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到现在的大众教育,受教育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受教育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伴随着各类高校体育专业的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困难学生人数也在增加,从而使得学生资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过程的研究,阐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进行资助工作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所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学生资助;高校;过程管理;体育专业
高校学生资助是指国家政府为了保证高校学生能够顺利的接受高等教育而实施的一系列财政资助,高校的学生资助经费中,以政府财政资助为主导,将社会团体、企业单位、个人捐助等方式相结合,共同组成学生资助的整体。这样的经费组成结构主要还是由于此项经费的的意义所决定,学生的资助是一种经济上的支持而非道义上的声援,所以需要稳定的经济来源作为后盾,否则这项工作将不能长期有效的进行下去。本文将结合实际的资助工作经验对此项工作的管理过程进行梳理和和总结。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政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有效地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容
(一)资助经费的构成
(1)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设立,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资助标准是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分多批打入学生账户。
(4)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各银行向考上大学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支付,毕业后的贷款利息则由本人支付。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
(5)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国家对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含3年)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毕业后每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金额不超过8000元,分三年补偿完毕。
(二)困难生的认定过程
(1)建立健全资助对象认定审核领导小组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并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辅导员为成员的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级成立由辅导员为组长,普通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申请学生所提交材料进行审核。
(2)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确定资助对象
班级资助评议小组通过对材料的审核以及申请人日常生活的情况对其进行审议,其中不得因个人主观因素对申请人进行不合理的评价,并初步确立资助对象。将初步确定的资助名单报至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再次进行审议,并最终确定困难生人员的名单,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公示,并提供联系电话,以便对有异议的同学进行再审核。让整个评议的过程更加的透明化,且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整个公示过程结束后,将确定为困难生的同学的信息录入到学生自管管理系统,并层层提交至院部审核后,再又学校进行审核,并最终提交到资助管理系统。
(三)勤工助学岗位设置
首先,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既要满足学生的工时需求,又要保证学生不因参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所以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且每小时的工资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易出现的问题
(一)资助经费被截留或他用
在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人,所以在整个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这项工作就会出现大的纰漏。在有些学校,个别的辅导员老师在整个资助过程中就对资助经费做了手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将资助经费据为己有,使得资助经费没能正真到达困难学生手中。还有的班级会让拿到资助经费的同学将经费的一部分拿出来充当班费使用,这是极不合理的。资助经费主要就是用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如果将这笔钱用作班费,那就会导致真正困难的学生拿不到钱,生活和学习上得不到改善,这完全有悖于资助经费的意义。
(二)困难生认定存在难度
大学生入校以后,辅导员都会对大学里的资助政策进行详细的解读,让同学们能够完全了解到资助的政策以及自主的方式和意义。以此,很多同學都会对这笔钱感兴趣。往往在有限的名额当中并不能完全正确的将同学们是否贫困区分开来。可能会存在有些同学,明明家中并不是很贫困,但是他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上的情况却显示很贫困。这种无法认定的情况成为了资助工作的一个盲区。辅导员只能最大限度的去了解申请同学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郑凌燕 .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大学 2009.
[2]吴东霞 .浅析高校学生资助经费的管理 [J].商业会计,2015.
[3]安冰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 [J] 山东大学 2008.
作者简介:
喻彩(1991—),男,安徽宁国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学生资助;高校;过程管理;体育专业
高校学生资助是指国家政府为了保证高校学生能够顺利的接受高等教育而实施的一系列财政资助,高校的学生资助经费中,以政府财政资助为主导,将社会团体、企业单位、个人捐助等方式相结合,共同组成学生资助的整体。这样的经费组成结构主要还是由于此项经费的的意义所决定,学生的资助是一种经济上的支持而非道义上的声援,所以需要稳定的经济来源作为后盾,否则这项工作将不能长期有效的进行下去。本文将结合实际的资助工作经验对此项工作的管理过程进行梳理和和总结。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政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有效地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容
(一)资助经费的构成
(1)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设立,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资助标准是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分多批打入学生账户。
(4)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各银行向考上大学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支付,毕业后的贷款利息则由本人支付。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
(5)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国家对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含3年)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毕业后每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金额不超过8000元,分三年补偿完毕。
(二)困难生的认定过程
(1)建立健全资助对象认定审核领导小组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并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辅导员为成员的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级成立由辅导员为组长,普通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申请学生所提交材料进行审核。
(2)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确定资助对象
班级资助评议小组通过对材料的审核以及申请人日常生活的情况对其进行审议,其中不得因个人主观因素对申请人进行不合理的评价,并初步确立资助对象。将初步确定的资助名单报至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再次进行审议,并最终确定困难生人员的名单,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公示,并提供联系电话,以便对有异议的同学进行再审核。让整个评议的过程更加的透明化,且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整个公示过程结束后,将确定为困难生的同学的信息录入到学生自管管理系统,并层层提交至院部审核后,再又学校进行审核,并最终提交到资助管理系统。
(三)勤工助学岗位设置
首先,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既要满足学生的工时需求,又要保证学生不因参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所以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且每小时的工资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易出现的问题
(一)资助经费被截留或他用
在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人,所以在整个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这项工作就会出现大的纰漏。在有些学校,个别的辅导员老师在整个资助过程中就对资助经费做了手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将资助经费据为己有,使得资助经费没能正真到达困难学生手中。还有的班级会让拿到资助经费的同学将经费的一部分拿出来充当班费使用,这是极不合理的。资助经费主要就是用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如果将这笔钱用作班费,那就会导致真正困难的学生拿不到钱,生活和学习上得不到改善,这完全有悖于资助经费的意义。
(二)困难生认定存在难度
大学生入校以后,辅导员都会对大学里的资助政策进行详细的解读,让同学们能够完全了解到资助的政策以及自主的方式和意义。以此,很多同學都会对这笔钱感兴趣。往往在有限的名额当中并不能完全正确的将同学们是否贫困区分开来。可能会存在有些同学,明明家中并不是很贫困,但是他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上的情况却显示很贫困。这种无法认定的情况成为了资助工作的一个盲区。辅导员只能最大限度的去了解申请同学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郑凌燕 .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大学 2009.
[2]吴东霞 .浅析高校学生资助经费的管理 [J].商业会计,2015.
[3]安冰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 [J] 山东大学 2008.
作者简介:
喻彩(1991—),男,安徽宁国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