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回流儿童”指至少有过一次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学的经历,但由于各种原因又返回家乡的儿童。据统计,每年仅北上广深就有约7万名小学毕业生返乡。这些孩子中很大一部分将成为留守儿童。但与留守儿童相比,“回流儿童”拥有在城市生活的经历,视野相对开阔,无形之中拉大了他们与乡村的距离;同时,他们和父母分离,离开熟悉的同学和玩伴,需要重新适应家乡的生活,在生活和学习上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
“回流儿童”的无奈:“老师上课时口音很重,下课后同学们都习惯讲方言,我听不懂,他们就嘲笑我。”
孙嘉树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一直在上海读书。但他没有上海户口,也没有上海学籍,没法继续在上海读初中,爸妈只好在他五年级时,送他回老家江西,让他和外婆一起生活,在镇上的小学读书。
从小生活在上海的孙嘉树,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偶尔也会说几句上海话,就是不会说老家的方言。转入新学校后,这成了他和同学交流的最大障碍。同学们都讥笑他,说他是“洋鬼佬”。
采访中,孙嘉树说:“老师上课时口音很重,下课后同学们都习惯讲方言,我听不懂,他们就嘲笑我。”
没有父母监护的留守身份,加上忠厚老实的性格,孙嘉树在学校被霸凌了:他的新书包被划破、脸被划破;甚至有一次,几个孩子硬把一枚一元的硬币塞进他的喉咙。那一次,县城的医院不敢收治,市里的医院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父母因为这件事情找学校交涉,孙嘉树因此辍学。
千千回老家农村之前,跟爸妈在郑州读书,每周除了有乐高班、美术班、武术班外,还跟爸妈有家庭周末活动,生活丰富多彩。但转回老家读初中后,因为教材版本和进度的不同,她整整一年都在补课:课上跟同学上七年级的课,课下则恶补六年级的知识。千千妈妈告诉笔者:“教材一个是人教版,一个是苏教版,差别还是挺大的。为了弥合教育的不同步,还有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留一级。”
安徽男孩朱英俊,一直跟著爸爸妈妈在广州读书,上初中二年级时,由于不能升入广州的高中,不得已回老家安徽读书。由于家里没有监护人,爸妈把他放在学校附近一个远房堂哥开的托管所里。爸爸让朱英俊管这位托管所的老板叫大伯:“你有大伯照顾,我就放心了。”
谁承想,正是这位大伯,把英俊给害惨了。大伯不但把英俊当成摇钱树,还把他当成了自家童工,经常以各种名义让英俊请假帮他买菜、做饭、收拾家或者给小朋友洗衣服。不仅如此,大伯还让英俊以各种名义问爸妈要钱,要来的钱全部占为己有。在大伯经常以“撵走,不让你在老家上学”的威胁下,英俊不敢告诉爸妈。后来,英俊发现当地物价很便宜,自己每月问爸妈要的钱,足够整个托管所孩子们一个月的花费,心里很是气愤。当老板再一次让英俊向爸妈要钱时,他梗着脖子拒绝了。老板气得当下打了英俊三个耳光,老板娘则恶狠狠地说:“饿他个三天!”
后来,英俊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有过好几次自杀行为。最后,他只得辍学,又回到了广州,在爸妈的精心照顾下慢慢养病。
上面的例子只是众多“回流儿童”的冰山一角,他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第一,无法适应环境。长期处于大城市中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城市中的便利,习惯了城市中的空气,突然回到家乡,自然会有一种极大的心理落差。第二,失去原有的朋友。就像上文的孙嘉树,原本在大城市已经读到了四年级,也有了一群很稳定的朋友。但是因为户口的原因,他被迫回到家乡读书,他原本交的那些朋友,最终也因为他的离开而分道扬镳。第三,成绩下降。这是最会出现在“回流儿童”身上的问题,因为他们习惯了城市老师的教学方式,回到家乡之后,他们可能会因为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和不太适合自己的老师,对学习产生厌恶,从而导致成绩下降。
给“回流儿童”找到合适、靠得住的学校,家长和老师加强沟通,时刻关心“回流儿童”的身心健康,就能架起“回流儿童”快乐的桥梁
鉴于以上原因,作为“回流儿童”的父母,在孩子不得不回乡读书时,要怎么做呢?
张先生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人,他中专毕业后,又去学习烹饪,最终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四星级饭店扎下了根,并娶了饭店的服务员为妻。
儿子张帆是在老家张北农村出生的。孩子一岁半,妻子重返饭店,把张帆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年龄大,带孩子比较随意,经常让孩子和小羊羔、小狗、小猫一起玩耍。每次张先生和妻子回家,都会给孩子洗得干干净净,叮嘱父母好好照看孩子。父母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张先生和妻子下次回来,孩子还是脏兮兮地围着小猫小狗转。
张帆3岁的时候,张先生把孩子接到身边,想让孩子接受北京良好的教育。
张先生夫妻俩都是细心人,他们关心孩子的成长,早就知道孩子只能在北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能参加高考。本来,夫妻俩打算孩子读完小学就让他转回老家读初中。奶奶听说后,立马说:“回来好,正好替爷爷放羊,现在羊肉价格那么高,爷爷年岁大了,一个人放羊太吃力了。”
张帆一听奶奶这样说,死活不回老家了:“我暑假回家,爷爷都是让我跟他一起去放羊,我回来后身上还都是一股羊膻味。”就这样,张帆又在北京上完了三年初中。该上高中时,他和爸妈说:坚决不回老家读书。
无奈,张先生只好把张帆转到河北和北京交界处一个县城里的私立高中。孩子转学后,张先生及时和老师详谈了张帆的成长经历,向老师说明:孩子虽然是“回流儿童”,但一直在北京市中心长大,农村的生活孩子并不熟悉,希望老师多帮助,多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
张帆的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女老师,带班很有经验。她详细询问了张帆的学习情况和业余爱好,了解到张帆在中学是学校合唱团的优秀小号手。这位有爱心的班主任,第二天把张帆领到讲台上,喜气洋洋地向学生们介绍:“同学们,我隆重向大家介绍,这是我们新来的小号手张帆同学,下面,请张帆同学给大家表演小号独奏。”
张帆万万没有想到,转学后的第一堂课竟然是自己的小号独奏演唱会。他一首又一首地演奏着同学们点的歌,直到下课。也因为那堂课,他很快被同学们接受。他说,他喜欢那所高中,在那里度过了快乐又紧张的三年,令人难忘。
“回流儿童”指至少有过一次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学的经历,但由于各种原因又返回家乡的儿童。据统计,每年仅北上广深就有约7万名小学毕业生返乡。这些孩子中很大一部分将成为留守儿童。但与留守儿童相比,“回流儿童”拥有在城市生活的经历,视野相对开阔,无形之中拉大了他们与乡村的距离;同时,他们和父母分离,离开熟悉的同学和玩伴,需要重新适应家乡的生活,在生活和学习上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
“回流儿童”的无奈:“老师上课时口音很重,下课后同学们都习惯讲方言,我听不懂,他们就嘲笑我。”
孙嘉树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一直在上海读书。但他没有上海户口,也没有上海学籍,没法继续在上海读初中,爸妈只好在他五年级时,送他回老家江西,让他和外婆一起生活,在镇上的小学读书。
从小生活在上海的孙嘉树,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偶尔也会说几句上海话,就是不会说老家的方言。转入新学校后,这成了他和同学交流的最大障碍。同学们都讥笑他,说他是“洋鬼佬”。
采访中,孙嘉树说:“老师上课时口音很重,下课后同学们都习惯讲方言,我听不懂,他们就嘲笑我。”
没有父母监护的留守身份,加上忠厚老实的性格,孙嘉树在学校被霸凌了:他的新书包被划破、脸被划破;甚至有一次,几个孩子硬把一枚一元的硬币塞进他的喉咙。那一次,县城的医院不敢收治,市里的医院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父母因为这件事情找学校交涉,孙嘉树因此辍学。
千千回老家农村之前,跟爸妈在郑州读书,每周除了有乐高班、美术班、武术班外,还跟爸妈有家庭周末活动,生活丰富多彩。但转回老家读初中后,因为教材版本和进度的不同,她整整一年都在补课:课上跟同学上七年级的课,课下则恶补六年级的知识。千千妈妈告诉笔者:“教材一个是人教版,一个是苏教版,差别还是挺大的。为了弥合教育的不同步,还有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留一级。”
安徽男孩朱英俊,一直跟著爸爸妈妈在广州读书,上初中二年级时,由于不能升入广州的高中,不得已回老家安徽读书。由于家里没有监护人,爸妈把他放在学校附近一个远房堂哥开的托管所里。爸爸让朱英俊管这位托管所的老板叫大伯:“你有大伯照顾,我就放心了。”
谁承想,正是这位大伯,把英俊给害惨了。大伯不但把英俊当成摇钱树,还把他当成了自家童工,经常以各种名义让英俊请假帮他买菜、做饭、收拾家或者给小朋友洗衣服。不仅如此,大伯还让英俊以各种名义问爸妈要钱,要来的钱全部占为己有。在大伯经常以“撵走,不让你在老家上学”的威胁下,英俊不敢告诉爸妈。后来,英俊发现当地物价很便宜,自己每月问爸妈要的钱,足够整个托管所孩子们一个月的花费,心里很是气愤。当老板再一次让英俊向爸妈要钱时,他梗着脖子拒绝了。老板气得当下打了英俊三个耳光,老板娘则恶狠狠地说:“饿他个三天!”
后来,英俊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有过好几次自杀行为。最后,他只得辍学,又回到了广州,在爸妈的精心照顾下慢慢养病。
上面的例子只是众多“回流儿童”的冰山一角,他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第一,无法适应环境。长期处于大城市中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城市中的便利,习惯了城市中的空气,突然回到家乡,自然会有一种极大的心理落差。第二,失去原有的朋友。就像上文的孙嘉树,原本在大城市已经读到了四年级,也有了一群很稳定的朋友。但是因为户口的原因,他被迫回到家乡读书,他原本交的那些朋友,最终也因为他的离开而分道扬镳。第三,成绩下降。这是最会出现在“回流儿童”身上的问题,因为他们习惯了城市老师的教学方式,回到家乡之后,他们可能会因为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和不太适合自己的老师,对学习产生厌恶,从而导致成绩下降。
给“回流儿童”找到合适、靠得住的学校,家长和老师加强沟通,时刻关心“回流儿童”的身心健康,就能架起“回流儿童”快乐的桥梁
鉴于以上原因,作为“回流儿童”的父母,在孩子不得不回乡读书时,要怎么做呢?
张先生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人,他中专毕业后,又去学习烹饪,最终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四星级饭店扎下了根,并娶了饭店的服务员为妻。
儿子张帆是在老家张北农村出生的。孩子一岁半,妻子重返饭店,把张帆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年龄大,带孩子比较随意,经常让孩子和小羊羔、小狗、小猫一起玩耍。每次张先生和妻子回家,都会给孩子洗得干干净净,叮嘱父母好好照看孩子。父母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张先生和妻子下次回来,孩子还是脏兮兮地围着小猫小狗转。
张帆3岁的时候,张先生把孩子接到身边,想让孩子接受北京良好的教育。
张先生夫妻俩都是细心人,他们关心孩子的成长,早就知道孩子只能在北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能参加高考。本来,夫妻俩打算孩子读完小学就让他转回老家读初中。奶奶听说后,立马说:“回来好,正好替爷爷放羊,现在羊肉价格那么高,爷爷年岁大了,一个人放羊太吃力了。”
张帆一听奶奶这样说,死活不回老家了:“我暑假回家,爷爷都是让我跟他一起去放羊,我回来后身上还都是一股羊膻味。”就这样,张帆又在北京上完了三年初中。该上高中时,他和爸妈说:坚决不回老家读书。
无奈,张先生只好把张帆转到河北和北京交界处一个县城里的私立高中。孩子转学后,张先生及时和老师详谈了张帆的成长经历,向老师说明:孩子虽然是“回流儿童”,但一直在北京市中心长大,农村的生活孩子并不熟悉,希望老师多帮助,多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
张帆的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女老师,带班很有经验。她详细询问了张帆的学习情况和业余爱好,了解到张帆在中学是学校合唱团的优秀小号手。这位有爱心的班主任,第二天把张帆领到讲台上,喜气洋洋地向学生们介绍:“同学们,我隆重向大家介绍,这是我们新来的小号手张帆同学,下面,请张帆同学给大家表演小号独奏。”
张帆万万没有想到,转学后的第一堂课竟然是自己的小号独奏演唱会。他一首又一首地演奏着同学们点的歌,直到下课。也因为那堂课,他很快被同学们接受。他说,他喜欢那所高中,在那里度过了快乐又紧张的三年,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