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很多方面来说,本书都可以看作是一封信。而收信人,则是20岁时的我。在书中,我谈论了很多我希望在自己上大学时能有人激发我去思考的问题——比如说,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时的我与很多今天的孩子一样(当时的孩子也一样),像个僵尸一样走进大学校园。对你们来说,大学是一片空白。大学是“接下来要考虑的事”。你去上大学,学点儿东西,然后再去做很多其他事情,比如说很可能去读个研究生。前方是一些你不太清楚的目標:地位、财富、往上爬——总之,“成功”。至于选择什么大学,那完全是为了满足炫耀的需要,因此你当然会选最好的大学。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读大学,大学如何帮助你找到自我,或者说大学如何帮助你独立思考,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些问题你根本想都没想过。与今天的孩子一样,我只是被动地去做那些周围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我的大学生涯开始于1981年,当时美国的精英教育系统刚刚开始成型,但已经初具规模,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在本书当中,我所说的“精英教育”不仅指一些如哈佛、斯坦福、威廉姆斯之类的名校和那些处于第二层级的重点学校;还包括所有与之相关的一切,比如说一些私立学校和经费充裕的公立高中;如今正蓬勃发展的辅导行业和学习咨询服务、考试辅导以及各种荣誉项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学录取流程;各种紧随本科之后的名牌研究生院和大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拼命把孩子推进这台庞大机器的父母和社区(主要是中上阶层)。简言之,我们的整个精英教育系统。
  这个系统会如何影响我们孩子们的命运,孩子们该如何摆脱这个系统,这个系统会对我们的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消除这些影响——这就是我要在本书中谈到的话题。我曾经在耶鲁大学教过一门课,主要讲授“友谊”这个话题。记得有一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独处的重要性”。我认为,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则是反思的前提。学生们想了一下,反思——独处——精神生活,之前似乎从未有人让他们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一名学生似乎恍然大悟:“所以您是说,我们其实都是一群优秀的绵羊?”都是?那肯定未必。但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了本科,后来又在那里拿到博士学位,并当过5年的研究生导师;后来在耶鲁担任10年教职——我感觉大多数学生多多少少都是如此。当前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2008年,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我发表了一篇文章来讨论这些问题。文章的名字叫《精英教育的劣势》,文章发表在《高等教育》杂志上。因为这只是一家小型文学季刊,所以我想这篇文章最多只能吸引几千名读者的注意。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文章一经发表,就立刻像病毒一般传播开来。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
  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人们发现,这并不只是某位离职教授在发牢骚。从我收到的海量电子邮件来看(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正在学校就读或者刚刚毕业的学生),我的文章引起了当今这些年轻的天之骄子们的广泛共鸣。他们感觉自己上当了,当前的教育系统没有让他们接受任何有意义的教育,它灌输给他们一套他们排斥却又无法摆脱的价值观,同时却又没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训练,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未来。
  从那之后,我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他们的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我的一次再教育,这本书就是我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会尽量引用他们的原话,但书中的每一页都渗透了我的思考,即我对大家需要思考什么以及想要思考什么的总结。如今市场上关于高等教育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据我所知,直接面向学生的书屈指可数,能够说出他们心声的书,更是凤毛麟角。
  最后澄清一下我所说的“精英”这个词。现在这个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指自由主义者、知识分子或任何反对比尔·奥雷利的反义词,但在本书当中,我用“精英”指代那些占据社会上层位置的人,既指保守分子,又指自由主义者,既包括商务人士,也包括职业人士,既包括上层人士,也包括中产阶级上层——比如说企业经理、各种奖项获得者以及所有进入重点学校并运营各种机构来满足自我利益的人。此外本书也为当前统治阶级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画像——很明显,他们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已经到了。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总担心母亲丢了,或者被人冒名顶替。每次母亲出门前我都盯着她牙上的一个小黑点看,看仔细了,要是母亲走丢了,或者谁来冒充她,我就找这个小黑点,找到小黑点就找到了母亲,那小黑点是两颗牙齿之间极小的洞,笑的时候会露出来。  母亲每年要去一两次外婆家。外婆家离我家也就四五十公里,但因为跨了省,让我倍觉遥远。母亲出门前我就盯着她牙上的小黑点看,努力记忆得最完整全面,如果回来的是另外一个人,就算她长得和
期刊
昨天上午九点左右,天津一家媒体记者来电采访,才得知陳忠实老了。紧接着本地记者轮番来电问感受。我一概回答:无话可说,说了他也听不见。噩耗来得太突然,一下子懵得失了语。  陈忠实一直患病住院。他不会发短信,只会看短信、回电话。4月21日上午,我发短信给他:“陈老师好!很想念您,却不知道方便不方便拜望。方便的话,随时召唤。方英文。”因为他不会储存姓名号码,电话响了没法辨认谁来的。所以我每次发短信给他时,
期刊
玉皇招我做女婿,我嫌路远我不去,我要回我老回家去。每次回家,心情都是一样的隆重,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常常不是父亲母亲最先迎接的,比如玉米叶子牵了衣服,比如一只青蛙跳了出来,比如一群鸡。  一群鸡在路边的竹了栅杆上闭目养神,我咳嗽一声,它们都没动弹,像见过大世面似的。谁家的鸡啊?回家问母亲,母亲说,咱家养的啊。  这群鸡都是白的,像云朵,有一只刚刚学会打鸣,会跳高,跳上树杈时站不稳,于是扑散了一会儿翅膀
期刊
今天父亲下葬。电话在周一上午9点打来,当时我在上班的路上。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我回到昆明,进了家,父亲已经变成了一张黑白照片。他严肃地看着我,像是在问:为什么又被老师留堂了?在过去十年间,他是客厅里坐在轮椅上的一道背影,无声隐没在电视节目斑斓的光影之中。现在,他成为某种以蜡烛、青香、鲜花为食的存在,终于转过脸来和我对视。  父亲生于1937年,属牛,白族。家在怒江地区松柏乡,
期刊
一  1949年4月8日,前两年去国,此时刚刚借道香港回到北京的诗人卞之琳,带着一种应和中国巨变的“十分兴奋”,给远在上海的巴金写去一信:“我已经回到这里,十分兴奋。你知道要是没有这番大变,我是决不肯再回到这个一向喜欢而早成深恶痛绝的地方。年近四十,我决定彻底重新做人……”在说到自己的稿费等情况后,卞之琳突然来了一句:“从文糊涂,暂在医院修养,害得三姐真苦。私交上讲他实在太对不起我,可是我总不愿对
期刊
每次圣诞节或者情人节,我从不寄希望得到先生的礼物。先生说,这种节日本意是好的,只是给商人利用了。又说,何必为了节日才买东西送来送去呢?凡事但凭一心,心中想着谁,管它什么节日,随时都可送呀!  我也深以先生的看法为是,所以每天都在等礼物。  有一天先生独自进城去找朋友,我不耐那批人,就在家里缝衣服。先生走时,我检查了他的口袋,觉得带的钱太少。一个男人,要进城去看朋友,免不得吃吃喝喝,先生又是极慷慨的
期刊
2008年,杭州出了桩不大不小的新闻,交警拦下了一个开着拖拉机的青年,原因听来荒谬——拖拉机上站着一头骆驼。警方问讯后得知,这峰骆驼是他在新疆买的,他一路开着轰隆隆的拖拉机,载着水土不服的骆驼,从南疆走到了南方。警方做主,把那头骆驼卖给了附近的动物园,又给了他一笔交通费,让他回了福建老家。这个年轻人太配合,第二天就坐火车走了,没给记者们发挥的余地,也没给新闻发酵的时间。  告诉我这则过气消息的,是
期刊
周末与家人闲游水乡古镇新市,在由块块旧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我与拉煤老人陆松芳不期而遇,实在是又惊又喜。  华灯初上,人流渐稀。老人则深弯着腰,弓步拉着他的煤车,汗流浃背,渗湿布衣。我虽不是毫无思想准备,但看到他年逾八十还在干着这般的重体力活,还是有些吃惊有些不忍。听到我的招呼,老陆停住脚步,面露喜色,直起身子与我聊天,一如既往地热情。  老陆是生活在这个江南小镇一名普通的老人,每天以拉双轮车给居民送
期刊
一对情侣总把我当评判,细节掰开了揉碎了,彼此把对方逼到死角无处可逃。  “为什么打牌那么晚才回家?”  “因为不知道你在家。”  “你又没问我在不在家。”  “我们通电话的时候,你没有告诉我你在家。”  “所以呢?”  “所以如果通电话的时候,你说你在家,我就会早回家。你在家我就早回。”  “如果我不说呢?”  “那我以后一定问。”  “好,那咱们说好了,以后下班之后打电话,你要问我在哪里,我也要
期刊
在“锵锵三人行”里看到吴君如谈她和陈可辛的关系,她说年轻的时候曾经很想结婚,但过了那个阶段,这种向往就淡了,如果将来某一天她决定结婚,那一定是出于想浪漫一把的目的。  婚姻一度是女性安身立命的唯一手段,成为一个男人的法定配偶,就有了共同支配那个男人财产和资源的权利,即使这段关系最终结束,也还能分走他的钱,以保障自己将来的生活。很多婚姻都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它掐掉女人一切浪漫幻想,现在有一个女人站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