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者在实践中一次次地挑战着自己,摄影师也在实践中一次次向自己发起挑战。如何将舞蹈、摄影和心灵三者完美地结合,如何在追逐完美的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这也是对我的诱惑,是现代舞摄影的魅力所在。
侧逆光
要表现舞台艺术作品的丰富质感,相对理想的光线,应是侧光或逆光。我拍摄《昆仑》这部作品时,舞台背景一片黑色,主光源只来自舞台的侧逆光。这样,舞者的形体轮廓就呈现了一种朦胧中的清晰,较好地实现了主观的艺术追求,和客观的审美诉求。
相机:宾得645N镜头:80-160mm光圈:F4.5速度:1/15秒
黑、蓝、红的搭配
如这幅《红与黑》:黑色背景。深蓝色服装,红色扇子,三种颜色有力地支持了舞蹈者和摄影者所要传播的艺术信息。
相机:宾得645N 镜头:300mm 光圈:F4 速度:1/30秒
红与黑
《半梦》颠倒是创造的前提,对立是再生的开始。手与脚,红与黑,共同演绎着一个道理。
相机:美能达600si镜头:80-200mm光圈:F4速度:1/45秒
虚作主体
《与你共舞》就是利用慢速度拍摄的。它把虚的部分作为主体,实的部分(也称道具)作为陪衬,别具一格。
相机:宾得645N镜头:80-160mm 光圈:F5.6速度:1/4秒
慢门
“慢门”一般指相机快门速度低于1/15秒。“慢门”使用得当,对表现现代舞的动律和节奏感,会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慢门”拍摄的要点,是当舞台上静的画面与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时(包括舞者之间,人与景物之间),迅速地完成心理构图,调整好快门速度,并及时按下。这样,虚实对比会恰到好处,相反相成。其中实的部分或是虚的部分都可以作为画面中的主体。要使舞蹈动作的虚化更有艺术品位和审美咀嚼效果,关键是根据舞者表演节奏的快慢,调整好曝光速度。曝光指数一般为1秒至1/15秒。适当的选择,会使作品的虚实关系恰如其分,更加准确并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美学追求。
韵律感
《大西洋的呼唤》利用舞台蓝色基调的光线使用 “慢门”,让作品传达了一种画面之外的风流感觉。
相机:宾得645N镜头:300mm光圈:F16速度:1.5秒
突出动感
舞蹈家杨丽萍手部的动作非常优美,是她独领风骚的艺术精粹。我创作这幅作品时,有意降低快门速度,突出她手的动感、美感。这会使人们进而联想到她在很多舞蹈中手的丰富而奇特的艺术表现力。
相机:宾得645N镜头:80-160mm光圈:F4.5速度:1/3秒
一底二次曝光 “慢门”技术
《轨迹》既运用了“慢门”技术,又采用了一底二次曝光手法。这使得舞蹈运动的轨迹得以生动体现,增强了摄影画面的张力。这也是我拍摄现代舞常用技法之一。
多次曝光
有时我会运用不同的速度多次曝光进行舞蹈摄影拍摄。速度控制一般是1/4秒至1/125秒为佳。当然,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的是:要在画面的某一点上突出舞蹈主题——或把主要人物拍实;或让主体情绪充溢。这就是说:即使在激情中拍摄现代舞,也不能淡忘舞蹈的主旨,也要讲究构图比例。
一底二次曝光
《舞韵》(第一次曝光F5.6 1/8秒第二次曝光F2.8 1/60秒 80-200mm)这幅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张底片上两次曝光,可以使画面更富有表现力和审美情趣。1997年英国某现代舞团来华,在北京保利大厦演出,节目精彩,演员条件不错。但拍摄前我不知道也来不及了解剧情及舞台灯光条件,于是,进场时我既带着无奈的陌生感,也带上了随之而来的新鲜感。这幅作品就是运用80-200mm镜头,即兴推拉,完成的二次曝光。第一次曝光,把人物拉近,降低快门速度;第二次曝光,通过变焦镜头把人物推远,找到舞蹈动作中某一定点,马上提高快门速度按下快门。但要知道,使用这种手法创作,成功率较低,画面重叠不容易恰到好处。经常是连拍好几个胶卷,也挑不出一张理想的。
融入艺术感觉
《舞中人》运用光线突出舞者形体表演的主要部分。
相机:尼康D70 镜头:28-70mm 光圈:F2.8 速度:1/60秒
数码摄影
用数码相机连续拍摄时,应该把黑白平衡设定在自动挡。因为我们表现的是以舞蹈为核心的整体的舞台气氛。尽管舞台色彩常有些夸张,但它们对舞台摄影画面的气氛渲染往往是大有帮助的。在后期制作时,我们还可以尽情地将自己的艺术感觉添加进去,后期的加工不仅不犯忌,而且是创作的重要环节。
色彩的大胆运用 瞬间的精彩凝固
《红与黑》是北京现代舞团最优秀的现代舞的作品。从画面凝固的精彩瞬间,人们应能看出其舞蹈动作的潇洒、色彩运用的大胆。烟雾衬托出来的形形色色,也会传达一种既传统又另类、既和谐又抵牾的复调感觉。
相机:美能达600si 镜头:80-200mm光圈:F2.8速度:1/60秒
升华舞蹈主题
我认为摄影者梦寐以求的价值体现,莫过于在捕捉客观景象的基础上,完成对客观主题的主观升华了。那将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一个新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的高度。
黑白摄影手段
《出游》是表演环保内容的舞蹈作品。因为感同身受,我刻意用黑白摄影手段强化了它的主题——生存环境污染,人人无处藏身!从我做起吧!从身边做起,共同改变光色黯淡的现实,追求五彩缤纷的人类家园。
相机:宾得645N镜头:300mm光圈:F4速度:1/45秒
一底多次曝光 暖光源
《青春的步伐》这幅作品,是我一底多次曝光的代表作。拍摄对象是舞蹈作品《向日葵》。我用一底多次曝光的手法强化了舞蹈形态的虚实对比,力求让舞动的形体透明出舞动的心;我又抓住了照到演员身上的,从上台口射来的一束暖光,把它理解和体现为对当代青年、阳光心态、阳光性情、阳光未来的期冀和笃信。
相机:美能达600si 镜头:80-200mm 一底多次曝光,分别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
静感 背向的拍摄角度
《飘》有时候,从背后拍摄舞台人物,也能产生一种奇诡的美感,能让人从画面的静感受到心灵的动,引发各有千秋的情怀。
相机:宾得645N 镜头:300mm 光圈:F4 速度:1/60秒
个人建议
拍摄舞蹈,我至少要带上一台传统相机和一台数码相机。镜头总会带上中焦、长焦两种。广角镜头在演出现场拍摄很少使用。
专业120相机还要多带上一个后背,以便应急快速换胶卷。舞台摄影通常曝光速度较慢,三脚架更是必不可少的。胶卷要根据现场舞台灯光的情况选择,有时不能事先了解照度,应该多带几种胶卷,免得临时抓瞎。进入剧场,确定机位,我习惯于选择观众席前三排。在拍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多选择一些拍摄角度。当然,这也要考虑到舞台灯光:正面光、侧光、顶光、逆光、耳光、效果光、激光、天幕光、脚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舞台气氛的主宰,尤其对于摄影,又尤其对于现代舞摄影而言。倘若某个作品用上了现在常用的黄金电脑灯,那就更得了解它的功效了:它由计算机控制着光圈,变换着颜色、图案,营造着各种自然界和人世间的精彩效果……这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拍摄,关系到我们的作品的最终质量——一般说来,舞台艺术的拍摄者是被动的,是被作品、导演、演员及其舞台硬件设备束缚着的。但是,一旦我们了解、适应了他们,学会了利用它们,我们又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创作出既是他们,又是我们;既是客观反映,又是主观营造的新的艺术佳作。
侧逆光
要表现舞台艺术作品的丰富质感,相对理想的光线,应是侧光或逆光。我拍摄《昆仑》这部作品时,舞台背景一片黑色,主光源只来自舞台的侧逆光。这样,舞者的形体轮廓就呈现了一种朦胧中的清晰,较好地实现了主观的艺术追求,和客观的审美诉求。
相机:宾得645N镜头:80-160mm光圈:F4.5速度:1/15秒
黑、蓝、红的搭配
如这幅《红与黑》:黑色背景。深蓝色服装,红色扇子,三种颜色有力地支持了舞蹈者和摄影者所要传播的艺术信息。
相机:宾得645N 镜头:300mm 光圈:F4 速度:1/30秒
红与黑
《半梦》颠倒是创造的前提,对立是再生的开始。手与脚,红与黑,共同演绎着一个道理。
相机:美能达600si镜头:80-200mm光圈:F4速度:1/45秒
虚作主体
《与你共舞》就是利用慢速度拍摄的。它把虚的部分作为主体,实的部分(也称道具)作为陪衬,别具一格。
相机:宾得645N镜头:80-160mm 光圈:F5.6速度:1/4秒
慢门
“慢门”一般指相机快门速度低于1/15秒。“慢门”使用得当,对表现现代舞的动律和节奏感,会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慢门”拍摄的要点,是当舞台上静的画面与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时(包括舞者之间,人与景物之间),迅速地完成心理构图,调整好快门速度,并及时按下。这样,虚实对比会恰到好处,相反相成。其中实的部分或是虚的部分都可以作为画面中的主体。要使舞蹈动作的虚化更有艺术品位和审美咀嚼效果,关键是根据舞者表演节奏的快慢,调整好曝光速度。曝光指数一般为1秒至1/15秒。适当的选择,会使作品的虚实关系恰如其分,更加准确并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美学追求。
韵律感
《大西洋的呼唤》利用舞台蓝色基调的光线使用 “慢门”,让作品传达了一种画面之外的风流感觉。
相机:宾得645N镜头:300mm光圈:F16速度:1.5秒
突出动感
舞蹈家杨丽萍手部的动作非常优美,是她独领风骚的艺术精粹。我创作这幅作品时,有意降低快门速度,突出她手的动感、美感。这会使人们进而联想到她在很多舞蹈中手的丰富而奇特的艺术表现力。
相机:宾得645N镜头:80-160mm光圈:F4.5速度:1/3秒
一底二次曝光 “慢门”技术
《轨迹》既运用了“慢门”技术,又采用了一底二次曝光手法。这使得舞蹈运动的轨迹得以生动体现,增强了摄影画面的张力。这也是我拍摄现代舞常用技法之一。
多次曝光
有时我会运用不同的速度多次曝光进行舞蹈摄影拍摄。速度控制一般是1/4秒至1/125秒为佳。当然,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的是:要在画面的某一点上突出舞蹈主题——或把主要人物拍实;或让主体情绪充溢。这就是说:即使在激情中拍摄现代舞,也不能淡忘舞蹈的主旨,也要讲究构图比例。
一底二次曝光
《舞韵》(第一次曝光F5.6 1/8秒第二次曝光F2.8 1/60秒 80-200mm)这幅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张底片上两次曝光,可以使画面更富有表现力和审美情趣。1997年英国某现代舞团来华,在北京保利大厦演出,节目精彩,演员条件不错。但拍摄前我不知道也来不及了解剧情及舞台灯光条件,于是,进场时我既带着无奈的陌生感,也带上了随之而来的新鲜感。这幅作品就是运用80-200mm镜头,即兴推拉,完成的二次曝光。第一次曝光,把人物拉近,降低快门速度;第二次曝光,通过变焦镜头把人物推远,找到舞蹈动作中某一定点,马上提高快门速度按下快门。但要知道,使用这种手法创作,成功率较低,画面重叠不容易恰到好处。经常是连拍好几个胶卷,也挑不出一张理想的。
融入艺术感觉
《舞中人》运用光线突出舞者形体表演的主要部分。
相机:尼康D70 镜头:28-70mm 光圈:F2.8 速度:1/60秒
数码摄影
用数码相机连续拍摄时,应该把黑白平衡设定在自动挡。因为我们表现的是以舞蹈为核心的整体的舞台气氛。尽管舞台色彩常有些夸张,但它们对舞台摄影画面的气氛渲染往往是大有帮助的。在后期制作时,我们还可以尽情地将自己的艺术感觉添加进去,后期的加工不仅不犯忌,而且是创作的重要环节。
色彩的大胆运用 瞬间的精彩凝固
《红与黑》是北京现代舞团最优秀的现代舞的作品。从画面凝固的精彩瞬间,人们应能看出其舞蹈动作的潇洒、色彩运用的大胆。烟雾衬托出来的形形色色,也会传达一种既传统又另类、既和谐又抵牾的复调感觉。
相机:美能达600si 镜头:80-200mm光圈:F2.8速度:1/60秒
升华舞蹈主题
我认为摄影者梦寐以求的价值体现,莫过于在捕捉客观景象的基础上,完成对客观主题的主观升华了。那将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一个新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的高度。
黑白摄影手段
《出游》是表演环保内容的舞蹈作品。因为感同身受,我刻意用黑白摄影手段强化了它的主题——生存环境污染,人人无处藏身!从我做起吧!从身边做起,共同改变光色黯淡的现实,追求五彩缤纷的人类家园。
相机:宾得645N镜头:300mm光圈:F4速度:1/45秒
一底多次曝光 暖光源
《青春的步伐》这幅作品,是我一底多次曝光的代表作。拍摄对象是舞蹈作品《向日葵》。我用一底多次曝光的手法强化了舞蹈形态的虚实对比,力求让舞动的形体透明出舞动的心;我又抓住了照到演员身上的,从上台口射来的一束暖光,把它理解和体现为对当代青年、阳光心态、阳光性情、阳光未来的期冀和笃信。
相机:美能达600si 镜头:80-200mm 一底多次曝光,分别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
静感 背向的拍摄角度
《飘》有时候,从背后拍摄舞台人物,也能产生一种奇诡的美感,能让人从画面的静感受到心灵的动,引发各有千秋的情怀。
相机:宾得645N 镜头:300mm 光圈:F4 速度:1/60秒
个人建议
拍摄舞蹈,我至少要带上一台传统相机和一台数码相机。镜头总会带上中焦、长焦两种。广角镜头在演出现场拍摄很少使用。
专业120相机还要多带上一个后背,以便应急快速换胶卷。舞台摄影通常曝光速度较慢,三脚架更是必不可少的。胶卷要根据现场舞台灯光的情况选择,有时不能事先了解照度,应该多带几种胶卷,免得临时抓瞎。进入剧场,确定机位,我习惯于选择观众席前三排。在拍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多选择一些拍摄角度。当然,这也要考虑到舞台灯光:正面光、侧光、顶光、逆光、耳光、效果光、激光、天幕光、脚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舞台气氛的主宰,尤其对于摄影,又尤其对于现代舞摄影而言。倘若某个作品用上了现在常用的黄金电脑灯,那就更得了解它的功效了:它由计算机控制着光圈,变换着颜色、图案,营造着各种自然界和人世间的精彩效果……这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拍摄,关系到我们的作品的最终质量——一般说来,舞台艺术的拍摄者是被动的,是被作品、导演、演员及其舞台硬件设备束缚着的。但是,一旦我们了解、适应了他们,学会了利用它们,我们又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创作出既是他们,又是我们;既是客观反映,又是主观营造的新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