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我国宗教中国化:困难挑战与实践进路

来源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局限于民族领域研究与探讨,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必须高度重视的宗教领域.宗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双面影响,要力求扩大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求,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融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引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要从加强宗教思想引领、提升宗教法治建设、搭建宗教文化平台等方面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其他文献
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展开的国际和国内背景,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的八个要点,即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对待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导”的根本态度、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加强宣传教育、政策指导、贯彻落实三个方面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建议.
我国宗教中国化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需要解决好宗教中国化认知程度、互联网宗教事务及基层宗教事务治理效能提升等重点问题.可以从明确“一项原则”、守好“二道红线”、平衡“三组关系”、坚持“四位一体”、构建“五维协作”、推进“六路齐发”方面做好实践创新工作,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持续发展.
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路径.由于在历史定势影响、政党意识淡薄、利益代表趋同和制度供给结构性失衡的交错作用下,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还未能实现最理想的效能,面临着主体性缺失、决策参与能力弱化、内外整合能力不足、利益代表泛化和制度粗放化等现实挑战.应当全方位提升和再造政党的主体性,集智聚力整合组织力量,加强政党协商的法治化建设,精细化政党协商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民主党派更好地参与政党协商,更好发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