课题是《由中点想到的……》(属策略选择性课题);特级教师示范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属概念生成性课题).笔者有幸观看了他们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每节课都有抢人眼球的风景,鲜活的情景创设、精彩的教学视角、创意的操作形式、独特
期刊
题目:有一副直角三角板,在三角板ABC中,∠BAC=90°,AB=AC=6,在三角板DEF中,∠FDE=90°,DF=4,DE=43.将这副直角三角板按如题图1所示位置摆放,点B与点F重合,直角边BA与FD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DEF沿射线BA方向平行移动,当点F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  (1)如图2,当三角板DEF运动到点D与点A重合时,设EF与BC交于点M,则∠EMC=度
期刊
1 调查概述  1.1 调查工具采用自制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应用水平》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教师应用《课标(2011年版)》水平调查,涉及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调整五个维度[1][2],每个维度设计10道题,共计50道题;第三部分为教师应用《课标(2011年版)》水平影响因素调查,涉及文本解读方式、教师自身素质和
期刊
浙教版七年级上23有理数的乘法(1)这一课在两个班的不同演绎带来的不同效果让笔者备受启发.下面把两个班在进行有理数乘法中异号两数相乘及同负两数相乘的法则教学中的片段作一回顾.
期刊
在数学学习与研究中,当被研究的对象没有给出图形,或者给出的图形不完整,使我们不能对它“一概而论”时,就必须全面分析,画出不同情况下的图形,进行分类讨论.有关图形分类讨论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常出现在填空和解答压轴题中,学生碰到此类问题一是不知道要进行分类,往往会出现漏解,二是对于分类讨论无从入手,无法确定分类的情况和依据,从而造成解答紊乱.  本文从抓住分类讨论的动因与讨论方法入手,对有关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几何直观是2011版课标(后文简称为2011版)新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期刊
笔者于2012年2月21—22日参加了连云港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暨孙朝仁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五次专题研讨活动.其中一模块是观摩课堂,一位教师挑选的课题是《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本节课的确有许多不曾触及过的亮点,适切的背景素材、生趣的梯度问题、生态的互动场景、蕴藉的建模意识等让听课教师为之感动,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它是当下关联建模课堂共有的通病,在此,仅以观摩活动中运行的几个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