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动 爱动 敢动 会动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巧妙导入,让学生想动;转换角色,让学生爱动;创设情景,让学生敢动;精心设计,让学生会动等四方面总结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动起来的方法。
  关键词:想动;爱动;敢动;会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重视对生物学问题的探索,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和动脑,从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作为指导思想,改变过去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知识、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巧妙導入,让学生想动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源泉。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课导得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兴奋细胞激活,促使学生注意力从课间活动转到课堂学习中来,以更快的达成学习目标。在生物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内容时,可采用“演示实验导入法”。教师课上可先展示这样一组对照实验:“讲台上有两个纯净水瓶,都装300毫升清水,每个瓶中装有一支长颈漏斗,细管一端分别将玻璃纸、纱布系好,现在我向两支长颈漏斗敞口处分别倒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并滴入几滴黑墨水,请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半透膜特点,渗透装置条件,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更多感性信息。这种导入方法能极大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某一生物原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又如在讲到“DNA结构”结构特点时,可采用“直观导入法”。直观教具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直接表现生物的生命现象,其形式多样,如挂图、视频、实物、模型等。通过直观教具进行辅助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课上向学生展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问: (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呢?(3) 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自然生成结构特点,模型此时起到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这种导入方法以形象、生动,一目了然地显示生命活动、生命现象、生命科学事实过程。有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原理和概念,同时学生探索的欲望大大增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2  转换角色,让学生爱动
  长期以来,三尺讲台,是教师传道的天地。教师给学生提供上讲台当老师的机会很少,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互动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由学生登上台进行表演,如模型展示、小品、游戏、试讲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而且其表达能力也会不断进步。如在学习“酶的特性”这一课前,就挑选班里两位同学,让他们准备演示实验,同时对台下同学讲解操作步骤,交流互动。并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演,上课时,演示非常成功,以下是节选部分演示内容:
  步骤1:从管架上取4支洗净的试管,编号1、2、3、4,依次加入2 ml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2:分别向1、2号试管加入2滴FeCl3溶液、肝脏研磨溶液,60℃水浴加热,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生问: 2号试管出现什么现象?与1号试管相比,说明什么?
  生1:2号试管冒出气泡多,酶的催化作用比Fe3+更强,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学生鼓掌)。
  步骤3: 向3号、4号试管各加入2滴肝脏研磨液,分别在0℃和沸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生问:通过观察,与2号试管相比,3号、4号试管没有气泡冒出,又说明了什么?
  生2:没有,说明低温和高温环境下会影响酶的活性(学生鼓掌)。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整个课堂台上和台下有了引力,学生大都会积极参与,台上讲得好的同学除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赞许外,还会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心里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表现的欲望。因此对于许多成绩不理想或性格内向内、不善言谈的同学来讲,也是很好的表现机会,容易吸引他们参与。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尽情地展现自我,在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理解掌握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教学实效。
  3  创设情境,让学生敢动
  实践表明,轻松、愉悦、和谐、宽松的氛围能快速调动教学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就意味着,如果课堂气氛单调枯燥,学生将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目标达成。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愉快的教学情境,挖掘各种激发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教学内容能够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诱导他们将学习新知识的压力转变为获取新知识的动力。如学习“鉴定还原糖”实验内容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课上展示的材料丰富多样,如苹果、葡萄、生菜叶、梨、萝卜、山楂、牛奶等在实验时,大部分同学实验符合预想,但有部分同学观察到这样实验现象:有的是绿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紫色等。见此情景,笔者不露声色,当他们因没有观察到预期结果而质疑时,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失败原因,而是先对他们的探究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接着把他们的疑问放在班内自由讨论,这时课堂气氛活了起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大胆推断,问题的症结很快被找到。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参与,这样学生才能放心大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内容一节前,先给学生陈述一个案列“整个政府由若干个部门组成。比如农业部门为我们提供食物等原料,邮政部门为我们物质流通提供通道,交通部门为我们道路畅通提供保障,公、检、法机关清除社会丑恶现象的等,各个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整个社会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转。”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政府部门呢?接着通过PPT呈现植物细胞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植物细胞有什么样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呢?如果是动物细胞,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异同点呢?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预习,并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在课上,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细胞结构模型,由小组代表来介绍模型中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这时候小组成员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都希望能够展示他们的模型。此时借着让每个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时候,进行课堂大比拼,大家兴趣高涨,课堂效果自然良好。这样不仅圆满完成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同时也增加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  精心设计,让学生会动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活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活动,这些活动,除了用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外,还承担了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灵活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内容时,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由易到难规律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调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预习提纲如下:(1)孟德尔选择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总结过程中使用的假说—演绎法步骤包括哪些?(2)尝试写出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实验过程,自我检验是否符合假说—演绎法。(3)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F2中性状分离比是多少?是否符合遵循基因分离定律?(4)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写出F1能产生几种配子?(5)列表分析F2中配子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有多少种?学生在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采用比较学习法,通过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小组讨论,能较好自主完成兩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中的基础题,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
  又如在学习“细胞呼吸”这一节内容时,在做葡萄糖燃烧实验时,取适量的葡萄糖放在燃烧勺上加热,同学们可以看到葡萄糖先熔融,再加热到一定温度, 葡萄糖燃烧冒出一尺高的火焰。学生因为第一次看到糖也可以燃烧,大家都发出惊讶呼声。这个时候笔者将问题串呈现出来:你能表述一下什么叫细胞呼吸吗?细胞呼吸有哪些类型?葡萄糖在细胞内分解,它是如何利用能量的?它与燃烧有什么异同点?人类主要通过哪种类型获得能量?它分为哪些阶段?在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还能进行呼吸作用吗?它与有氧呼吸又有什么异同点?巧设问题串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领下,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老师点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益。
  5  小结
  给学生创设想动、爱动、敢动、会动的机会,能大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面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钻研教材、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真正动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打造出适应当今时代需求的高效生态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2020届武汉市高三质检理综卷的一道电场知识点的选择题进行剖析,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展开数值模拟,呈现清晰物理图象,探寻选项中的物理本质规律,旨在让学生掌握的更加透彻,提升物理水平。  关键词:高三质检;电场;数值模拟;本质规律  电场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之一,也是各类模拟考试的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电场的不可视性给学生的掌握增加难度。武汉市2020届高三毕业生学习质量检测的理综卷第19
期刊
摘 要: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丰富知识储备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初中物理沪科版“家庭用电”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家庭电路知识储备引用至课堂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拓宽课堂的宽度,但太多的引入也能带来对课堂重点知识的干扰。  关键词:课外知识;课堂教学;课例研究;家庭用电  课例研究是教师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课堂真实轨迹的反映,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
期刊
摘 要:以“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课为例,运用SOLO分类理论将“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的知识点进行划分以及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了分析,预设教学目标,将SOLO分类理论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复习课;透镜成像规律  复习课中,教师会对复习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考点与易错点详细地罗列出来,从而实现知识的再现。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组织教学,容易把握复习课的教学进度。但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化时代下,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作业情况分析,班级学习成绩统计,更加方便和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以及学生个体情况,实现精准化教学。利用电子白板制作精美的课件,使用一些娱乐软件使物理教学模式多样化,都能提升物理教学实效。  关键词:网络化;物理教学;大数据技术;电子白板  网络化时代下各种应用软件和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方
期刊
摘 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以期引起教师的注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立德树人;物理教学;思政元素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此方案明确指出要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见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在中学教学中
期刊
2006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详细规定了定向增发相关的发行条件及程序等,给定向增发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法规依据,相较其他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发行门槛、费用低,2006年起逐渐成为了我国再融资中最为主要的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定向增发过程中的盈余管理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史文献以发行对象将定向增发进行分类,并从定向增发类型的角度研究了定增的公告效应以及定增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定向增发类型的公告效应显著不同,且上市公司在定增前,会根据定向增发的
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正逐渐敲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警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十余年保持快速发展的经验,揭示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的铁律。至今,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深入贯彻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促进区域绿色投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环境政策是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体现,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地方政府通过环境政策对绿色投资发展进行干预,已成为当前政府进行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挖掘了地方环境政策的主要类型和导向,并结合经济和环境因素探究了环境政策力度对
该文按照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与形成的历史发展逻辑展开,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着手,遵循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导致人们的经济关系变化、市场变化、管理思想变化的重要动因为线索,研究了客户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着重讨论了企业营销管理理论中企业对顾客的行为和分析,界定了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
当今时代,金融市场日趋虚拟化、复杂化,"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成为形成金融市场的复杂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模仿,羊群行为成为市场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市场的效率、稳定性和理性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关于非理性投资行为和羊群行为的研究成为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针对新兴市场的非理性投资行为突出而西方学者偏重研究理性羊群行为的研究现状,该文以中国证券市场这个典型的发展中的新兴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由部分到整体,系统、多角度分析研究了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
摘 要:本文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一课为例,展示了“归纳-演绎”式的教学设计。课堂以“情境→规律→新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运用分类、归纳、对比等各种科学方法,从个别案例和实验情境中总结规律,并将规律应用于新的生活情境,最终感悟到科学源于生活并造福生活的科学态度。为初中科学概念课教学提供了一种教学范式。  关键词:初中科学;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归纳演绎  1 教学设计  1.1 学教分析  “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