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大学生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对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代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几方面的原因后,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自律、自强、引导三个原则的一系列探索性对策。
关键词:智能机;新软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众所周知,目前一些大学中“三公”课程(公共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和公共数学)大多采用合班授课的方式,它有许多特点:教室空间大、听课人数多、座次不固定、师生互动少、课下交流少等,这些客观因素容易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弱化、课堂秩序杂乱、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的出现。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手机上网的便捷化和新型手机软件的出现,则成为导致以上问题的加速器和催化剂。
自1973年手机在美国诞生以来,它在全球普及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已经从以通话为主要功能的阶段进化到智能机阶段。当前,智能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智能机新软件陆续出现并不断升级。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74.5%提升至78.5%,较2012年下半年增速有所提升。智能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空前的方便的同时,也给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代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无形的挑战和潜在的机遇。
一、智能手机在课堂上成为“座上宾”的原因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和扩散,都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和自身因素。智能手机风靡于高校,成为公共课堂一些学生的“必需品”也绝非偶然。
首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为大一新生,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会在接受并熟练掌握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存在感;他们有不少人第一次远离开家乡开始独立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渴望扩大人际交流,渴望受到他人的肯定,渴望获取新鲜信息,渴望倾诉心声。
其次,智能手机新功能越来越多。信息化时代的一个特征就是新事物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最大功能就是有了更强大的芯片,让手机从电话升级到了电脑的高度。智能机除了传统手机的通话、短信、闹钟、音乐、电子书等基本功能外,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可以形成一个集娱乐、学习和通讯于一体的微型终端设备。以最近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微信为例,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安装微信的智能手机进行读音对讲、查看朋友圈动态、摇一摇等几乎成为一种风尚。
第三,一些大学生对部分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一方面,一些学生在一些课程开课之前就抱有偏见,认为该课程的含金量小、实用性低,对求职就业意义不大,因而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支配和课堂考勤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把一些课堂学习当成了一种煎熬,产生很无聊的感觉。一方面,一些高校课程仍然沿用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出现课堂上短暂的厌学情绪,这种情绪存在一种“传染”的能力,形成由点到面的局面。
二、智能手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影响
1.智能机新软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过程的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智能机取代窃窃私语、上课睡觉等问题成为影响授课效果的主要问题。
首先,大一学生在课堂上用微信等软件进行无声的交流、浏览网页或电子书籍必然会消耗大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会使学生漏掉一些重要知识点,降低了学习效率。
其次,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认真做笔记,借助照相等功能取代纸质笔记,往往在教师强调的地方拍一下照作为笔记,等到复习时打印出来。笔者认为手写笔记虽然耗时费力,但在强化记忆方面比照相式笔记要更为有效。
第三,对于课堂上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一些学生用智能机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用别人的答案应付教师的提问。这种貌似高效回答问题的形式,是放弃了课堂思考的过程,弱化了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甚至养成了大脑的惰性,对用手机上网解决问题形成依赖。
当然,在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往往只是一个建议,既不便于实际操作也没有强制效力;技术手段屏蔽信号虽然可行,但无法禁止大学生使用单机游戏或电子书阅读。所以课堂上出现了“一堂好课省流量,一堂差课费流量”的说法。
2.智能机新软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智能机新软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信息超载的现象,智能机像船一样把大学生带入到海量信息之中。在海量信息面前,大学生慢慢养成了浅阅读习惯,喜欢浅尝辄止地了解信息,无法把有效信息转化为个人知识或能力,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失去深入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在大学生鉴别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互联网信息流中掺杂反科学的谣言、违背史实的历史传闻及低俗庸俗的作品,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给阅读者造成认知偏差。阅读者在其影响下,一方面可能在网络世界中转载传播,另一方面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口口相传,这些信息在非正式场合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大,在一些人眼中可信度极高。当这些信息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发生矛盾时,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就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探索性对策
1.坚持自律原则,教师首先不用
要在课堂上减少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表明对课堂使用智能机的反对态度,这里不能只从管理者的角度简单生硬地列举规则甚至是处罚标准,更多的是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使用智能机软件的弊端,比如损害视力、影响学习、知识碎片化带来思考肤浅等。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课堂上不使用智能手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的管理者,教师在课上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更应强调自身的示范作用。可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设想,在课堂上教师告诫学生不要使用手机上网,之后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使用微信浏览消息,这样的劝导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只有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自律,用上课我不用的行动配合合理的规则制度,才能减少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智能机的现象。
2.坚持自强原则,内容有营养
课堂授课第一要务是传授知识,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主题,要解决大学生使用手机影响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授课这个环节上,增加授课内容的养分,即真理性和艺术性。教师应从提高自我理论素养、完善授课形式上下功夫。在课程内容上,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扎实自身理论功底,不断增强理论自信,才能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吸收学术前沿成果。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做到抓住事物的根本,形成彻底的理论并且说服人,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深入生活总结规律、了解生活广泛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最新理论,积极补充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等知识,有效拓宽知识覆盖面,在此基础上把基本道理讲透,把重要事实讲清,把好的例子讲活。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做到从统一化的教材体系向个体化的教学体系的转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本着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原则,让理论更加清晰易懂,案例更加贴近的生活,反馈更加及时有效,评价更加公正客观,给学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方式和多元化的解决路径,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功利性功能之外特有的思想性功能和艺术性功能。
在授课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把握学生审美需求,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课自身优势,提高授课方式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一方面教师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在解释道德理论时适当引用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和意境深远的中外名句,用这些语言符号拉近师生距离;另一方面在授课形式上继续扩大参与,在采用经典的课堂回答、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同时,增添微电影、社会调查、团队合作活动以及参观游览等形式,增加课程趣味性,增强互动性。用课程自身充足的设置形成集理论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优势,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没有时间使用智能手机。
3.坚持引导原则,开发新载体
阿尔温·托夫勒曾经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在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新事物要持积极疏导为我所用的态度,对待微信等新事物也应如此。由于微信特有的新功能,教师要积极开发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利用微信搭建个性化的思想教育平台。在课下时间,除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之外,加入“屏幕对屏幕”的交流,可以有效补充课上教学,实现网上网下、课上课下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保持平台对学生的开放性。本着自愿原则欢迎学生的加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作为管理员的教师花费一些时间去了解学生,通过课上表现与网络表现相结合,对多数学生有一个更加清晰、具体的认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这虽然是一项劳神费力的工作,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其二,保持平台的互动性。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本着立场正确、简短有趣的原则,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上适时地发布新的原创性话题,比如对当前大政方针解读、国际形势动态分析、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常识、人生规划及求职就业等。在此基础上欢迎学生积极点评,在点评中发现其思想动态、心情波动、基本立场等,有利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而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课下沟通时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学生数量庞大,知识结构存在差异,价值观迥异,每个人发布的话题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师对于大量的话题,应当以一种选择性点评的态度,对于一些典型、关注量大的话题予以重点把握,对于一般性话题采用公开式诙谐、幽默又不失深度的点评,对于个别问题采用点对点式细致耐心的沟通,解决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必要的思想引导。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既要承受智能机带来的客观冲击,也要借此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物质世界延伸到虚拟的数字世界,从单一静态教育变为多元动态教育,实现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刘江,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关键词:智能机;新软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众所周知,目前一些大学中“三公”课程(公共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和公共数学)大多采用合班授课的方式,它有许多特点:教室空间大、听课人数多、座次不固定、师生互动少、课下交流少等,这些客观因素容易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弱化、课堂秩序杂乱、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的出现。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手机上网的便捷化和新型手机软件的出现,则成为导致以上问题的加速器和催化剂。
自1973年手机在美国诞生以来,它在全球普及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已经从以通话为主要功能的阶段进化到智能机阶段。当前,智能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智能机新软件陆续出现并不断升级。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74.5%提升至78.5%,较2012年下半年增速有所提升。智能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空前的方便的同时,也给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代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无形的挑战和潜在的机遇。
一、智能手机在课堂上成为“座上宾”的原因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和扩散,都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和自身因素。智能手机风靡于高校,成为公共课堂一些学生的“必需品”也绝非偶然。
首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为大一新生,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会在接受并熟练掌握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存在感;他们有不少人第一次远离开家乡开始独立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渴望扩大人际交流,渴望受到他人的肯定,渴望获取新鲜信息,渴望倾诉心声。
其次,智能手机新功能越来越多。信息化时代的一个特征就是新事物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最大功能就是有了更强大的芯片,让手机从电话升级到了电脑的高度。智能机除了传统手机的通话、短信、闹钟、音乐、电子书等基本功能外,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可以形成一个集娱乐、学习和通讯于一体的微型终端设备。以最近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微信为例,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安装微信的智能手机进行读音对讲、查看朋友圈动态、摇一摇等几乎成为一种风尚。
第三,一些大学生对部分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一方面,一些学生在一些课程开课之前就抱有偏见,认为该课程的含金量小、实用性低,对求职就业意义不大,因而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支配和课堂考勤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把一些课堂学习当成了一种煎熬,产生很无聊的感觉。一方面,一些高校课程仍然沿用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出现课堂上短暂的厌学情绪,这种情绪存在一种“传染”的能力,形成由点到面的局面。
二、智能手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影响
1.智能机新软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过程的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在课堂使用智能机取代窃窃私语、上课睡觉等问题成为影响授课效果的主要问题。
首先,大一学生在课堂上用微信等软件进行无声的交流、浏览网页或电子书籍必然会消耗大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会使学生漏掉一些重要知识点,降低了学习效率。
其次,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认真做笔记,借助照相等功能取代纸质笔记,往往在教师强调的地方拍一下照作为笔记,等到复习时打印出来。笔者认为手写笔记虽然耗时费力,但在强化记忆方面比照相式笔记要更为有效。
第三,对于课堂上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一些学生用智能机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用别人的答案应付教师的提问。这种貌似高效回答问题的形式,是放弃了课堂思考的过程,弱化了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甚至养成了大脑的惰性,对用手机上网解决问题形成依赖。
当然,在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往往只是一个建议,既不便于实际操作也没有强制效力;技术手段屏蔽信号虽然可行,但无法禁止大学生使用单机游戏或电子书阅读。所以课堂上出现了“一堂好课省流量,一堂差课费流量”的说法。
2.智能机新软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智能机新软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信息超载的现象,智能机像船一样把大学生带入到海量信息之中。在海量信息面前,大学生慢慢养成了浅阅读习惯,喜欢浅尝辄止地了解信息,无法把有效信息转化为个人知识或能力,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失去深入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在大学生鉴别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互联网信息流中掺杂反科学的谣言、违背史实的历史传闻及低俗庸俗的作品,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给阅读者造成认知偏差。阅读者在其影响下,一方面可能在网络世界中转载传播,另一方面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口口相传,这些信息在非正式场合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大,在一些人眼中可信度极高。当这些信息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发生矛盾时,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就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探索性对策
1.坚持自律原则,教师首先不用
要在课堂上减少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表明对课堂使用智能机的反对态度,这里不能只从管理者的角度简单生硬地列举规则甚至是处罚标准,更多的是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使用智能机软件的弊端,比如损害视力、影响学习、知识碎片化带来思考肤浅等。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课堂上不使用智能手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的管理者,教师在课上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更应强调自身的示范作用。可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设想,在课堂上教师告诫学生不要使用手机上网,之后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使用微信浏览消息,这样的劝导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只有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自律,用上课我不用的行动配合合理的规则制度,才能减少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智能机的现象。
2.坚持自强原则,内容有营养
课堂授课第一要务是传授知识,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主题,要解决大学生使用手机影响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授课这个环节上,增加授课内容的养分,即真理性和艺术性。教师应从提高自我理论素养、完善授课形式上下功夫。在课程内容上,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扎实自身理论功底,不断增强理论自信,才能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吸收学术前沿成果。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做到抓住事物的根本,形成彻底的理论并且说服人,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深入生活总结规律、了解生活广泛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最新理论,积极补充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等知识,有效拓宽知识覆盖面,在此基础上把基本道理讲透,把重要事实讲清,把好的例子讲活。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做到从统一化的教材体系向个体化的教学体系的转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本着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原则,让理论更加清晰易懂,案例更加贴近的生活,反馈更加及时有效,评价更加公正客观,给学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方式和多元化的解决路径,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功利性功能之外特有的思想性功能和艺术性功能。
在授课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把握学生审美需求,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课自身优势,提高授课方式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一方面教师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在解释道德理论时适当引用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和意境深远的中外名句,用这些语言符号拉近师生距离;另一方面在授课形式上继续扩大参与,在采用经典的课堂回答、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同时,增添微电影、社会调查、团队合作活动以及参观游览等形式,增加课程趣味性,增强互动性。用课程自身充足的设置形成集理论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优势,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没有时间使用智能手机。
3.坚持引导原则,开发新载体
阿尔温·托夫勒曾经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在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新事物要持积极疏导为我所用的态度,对待微信等新事物也应如此。由于微信特有的新功能,教师要积极开发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利用微信搭建个性化的思想教育平台。在课下时间,除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之外,加入“屏幕对屏幕”的交流,可以有效补充课上教学,实现网上网下、课上课下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保持平台对学生的开放性。本着自愿原则欢迎学生的加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作为管理员的教师花费一些时间去了解学生,通过课上表现与网络表现相结合,对多数学生有一个更加清晰、具体的认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这虽然是一项劳神费力的工作,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其二,保持平台的互动性。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本着立场正确、简短有趣的原则,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上适时地发布新的原创性话题,比如对当前大政方针解读、国际形势动态分析、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常识、人生规划及求职就业等。在此基础上欢迎学生积极点评,在点评中发现其思想动态、心情波动、基本立场等,有利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而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课下沟通时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学生数量庞大,知识结构存在差异,价值观迥异,每个人发布的话题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师对于大量的话题,应当以一种选择性点评的态度,对于一些典型、关注量大的话题予以重点把握,对于一般性话题采用公开式诙谐、幽默又不失深度的点评,对于个别问题采用点对点式细致耐心的沟通,解决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必要的思想引导。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既要承受智能机带来的客观冲击,也要借此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物质世界延伸到虚拟的数字世界,从单一静态教育变为多元动态教育,实现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刘江,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