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tmd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自学能力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对相当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并达到所学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的说,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需要,又有可能。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在此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要使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兴趣,而兴趣产生于需要,只有把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才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旁的学科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揭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哲学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物理也有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基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我以政治课本为主,充分利用课堂指导学生学会读课本。首先,“读书要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其次,“读书要多问”,学问既学又问,我注意表扬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与大家讨论。再次,“读书不厌其烦”。古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要反对浅尝辄止,不要反复多咀嚼的毛病。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点,“读书要多思”。古云:“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不思则无问,思考得深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浅尝辄止,根源就在于不思,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我常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要求学生用某一原理或从某一角度去分析。为了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我常要求学生限时记住某原理,或对某个问题作出回答,通过这些要求和训练,慢慢使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二)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课堂阅读
  1.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阅读目的和要求,有的放矢。这里要注意循序渐进。最初只要求学生当堂能从教材中找出概念和原理内容,并学会用符号标出。以后逐渐要求学生当堂能用原理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并分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2.为了帮助学生思考,规定较详细的阅读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提纲主要应包括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还应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纲写出读书笔记。
  3.及时检查阅读效果。每章节的读书笔记都要收来看一看,对于部分同学的笔记加以总结批语,指出哪些地方记得好,哪些地方不必要,哪些问题还要加以补充等。
  4.必须把阅读与讲解结合起来。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的课堂讲解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总结与提高,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要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会把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至于学生在阅读自学中已解决的问题,讲解时只需点明即可。这种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的讲解是引导、诱发。指导自学基础上的讲解应该是画龙点睛,要给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的时间。例如在讲解“规律是客观的”这一知识点时,由于教材中阐述的观点学生基本能看懂,教师如若再不厌其烦地详细讲解,则学生会觉得乏味,教学时间也不允许。因此,我只着重讲解学生容易出错的两个地方,其一,规律是指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能把规律的表现当做规律本身。其二,规律本身是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说明人们可以消灭或创造规律。我还提出一些具体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在思考、争论中必然有所得而又有所不能,这往往形成“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愤悱”状态,教师在这时稍加提示则水到渠成。
  (三)加强对复习和练习的指导
  安排一节复习和练习课,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并将原来零散的知识编成知识之网。为此,我一般先给学生清理这一单元知识的脉络,再给学生列出小结提纲,由学生依据提纲做好单元小结。总结提纲的基本内容是:1.掌握概念;2.弄清原理;3.理论联系实际要解决的问题;4.本章节知识同前面各章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5.典型练习题。出典型练习题必须做到:知识覆盖面宽,类型多样,内容新鲜,联系实际。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又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同时,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只单向用语言传授知识的施教方法,使新课改教学有一个实质性突破。
其他文献
肥城市地理联片教研活动反思活动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队伍。专业人士曾经指出:“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寻求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提供教师成长的空间,让教师体验成长的快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变成可能与现实,学会合作,更成为了一种工作的必须,
高效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物理课堂的一般教学程序是:巧设情景,激发兴趣一探究活动,生成知识一暴露问题,合作学习一精讲点拨,释疑解惑一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一及时反馈,整体提升。具体表现为:    一、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学习中来。因此,在上课伊始,有必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种新颖、有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得出了一些经验,一直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外活动。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是训练语文基本功的重要阵地,好处不少。  一、利于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通过多读一些适合儿童少年的阅读的书报,如《小星星》、《摇篮报》、《小猕猴》……,联系实际,对巩固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加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
【摘要】现今,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更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这一点进行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创新思维     2006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中曾指出:“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为当今教育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实施创新教
我是一名基层地理教育工作者,走上讲台的那天我就立志把汗水、奋斗洒向这三尺讲台,可没有想到经历了新时代的教育革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定位的一种尝试,我也慢慢走下那三尺讲台把那个小天地交给了学生,这几年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实践,我不断发现问题、实践、再实践,就这样变化、变化、再变化,我经历了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一、追求教育实践的最佳效果    在多次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并针
[摘要]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教育发展不均均衡和过于强调升学,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致使小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些问题,我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在班上开展以培养
【摘要】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给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创新,关键要明确职业价值观教育目标、创新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开展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规划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是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增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一直实行“国家统一分配”政策。随着双向选择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于读者不同的才智,不同的立场,切入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各异,在阅读中所感知到的文本形象自然就不同,被激发起的情感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阅历、身份、心境下去阅读同一作品,所想所感也会大相径庭。与此意义相同、说得更透彻的是鲁迅先生的一段名言:“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的是排满,流言家看的是官闱秘事。”  阅
记得魏书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许多学校把“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做为办学的宗旨。究竟学生的一切是什么呢?这实在值得我们教育者好好思考一下。  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办学人民才会满意?仅仅是让学生考高分,还是真正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现代教育成果证明:上学期间的“学习”,不是为了分数的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学习,而是为了“学会学习”。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知识的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