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抽象雕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西方美术奉为正宗的写实主义的传统,由于抽象雕塑的独特语言丰富了西方现代艺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观点不同,雕塑语言也不同,抽象雕塑主要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抽象;雕塑;意境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抽象,原本是抽离的意思,从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来看,抽象是指不可辨认的与外在世界无直接关系的内容。艺术的形象大幅度偏离或者完全抛弃自然界的外观,是一种主观、情绪化的反映,这就是写意。我认为抽象雕塑对于形体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比较随性,不用说非得像什么实物或者是有着怎样的比例结构来规定它。但是这并不代表抽象雕塑没有任何要求,有的是不完全抽象,在具象的基础上变形夸张,有的是完全抽象,它一定要有美观的特征和内在的涵义。我所说的抽象人体就是半抽象也叫意向,它要求有点像某一具体事物而且又有变形夸张之处,要表现出夸张的美感和内在的涵义。抽象往往表现的是超出现实之外的境界,写实无法表现的境界,只要形态美,令人赏心悦目都是好作品。布朗库西被西方理论界称为“抽象雕塑之父”他认为:“事物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它内在的本质。”不是单纯的临摹人物或是自然相貌,只追求表面的相似之处,而是对客观事物“本”和“真”的认识。经过长期时间的斟酌和反复的思考将原本物质本身体表融汇于心继而表现在作品里面。一个好的作品要有精神和灵魂的,这种内在的精神和品质才能使作品散发光芒,让人铭记于心,下面分别从两位大师的作品中看看如何真正理解抽象雕塑的意境表现。
我比较喜欢的布朗库西大师的《吻》,它是在58.4厘米的石灰石上雕琢出极为简略的几条线条却表现出一对热恋中的相拥男女,一块石头中间做出了分开的效果变成了两个人,头发眼睛和嘴可以看出来但是没有腿,手臂有力地将两个人紧紧相连。其实细细看来就是几根线条,但是就是这几根线条表达出世界最珍贵的爱情,缠绵悱恻、不离不弃、荣辱与共。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这个作品让我想到了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根就是恋人的腿在地下仅仅缠绕,叶子是恋人的臂膀紧紧相拥,两个人的形象就像是大树一样的紧紧缠绕。而且石雕不易毁坏、不宜腐蚀的永久性正是表达了爱情的永久性,通过简单的线条、单纯的几何表现出纯洁真挚的感情,无任何复杂的利益。
亨利摩尔,他是英国至今都享有盛誉的雕塑家。我看到他早期的作品是不改变物质原本的属性,保留原有的特色,比如石雕、木雕他会让他的作品体现出一个有生命的石头,有生命的木头,也不会刻意为了’生命”二字把它变成一个人物的形象。大自然所赋予的每种东西都有自己的美,高山的雄伟壮丽、大海的波澜壮阔、小溪的潺潺流水、大风的呼啸而过、雷声的震耳欲聋等等都是自己独特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东西的特点。后期摩尔的作品比较成熟,在自己独特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大自然的元素,这正是说明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他最有名的《斜椅人物》,这个作品孔洞穿插的创新开拓了雕塑的新视野,《斜倚人物》这个作品能看出来是一个变形的人斜倚着非常休闲舒适的状态,细细品味发现整个人体像绵延起伏的山丘,有着高山、溪流、山谷,非常连贯的一个整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可以显示出人体的“力”和“美”,同时寓意人体虽小胸襟广阔,海纳百川。人类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肯定了人的重要性。或许是经历战争的缘故吧,在他的作品中将人和生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摩尔把原始艺术对人的生命热烈追求和表现形式通过质朴的雕塑展现出来。摩尔的打洞技术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没有很突兀的感觉,而且突显出作品的空间性,虚实结合,让雕塑的空间自然延伸,在雕塑中就可以欣赏到大自然。这样的雕塑和自然完美结合、互衬互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当然由此可以看出摩尔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深入的了解,现在看来中国的假山和《斜倚人物》颇有几分相似呢!
未见其本,通过抽象的线条、块面和几何形体可以看到作者的内在涵义就如久逢知己千杯少一般的情怀,只有看懂作品的内在涵义才能真正领悟到雕塑作品的魅力所在,懂得这个道理就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去理解抽象雕塑。这就是意向的魅力所在,引发深思,融入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抽象就是假设实物现实被渐渐远离,然而艺术可以通过多种的主观方式进行观察,抽象雕塑在展现其多层面含义和可预知的现实中还潜在很多不可预知性,它期待和观赏者有一次直接和简洁的对话,当然大部分是要观赏者自己领悟,这种领悟和生活、见识、文化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抽象雕塑表面看似很简单,但是它背后隐藏的内容很深刻,抽象雕塑并不是点、线、面、体等结构随意的去组织变形,而是深入研究后对事物进行提炼、重组或变形,充分表达作者的主观性。抽象雕塑语言是那么强烈而又简单、直接还具有神秘感、空灵不空旷、视觉冲击和思想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好的作品对经济、文化、心理、环境做过深刻的研究,为传递精神而创,大众而作,这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抽象雕塑》文良雕塑.
[2]《亨利·摩尔艺术全集》2011年9月1日金城出版社 摩尔.
[3]《布朗库西》 艺术家出版社 佚名.
关键词:抽象;雕塑;意境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抽象,原本是抽离的意思,从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来看,抽象是指不可辨认的与外在世界无直接关系的内容。艺术的形象大幅度偏离或者完全抛弃自然界的外观,是一种主观、情绪化的反映,这就是写意。我认为抽象雕塑对于形体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比较随性,不用说非得像什么实物或者是有着怎样的比例结构来规定它。但是这并不代表抽象雕塑没有任何要求,有的是不完全抽象,在具象的基础上变形夸张,有的是完全抽象,它一定要有美观的特征和内在的涵义。我所说的抽象人体就是半抽象也叫意向,它要求有点像某一具体事物而且又有变形夸张之处,要表现出夸张的美感和内在的涵义。抽象往往表现的是超出现实之外的境界,写实无法表现的境界,只要形态美,令人赏心悦目都是好作品。布朗库西被西方理论界称为“抽象雕塑之父”他认为:“事物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它内在的本质。”不是单纯的临摹人物或是自然相貌,只追求表面的相似之处,而是对客观事物“本”和“真”的认识。经过长期时间的斟酌和反复的思考将原本物质本身体表融汇于心继而表现在作品里面。一个好的作品要有精神和灵魂的,这种内在的精神和品质才能使作品散发光芒,让人铭记于心,下面分别从两位大师的作品中看看如何真正理解抽象雕塑的意境表现。
我比较喜欢的布朗库西大师的《吻》,它是在58.4厘米的石灰石上雕琢出极为简略的几条线条却表现出一对热恋中的相拥男女,一块石头中间做出了分开的效果变成了两个人,头发眼睛和嘴可以看出来但是没有腿,手臂有力地将两个人紧紧相连。其实细细看来就是几根线条,但是就是这几根线条表达出世界最珍贵的爱情,缠绵悱恻、不离不弃、荣辱与共。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这个作品让我想到了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根就是恋人的腿在地下仅仅缠绕,叶子是恋人的臂膀紧紧相拥,两个人的形象就像是大树一样的紧紧缠绕。而且石雕不易毁坏、不宜腐蚀的永久性正是表达了爱情的永久性,通过简单的线条、单纯的几何表现出纯洁真挚的感情,无任何复杂的利益。
亨利摩尔,他是英国至今都享有盛誉的雕塑家。我看到他早期的作品是不改变物质原本的属性,保留原有的特色,比如石雕、木雕他会让他的作品体现出一个有生命的石头,有生命的木头,也不会刻意为了’生命”二字把它变成一个人物的形象。大自然所赋予的每种东西都有自己的美,高山的雄伟壮丽、大海的波澜壮阔、小溪的潺潺流水、大风的呼啸而过、雷声的震耳欲聋等等都是自己独特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东西的特点。后期摩尔的作品比较成熟,在自己独特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大自然的元素,这正是说明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他最有名的《斜椅人物》,这个作品孔洞穿插的创新开拓了雕塑的新视野,《斜倚人物》这个作品能看出来是一个变形的人斜倚着非常休闲舒适的状态,细细品味发现整个人体像绵延起伏的山丘,有着高山、溪流、山谷,非常连贯的一个整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可以显示出人体的“力”和“美”,同时寓意人体虽小胸襟广阔,海纳百川。人类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肯定了人的重要性。或许是经历战争的缘故吧,在他的作品中将人和生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摩尔把原始艺术对人的生命热烈追求和表现形式通过质朴的雕塑展现出来。摩尔的打洞技术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没有很突兀的感觉,而且突显出作品的空间性,虚实结合,让雕塑的空间自然延伸,在雕塑中就可以欣赏到大自然。这样的雕塑和自然完美结合、互衬互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当然由此可以看出摩尔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深入的了解,现在看来中国的假山和《斜倚人物》颇有几分相似呢!
未见其本,通过抽象的线条、块面和几何形体可以看到作者的内在涵义就如久逢知己千杯少一般的情怀,只有看懂作品的内在涵义才能真正领悟到雕塑作品的魅力所在,懂得这个道理就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去理解抽象雕塑。这就是意向的魅力所在,引发深思,融入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抽象就是假设实物现实被渐渐远离,然而艺术可以通过多种的主观方式进行观察,抽象雕塑在展现其多层面含义和可预知的现实中还潜在很多不可预知性,它期待和观赏者有一次直接和简洁的对话,当然大部分是要观赏者自己领悟,这种领悟和生活、见识、文化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抽象雕塑表面看似很简单,但是它背后隐藏的内容很深刻,抽象雕塑并不是点、线、面、体等结构随意的去组织变形,而是深入研究后对事物进行提炼、重组或变形,充分表达作者的主观性。抽象雕塑语言是那么强烈而又简单、直接还具有神秘感、空灵不空旷、视觉冲击和思想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好的作品对经济、文化、心理、环境做过深刻的研究,为传递精神而创,大众而作,这就是抽象雕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抽象雕塑》文良雕塑.
[2]《亨利·摩尔艺术全集》2011年9月1日金城出版社 摩尔.
[3]《布朗库西》 艺术家出版社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