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场
这块地方承载过广州本土原创者们的理想,也是他们在摸索前进中不可绕过的实验场,可以在此默默做喜好的事情,一旦成功便广布天下。
天河南,在潮人们的口中就像是说日本的原宿区,5步内必有一家特色创意小店或工作室。在这里,国内第一家“游击店”光荣诞生,接着一个又一个“游击店”应运而生;在这里,有着一场又一场本土原创势力展,无数的小潮店联合成独具特色的策展地。
如今,这股原创势力早已不甘于局限于此,他们向更远的地方铺展开去,天河南的气味慢慢从“原宿”转向“新宿”,闻讯而来的新潮甚至是连锁品牌的服饰店逐渐进驻,挤占这块福地。不过,对于那些原创势力而言,天河南就是他们的革命圣地,他们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战”、共度过“火红的革命岁月”。
随意而游戏化的天河南“游击”
首先,要跳开天河南,先普及一个概念——游击店。
为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找一个出人意表荒无人烟的厂房仓库或写字楼作为商店,贩卖自己的产品与理念。时间到,商店结束,再找下一个游击点。严格做到“打一枪换一个枪眼”, 而游击店的粉丝,从各种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跟随着游击者,一家家店扫过去,发掘每一家店的秘密与快乐。好像一场游戏,但所有玩的人都认真而兴奋———这就是被全球潮人趋之若鹜的“游击店”。
堪称全球影响最大、最早推行游击店概念的是CDG(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引领了零售业的新模式。而打响广州“游击店”第一声枪响的,却不是什么国际一线品牌,而只是一个本地原创设计团体DBG——“一个自发性,捍卫本土创意势力的小型团队”。
“I don’t mind if you leave me.”(我不介意你离开我。)——这是“DBG广州设制”的标志性作品Monster KaR(怪兽阿佧)时常挂在口边的一句名言。大约,这个明白表示要做“Design By Guangzhou”的原创品牌,它在天河南曾经度过的岁月,以及它与天河南之间的分分合合,真正应验了这句话。
DBG的游击店,从广州天河一直开到北京东四,而最重要的两次,都在广州的天河南。DBG囊括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各原创品牌限量版T恤,黑色幽默的“毒辣设计”产品,Monster KaR的迷你模型,独立音乐唱片、书籍,以及独家发售的艺术品。他们的出现气氛都非常低调专注,没有推广宣传,只供知道的人循着气味默默而至。
他们的游击概念甚至可以如此彻底:在天河南一路的“ON/OFF urban life”做游击店时,最初路边还有一张纸牌子写着“游击店”字样,一个星期后,被拆掉了,他们嫌这样太明显太高调。于是换上了只有很简单很低调的英文字样“Guerrilla Shop#2”———知道的人自然就会来了;而不知道的人,最好是路过看完走人。不管喜欢或不喜欢,过一段时间再回来,却发现什么都没了,这样才更有游击的味道!
为什么是天河南?因为这里是地铁出口,商业旺区,但巨大商厦天河城旁,却有一个幽静的极多岔路的居民小区。这是创意者喜欢的既有潮流触觉又有独立气息的空间。
这独特气息,甚至令DBG的第3站游击店亦选择了天河南的另一个更为隐蔽所在。因为实在太隐蔽了,以至于开设在天河南六运小区里“103 ART LAB”的第3个游击店揭幕时,不断有人通过不同途径打电话询问:到底怎么走啊?没错,因为天河南小区本身岔路众多,有特色的小店也极多。并且,“游击店”这概念,原本就是要向传统店铺概念宣战,营造一种“口耳相传”的神秘气息也是策略。
天河南土著眼里的兴衰
对于天河南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天河南不仅仅是广州原创品牌的根据地,它还有另外的概念。他们在这里生活,经历着它的兴衰历程,见证过本土原创力量的努力与思考,又眼见着天河南的黄金时期慢慢走远。这真像是一出有特殊时空感的影画剧。
在形成市场前,天河南原本是个很安静的居民小区。楼房之间绿树成荫,经常有居民在树荫下喝茶聊天。直到1992年天河城开张,天河南才逐渐热闹起来。2000年左右,天河南一带开始进入黄金时期,颇具商业意识的底层楼居民们纷纷把自己的房子改成商铺出租,个性小店、咖啡馆、独立工作室竞相在此开设。这里成为小资人群的消费地,也是本土原创品牌的实验场。
这里的环境个性吸引了无数充满艺术气质的年轻人。DBG的Gary也是一个天河南“土著”,自小在天河南长大,直至大学方才离开。Gary就如所有广州年轻人一样,没事都会在天河南溜达。“不可否认我有着某种天河南情结。当它变得与我小时所见不同时,每次我都会有某种新发现,觉得很新鲜。当时就想,要在天河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是件很妙的事。”于是,2006年有了第一次尝试。DBG与ON/OFF联合做了一次“本土原创品牌之细细声展”,对应当时另一个大型展览“大声展”。DBG的主创们戏谑地认为“我们本土原创细细声也可以有自己的声音”。当时,10多个本土原创品牌,济济一堂,在本土原创界制造出不小的影响力,甚至连当时的“大声展”也留意到,次年的展览便与之合作。
2008年,终于DBG在天河南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展览空间。“事实上,每天必去的工作室,仍然在东山口那栋中共三大会址旁的小红楼里,天河南的这个空间,更多的是一个‘外交’空间,约见朋友,或者做一些小型的展览,每周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在这里开会。”但此时,原创品牌在天河南也开始慢慢衰落。有一点可以明显看出。当年做细细声展,以及GZOP广州原创动力展,随随便便就有30多个独立品牌候选,最后能精选出10多个优质品牌做展览。时至今日,仍然活跃的、在各方面仍保持旺盛创作力的独立原创品牌,的确不如那时候多。所以若要说天河南渐渐衰落,事实上这与本土原创品牌的发展情况有关。
“我想,原创品牌在天河南的逐渐衰落,除了当年‘住改商政策’的影响,更大的原因,是大批外贸店的涌入。对于逛街的潮人来说,外贸店的涌入是件实惠好事,但这也令天河南逐渐有了细微改变,同样是东京,从“原宿味”变为“新宿味”,对于原创品牌而言,就已截然不同。”Gary说。DBG在天河南的实验室,今年3、4月份已经搬离。工作室搬迁到广州美院旁,而店铺则开设在文明路上。“这是一个我们早已预设结果的实验。”Gary说,“所以我们的工作室才会叫做ART LAB,我们就是把天河南当作一个实验场。”
离开天河南,不是悲情。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天下大势,也是任何事情颠簸不破的真理。何况,原创没有永远的势力范围。
原创没有永远的势力范围
亚运会前的天河南依然绿树成荫,因为外墙改造的影响,很多底楼的店铺被围栏阻挡,店家抱怨没有了生意。那些名字奇怪的原创潮店、工作空间也日渐稀少。
这是一个关乎一帮本土原创设计团体,在高度商业化城市中贩卖创意的概念实验。要“以特别的设计和制作来对抗资本主义品牌的入侵。”此言虽带着戏谑,亦为自勉。他们要告诉大家,广州能够产生本土的独特创意,也有执行原创的能力。
在以务实著名的广州,常常会有如此场景。一帮年轻人走进游击店,左看看右看看,很感兴趣的样子,但最后什么也没买,呼啦啦地走出去,花很多钱吃宵夜。这就是广州的本来个性,很实在。但这种实在反而可以让创作者们不受干扰地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做好了拿出来,如果受欢迎,自然有拥趸。再则,广州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靠近香港,资讯发达,广州人接受新概念事实上比北京人上海人要快。
务实的广州人,从来不打悲情牌。离开天河南对于这些原创力量来说并不见得悲情,他们离开这个试验场,触角伸向更远的地方,寻找适合的土壤。
天河南逐渐衰落之际,离城市更远的天河员村附近,又冒出几家旧厂区改造的创意工业园,独立品牌、设计团体次第进驻。这就是一幅有机的版图更替,当一个地方有适合的气场,创意团体们便循气味而至。当这个地方不适合了,那么你该做的,不是坐在那里凭吊,而是去寻找下一站合适的战场。更何况,创意原本就不应该有局限边界,而世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承载永远。
这块地方承载过广州本土原创者们的理想,也是他们在摸索前进中不可绕过的实验场,可以在此默默做喜好的事情,一旦成功便广布天下。
天河南,在潮人们的口中就像是说日本的原宿区,5步内必有一家特色创意小店或工作室。在这里,国内第一家“游击店”光荣诞生,接着一个又一个“游击店”应运而生;在这里,有着一场又一场本土原创势力展,无数的小潮店联合成独具特色的策展地。
如今,这股原创势力早已不甘于局限于此,他们向更远的地方铺展开去,天河南的气味慢慢从“原宿”转向“新宿”,闻讯而来的新潮甚至是连锁品牌的服饰店逐渐进驻,挤占这块福地。不过,对于那些原创势力而言,天河南就是他们的革命圣地,他们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战”、共度过“火红的革命岁月”。
随意而游戏化的天河南“游击”
首先,要跳开天河南,先普及一个概念——游击店。
为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找一个出人意表荒无人烟的厂房仓库或写字楼作为商店,贩卖自己的产品与理念。时间到,商店结束,再找下一个游击点。严格做到“打一枪换一个枪眼”, 而游击店的粉丝,从各种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跟随着游击者,一家家店扫过去,发掘每一家店的秘密与快乐。好像一场游戏,但所有玩的人都认真而兴奋———这就是被全球潮人趋之若鹜的“游击店”。
堪称全球影响最大、最早推行游击店概念的是CDG(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引领了零售业的新模式。而打响广州“游击店”第一声枪响的,却不是什么国际一线品牌,而只是一个本地原创设计团体DBG——“一个自发性,捍卫本土创意势力的小型团队”。
“I don’t mind if you leave me.”(我不介意你离开我。)——这是“DBG广州设制”的标志性作品Monster KaR(怪兽阿佧)时常挂在口边的一句名言。大约,这个明白表示要做“Design By Guangzhou”的原创品牌,它在天河南曾经度过的岁月,以及它与天河南之间的分分合合,真正应验了这句话。
DBG的游击店,从广州天河一直开到北京东四,而最重要的两次,都在广州的天河南。DBG囊括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各原创品牌限量版T恤,黑色幽默的“毒辣设计”产品,Monster KaR的迷你模型,独立音乐唱片、书籍,以及独家发售的艺术品。他们的出现气氛都非常低调专注,没有推广宣传,只供知道的人循着气味默默而至。
他们的游击概念甚至可以如此彻底:在天河南一路的“ON/OFF urban life”做游击店时,最初路边还有一张纸牌子写着“游击店”字样,一个星期后,被拆掉了,他们嫌这样太明显太高调。于是换上了只有很简单很低调的英文字样“Guerrilla Shop#2”———知道的人自然就会来了;而不知道的人,最好是路过看完走人。不管喜欢或不喜欢,过一段时间再回来,却发现什么都没了,这样才更有游击的味道!
为什么是天河南?因为这里是地铁出口,商业旺区,但巨大商厦天河城旁,却有一个幽静的极多岔路的居民小区。这是创意者喜欢的既有潮流触觉又有独立气息的空间。
这独特气息,甚至令DBG的第3站游击店亦选择了天河南的另一个更为隐蔽所在。因为实在太隐蔽了,以至于开设在天河南六运小区里“103 ART LAB”的第3个游击店揭幕时,不断有人通过不同途径打电话询问:到底怎么走啊?没错,因为天河南小区本身岔路众多,有特色的小店也极多。并且,“游击店”这概念,原本就是要向传统店铺概念宣战,营造一种“口耳相传”的神秘气息也是策略。
天河南土著眼里的兴衰
对于天河南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天河南不仅仅是广州原创品牌的根据地,它还有另外的概念。他们在这里生活,经历着它的兴衰历程,见证过本土原创力量的努力与思考,又眼见着天河南的黄金时期慢慢走远。这真像是一出有特殊时空感的影画剧。
在形成市场前,天河南原本是个很安静的居民小区。楼房之间绿树成荫,经常有居民在树荫下喝茶聊天。直到1992年天河城开张,天河南才逐渐热闹起来。2000年左右,天河南一带开始进入黄金时期,颇具商业意识的底层楼居民们纷纷把自己的房子改成商铺出租,个性小店、咖啡馆、独立工作室竞相在此开设。这里成为小资人群的消费地,也是本土原创品牌的实验场。
这里的环境个性吸引了无数充满艺术气质的年轻人。DBG的Gary也是一个天河南“土著”,自小在天河南长大,直至大学方才离开。Gary就如所有广州年轻人一样,没事都会在天河南溜达。“不可否认我有着某种天河南情结。当它变得与我小时所见不同时,每次我都会有某种新发现,觉得很新鲜。当时就想,要在天河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是件很妙的事。”于是,2006年有了第一次尝试。DBG与ON/OFF联合做了一次“本土原创品牌之细细声展”,对应当时另一个大型展览“大声展”。DBG的主创们戏谑地认为“我们本土原创细细声也可以有自己的声音”。当时,10多个本土原创品牌,济济一堂,在本土原创界制造出不小的影响力,甚至连当时的“大声展”也留意到,次年的展览便与之合作。
2008年,终于DBG在天河南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展览空间。“事实上,每天必去的工作室,仍然在东山口那栋中共三大会址旁的小红楼里,天河南的这个空间,更多的是一个‘外交’空间,约见朋友,或者做一些小型的展览,每周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在这里开会。”但此时,原创品牌在天河南也开始慢慢衰落。有一点可以明显看出。当年做细细声展,以及GZOP广州原创动力展,随随便便就有30多个独立品牌候选,最后能精选出10多个优质品牌做展览。时至今日,仍然活跃的、在各方面仍保持旺盛创作力的独立原创品牌,的确不如那时候多。所以若要说天河南渐渐衰落,事实上这与本土原创品牌的发展情况有关。
“我想,原创品牌在天河南的逐渐衰落,除了当年‘住改商政策’的影响,更大的原因,是大批外贸店的涌入。对于逛街的潮人来说,外贸店的涌入是件实惠好事,但这也令天河南逐渐有了细微改变,同样是东京,从“原宿味”变为“新宿味”,对于原创品牌而言,就已截然不同。”Gary说。DBG在天河南的实验室,今年3、4月份已经搬离。工作室搬迁到广州美院旁,而店铺则开设在文明路上。“这是一个我们早已预设结果的实验。”Gary说,“所以我们的工作室才会叫做ART LAB,我们就是把天河南当作一个实验场。”
离开天河南,不是悲情。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天下大势,也是任何事情颠簸不破的真理。何况,原创没有永远的势力范围。
原创没有永远的势力范围
亚运会前的天河南依然绿树成荫,因为外墙改造的影响,很多底楼的店铺被围栏阻挡,店家抱怨没有了生意。那些名字奇怪的原创潮店、工作空间也日渐稀少。
这是一个关乎一帮本土原创设计团体,在高度商业化城市中贩卖创意的概念实验。要“以特别的设计和制作来对抗资本主义品牌的入侵。”此言虽带着戏谑,亦为自勉。他们要告诉大家,广州能够产生本土的独特创意,也有执行原创的能力。
在以务实著名的广州,常常会有如此场景。一帮年轻人走进游击店,左看看右看看,很感兴趣的样子,但最后什么也没买,呼啦啦地走出去,花很多钱吃宵夜。这就是广州的本来个性,很实在。但这种实在反而可以让创作者们不受干扰地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做好了拿出来,如果受欢迎,自然有拥趸。再则,广州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靠近香港,资讯发达,广州人接受新概念事实上比北京人上海人要快。
务实的广州人,从来不打悲情牌。离开天河南对于这些原创力量来说并不见得悲情,他们离开这个试验场,触角伸向更远的地方,寻找适合的土壤。
天河南逐渐衰落之际,离城市更远的天河员村附近,又冒出几家旧厂区改造的创意工业园,独立品牌、设计团体次第进驻。这就是一幅有机的版图更替,当一个地方有适合的气场,创意团体们便循气味而至。当这个地方不适合了,那么你该做的,不是坐在那里凭吊,而是去寻找下一站合适的战场。更何况,创意原本就不应该有局限边界,而世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承载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