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nu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一切内部组织、管理、规范形式等等的转变,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是一个环环相扣、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整体协调的系统工程,也应该随着教学的改革进行转变,本文将从学校、企业、心理防护、网络等方面优化社会资源,浅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高职院校“大德育”工作体系。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大德育 工作体系 构建
  【基金项目】此文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德育科研基金项目内容——“基金项目: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08-JY0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82-02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模式的选择和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要紧密围绕学校培养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从学校、企业、心理防护、网络等方面优化社会资源,构建一个环环相扣、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整体协调的 “大德育”工作体系。
  一、建立学校育人网络体系
  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对学生的大德育工作看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校外实习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应采取“分工协作,统一管理”的模式,动员全院教职工的力量形成合力来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一)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网络体系。学校要建立以党委为领导,以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为核心和各系党总支、团总支以及学生管理机构为主体的完整的德育组织管理网络体系。各系(部)要建立以系党总支书记、分团委书记以及系学生组织为主体的组织管理网络体系。
  (二)要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育人功能。在高职院校中,由于教师队伍重技能、轻教育,许多老师往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教师、学校学生处、辅导员的事情。专业教师在上课时,只管教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教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传授的过程中,也应当承担起对学生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在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具体环节,都应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共同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三)要在校内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网络线。这种网络线应从学校各种职能部门出发,建立和搭建:①学生处——系书记——辅导员——学生;②学生处——学生组织——文明岗——学生;③教务处——系主任——科任教师——学生;④团委——团干——学生;⑤总务处——宿舍管理员——学生;⑥总务处——后勤人员——学生;⑦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系学生组织——班委——学生;⑧学校——家长委员会——社会人事——学生。这个育人网络线能对学生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
  二、建立企业育人网络体系
  共同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是全社会的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企业。企业的文化、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师傅”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之一,他们具有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的实践知识及职业素养。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开始“工学结合”,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育人效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承担着一定的任务。要在企业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体系,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的同时,也应提高思想认识,承受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责任,要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己任承担起来。对学生的使用要制定一定的人才培养规划,学生实习过程中要参考教学模式有规划地制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实习内容、教导方法,把行业、企业需要的素质要求,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贯彻于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中,从社会人才培养的高度来培养学生,而不是当成普通员工使用。
  (二)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有机延伸。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专业活动,请工程技术人员、老工人为学生讲解有关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开展学习先进活动,把企业中的先进思想、爱岗敬业的精神传给学生,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接受企业精神。通过学习活动,通过师傅与学徒的传、帮、带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育人、实境育人的作用。
  (三)全方位渗透企业文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都是学生;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力求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追求来引导学生;内容是相似的,都是运用一定的价值观、思想理念、行为规范作为导向,激励员学生。全方位渗透企业文化,一是,要在校内实训基地渗透企业文化。结合高职学院的校园实际,将企业的理念、规则、诉求都渗透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形成标识清晰、容易接受的形象视觉系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学生。二是,在校园中文化中渗透企业中的文化元素。学生进入企业之前,把企业管理人员送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组织企业专家和优秀典型员工到学校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向学生普及企业文化、工作规章制度教育、工作纪律等,使学生对企业的状况和要求有初步认识,受到企业氛围的教育。三是,让学生在实习中感受企业文化。加强学生对实训的反思,开展企业文化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学习企业中的先进人物典范,学习企业理念和目标理想,适应企业的职业风格和竞争规则,并在内心自觉认同企业中的职业形象和身份,自觉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三、建立心理防护网络体系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和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大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实、抓好。因此,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教育为主、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和“面向全体、区分层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工作思路,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为青年学生明亮心田,撑起了一片晴朗的成长天空。
  (一)加强组织建设,制定有效工作制度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建设,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为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统筹规划和领导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具体组织和实施全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比较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有序地正常进行的保障。高职院校应,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二)建立多级信息报告制度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监护体系实施意见》(粤教工委思〔2009〕14号)指出:要努力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医院四级心理防护网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络体系应包括企业在内,除了要在学校建立宿舍(心理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健康委员)——院(系)级(心理辅导站兼职教师)——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外,还应在企业建立企业宿舍或者企业建立心理信息员,按实习区域建立心理健康兼职辅导老师,心理信息员和心理兼职辅导老师要接受常规的培训。同时,要在企业实习队、专业、系、中心、学院建立多级信息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恢复。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对学生做好心理健康预防工作,就要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使学生接受心理知识的培训。因此,在学生下企业之前,应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对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纳入到教务处的教学计划之中,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编写课程,课程教学老师应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授课。课程内容除了要传授一定的心理知识外,还应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四)深入企业,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常常会比较隐蔽,且不轻易主动寻求帮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进企业尤其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充分利用面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还可蹲点企业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随时解答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并提高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及时处理学生工学结合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四、建立信息网络教育体系
  信息的传播快捷、生动、开放、交互,能实现跨地域性,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较长时间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增强,这给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要解决这一难题,高职院校应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利用信息传播的跨地域性特点,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大、形式多样、便利及时的优势建立信息网络教育体系,使德育工作的开展能更契合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信息网络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搭建德育工作的信息沟通平台
  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搭建信息沟通的新型平台,使得师生双向沟通交流更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交流更及时、更广泛、更深入、更频繁、更有效,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能得以突显,“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得到更具体、更扎实的贯彻落实。这些平台包括建立学生德育工作专题网站、网上班级通讯录、电子信箱、网上聊天室、博客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德育工作做到全覆盖、全天候,为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搭建网上交流平台。通过校园网、手机短信群发系统和相关网络软件构建,通过借助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全方位的技术手段,构建高职新型家校交流平台,定时发送学生生日短信祝语、节日短信祝福,温馨提示,关心学生,优化师生关系,体现人文关怀,使得德育工作更全面、更具实效。
  (二)开发德育的网络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应善于利于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德育信息,通过信息文化的教育功能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和调控,渗透德育的新内容,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增强德育的直观性和感染性。如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建立学生网络党支部,开辟网上党校,网上支部生活,网上党员与学生谈话,建立党员QQ群,红色网站等。教师们也经常在网站上发表文章,提高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把德育工作延伸到新的领域,通过正面、积极的网络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善他们的认知结构,既使教学方法得到改革,又能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吸引力和教育引导目的。
  (三)提供网上学生服务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校内信息渠道不畅通,往往导致各种学生服务工作滞后。高职院校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可以给学生提供快速、便利的服务,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飞.基于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职业时空,2008(09)
  [2]易际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探.中国成人教育,2008(16)
  [3]甘慕仪, 徐刚. 把握工学结合特点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04)
  [4]罗晓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探索.职业技术教育, 2007(23)
  [5]栾永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职业教育研究,2008(01)
  作者简介:
  周紫玲(1979年10月出生),女,广东电白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彭忠祥(1966年6月出生),男,湖北荆州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教育如何应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我们首先要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德育教育的意义;其次要按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第三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有情感投入。理想的德育应该是引导、激发孩子自悟、自育。  【关键词】新课程 德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73-01  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是多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经济学模型等研究方法,提出劳动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基础,是从事学习、工作的基础能力。阅读教学中普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 针对中国英语教育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现状,从教师队伍、教育目标、应试教育、各阶段英语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运用供应链思想对中国大中小学各阶段英语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系统规划的思路。  [关 键 词] 英语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06-02  一、我国英语教育教
如果不是从万木凋零的北国隆冬走入这间春意盎然的客厅,我真会怀疑,我是不是在梦游南国的晓春花径。举目环顾,含翠欲滴;看吧,梅花仙子雪中争俏,淡雅的水仙,楚楚动人。这里,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如今,学生总是觉得作文难学,而教师则感到作文难教。使得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曾经一度在印度尼西亚受到限制的汉语教育也随着政府政策的改变以及中印两国的友好交往而改观,印尼甚至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基于作为汉语志愿教师于2017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巴厘岛等相对发达的旅游城市的实地走访调查,阐述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汉语热”的原因、汉语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并对
课堂兴,则教育兴;课堂解放,则教育生产力解放;课堂生动,则教育文化生动。为打造高效生动,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讲学稿”就是集教案、学案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文稿,是教师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