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材料解析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史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对材料解析题往往因“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而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高中的材料解析题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绝不能到高三才临阵磨枪,只有从高一这个承上启下的起始年级结网而渔。
让学生学会分析史料,那要先从学习阅读开始。学习阅读是这样一种事件,即学习理解书面材料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以便领会这种意义。
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如何依托教材使学生学会阅读技能、理解潜在意义呢?充分把握关键词、扣准历史概念、横向迁移知识、掌握章节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关键词
1.程度词:抓住程度词,可以理出事件发展的完整过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加强”、“强化”、“进一步加强”等几个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经历了“开始形成”、“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和“完全形成”四个阶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
2.重复词和序数词:抓住这类词可以建立同类内容的专题知识体系。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相互关系发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相互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抓住线索,再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一过程,产生了何影响,从中得出什么认识等。这样做有助于建立立体知识结构。
3.关联词:关联词表示事物间的联系,抓住这类词利于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不仅能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还有助于深化认识。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虽继续抗战,但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通过提示词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蒋介石抗战态度的变化——动摇,更应注意蒋仍“坚持”抗战而没有放弃抗战。
4.对比词:抓住这一类词可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一般规律(普遍性)和某个事件的突出特点(特殊性)。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不同”表现在哪里?为何会有这种不同?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各国的特点;结果是一样的,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本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将不同方式与相同结果结合我们更能认识历史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5.抓住既能体现主体内容,又能拓展、深化教材的提示词,逐步分析,层层深入,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如“14、15世纪,人类历史经历着巨大的转折”。句中“转折”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转折”?根本“转折”是什么?从而准确把握本阶段的特点和经济与政治、思想的关系等。再如:“督政府一方面……,另一方面……建立正常秩序。”句中“正常”是提示词。由此分析“正常”的表现是什么?为何说是“正常”?之前是“不正常”,表现是什么?为何会出现这种“不正常”?这就能深化对法国大革命过程的理解。
二、 扣准历史概念
有的历史概念本身就包含了许多要素,抓住这些要素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该概念。如:“新思潮萌发”,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含义:思想潮流而不是其它潮流;二思想的特点是“新”而不是“旧”;三程度是“萌发”而不
是发展或广泛传播
三、掌握章节结构
前三方面均是由“点”切入,要想全面理解通篇教材,更要将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把握。由点入句,连句成段,组段成篇,篇组成章。阅读过程中,句的地位不容低估,句与句之间基本上是包含、并列两种关系。是包含关系的,要把握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不外乎段首、段中、段末三个位置”,在历史教材的叙述中一般在段首,每目标题即为中心句;在前言介绍中一般用并列关系的句子从多个角度、按时间顺序介绍本章内容,如教材中每章的前言部分即是这种表述方式。
四、教学中选择适当的史料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
高中的材料解析题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绝不能到高三才临阵磨枪,只有从高一这个承上启下的起始年级结网而渔。
让学生学会分析史料,那要先从学习阅读开始。学习阅读是这样一种事件,即学习理解书面材料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以便领会这种意义。
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如何依托教材使学生学会阅读技能、理解潜在意义呢?充分把握关键词、扣准历史概念、横向迁移知识、掌握章节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关键词
1.程度词:抓住程度词,可以理出事件发展的完整过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加强”、“强化”、“进一步加强”等几个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经历了“开始形成”、“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和“完全形成”四个阶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
2.重复词和序数词:抓住这类词可以建立同类内容的专题知识体系。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相互关系发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相互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抓住线索,再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一过程,产生了何影响,从中得出什么认识等。这样做有助于建立立体知识结构。
3.关联词:关联词表示事物间的联系,抓住这类词利于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不仅能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还有助于深化认识。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虽继续抗战,但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通过提示词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蒋介石抗战态度的变化——动摇,更应注意蒋仍“坚持”抗战而没有放弃抗战。
4.对比词:抓住这一类词可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一般规律(普遍性)和某个事件的突出特点(特殊性)。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不同”表现在哪里?为何会有这种不同?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各国的特点;结果是一样的,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本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将不同方式与相同结果结合我们更能认识历史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5.抓住既能体现主体内容,又能拓展、深化教材的提示词,逐步分析,层层深入,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如“14、15世纪,人类历史经历着巨大的转折”。句中“转折”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转折”?根本“转折”是什么?从而准确把握本阶段的特点和经济与政治、思想的关系等。再如:“督政府一方面……,另一方面……建立正常秩序。”句中“正常”是提示词。由此分析“正常”的表现是什么?为何说是“正常”?之前是“不正常”,表现是什么?为何会出现这种“不正常”?这就能深化对法国大革命过程的理解。
二、 扣准历史概念
有的历史概念本身就包含了许多要素,抓住这些要素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该概念。如:“新思潮萌发”,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含义:思想潮流而不是其它潮流;二思想的特点是“新”而不是“旧”;三程度是“萌发”而不
是发展或广泛传播
三、掌握章节结构
前三方面均是由“点”切入,要想全面理解通篇教材,更要将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把握。由点入句,连句成段,组段成篇,篇组成章。阅读过程中,句的地位不容低估,句与句之间基本上是包含、并列两种关系。是包含关系的,要把握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不外乎段首、段中、段末三个位置”,在历史教材的叙述中一般在段首,每目标题即为中心句;在前言介绍中一般用并列关系的句子从多个角度、按时间顺序介绍本章内容,如教材中每章的前言部分即是这种表述方式。
四、教学中选择适当的史料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