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一个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熟悉于她是我们大多数人作为学生一入学就接触的学科,伴随我们整个学生时代的生活又指导我们今后的奋斗方向;陌生于她并非如我们大多数人脑海中对她的印象一样简单与随便,她有她的学科性质,她有她的一成不变与博大精深。而我们是否真正潜下心来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呢?语文,到底是什么?为此,我想结合本学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和学习,谈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尤为世人赞颂。而作为中华文明子孙后代的我们,理应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创新。我们知道:《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篇幅不过二十七篇,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却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它可以用来修身,从古至今《论语》塑造了无数个人格模范,于丹教授对这本书的解读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它可以用来资政,宋代名臣赵普曾用半部《论语》来治天下,新加坡至今仍以《论语》来治国;它更有资于语文教学,时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可是,现如今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又是怎样发扬这种传承的呢?
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应与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相结合,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虽然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并未把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当中贯彻实施语文教学要贯穿渗透国学教育相结合的要求,虽然有这种意识,实则未实际贯彻,大多依旧按照旧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也仅仅赋予表面的过程;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如今的中学生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的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期待着传统节日的到来可以放假,却不知道节日的意义何在;畅谈民族英雄的英勇无畏,却不知道英雄的朝代事迹的归根……
那么,在传承国学经典与学习语文相结合的要求下,我们知道文道统一地进行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更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包含着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重要方面。在怎样进行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这个问题上,对于一名刚踏上讲台的语文教师来说,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加强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底蕴
(一)身正,而后正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老师,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便是一个学习型与奉献型教师的全部体现。而这里的先“学”后“诲”,也正显示出孔子那种一丝不苟,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三)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一生杜绝了四种缺点: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为:不凭空猜测、不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述而篇》记述过这么一件事情:“子与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虚心请教他,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他唱和。这里不难看出,孔子善于发掘他人之长,后必学他人之长,直至补己之短。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有好多东西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摸索,和学生一块探究,最终教学相长。而此时,我们一定要具备一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传播错误的知识最终只会失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四)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師的角色姿态是教育界一直讨论不停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论语》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通读《论语》的人不难发现,孔子并不是一个整天板着脸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的老头子,他是一个理想的热烈追求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一个笑语晏晏的老者,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感伤于“逝者如斯夫”的时光,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退缩,即便身处逆境困于陈蔡之间,还不时也和学生开开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他也直接表达过对社会的不满,对黑暗政治的失望:“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需要有一颗潜移默化的心,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热爱传统文化教学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如愚”。笔者认为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像这样的话,像启发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都是无法实施的。而孔子检测其学力的方法便是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所以一个学生课堂活跃与否并不能说明其教学效益的高低,能否迁移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鲁莽的子路,上课从来就喜欢抢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
教学有法无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教学手法单一化,无法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个性,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学。《论语》,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瑰宝,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一些,对于其中的奥秘,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寻。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尤为世人赞颂。而作为中华文明子孙后代的我们,理应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创新。我们知道:《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篇幅不过二十七篇,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却包含着说不尽的奥妙。它可以用来修身,从古至今《论语》塑造了无数个人格模范,于丹教授对这本书的解读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它可以用来资政,宋代名臣赵普曾用半部《论语》来治天下,新加坡至今仍以《论语》来治国;它更有资于语文教学,时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可是,现如今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又是怎样发扬这种传承的呢?
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应与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相结合,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虽然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并未把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当中贯彻实施语文教学要贯穿渗透国学教育相结合的要求,虽然有这种意识,实则未实际贯彻,大多依旧按照旧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也仅仅赋予表面的过程;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如今的中学生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的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期待着传统节日的到来可以放假,却不知道节日的意义何在;畅谈民族英雄的英勇无畏,却不知道英雄的朝代事迹的归根……
那么,在传承国学经典与学习语文相结合的要求下,我们知道文道统一地进行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更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包含着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重要方面。在怎样进行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这个问题上,对于一名刚踏上讲台的语文教师来说,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加强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底蕴
(一)身正,而后正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老师,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便是一个学习型与奉献型教师的全部体现。而这里的先“学”后“诲”,也正显示出孔子那种一丝不苟,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三)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一生杜绝了四种缺点: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为:不凭空猜测、不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述而篇》记述过这么一件事情:“子与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虚心请教他,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他唱和。这里不难看出,孔子善于发掘他人之长,后必学他人之长,直至补己之短。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有好多东西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摸索,和学生一块探究,最终教学相长。而此时,我们一定要具备一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传播错误的知识最终只会失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四)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師的角色姿态是教育界一直讨论不停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论语》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通读《论语》的人不难发现,孔子并不是一个整天板着脸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的老头子,他是一个理想的热烈追求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一个笑语晏晏的老者,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感伤于“逝者如斯夫”的时光,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退缩,即便身处逆境困于陈蔡之间,还不时也和学生开开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他也直接表达过对社会的不满,对黑暗政治的失望:“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需要有一颗潜移默化的心,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热爱传统文化教学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如愚”。笔者认为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像这样的话,像启发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都是无法实施的。而孔子检测其学力的方法便是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所以一个学生课堂活跃与否并不能说明其教学效益的高低,能否迁移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鲁莽的子路,上课从来就喜欢抢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
教学有法无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教学手法单一化,无法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个性,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学。《论语》,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瑰宝,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一些,对于其中的奥秘,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