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是一个感性思维群体,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主要依靠图像。所以,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插图直观再现数学知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易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学好数学功不可没。也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究了教材插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作用,以优化数学教学,提升数学课堂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插图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堂必须以“兴趣”为中心开展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小学生认知世界从直观、感性的事物开始,目光往往被色彩绚丽、生动有趣的图片所吸引,从而产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插图内涵,利用插图这一辅助工具形象地教学数学知识,降低知识难度,帮助学生轻松获取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具体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呢?接下来,我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 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数学概念和规律都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而教材插图是数学理论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采用角色扮演、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插图内容,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学习,在直观、感性的图画中获得抽象、理性的数学知识,从而优化数学教学,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我利用插图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快乐获取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具体如下:
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说明插图中的内容;其次,让学生模仿插图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即,学生A扮演卖风筝的人,学生B、C、D扮演买风筝的人挑选风筝,学生B挑选了一个3.5元的风筝,学生C问:买3个这样的风筝要多少钱?而学生A需要算出3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除了获得了快乐,学生还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因而调动了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热情,积极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和方法。可见,利用插图辅助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数学课堂。
二、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学更加強调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发展学习能力。因而“自主探究”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自觉性和纪律性较差,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进行自主探究几乎是不可能的。针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利用插图信息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研究,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位置”时,我利用插图组织了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习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体如下:
首先,让学生翻到“位置”这一章节,观察插图;其次,找一名同学描述插图的内容,获取“张亮同学在(2,3)这一位置的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即,图画中的教师是如何获取张亮的位置的?观察插图,说出王艳、赵雪等同学又在哪个位置?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心中的疑问被激发,从而产生了探究真相的欲望。于是,我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结合插图信息,进行了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观察、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活动,从“第2列,第3行的同学”这一文字信息以及座位图表推导出了“位置”的定义以及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可见,利用插图可以优化数学教学。
三、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萌芽阶段,没有任何数学基础。所以,小学生在面对数学概念、规律等抽象性知识时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死记硬背”只能短时记忆信息,并不能将信息内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插图搭建引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从而彻底掌握数学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教学品质。
例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面对“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样抽象的文字性叙述,学生难以消化知识。为此,我借用教材插图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引桥,让学生从图画信息中感受文字的含义,从而理解等式性质,获取知识。具体如下:
首先,让学生观察等式的性质这一章节的插图,描述插图内容。如,一个茶壶的重量等于两个杯子的重量,后来在天平的两边各放了两只同样的杯子,结果重量相同;然后,根据观察所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插图信息,在概括、总结中,学生获得了等式的性质,由此深刻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可见,利用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材插图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插图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增加课堂的有效性,优化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吉仲书.浅谈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插图效应[J].新课程(小学版),2017(3).
[2]赵巧云.充分发挥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10(7).
作者简介:
黄昌岚,河南省信阳市,仁和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插图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堂必须以“兴趣”为中心开展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小学生认知世界从直观、感性的事物开始,目光往往被色彩绚丽、生动有趣的图片所吸引,从而产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插图内涵,利用插图这一辅助工具形象地教学数学知识,降低知识难度,帮助学生轻松获取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具体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呢?接下来,我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 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数学概念和规律都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而教材插图是数学理论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采用角色扮演、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插图内容,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学习,在直观、感性的图画中获得抽象、理性的数学知识,从而优化数学教学,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我利用插图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快乐获取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具体如下:
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说明插图中的内容;其次,让学生模仿插图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即,学生A扮演卖风筝的人,学生B、C、D扮演买风筝的人挑选风筝,学生B挑选了一个3.5元的风筝,学生C问:买3个这样的风筝要多少钱?而学生A需要算出3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除了获得了快乐,学生还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因而调动了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热情,积极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和方法。可见,利用插图辅助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数学课堂。
二、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学更加強调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发展学习能力。因而“自主探究”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自觉性和纪律性较差,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进行自主探究几乎是不可能的。针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利用插图信息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研究,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位置”时,我利用插图组织了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习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体如下:
首先,让学生翻到“位置”这一章节,观察插图;其次,找一名同学描述插图的内容,获取“张亮同学在(2,3)这一位置的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即,图画中的教师是如何获取张亮的位置的?观察插图,说出王艳、赵雪等同学又在哪个位置?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心中的疑问被激发,从而产生了探究真相的欲望。于是,我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结合插图信息,进行了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观察、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活动,从“第2列,第3行的同学”这一文字信息以及座位图表推导出了“位置”的定义以及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可见,利用插图可以优化数学教学。
三、 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萌芽阶段,没有任何数学基础。所以,小学生在面对数学概念、规律等抽象性知识时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死记硬背”只能短时记忆信息,并不能将信息内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插图搭建引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从而彻底掌握数学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教学品质。
例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面对“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样抽象的文字性叙述,学生难以消化知识。为此,我借用教材插图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引桥,让学生从图画信息中感受文字的含义,从而理解等式性质,获取知识。具体如下:
首先,让学生观察等式的性质这一章节的插图,描述插图内容。如,一个茶壶的重量等于两个杯子的重量,后来在天平的两边各放了两只同样的杯子,结果重量相同;然后,根据观察所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插图信息,在概括、总结中,学生获得了等式的性质,由此深刻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可见,利用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材插图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插图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增加课堂的有效性,优化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吉仲书.浅谈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插图效应[J].新课程(小学版),2017(3).
[2]赵巧云.充分发挥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10(7).
作者简介:
黄昌岚,河南省信阳市,仁和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