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分析工期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工期风险形成的原因,并对如何规避工期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工期风险 风险防范 管理 建筑工程
1 工期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影响工期履约和造成工期风险因素很多,关系错综复杂,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明显的,也有隐含的;或难以预料,而且各个风险因素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完全不考虑这些风险或是忽略了其中的主要因素,都将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工期风险管理,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对工期进行的风险管理。管理实践中,很少有项目部对工期进行严格的估算和严格的控制,而事实上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对施工费用确有着直接的影响。工期一旦延长,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将发生改变,从而直接影响项目整体的费用。
工期延误,也往往是发包人对付施工单位企图少付、拖付工程款的惯用手段。
2 工期风险形成的原因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特定的对象、受时间的限制、资金的限制和经济性要求、具有一次性行为、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影响其工期的因素很多,忽略了其中的主要因素,就会造成工期延误,现就我自己的理解,归纳为以下三点:
2.1 不合理的工期
现在有的施工合同,业主随意压缩工期有的是为了政绩,有的是为了献礼,有的是资金不足还强行上项目,资金有缺口就压缩工期来降低费用,利用其有利的竞争地位和起草合同的便利条件压缩工期。而施工单位为了承揽工程,对自身的权利不敢据理力争,在合同的签订上表现出极大地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了履行合同的风险性。
其结果是,为了赶进度安全防护不到位,质量达不到要求,工期方面通情达理的业主后期签订工期顺延协议,但有的业主不予办理,使施工单位受制于他人。
2.2 个别业主的故意拖延
现在存在很多不讲诚信的开发商,通过拖延交付施工现场、拖延交付图纸、材料供应商违约或延误、拖延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变更、增加工程量、建设单位原因暂停施工等等借口拖延工期,最终达到获得巨额违约金的目的。
2.3 施工企业自身原因
工期安排不合理,施工单位制定的进度计划很多是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工程的进度为放羊式管理,“赶”到哪里算哪里, 完全取决于劳务队伍的素质。
工期拖延签证办理不及时,甚至有的工程完工没有一份工期顺延签证。
3 如何规避工期风险
规避工期风险从多方面入手:
3.1 合同中正确约定开工时间
通常,发包方出于尽快形成投资收益的考虑,总是希望并要求工期尽可能短一些。殊不知在签订承发包合同时,商定的开工日期往往是计划性和预测性的,与实际情况不一定吻合。因此,无论约定的是绝对日期还是相对日期,应使开工日期具有计算合同工期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应具体明确。比如:“开工日期以施工单位收到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所要求的开工日期为准,如其比合同的开工日期拖后,工期相应顺延”,这样既相对合理,又规避了因开工日期约定不详带来的工期风险。
3.2 科学合理地设计进度计划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工程的特殊性,切合实际的编制,虽然在许多建筑工程合同的履行中,进度计划的节点只是业主和监理检查的一个依据,但是目前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已经有了一个趋势,就是把进度节点也作为考核是否工期违约的一个因素。施工单位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认真考虑编制说明的内容,说明进度计划的编制是基于编制时的实际情况和编制人掌握的情况编制的。但是由于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长期性,难免会遇到一些影响因素,如不可抗力。因此要说明一旦发生合同中工期可顺延情形时,工期应相应顺延。
进度计划中,对于各分包单位的项目进度节点要尽量详细,特别是对于发包人直接分包、发包人指定分包、发包人供应材料的进场和完工时间应严格确定。
3.3 严格审查、选择、管理好外协队伍
外协队伍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协队伍选择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企业的信誉,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进而影响到工程成本效益。如何选择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外协队伍,并加强管理,我认为需要把好八个关口:一是外协队伍必须是公司注册的,并且三证(营业、资质、安全)齐全。二是所有进场的队伍必须经过招(议)标选定。三是先签合同,后进场,避免以后的纠纷。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安全、质量、工期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高外协队伍的安全、质量、工期意识。五是搞好现场结算。制定结算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结算日,并做好“四不结算”(即无施工合同不结算;工程数量签认不齐全不结算;业主、监理和材料、安全等各部门的扣款清单不齐全不结算;不符合项目管理制度、办法不结算)。六是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督促工资发放到位。七是过程控制,做好服务。以“双赢”的管理理念,把主要精力用在为外协队伍的服务上,努力为外协队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他们排忧解难,通过强化过程控制,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合理利润,实现项目部与外协队伍的“双赢”。八是建立激励机制,吸纳骨干力量。要巩固发展一些施工能力强,信誉好的外协队伍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3.4 做好验收收尾工作
一般来说,一次验收合格的工程并不多,往往是通过整改后才验收合格。施工单位整改自检合格后,再经过发包人验收,而根据合同通用条款32.2条和32.4条,如果第一次提交验收报告后发包人拖延至接近28天组织验收,仍没有通过,整改后再次提请验收,那么实际的竣工日期应是第二次提请发包人验收的日期。所以在竣工收尾阶段要严格进行验收前的自检,以避免由于发包人的故意拖延而造成的工期损失。
3.5 正确界定竣工日期
《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二)施工单位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施工单位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三)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总之,不管建筑市场如何变幻,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提高合同履约意识,加强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工期风险 风险防范 管理 建筑工程
1 工期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影响工期履约和造成工期风险因素很多,关系错综复杂,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明显的,也有隐含的;或难以预料,而且各个风险因素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完全不考虑这些风险或是忽略了其中的主要因素,都将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工期风险管理,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对工期进行的风险管理。管理实践中,很少有项目部对工期进行严格的估算和严格的控制,而事实上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对施工费用确有着直接的影响。工期一旦延长,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将发生改变,从而直接影响项目整体的费用。
工期延误,也往往是发包人对付施工单位企图少付、拖付工程款的惯用手段。
2 工期风险形成的原因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特定的对象、受时间的限制、资金的限制和经济性要求、具有一次性行为、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影响其工期的因素很多,忽略了其中的主要因素,就会造成工期延误,现就我自己的理解,归纳为以下三点:
2.1 不合理的工期
现在有的施工合同,业主随意压缩工期有的是为了政绩,有的是为了献礼,有的是资金不足还强行上项目,资金有缺口就压缩工期来降低费用,利用其有利的竞争地位和起草合同的便利条件压缩工期。而施工单位为了承揽工程,对自身的权利不敢据理力争,在合同的签订上表现出极大地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了履行合同的风险性。
其结果是,为了赶进度安全防护不到位,质量达不到要求,工期方面通情达理的业主后期签订工期顺延协议,但有的业主不予办理,使施工单位受制于他人。
2.2 个别业主的故意拖延
现在存在很多不讲诚信的开发商,通过拖延交付施工现场、拖延交付图纸、材料供应商违约或延误、拖延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变更、增加工程量、建设单位原因暂停施工等等借口拖延工期,最终达到获得巨额违约金的目的。
2.3 施工企业自身原因
工期安排不合理,施工单位制定的进度计划很多是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工程的进度为放羊式管理,“赶”到哪里算哪里, 完全取决于劳务队伍的素质。
工期拖延签证办理不及时,甚至有的工程完工没有一份工期顺延签证。
3 如何规避工期风险
规避工期风险从多方面入手:
3.1 合同中正确约定开工时间
通常,发包方出于尽快形成投资收益的考虑,总是希望并要求工期尽可能短一些。殊不知在签订承发包合同时,商定的开工日期往往是计划性和预测性的,与实际情况不一定吻合。因此,无论约定的是绝对日期还是相对日期,应使开工日期具有计算合同工期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应具体明确。比如:“开工日期以施工单位收到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所要求的开工日期为准,如其比合同的开工日期拖后,工期相应顺延”,这样既相对合理,又规避了因开工日期约定不详带来的工期风险。
3.2 科学合理地设计进度计划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工程的特殊性,切合实际的编制,虽然在许多建筑工程合同的履行中,进度计划的节点只是业主和监理检查的一个依据,但是目前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已经有了一个趋势,就是把进度节点也作为考核是否工期违约的一个因素。施工单位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认真考虑编制说明的内容,说明进度计划的编制是基于编制时的实际情况和编制人掌握的情况编制的。但是由于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长期性,难免会遇到一些影响因素,如不可抗力。因此要说明一旦发生合同中工期可顺延情形时,工期应相应顺延。
进度计划中,对于各分包单位的项目进度节点要尽量详细,特别是对于发包人直接分包、发包人指定分包、发包人供应材料的进场和完工时间应严格确定。
3.3 严格审查、选择、管理好外协队伍
外协队伍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协队伍选择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企业的信誉,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进而影响到工程成本效益。如何选择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外协队伍,并加强管理,我认为需要把好八个关口:一是外协队伍必须是公司注册的,并且三证(营业、资质、安全)齐全。二是所有进场的队伍必须经过招(议)标选定。三是先签合同,后进场,避免以后的纠纷。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安全、质量、工期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高外协队伍的安全、质量、工期意识。五是搞好现场结算。制定结算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结算日,并做好“四不结算”(即无施工合同不结算;工程数量签认不齐全不结算;业主、监理和材料、安全等各部门的扣款清单不齐全不结算;不符合项目管理制度、办法不结算)。六是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督促工资发放到位。七是过程控制,做好服务。以“双赢”的管理理念,把主要精力用在为外协队伍的服务上,努力为外协队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他们排忧解难,通过强化过程控制,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合理利润,实现项目部与外协队伍的“双赢”。八是建立激励机制,吸纳骨干力量。要巩固发展一些施工能力强,信誉好的外协队伍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3.4 做好验收收尾工作
一般来说,一次验收合格的工程并不多,往往是通过整改后才验收合格。施工单位整改自检合格后,再经过发包人验收,而根据合同通用条款32.2条和32.4条,如果第一次提交验收报告后发包人拖延至接近28天组织验收,仍没有通过,整改后再次提请验收,那么实际的竣工日期应是第二次提请发包人验收的日期。所以在竣工收尾阶段要严格进行验收前的自检,以避免由于发包人的故意拖延而造成的工期损失。
3.5 正确界定竣工日期
《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二)施工单位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施工单位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三)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总之,不管建筑市场如何变幻,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提高合同履约意识,加强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