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前教师要善引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形式,它是4"-~k才情、灵性的体现,它是极富个性特点的一项活动,正因其“个性”化,作文教学也便成了语文教师说不出的痛。学生“无米下炊”,教师也束手无策,只能任其自行发展,似乎作文能力的高下是学生先天注定、与生俱来的,教师无可奈何,也无能为力。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二期上王栋生老师的作文课例《你的生活是大地》,我深有感触。它让我认识到在写作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素材,展现自我方面,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是责任重大。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了,信息量多了,他们对那些重大事件、流行时尚、娱乐八卦等了解得多了,对现代咨询工具很熟,他们的信息较多地来自于这些工具,可他们对自己与生俱来的、经济适用、不需任何外界辅助工具就能使用的器官——眼和耳的最原始的功能却淡忘了,他们不去观察生活本身,总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很多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事、物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也不想动脑,于是作文时便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实在不得已的时候就胡编乱造,造的也不过是拾夹子、让位子、推车子、扶瞎子,甚至死老子这类不知被他的“先学”们嚼过多少遍的牙慧!即使不编,记的也就是“流水账”,没有个人的情感在里面,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是学生“观察兴趣的淡化,知觉的钝化,思维的退化,情感的单调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唤醒学生钝化的知觉,引导他们关注外物、感应外物,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1.引导学生观察,感悟,思考自己的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通过观察,对客观事物直接感知是获得写作素材最基本的方式。抒发真情,论述真理,表白真我,最可用最该用的材料应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让学生明白只有训练出敏锐而且具有透视的眼光,才能捕捉到生活的真善美”。
  
  2.适时刺激,以激起他们对外物观照的需求
  
  大多数学生没有仔细观察外物的习惯,也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完成你指定的任务,如:你要求他们去观察花圃里的某一植物,他们会仔细去观察该植物的花、叶、茎等的形状、颜色等,但其他事物,哪怕跟你指定的植物長在一起的另一种植物就不甚关心了。因而我们在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无意注意。因为人们有很多知识经验是由无意注意获得的,无意注意对人生来说同样重要。王栋生老师课例2、3、4、6组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不被注意的孝隋,如第6组问题“教学楼有几层?每层有多少级?”第一个问题不难回答,可第二个问题就让人发陪了,有几个人注意过每层有多少级的?教师通过类似问题的刺激,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受到触动,甚至震动,让他们意识到应该时时刻刻都要积极主动地观察我们的生活世界,做个有心人,为打开思维之门奠定基础。
  
  3、激活学生心理的既有积淀
  学生在写作之前头脑中往往已有一些材料,但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时教师就要激活学生既有积淀。如:写暑假里的一件事,先让学生回顾暑假生活,逐一列出自己印象较深的事情,聚材取事,选出自己最想写的事,然后再现事件,当然再现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写出自己的情感、心理感受,甚至包括现在的理性认识等。
  
  4、引导学生合理的表达
  很多时候,学生写作素材有了,对将要写的事物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下笔写却有困难。他们总觉得无话说,或者是说不出自己心理想的,找不到合适的词句,特别是一些细腻的情感,表达总是不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阅读积累过少,二是有积累不会用。第一种情况易弥补,第二种情况解决难度较大。
  从小学起,各年级课本都有一定量的背诵内容,教材指定背诵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诗词成语等,学生积累了不少,可翻翻学生的作文,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影,他们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运用完全脱节!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个性化、有创意地表达,不是培养一个个“书橱”!很多学生不能将所背内容有效内化,建构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因而教师要通过一些具体活动或硬性规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正确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
  正如王栋生老师所说“你的生活是大地”,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生活中选取鲜活的写作素材,写出有个陛、有灵性的优秀作文。
  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素材,展现自我方面,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是责任重大,同时也很高尚。
  
  参考文献
  [1]韩建飞《写作是一棵自然生长的树》(《中学语文教学》.
  [2]黄东斌《浅论作文材料的有效内化》(《中学语文教与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自学能力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朗读;教学;感情;能力    一、朗读的意义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读”是极为重要的,朗读是通过富有感情的艺
如何让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如何让教育手段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繁杂的班主任工作。这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我仅就在学生心理引导方面,谈谈平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学校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学生则是这个群体的主体构成,这就决定了学校是一个不成熟的小社会,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趋于多元化,孙子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那么对于處在叛逆期的高中学生而言,对其成长的引导需要
[摘要]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人固有的心理状态。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物理的努力程度。而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做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认知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我有效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注重课外实  [关键词]物理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德育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德育教育发展的问题,要加强中学德育。就必须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一)德育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实际  在中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经常被政治课来代替。这使得德育教育的目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阅读又是了解文化的桥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更好的去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早已不仅限于书本。怎样更好的进行对学生的阅读教育一直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一、中学生与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错别字现象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普遍重数量轻准确率;二、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缺乏形象的分析;三、中学语文学习重文本体验轻写字训练;四、部分业务不精的教师的影响。应对农村学生当中的错别字现象应从以下做起:第一,加强学生生字、词语学习的指导与督查。第二,在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写字教学。第三,教给学生分析汉字的方法。第四,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加强教
【摘要】学好音标是打开英语大门的“金钥匙”,进入英语王国的“拐杖”,是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分步骤进行音标教学,措施到位,扎实打好音标基础关可较早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想让学生轻松的学习英语,音标教学是第一步。  【关键词】学好音标 步骤 优化教学方法 课标理念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通常是把教学内容,教学经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功能的一种手段。 地理教学涉及内容广泛,从宏观到微观,从远古到未来,时间、空间跨度都很大。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教学内容精简实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