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光响亮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对父亲的爱。但对我来说,我对父亲的恨远远大于我对父亲的爱。
  小时候,我的一举一动就被一个隐形的监视器紧紧地跟随着。这个手持监视器的人就是父亲。如果说人生就是一部电影,那么,在我童年时期的那段胶卷里,父亲就像一块巨大的磐石般气势凌人,让我心生恐惧。
  很小,父母就离婚了,我跟着父亲生活。那时的父亲还年轻,却有着一副极其暴躁的脾气。他时常在外,三教九流无一不识,用句俗话说那是“江湖打得很开”。不仅如此,回到家里,他还依然称“王”。不巧的是,年幼的我贪玩成性,这让耐心不足的父亲更是恼火,索性之下,他对我施行起了严厉的巴掌化管制。
  有句话说:“打出来的江山。”还有句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不知道父亲到底是信了哪一句,总之,他对我的要求越发的严厉、苛刻。这种苛刻的具体表现就像是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如来佛祖一巴掌拍翻孙悟空,整整将他压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的确,父亲管教我最大的杀手锏就是他那一双厚实的大巴掌。父亲绝对不是什么武林中人,也不懂耍什么铁砂掌,可他突如其来打在我脸庞的那一巴掌却足以让我魂飞魄散。每一次,火辣辣的刺痛感过后,我豆大的泪水就会顺着脸颊上那一巴掌的痕迹流淌下来。久而久之,只要父亲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就禁不住哆嗦起来。在父亲面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无论对错,我全部失去了判断力。换句话说,只要父亲在我身边,我就呆若木鸡,父亲就像拥有《天龙八部》里吸心大法的魔力一般,狠狠吸取了我全部的思想,独独剩下恐惧。
  几年过去,在我进入青春期后,我开始变得叛逆,开始变得越来越鲁莽气盛。而看上去依然显得年轻的父亲,他不顾我年龄的增长,依然肆无忌惮地拿巴掌对我施压。后来,忍无可忍的我终于爆发了。那一回,在父亲又一个巴掌扇向我后,我怒视着他,咬紧牙,握起拳头,正打算和父亲拼个你死我活。当然,这只是摆个架势,最终,我还是没敢真正下手。但从那以后,我对父亲除了恐惧,更多了另一种别样的情感,叫恨。后来,在初中住校的很长一段日子里,我一直恨着父亲,放假都不愿意回家。
  后来,我又上了高中。因年少的血气方刚,讲义气,高二那年,我为了班上一个拜把子兄弟,竟然像个土匪似的提着开山刀在大街上追砍一群人。这回,事情闹大了,学校要将我开除,甚至还有报警的打算,闻讯而来的父亲慌了,跪求教导主任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因为父亲一个下午的坚持,我终于换得了学校的从宽处理。从教务处出来,父亲一言不发,跟在身后的我颤颤地等待着他随时扇向我的大巴掌,可等到最后,却是父亲轻轻的一声叹息。
  从那之后,父亲似乎变了,纵然我做了再十恶不赦的事情,父亲可以对我大吼大骂,可以对我不理不睬,却再也没有打过我一个耳光。有时候,我想,父亲是不是老了·他的巴掌是不是没有年轻那么有力气了·可父亲发起脾气来仍旧气势逼人,那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父亲“改过自新”了·其实,这都不是的。后来,我才慢慢想透,或许,巴掌从有到无,只是父亲的一种教育方式,毕竟,父亲不会永远年轻,而我不会永远都不长大。
  此去经年,会写文字的我在写着父亲的时候,回忆中的那巴耳光特别响亮。我想,这耳光,一定会响彻我的一生。
其他文献
千年华夏文明,从这块黄土地上发源流淌,继而蔓延全中国。河南,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你看,在这里孕育、成长的高等学府,带着昔日的辉煌、今日的风采正向你迎面走来……  开封是一座幸运的城市。有几座城能拥有《清明上河图》这样一幅画卷,用丹青把自己的辉煌永远定格·入画的北宋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人口逾百万,富甲天下。  在之后漫长
期刊
有很多大学因为地域、名字、历史等原因,虽然学校实力不俗,但在省外乃至全国却知者寥寥,可谓是受尽了“委屈”。而这些“受委屈”的大学由于知名度不高,常常报考分数上也比同等条件的院校低,若是考生慧眼,或许就能捡到宝呢。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如果告诉你它的建校历史比清华大学还要长,请不要惊讶。因为今年正好是其110周年的校庆。东南大学不仅是我国“211工程”及“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还是著名的“建
期刊
艺术设计类推荐
期刊
提到河北,脑海里马上浮现出“燕赵之地多义士”,于是在我们的印象里,河北是个男人直爽勇敢、女人勤劳朴实的地界。在此种风土人情的熏陶下,河北大学笃学诚行、燕山大学厚德博学、河北经贸诚信勤恳,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宽厚”二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北师范大学,悉心感受河北带给我们的温情。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舌尖体”开始流行起来,诸多媒体、商家以“舌尖”为噱头,大作宣传。于是乎,“舌尖上的大
期刊
记得我参加艺考那年,刚过完年,我就和全家人怀揣着“明星梦”和“名校梦”来到了北京,为艺考做准备。在各大院校的艺考现场,寒风中长长的队伍、不时进进出出的考生和散布在校园各处焦急的家长,成为这个季节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赶场似的考试,加之严格的考试要求,让我第一次了解了竞争的激烈——艺考,并无坦途。  艺考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即艺考的科目成绩),院校对艺术生的招生方式也往往分为两种
期刊
高考命题专家指出,高考试题常常是“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这些源于教材的知识,常常隐藏在教材中,不易引起同学们关注。  一、隐藏在教材目录、章节标题、子目中  这类知识正是因为司空见惯,故很容易被考生所忽略。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实际上昭示新民主主义革
期刊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经百年事,大宅门、城门楼子、万春亭……门楣窗棂、石马玉兽总会留下一些可以触摸的辉煌。大学亦非大楼之谓也,皇城根下的大学是历史底蕴的积淀,是北京精神的体现: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莘莘学子,北京欢迎你,皇城根下的大学期待你的到来!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个梦吧:到皇城根下读书。一个人骑着单车在某所大学自由自在地穿梭,大学是独一无二的,你也是独一无二的。耳边是呼啸
期刊
天津你可能没去过,可天津快板你肯定听过,竹板儿这么一打,夸夸天津大学的稳重踏实,夸夸天津外国语的开放包容,夸夸天津师大的为学严谨,再夸夸天津财大的后来居上。一串串津味儿顺口而出,浑然天成不雕琢。在热情的天津腔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开大学,一探究竟。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南开大学校歌的第一句,短短十五个字,既点明了南开大学的位置,又概括了“公能”的南开精神,可谓言简意赅的典范。 
期刊
东北,共和国的长子,她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拥有傲人的植被覆盖率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不仅仅在于诞生了努尔哈赤这样的开国帝王以及号称“东北王”的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张作霖。她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她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见证和经历了清王朝从诞生、崛起到衰亡的整个变迁过程;见证了国人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见证了中国重工业的崛起与辉煌。独特的经历造就独特的民风,正因如此,东北人民才有了今日豁
期刊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尽管我们常用它来比喻选对专业的重要性,但现实还是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就给满怀憧憬的考生上了现实的一课——2011届的608.2万大学毕业生中,有70万人“学非所用”。  蓝皮书指出,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实际上就是专业不对口:“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