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稍具常识的人,都痛切地感受到了:浮语虚辞的泛滥成灾,豪言壮语的响彻云霄,无所不用其极的排比句、祈使句的气壮山河,令人肉麻的各种吹捧与献媚,对母语毫无敬畏之心的肆意挥霍与践踏,被有识之士称之为语言腐败的大行其道甚嚣尘上,如此文风,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这样的时候,看看书写自我放逐选择沉默、拒绝说话的小说,也算是躲进小说文本的一种逃避与逍遥。
最近,正在看默音的长篇小说新作《星在深渊中沉默》,小说写了六位都市男女的故事,其中一位人物就是失语症患者,她在哥哥的帮助下找了一个老师进行着艰难的康复治疗。而《人民文学》(2009年第9期)曾经刊发过乔叶的小说《失语症》。在这样的众声喧哗、浮躁不已的秋冬季节,又看到了《青春》杂志上这样的一篇《拒绝说话》的文坛新作。为何这些作者关注到或者在虚构故事的时候,会想起以失语者的角度与身份来切入、来讲述?
与同为女性的乔叶、默音不同,任丽的《拒绝说话》是一篇关于主动选择沉默、不愿说话的短篇小说。小说的故事梗概与情节比较简单,初看起来,似乎并无微言大义,远没有默音、乔叶的文本复杂瑰丽,曲折回环。任丽建构的故事大致如是:郑离是一位正在读研的女学生,她的同居男友张翔则是一公司职员,两人相处还算鱼水和谐,所谓价值观上也看不出有什么严重的对立,两人几乎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就在这样的烟火家常波澜不惊之中,郑离却厌倦了语言的交流,选择了不再说话。但这样的不再说话,起初不无游戏意味,并非她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与自己的恋人张翔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剧烈冲突,抑或她的家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岁月静好,一切如常。但她就是在这样的冗常平淡中,心生倦怠,突然觉出语言的乏味,语言的可憎,说话的无聊,你一言我一语如此交谈的空虚与无趣。
选择沉默,放弃语言交流,并不意味着拒绝世俗正常的生活。郑离在静默之后,体验到了沉默是金的难得感受,还有如小说作者一再提及的轻盈与舒展。她成了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审视者,还颇有了一点静修悟道的意味。没有了语言的干扰与掺杂,少去了哪怕是两人世界之间的语言的误会与错意,仅仅靠肢体动作,靠会说话的眼睛,也并不影响这对准小夫妻的日常生活、浪漫情怀,诸如亲热,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诸如一起到户外活动。但语言功能的主动终止,如同关闭了人体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郑离毕竟不是天生的哑巴、先天的语言障碍者。人毕竟不能只在二人世界里悠哉悠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与人打交道,郑离毕竟不是天生残疾啊。在这样的坚持成自然与不无游戏的运作进行当中,两人的生活逐步发生了微妙而诡异的变化。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进行思维的物质外壳,它与思维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真正的语言功能通过口语、听语、阅读、书写等四个方面得以完成。如果失语,不能逆转,可能在这四方面的损害与变化就会次第出现。《拒绝说话》中的郑离不在这些失语之列,她是主动放弃,但心智明晰,最开始也似乎一切如常。但这样的让人习焉不察的发自心底的对语言的排斥,如同一场游戏,最终却到了无法自拔难以回返的绝境之中。
这倒让我想起中原小说家乔叶的小说《失语症》来。乔叶笔下的失语者,社会背景,人物关系,都要复杂多元得多。有一名叫尤优的人,她的丈夫唤作李确,李确有一个哥哥叫李正。尤优的哥哥则叫尤良。正确,优良,都是很俗不可耐却很具中国特色的凡常人物。在仕途上正如日中天、春风得意的李确,这位尤优的丈夫,因为一场猝不及防的车祸造成了失语症,也许是因为脑损伤的缘故。李确的仕途是否会受阻?多年的惨淡经营、呕心沥血是否会付诸东流?小家庭的存在、家族利益自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啊。但作为他的妻子,娇小玲珑、敏感多思的尤优,因为附着在李确身上,几乎完全没有了自我的存在,也完全是出于物质上的考量,断绝了与初恋情人的关系,选择了李确这个很有出息、很会来事的公务员,她也从一个小学舞蹈老师摇身一变,成了统战部的工作人员,一个所谓的官太太。她在李确的精心再“教育”之下,一切都要围绕李确的仕途发展,不要思考,不要多话,循规蹈矩,有板有眼,成为一个工具与容器。尤优在这样的桎梏之下,逐步沉默,她也曾红杏出墙,与自己的初恋情人有过短暂的所谓出轨行为,但很快就戛然而止了。小说实际上是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失语者恰恰是这位尤优呢。
郑离是正在读研开题在即的大学生,起点自然比在小县城中生存的尤优要高一些,但郑离与张翔试婚也罢,白头偕老也罢,她又怎能断定张翔不会是李确的翻版?即使他还不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那样古板死硬、老气横秋,即使他与郑离的相处还看不出来有怎样的危机四伏、疑窦丛生,但作者也说,女人都是善于伪装自己的,郑离在这样的沉默与伪装中,大致也看清楚了张翔的未来前景。郑离需要这样的生活吗?她困顿迷茫,不能自拔,她在选择封闭自己的语言系统中自省。郑离的出路何在?是重新开口说话,还是一条道走到黑?重新说话就是妥协苟且吗?决不回头一意孤行就是坚毅果敢令人称羡吗?小说作者让郑离失踪了,她去了哪里?是荒郊古寺、黄卷青灯,是隐姓埋名开启新的人生选择?毕竟,她还不算真正步入社会这个大千世界呢。
与乔叶、默音的文本相比,《拒绝说话》只是刚刚起步的小制作,自然是清浅的、幼稚的,甚至是破绽多多的。郑离的最终结局似乎是一个悬念,但也给人以故事有点说不下去,草草了事之感。小说叙述节奏的把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小说的语言,啰唆之处尚多,還需要细心打磨,但小说切入的视角,它的生活逻辑与文学逻辑的契合点,倒是引人思考的很有意思的话题。
见习编辑:菡萏
最近,正在看默音的长篇小说新作《星在深渊中沉默》,小说写了六位都市男女的故事,其中一位人物就是失语症患者,她在哥哥的帮助下找了一个老师进行着艰难的康复治疗。而《人民文学》(2009年第9期)曾经刊发过乔叶的小说《失语症》。在这样的众声喧哗、浮躁不已的秋冬季节,又看到了《青春》杂志上这样的一篇《拒绝说话》的文坛新作。为何这些作者关注到或者在虚构故事的时候,会想起以失语者的角度与身份来切入、来讲述?
与同为女性的乔叶、默音不同,任丽的《拒绝说话》是一篇关于主动选择沉默、不愿说话的短篇小说。小说的故事梗概与情节比较简单,初看起来,似乎并无微言大义,远没有默音、乔叶的文本复杂瑰丽,曲折回环。任丽建构的故事大致如是:郑离是一位正在读研的女学生,她的同居男友张翔则是一公司职员,两人相处还算鱼水和谐,所谓价值观上也看不出有什么严重的对立,两人几乎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就在这样的烟火家常波澜不惊之中,郑离却厌倦了语言的交流,选择了不再说话。但这样的不再说话,起初不无游戏意味,并非她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与自己的恋人张翔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剧烈冲突,抑或她的家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岁月静好,一切如常。但她就是在这样的冗常平淡中,心生倦怠,突然觉出语言的乏味,语言的可憎,说话的无聊,你一言我一语如此交谈的空虚与无趣。
选择沉默,放弃语言交流,并不意味着拒绝世俗正常的生活。郑离在静默之后,体验到了沉默是金的难得感受,还有如小说作者一再提及的轻盈与舒展。她成了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审视者,还颇有了一点静修悟道的意味。没有了语言的干扰与掺杂,少去了哪怕是两人世界之间的语言的误会与错意,仅仅靠肢体动作,靠会说话的眼睛,也并不影响这对准小夫妻的日常生活、浪漫情怀,诸如亲热,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诸如一起到户外活动。但语言功能的主动终止,如同关闭了人体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郑离毕竟不是天生的哑巴、先天的语言障碍者。人毕竟不能只在二人世界里悠哉悠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与人打交道,郑离毕竟不是天生残疾啊。在这样的坚持成自然与不无游戏的运作进行当中,两人的生活逐步发生了微妙而诡异的变化。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进行思维的物质外壳,它与思维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真正的语言功能通过口语、听语、阅读、书写等四个方面得以完成。如果失语,不能逆转,可能在这四方面的损害与变化就会次第出现。《拒绝说话》中的郑离不在这些失语之列,她是主动放弃,但心智明晰,最开始也似乎一切如常。但这样的让人习焉不察的发自心底的对语言的排斥,如同一场游戏,最终却到了无法自拔难以回返的绝境之中。
这倒让我想起中原小说家乔叶的小说《失语症》来。乔叶笔下的失语者,社会背景,人物关系,都要复杂多元得多。有一名叫尤优的人,她的丈夫唤作李确,李确有一个哥哥叫李正。尤优的哥哥则叫尤良。正确,优良,都是很俗不可耐却很具中国特色的凡常人物。在仕途上正如日中天、春风得意的李确,这位尤优的丈夫,因为一场猝不及防的车祸造成了失语症,也许是因为脑损伤的缘故。李确的仕途是否会受阻?多年的惨淡经营、呕心沥血是否会付诸东流?小家庭的存在、家族利益自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啊。但作为他的妻子,娇小玲珑、敏感多思的尤优,因为附着在李确身上,几乎完全没有了自我的存在,也完全是出于物质上的考量,断绝了与初恋情人的关系,选择了李确这个很有出息、很会来事的公务员,她也从一个小学舞蹈老师摇身一变,成了统战部的工作人员,一个所谓的官太太。她在李确的精心再“教育”之下,一切都要围绕李确的仕途发展,不要思考,不要多话,循规蹈矩,有板有眼,成为一个工具与容器。尤优在这样的桎梏之下,逐步沉默,她也曾红杏出墙,与自己的初恋情人有过短暂的所谓出轨行为,但很快就戛然而止了。小说实际上是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失语者恰恰是这位尤优呢。
郑离是正在读研开题在即的大学生,起点自然比在小县城中生存的尤优要高一些,但郑离与张翔试婚也罢,白头偕老也罢,她又怎能断定张翔不会是李确的翻版?即使他还不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那样古板死硬、老气横秋,即使他与郑离的相处还看不出来有怎样的危机四伏、疑窦丛生,但作者也说,女人都是善于伪装自己的,郑离在这样的沉默与伪装中,大致也看清楚了张翔的未来前景。郑离需要这样的生活吗?她困顿迷茫,不能自拔,她在选择封闭自己的语言系统中自省。郑离的出路何在?是重新开口说话,还是一条道走到黑?重新说话就是妥协苟且吗?决不回头一意孤行就是坚毅果敢令人称羡吗?小说作者让郑离失踪了,她去了哪里?是荒郊古寺、黄卷青灯,是隐姓埋名开启新的人生选择?毕竟,她还不算真正步入社会这个大千世界呢。
与乔叶、默音的文本相比,《拒绝说话》只是刚刚起步的小制作,自然是清浅的、幼稚的,甚至是破绽多多的。郑离的最终结局似乎是一个悬念,但也给人以故事有点说不下去,草草了事之感。小说叙述节奏的把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小说的语言,啰唆之处尚多,還需要细心打磨,但小说切入的视角,它的生活逻辑与文学逻辑的契合点,倒是引人思考的很有意思的话题。
见习编辑:菡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