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最理想模式: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当下,对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认识,学者专家、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比较一致,而分歧和争论的最大的在于城镇化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或者说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仰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当然,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优化、产城融合、协调推进是最理想的发展模式,也是目前的主流观点,尤其是主张大力发展小城镇,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城市和城镇要协调发展,没有小城镇作为“拦水坝”,人口的洪流就会大量涌入大城市;没有小城镇提供就地城镇化,农民进入城市就易引发“贫民窟病”。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但对大城市仍然是有条件和限制的,北京市政府2014年重点工作列在首位的即是:着力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坚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且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已严重影响到首都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事实上,多年来国家提出的城镇化道路正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控制大城市规模。
城镇化绕不过的坎:大城市规模膨胀
然而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进程中,大城市发展更快,人口聚集更加迅速,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反而受到冷落,吸纳人口的功能并不很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充分表明:人口的聚集流向总体是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农村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动。
最为典型的就是首都北京。1990年北京人口是1081万,2000年增至1380万,十年增加了300万人,平均每年30万人。于是讨论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限制外来人口的呼声日强,2005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北京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但到2010年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不仅十年净增了600万人,还提前十年突破了人口规划的上限,2013年人口更是达到2110万人。
四川省省会成都市,2000年人口为1120万,2010年已达到1400万人,十年增加近300万人,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
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商品生产的效益就越高,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公共服务的品种和现代文明程度就越高,人们也就越趋向于这样的城市。这是经济规律和市场运行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就明确说过:“中国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严重不足,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应该更多地去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希望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也许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尽管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突出、城市治安和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等“大城市病”,但要想完全避免这些问题恐怕也较难,这是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中都绕不开的坎。
道路选择的关键:尊重市场规律
因此,笔者以为,在城镇化道路模式的选择上,难以评判哪个更优。关键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自由选择权利,愿意去哪个城市务工或居住完全取决于农民自己的选择。
政府要避免主观主义,想当然地规划、设计和安排,用行政手段强行限制外来人口。这样的思路、政策都是不科学有违市场的,也是徒劳无效的。纵观美国城市化的演进历史,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公民是否向城市迁徙、迁徙到哪个城市都留给公民自我选择。
总之,在城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充分尊重农民自由迁徙选择的权利,按照市场规律来决定人口的流向,而不是主观地控制人口;第二,让他们在城市里立得住脚,安得下家,并全力提供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这就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要义和关键所在,其他的都应服从服务于这两个原则。
当下,对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认识,学者专家、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比较一致,而分歧和争论的最大的在于城镇化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或者说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仰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当然,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优化、产城融合、协调推进是最理想的发展模式,也是目前的主流观点,尤其是主张大力发展小城镇,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城市和城镇要协调发展,没有小城镇作为“拦水坝”,人口的洪流就会大量涌入大城市;没有小城镇提供就地城镇化,农民进入城市就易引发“贫民窟病”。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但对大城市仍然是有条件和限制的,北京市政府2014年重点工作列在首位的即是:着力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坚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且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已严重影响到首都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事实上,多年来国家提出的城镇化道路正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控制大城市规模。
城镇化绕不过的坎:大城市规模膨胀
然而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进程中,大城市发展更快,人口聚集更加迅速,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反而受到冷落,吸纳人口的功能并不很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充分表明:人口的聚集流向总体是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农村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涌动。
最为典型的就是首都北京。1990年北京人口是1081万,2000年增至1380万,十年增加了300万人,平均每年30万人。于是讨论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限制外来人口的呼声日强,2005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北京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但到2010年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不仅十年净增了600万人,还提前十年突破了人口规划的上限,2013年人口更是达到2110万人。
四川省省会成都市,2000年人口为1120万,2010年已达到1400万人,十年增加近300万人,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
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商品生产的效益就越高,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公共服务的品种和现代文明程度就越高,人们也就越趋向于这样的城市。这是经济规律和市场运行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就明确说过:“中国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严重不足,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应该更多地去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希望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也许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尽管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突出、城市治安和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等“大城市病”,但要想完全避免这些问题恐怕也较难,这是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中都绕不开的坎。
道路选择的关键:尊重市场规律
因此,笔者以为,在城镇化道路模式的选择上,难以评判哪个更优。关键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自由选择权利,愿意去哪个城市务工或居住完全取决于农民自己的选择。
政府要避免主观主义,想当然地规划、设计和安排,用行政手段强行限制外来人口。这样的思路、政策都是不科学有违市场的,也是徒劳无效的。纵观美国城市化的演进历史,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公民是否向城市迁徙、迁徙到哪个城市都留给公民自我选择。
总之,在城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充分尊重农民自由迁徙选择的权利,按照市场规律来决定人口的流向,而不是主观地控制人口;第二,让他们在城市里立得住脚,安得下家,并全力提供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这就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要义和关键所在,其他的都应服从服务于这两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