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教学初探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社会学课程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及对象对公安院校来说有着更为独特的研究视角要求,即立足社会研究公安工作,围绕公安工作研究社会。在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建设中,对警校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社会实践三方面进行社会学课程教学分析,以其对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
  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社会学与公安工作有许多客观而自然的联系。通过大学阶段社会学课程的学习,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吸收或灌输到警校生个人思想中,内化为警校生人格的组成部分;并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体验升华,逐步树立警察意识,提升警察文化,增强警察责任感,提高公安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树立起公安组织及其活动的正确形象。在形式多样的警校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体验"警察角色"和学习并承担社会责任,增强警校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促进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改革为目标,开展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教学研究应试图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
  一、教学内容
  目前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基本上是郑杭生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这本教材,社会学课程对文化、社会角色、社会化、社会越轨与控制、社会组织、社区、社会流动、社会变迁、制度规范、社会问题等社会学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对于公安院校而言,有着更为独特的研究视野要求,即立足社会研究公安工作,围绕公安工作研究社会。
  (一)公安院校社会学教学的宏观分析
  社会学历来重视对宏观社会的研究,在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对宏观社会的讲授将从社会整体的高度,分析公安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规律,研究公安组织及其活动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分析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研究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控制、社会分层及个体等各社会要素对公安活动的影响,进而提高公安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树立起公安组织及其活动的良好形象。此外,在社区警务研究方面,通过对基层一线单位的社区警务进行深刻分析,针对目前传统街坊社区、单位型社区、混合型社区、新兴商品房社区、城中村等不同类型社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困境开展社区警务建设,以社区为依托,依赖社区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实现警察与社区组织、社区公众的有机结合,挖掘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建设,维护社区公共安全,进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公安院校社会学教学的微观分析
  社会学对微观社会的考察着重于个体之间的异质性,涉及到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等方面的研究。在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中,着重对警校生的警察意识、警察角色、警察形象、警察文化及警察越轨等方面进行知识梳理,促使公安院校学生符合其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要求,全面提高警校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警察社会化
  所谓警察社会化是指新警员或其他警察学员学习警察文化,养成警察的社会个性,内化警察的思想、价值、行为规范,获得并胜任警察社会角色的过程[1]。警察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警察这一角色的始终,在警察社会化过程中,尤其是对警校生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塑造警校生的技能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
  在技能社会化的塑造方面,警校生作为一名新警员要融入警察群体、适应警察生活、参与警务活动,就必须掌握警察的生存方式、基本技能,如实战实用射击、警用驾驶、笔录技能、审问技巧、缉捕战术、盘查搜身、现场勘察及突发事件的指挥和处置等,这些技能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般公民所要习得的,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来获得,在一定的氛围(公安院校)中熏陶而成。在政治社会化的塑造方面,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要培养警校学生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和价值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服务群众、惩治犯罪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警校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公安院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业务过硬、纪律严明和作风优良的人民警察,以正确的政治态度对待新时期的警务实践活动。
  2、警察角色
  社会角色指的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2]。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警察角色即是与警察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相对应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在公安院校中,通过培养警察角色意识和处理警察角色冲突来塑造警校生的警察角色。从公安机关的性质来说,公安机关的角色是代表人民利益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一方面要求警校学生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念和政治觉悟,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 树立起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意识。另一方面,警察拥有使用暴力的权力,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必須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此外,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要强化警校生的角色服务意识。《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是对公安工作的意旨和目的的反映,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公安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然而,在具体的公安业务工作中,人民警察因为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角色冲突,进而会导致角色行为失调。如何处理好警察角色权力间的冲突、警察角色情理间的冲突和警察角色利益间的冲突也是公安院校中社会学课程所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3、警察文化
  警察文化通常指警察群体在长期的公安工作中所形成的行业文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警察职业文化[3]。公安院校是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摇篮,每年向各个公安机关输送大量人才,警察文化素质决定着警察的战斗力,加强警察文化的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关键所在,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文化的培养应注重警察价值观、警察制度、警察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建设。
  在公安工作中,警察对其职位的认可、定位和评价构成了警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警察的自我认同深刻影响着警察价值、警察文化的建设。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公安院校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养,以崇高型价值观为导向,强调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倡导崇高型的价值观;以理想型价值观为支撑,注重警察个体个人爱好的发展,重视理想型价值观;以功能型价值观为基础,正视警察生存需要的问题,认可功能型的价值观;抵制庸俗型的价值观,反对通过警察途径以权谋私,进而培养出最具有幸福感的警察。同时,加强公安院校学生制度观念的管理,警察制度是传递警察价值观的重要介质,警察文化无论多么先进,离开警察制度的贯彻实施警察文化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坚持政治治警、从严治警、依法治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警察的行为,不断推进警察正规化建设步伐。此外,应注重警校生警察文学艺术素养的培养,警察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演绎来源于警察生活,同时又高于警察生活,它既展现了警察生活的喜怒哀乐,又展现出了警察工作的崇高性、危险性和艰难性。它通过陶冶警察的情操,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来促进警察形成正确的警察职业价值观,促使警察提高责任意识,从而推动警察文化的发展。
  4、警察越轨
  如果警察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实施违反法律或制度规范的行为,我们通常称之为警察越轨,对公安院校学生来说,认清警察越轨并意识到警察越轨的严重性十分必要。警察越轨一般表现为警察暴力权力的过度使用和规制越界等方面。我国《警察法》明确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盘问、搜查、拘留、逮捕、使用警械和武器等强制措施。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警察执法会存在着一些"灰色地带",导致警察过度使用暴力,这些严重损害着人民警察的公众形象,极大地降低了人民对警察的社会期望。而在执行有关规则制度方面,一部分警察会有意或无意地突破有关规则要求,以谋取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人民和公众的利益。警察越轨的发生离不开行为主体、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时空条件,对警察越轨的控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不断完善自律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使警察不想越轨、不必越轨、不能越轨和不敢越轨。
  二、教学手段
  良好的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怀疑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课堂授课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中,将课件制作、教师讲授和学生互动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手段,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案例教学法中,通过选择警校生熟悉和关心的现实性和典型性事件,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在情景教学中,一方面通过警察角色扮演及互动,让在校生有机会尝试并扮演自己所期望的角色,体验角色赋予他们的期望,让学生在掌握角色期望、角色领悟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规范和角色冲突处理。另一方面,通过安保实习、春运实习、参观监狱等特殊的公安业务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明白社会控制的必要性,提高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强化学生进行积极社会化学习的主动性,把如何做人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讨论中,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倾听,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三、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方面,公安院校学生应结合学校课堂中学习到的法律法规、警察管理、治安管理、治安查处、消防、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及处理、侦查技巧、信息化技术、铁路、刑事照相、擒拿格斗和射击等方面的知识,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紧紧围绕着警务环境(社区)、人(警察、居民、嫌疑人)和领域(一般警务和特殊警务)展开,在具体的警务活动中体验警察角色,增强警察责任意识,规避警察越轨行为,以一名合格警察的标准来参与新时期的警务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殷炳华.警察社会化初探-一个社会学的视角[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覃汉吨.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文化的培育[J].广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4]郝刚.人民警察角色伦理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刘克华,潘秀麗.论责任意识-我国警察文化的伦理基础[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4).
  [6]罗维,唐亚琴.当代警察越轨现象与传统民间江湖文化的关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8).
  [7]谭远宏.犯罪学视野下的越轨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
  [8]陆劲松.高校社会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1,(2).
  作者简介:高燕飞(1986-),女,河南郑州人,铁道警察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学和公安基础理论研究;王永强,男,河南郑州人,铁道警察学院,助教,硕士。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应当尊重并承认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群体,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20世纪以来人类教育事业的最终发展趋势.幼儿歌曲多元文化音乐创编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起点和重点,
摘 要: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发展认知能力活跃思维, 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变得有问、敢问、想问并善问,彻底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发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化学课程目标,从而全面贯彻落实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意识;策略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陶行知先生曾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捷.数字化技术在多媒体和影视的后期处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使得影视作品展现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目前,云南省各地州市基层训练队伍基本都属于业余训练体制。从我国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来看,这一体制还将长期延续下去。在这种业余训练体制下,教练员将要面对许许多多新老实际问题和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基层业余训练体制下的诸多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引起各级领导和基层业余训练单位的重视,及对业余训练教练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业余训练体制;青少年学生运动员;培养途径;前途出路;输送  一
俗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前一阵子集体报名学驾驶,我还是参加了.理论考试,对于我们做教师的,自然不在话下,差一分满分.但接下来的科目二(驾驶技能)的学习,着实让我体会到了做
我班每周的“三省”班会课,就是让学生反思自己上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省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下周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张某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