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海島,何以成為珠三角地區眼光之彙集處?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在2011年6月27日通過表決,決定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租賃方式取得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土地使用權,在規定的期限內對該校區依照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實施管轄。“橫琴模式”由此誕生。
這樣一種史無前例的“橫琴模式”究竟是由什麼原因催生呢?
從宏觀大局方面來看,自鄧小平同志1982年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以來,如何讓“一國兩制”隨時代之發展而保持其旺盛生命力也成了時代賦予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而“橫琴模式”的提出,是與時俱進地解決“一國兩制”時代創新與港澳新形勢下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的絕佳辦法。
從微觀角度即澳門自身發展而言,“彈丸之城”澳門當下發展的瓶頸是土地資源的匱乏和實體經濟的缺失。澳門社會經濟發展與土地空間的矛盾,以往是傾向於“問海要地”、不斷地填海吹沙造地,但是此舉成本頗高,而且對填海區域附近海底環境的毀滅性破壞也是不容忽視的;近些年來,澳門旅遊博彩業異軍突起,使澳門特區政府在“賺”的同時居安思危,需要為缺乏實體經濟支援的澳門尋找延續強勁發展的新途徑。呼喚新的增長點是澳門發展的內在要求,“橫琴模式”在此契機下也希冀有所作為。
“橫琴模式”是以澳門大學的新校區建設為中心。澳門大學作為澳門高等教育的龍頭,為澳門的人才培養做出了很大貢獻,然而卻始終不能進一步發展。澳門大學的發展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不是師資問題,而是辦學空間問題。澳門大學現有註冊學生6000多人,目前的學生人均用地面積僅為8平方米,遠低於國家教育部有關辦學標準的基本要求,即人均67平方米。中央政府對橫琴批地的支持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正是解決了澳門大學土地資源匱乏的“燃眉之急”。這正是“橫琴模式”提出的著眼點。
那為何不以娛樂場、商場、工廠或者其他非盈利機構最先試水橫琴,而是一所公立大學的澳門大學?
究其原因,有三:首先,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非盈利機構是第一選擇。從社會大眾認同的角度分析,特區政府若先以公立大學試水橫琴,不僅能滿足澳門地區高等教育發展之迫切需求,也同時滿足了澳門社會公眾對特區政府職能的認同感;從商業角度分析,祇要是商業性投資,商業投資必然有賺有賠。若以商業先行,各方利益集團都會紛至沓來,如此一來,各方利益牽扯必定會出現一些問題,偏離“橫琴模式”的初衷。非盈利的機構試水橫琴是最佳選擇;其次,大學是非盈利機構中的第一選擇。在澳門的非盈利機構很多,選中一所大學也絕非偶然。澳門的高等教育因地形規模限制,發展長期滯後。甚至可以不誇張地說,它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窪地。一所知名大學,不僅能帶動當地學術氣氛,更能增加所在地的整體城市文化,從而推進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廣。選擇一所高等院校去登陸橫琴是明智之舉;最後,選擇澳門大學入駐橫琴,而非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等其他高校亦非偶然。澳門大學是澳門第一所現代大學,有較好的學科基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所公立文理科綜合高等學府。澳門大學在澳門乃至亞洲都是具有較高學術聲譽和社會口碑的大學。而澳門大學的發展與空間的問題不僅最為突出,也最急切需要解決。因此,讓澳門大學第一個享受“橫琴模式”絕對是一個符合多方利益發展的英明之選。
大學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標誌,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尺規。“城市”與“大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岳麓書院為湖南大學彰顯“惟楚有材”的文化氛圍;武漢大學以城市花園的形象,用盛放的櫻花敞開校園氣象;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佔了溫哥華半城山水,凸顯城市的文化高峰;斯坦福大學門前的一株株有檔案的樹成為三藩市最有故事的地方。可見,但凡城市與大學交融,兩者均可相得益彰。
澳門大學作為橫琴島的先鋒,在登陸橫琴島後,如何保證“澳門大學”與“澳門”依然能聯繫緊密?如何將“澳門大學”與“澳門”更進一步的融合?
“融合”不單單指地理上的融入,更多地理解為一種無形的交匯。這種無形的交匯,會促成使澳門大學與澳門社會的相輔相成的發展,對雙方來說互有裨益。且從澳門大學的構成結構的三方面,即行政、學術和學生三方面來估算“融合”的意義。
從行政層面來看,作為澳門高等教育界的領頭羊,澳門大學對聯繫和團結本澳的其他高校責無旁貸。如果說建立一種長效性本澳高等教育機構負責人與本澳涉及教育機構溝通的機制,可以促進包括澳門大學在內的高等教育機構與本澳社會的溝通及融合的話,那麼澳門大學就很有必要積極擔負起領軍作用,唯“澳大”馬首是瞻。例如圖書館資源,澳門大學國際圖書館的藏書規模是本澳圖書館系統的翹楚,對於澳門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澳門大學搬遷至橫琴之後,如要繼續保持通過圖書館這個文化管道促進融合的進程的話,可以加大老校區及新校區圖書館資源對市民的開放力度和電子化程度來實現。
從學術層面來看,澳門大學的教師團隊結構合理,領域廣泛,主動參與本澳社會事務的積極性較強。更積極地調動教師們參與本澳事務,是促進澳門大學與澳門更為緊密融入的不二法門。澳門大學應更多鼓勵本校教師多結合澳門本地的實情作相關領域適度超前的研究,這樣才能為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援;以學院為單位,多方聯繫校外企業或相關的政府行政部門,多舉行研討會、交流會等類似活動促進理解和互通。這樣以來,在行業領域內就可以把澳門大學與澳門社會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從學生層面上看。澳門大學的學生作為個體,不論是博士生、研究生還是本科生,都應該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本澳事務中去,比如,可多組織參加本澳的相關社團組織及社會公益性組織等,這樣不僅使澳門社會的各個組織能夠得到更多新鮮血液的補充,還可以使學生們更瞭解澳門、熱愛澳門、發展澳門。
在澳門大學積極推動本校融入進澳門社會的同時,澳門社會也應該更多釋出善意為包括澳門大學在內的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對非本澳學生更要懷揣相容之心,從良性競爭的角度出發接納其作為澳門發展的生力軍。
這樣一種史無前例的“橫琴模式”究竟是由什麼原因催生呢?
從宏觀大局方面來看,自鄧小平同志1982年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以來,如何讓“一國兩制”隨時代之發展而保持其旺盛生命力也成了時代賦予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而“橫琴模式”的提出,是與時俱進地解決“一國兩制”時代創新與港澳新形勢下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的絕佳辦法。
從微觀角度即澳門自身發展而言,“彈丸之城”澳門當下發展的瓶頸是土地資源的匱乏和實體經濟的缺失。澳門社會經濟發展與土地空間的矛盾,以往是傾向於“問海要地”、不斷地填海吹沙造地,但是此舉成本頗高,而且對填海區域附近海底環境的毀滅性破壞也是不容忽視的;近些年來,澳門旅遊博彩業異軍突起,使澳門特區政府在“賺”的同時居安思危,需要為缺乏實體經濟支援的澳門尋找延續強勁發展的新途徑。呼喚新的增長點是澳門發展的內在要求,“橫琴模式”在此契機下也希冀有所作為。
“橫琴模式”是以澳門大學的新校區建設為中心。澳門大學作為澳門高等教育的龍頭,為澳門的人才培養做出了很大貢獻,然而卻始終不能進一步發展。澳門大學的發展問題,不是資金問題,不是師資問題,而是辦學空間問題。澳門大學現有註冊學生6000多人,目前的學生人均用地面積僅為8平方米,遠低於國家教育部有關辦學標準的基本要求,即人均67平方米。中央政府對橫琴批地的支持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正是解決了澳門大學土地資源匱乏的“燃眉之急”。這正是“橫琴模式”提出的著眼點。
那為何不以娛樂場、商場、工廠或者其他非盈利機構最先試水橫琴,而是一所公立大學的澳門大學?
究其原因,有三:首先,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非盈利機構是第一選擇。從社會大眾認同的角度分析,特區政府若先以公立大學試水橫琴,不僅能滿足澳門地區高等教育發展之迫切需求,也同時滿足了澳門社會公眾對特區政府職能的認同感;從商業角度分析,祇要是商業性投資,商業投資必然有賺有賠。若以商業先行,各方利益集團都會紛至沓來,如此一來,各方利益牽扯必定會出現一些問題,偏離“橫琴模式”的初衷。非盈利的機構試水橫琴是最佳選擇;其次,大學是非盈利機構中的第一選擇。在澳門的非盈利機構很多,選中一所大學也絕非偶然。澳門的高等教育因地形規模限制,發展長期滯後。甚至可以不誇張地說,它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窪地。一所知名大學,不僅能帶動當地學術氣氛,更能增加所在地的整體城市文化,從而推進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廣。選擇一所高等院校去登陸橫琴是明智之舉;最後,選擇澳門大學入駐橫琴,而非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等其他高校亦非偶然。澳門大學是澳門第一所現代大學,有較好的學科基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所公立文理科綜合高等學府。澳門大學在澳門乃至亞洲都是具有較高學術聲譽和社會口碑的大學。而澳門大學的發展與空間的問題不僅最為突出,也最急切需要解決。因此,讓澳門大學第一個享受“橫琴模式”絕對是一個符合多方利益發展的英明之選。
大學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標誌,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尺規。“城市”與“大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岳麓書院為湖南大學彰顯“惟楚有材”的文化氛圍;武漢大學以城市花園的形象,用盛放的櫻花敞開校園氣象;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佔了溫哥華半城山水,凸顯城市的文化高峰;斯坦福大學門前的一株株有檔案的樹成為三藩市最有故事的地方。可見,但凡城市與大學交融,兩者均可相得益彰。
澳門大學作為橫琴島的先鋒,在登陸橫琴島後,如何保證“澳門大學”與“澳門”依然能聯繫緊密?如何將“澳門大學”與“澳門”更進一步的融合?
“融合”不單單指地理上的融入,更多地理解為一種無形的交匯。這種無形的交匯,會促成使澳門大學與澳門社會的相輔相成的發展,對雙方來說互有裨益。且從澳門大學的構成結構的三方面,即行政、學術和學生三方面來估算“融合”的意義。
從行政層面來看,作為澳門高等教育界的領頭羊,澳門大學對聯繫和團結本澳的其他高校責無旁貸。如果說建立一種長效性本澳高等教育機構負責人與本澳涉及教育機構溝通的機制,可以促進包括澳門大學在內的高等教育機構與本澳社會的溝通及融合的話,那麼澳門大學就很有必要積極擔負起領軍作用,唯“澳大”馬首是瞻。例如圖書館資源,澳門大學國際圖書館的藏書規模是本澳圖書館系統的翹楚,對於澳門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澳門大學搬遷至橫琴之後,如要繼續保持通過圖書館這個文化管道促進融合的進程的話,可以加大老校區及新校區圖書館資源對市民的開放力度和電子化程度來實現。
從學術層面來看,澳門大學的教師團隊結構合理,領域廣泛,主動參與本澳社會事務的積極性較強。更積極地調動教師們參與本澳事務,是促進澳門大學與澳門更為緊密融入的不二法門。澳門大學應更多鼓勵本校教師多結合澳門本地的實情作相關領域適度超前的研究,這樣才能為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援;以學院為單位,多方聯繫校外企業或相關的政府行政部門,多舉行研討會、交流會等類似活動促進理解和互通。這樣以來,在行業領域內就可以把澳門大學與澳門社會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從學生層面上看。澳門大學的學生作為個體,不論是博士生、研究生還是本科生,都應該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本澳事務中去,比如,可多組織參加本澳的相關社團組織及社會公益性組織等,這樣不僅使澳門社會的各個組織能夠得到更多新鮮血液的補充,還可以使學生們更瞭解澳門、熱愛澳門、發展澳門。
在澳門大學積極推動本校融入進澳門社會的同時,澳門社會也應該更多釋出善意為包括澳門大學在內的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對非本澳學生更要懷揣相容之心,從良性競爭的角度出發接納其作為澳門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