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鉴史问廉》是在新一届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产生的历史节点上创作出的廉政文化精品。这样一部有着政治色彩的“严肃片”为何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笔者试图从思想的高度、历史的厚度和情感的温度几个方面加以解读,同时对丰富廉政文化传播的形式提出思考。
【关键词】鉴史问廉;影响力;高度;厚度;温度
2015年初,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鉴史问廉》面世。这部探寻展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基因”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分别两轮播出,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是什么因素让这部有着政治色彩的“严肃片”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该纪录片为何能令人观之不倦、念之不忘,引起社会的热议?
一、思想高度:在时代坐标上书写核心价值
《鉴史问廉》萌发于新一届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惩治腐败的节点上,创作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成功实现了一次廉政文化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反腐倡廉,更是多次强调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同年10月13日,习近平强调:“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当前,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风肃纪、“打虎拍蝇”,深得民心。同时,我们的反腐倡廉也面临着复杂形势和群体性事件多发、贫富差距较大等现实挑战,特别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以传统廉政文化为根基,掀起一场直抵人心的文化价值观“净化美化行动”,恰逢其时,正当其用。[1]
《鉴史问廉》是在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的直接点题和策划下,河南省纪委以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作品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经过深入学习梳理全国和省内廉政文化资源,邀请国家和省内知名文化、历史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论证,联合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出来的精品力作。该纪录片被列入了河南省“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主题立意上,站在纵览中华五千年朝代演进的高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作用,做到了既立足中原,又放眼全国,借古鉴今、启迪现实,彰显了我国古代历史中关于清廉政治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
纪录片共八集,每集播出时长约45分钟,每集突出一个主题,分别是《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鉴史问廉》播出后好评如潮。首播结束后,该片单在央视网的点击量就达130多万次。在纪录片的创作发源地河南,这部片子更是家喻户晓,从省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到普通的干部群众,都对这部片子大加赞赏。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这部片子是在鉴史,是在问廉政之道,廉背后是道,是治国之道、兴国之道。
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认为,历史悠久的廉政文化虽不像经济建设一样立竿见影,但是在不经意间,提供着是非、善恶、真伪的判断标准,体现着水滴石穿的影响力,增强着人们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凝聚力。《鉴史问廉》是在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高压反腐的时代背景下推出的,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入历史新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现实的要求,满足了群众的心理需求。该片向观众传递了一个理念: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也更加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清明政治”。
《人民日报》2015年2月5日文章《“采山之铜”,让荧屏有力量》对于《鉴史问廉》的热播表示赞赏。文章认为,《鉴史问廉》通过梳理五千年廉政文化脉络,考察历史上的反腐建设得失,传递“廉则兴,贪则衰”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中找到现实的切口,在古今之中穿梭和思考;既富有历史穿透力,服务于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的“清官情结”,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启发为官者以包拯、于成龙等为模,以李林甫、和珅为戒,将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廉政信仰传递到社会各界。此种“采山之铜”,记录历史、传播知识、提供思考、凝聚共识,意义深远。
中宣部2015年第20期《新闻阅评》专门针对《鉴史问廉》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当下,此片问世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新闻宣传如何契合时代需求、引领社会舆论?如何以主题鲜明、立意独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部片子的策划者、制作者做出了表率。
二、历史厚度:在朝代演进中找寻发展规律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曾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鉴史问廉》就提供了一种历史镜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悠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皆可以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一)《鉴史问廉》从朝代更替中揭示历史的深刻教训警示世人:吏治腐败导致政权灭亡
《鉴史问廉》的第一集《兴衰之思》,是从当代开封一段城墙考古开始的,说到古都开封的“城摞城”景观,从这里可以看到清代、明代、金朝、北宋、唐代的历史印记,用它来借指朝代更替,引发对政权兴衰背后原因的思考。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通过《鉴史问廉》的“历史视窗”看到:盛世的出现有赖于胸怀天下的君主的励精图治和官员的清廉干练。奋发有为的君主和贤能的大臣胼手胝足,齐心协力,开创了一个个传颂千古的盛世。随着时间的流逝,统治集团由胜而骄,由劳而逸,官场的贪污腐败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国家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面对盛世与乱世的更替、王朝的崛起与灭亡,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稳固而昌盛。
这部片子带给人们强烈的思想震撼和冲击,让更多人检讨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为政之道。河南省多个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此片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二)《鉴史问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让人们在廉吏、贪官的历史评说中感悟修身之道
《鉴史问廉》中,关于廉政为民的故事比比皆是。从东汉杨震以“四知”却赠金到北宋包拯任职端州“不持一砚归”,从明代于谦“两袖清风”到清代于成龙被称为“于青菜”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
北宋宰相李沆端庄持重,勤政廉洁,而他的家里却异常狭小,议事大厅的门前只能让一匹马掉个头,家中的墙壁也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于是有了“旋马家声”的典故。
清张伯行任巡抚时为谢绝馈赠专门写下《却赠檄文》一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张伯行被免职的时候,百姓哭声震动了整个扬州城,在百姓送行的东西中,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
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和政界的故事,诠释着官员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内涵,展示着他们坚贞不屈的道德操守和清浊分明的立身之道,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借助历史上的真实廉政经典故事,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鉴史问廉》拍摄的初衷,也是《鉴史问廉》广泛传播的动因。
(三)《鉴史问廉》带来很多新鲜的知识和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民众素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尹鸿表示,中国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的一大传统就是用历史来进行教育,这个传统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也有关系,因为农业国家具有以经验来进行传授的文化传统。《鉴史问廉》继承了中国文化当中“以史鉴今”的传统,影片借用大量已知的、熟悉的,也有一些不那么熟悉的历史人物、事件、材料来表达大家今天对于廉政建设的一些认知,这符合中国人接受文化教育的一种习惯。
在《鉴史问廉》中,很多故事很多素材在不经意间丰富着我们的知识,开阔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
《鉴史问廉》介绍了北宋以来官署里常见的十六字《戒石铭》,也就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了普及;阐释了一些清官廉吏关于廉政的名作,包括宋代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和吕本中的《官箴》、元代张养浩的《为政忠告》、清代孙嘉淦的《居官八约》等,有很好的教育启发意义。
三、情感温度:在故事变换中回应民意诉求
反腐倡廉不是板着面孔硬邦邦的说教,也不是将几个贪官绳之以法冷冰冰的画面,而应该是富有温度和情感,顺应民意、直抵人心的。《鉴史问廉》做到了这一点。
《鉴史问廉》通过几十个故事和典故,在娓娓讲述中和观众产生共鸣,唤起了人性中那股温热的力量,润物无声中收到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首先,《鉴史问廉》呼应了受众反对贪腐、惩恶扬善的心理,以及传统沿袭下来挥之不去的“清官”情结。
在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往往与“清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民众有着浓厚的“清官”情结,形成了独特的“清官文化”。老百姓对清官廉吏的歌颂和崇拜,表达了他们对清廉政治的热切期盼。[3]
“清官”是百姓赋予官员的美誉,既反映了官员的政治道德理想,也反映了老百姓对清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代名臣包拯早已成为清官的化身。千百年来,包拯一直被尊称为包青天,人们对清官的尊崇和期盼已经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鉴史问廉》讲了很多包拯的故事,特别是,包拯、狄仁杰、张伯行、海瑞等人作为清官的化身,凝聚着中国老百姓对清官的强烈期盼。在这种集体心理的背后,是历朝历代的百姓对政治清廉和社会公正、法纪严明的向往。
“清官”情结让受众对《鉴史问廉》有了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对中国当前的反腐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大的信心,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什么样的官员才能成为清官?清官的标准是什么?纪录片通过对专家的采访进行了回答。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是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第一个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贪,第二个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还要敢于直谏。”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说:“清官往往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刚正不阿。清官往往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民心和民意。”
其次,纪录片中清廉政治的表达借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河南洛阳,根据东汉清官董宣故事改编的曲剧《洛阳令》已演出了半个多世纪,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汉洛阳令董宣不畏权贵,依法处死了仗势欺人的湖阳公主的家奴,光武帝命人强按其头要他向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双手撑地,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最后,刘秀只好下令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大臣,并赏他30万钱。这是不畏强权捍卫人格和法律尊严的气节。
即便不能身临其境,这样的历史片段仍可以让人们心生敬意,无限感动与感慨。在《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中,这样的既能触动人心又有历史、现实参照的故事还有很多。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说,片中故事都很遥远,但是离现实又最近,反映的是民生诉求。我们这方面的东西太少了,接地气的太少了,这部片子确实能让历史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是央视纪录频道自诞生以来最接地气的一部片子。 再次,作为一部“豫制”文化产品,这种情感对于河南人来说尤为强烈。
《鉴史问廉》发端于河南,中原大地灿若星辰的历史遗存是这部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缘起,也是制作该片的重要支撑。在《鉴史问廉》八集中,几乎一半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发生地与河南有关。
包拯被称为包青天,包公就是青天的化身,是中国古代官僚的模范,在开封的很多地方都有包公的烙印;河南伊川县范园是范仲淹的墓地,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就诞生在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世人代代传颂;在内乡县衙的三省堂,有一副这样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阐述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关系;南阳府衙还能看到里面悬着一条木鱼,还能感受到“羊续悬鱼”、拒收贿赂这个典故的历史穿透力;在豫南偏远的光山县城,司马光的故居“涑水书院”低调安静地立在那里,司马光曾写出《训俭示康》,告诫儿子司马康不要追求奢靡,要养成崇尚节俭的美德……这些历史人物和典籍故事,有着地缘上的亲近感,在人们心中有广泛的认可度,也更容易在大众心里产生共鸣,而其意义又远远超出了空间地域上的局限,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财富。
四、丰富廉政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
《鉴史问廉》将严肃深刻的廉政反腐话题浓缩在雅俗共赏的电视节目中,在中国的电视史上是一个尝试。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準认为,整个纪录片历史的逻辑性很好,以历史的真实性、纪实性为灵魂,又追求纪录片本身的文献性、历史真实感,有文献,有文物,有专家解说,有戏剧和影视的影像资料,有情景再现,有画外音,还有民俗跟现实生活的比照,很吸引人。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评价:中国不是没有文化,是缺乏好的表达;中国不是没有思想,是没有好的呈现。《鉴史问廉》中大数据的呈现、考古发掘式的思想碰撞,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通过影视化的方式展现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为文化的大众传播找到了一种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形式。《鉴史问廉》以故事化的讲述,将众多的历史典故和名人逸事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电视观众。该电视纪录片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实现了廉政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该片在谋篇布局上,打破传统的编年体结构,打乱历史人物事件的时空顺序,按照政论的模式进行叙述。从朝代兴衰与为官之风的关系到道德、文化、制度的表现,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内在脉络。
在叙事方式上,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把人物情怀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出现苍白的理论宣讲,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使表现的主题入脑入心。
在表现手法上,一是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往往由现实场景切入古代故事,实现节目与观众的贴近性;二是合理利用再现手法,针对历史题材现实遗存少的实际困难,采用写意性的情景再现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历史活起来,增加故事性和可看性。
在合作模式上,《鉴史问廉》的摄制采取由地方发起、全国运作、地方台推动、中央台提供平台的双赢合作模式。
据了解,从2013年4月开始,《鉴史问廉》摄制组历时近500个日夜,行程10万多公里,涉及场景近400个,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拍摄的高清素材近2万分钟,采访专家50多人,翻阅的文字史料包括《史记》《汉书》《贞观政要》《大诰》等超过30万字,并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搜集拍摄了大量古籍善本。在当前浮躁喧嚣的环境中,《鉴史问廉》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艰辛付出无疑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鉴史问廉》的成功传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廉政文化的传播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形式,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
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后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主流媒体担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前,理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引领人文精神的职责和使命,以更多更新的优秀原创性作品来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好的切口。传播活动既是传播者的主动散播过程,也是受众的接受过程。欲使受众愉悦地接受你的传播内容和理念,必然要讲究传播技巧,文化元素的嵌入要恰当而非失当。[4]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受众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地区也要有传播内容上的侧重。
廉政文化传播要注重效果。以前廉政文化的宣传灌输式多、启发式少,容易引起受众的抵触和反感。要增加趣味性和时代感,以大众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
廉政文化传播要多样化。发挥各种媒体、多种形式的功能叠加优势,各扬其长,配合使用,互为补充。拍摄纪录片是一种突破,其他传统媒体的运用上也可以有所突破,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宣传工作融入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文学作品创作等各个环节,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传播同样可以传递强大正能量,以多种呈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波.鉴史问廉: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N].河南日报,2015-02-02.
[2]惠婷,翟耀.一部注入情感温度的廉政“映像”[N].河南日报,2015-02-07.
[3]陈璐.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四点思考[J].中州学刊,2015(2).
[4]王保国.普世价值之争与中国文化普世价值的实现[J].新闻爱好者,2012(10上).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郑 艳
【关键词】鉴史问廉;影响力;高度;厚度;温度
2015年初,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鉴史问廉》面世。这部探寻展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基因”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分别两轮播出,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是什么因素让这部有着政治色彩的“严肃片”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该纪录片为何能令人观之不倦、念之不忘,引起社会的热议?
一、思想高度:在时代坐标上书写核心价值
《鉴史问廉》萌发于新一届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惩治腐败的节点上,创作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成功实现了一次廉政文化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反腐倡廉,更是多次强调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同年10月13日,习近平强调:“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当前,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风肃纪、“打虎拍蝇”,深得民心。同时,我们的反腐倡廉也面临着复杂形势和群体性事件多发、贫富差距较大等现实挑战,特别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以传统廉政文化为根基,掀起一场直抵人心的文化价值观“净化美化行动”,恰逢其时,正当其用。[1]
《鉴史问廉》是在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的直接点题和策划下,河南省纪委以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作品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经过深入学习梳理全国和省内廉政文化资源,邀请国家和省内知名文化、历史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论证,联合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出来的精品力作。该纪录片被列入了河南省“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主题立意上,站在纵览中华五千年朝代演进的高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作用,做到了既立足中原,又放眼全国,借古鉴今、启迪现实,彰显了我国古代历史中关于清廉政治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
纪录片共八集,每集播出时长约45分钟,每集突出一个主题,分别是《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鉴史问廉》播出后好评如潮。首播结束后,该片单在央视网的点击量就达130多万次。在纪录片的创作发源地河南,这部片子更是家喻户晓,从省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到普通的干部群众,都对这部片子大加赞赏。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这部片子是在鉴史,是在问廉政之道,廉背后是道,是治国之道、兴国之道。
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认为,历史悠久的廉政文化虽不像经济建设一样立竿见影,但是在不经意间,提供着是非、善恶、真伪的判断标准,体现着水滴石穿的影响力,增强着人们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凝聚力。《鉴史问廉》是在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高压反腐的时代背景下推出的,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入历史新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现实的要求,满足了群众的心理需求。该片向观众传递了一个理念: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也更加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清明政治”。
《人民日报》2015年2月5日文章《“采山之铜”,让荧屏有力量》对于《鉴史问廉》的热播表示赞赏。文章认为,《鉴史问廉》通过梳理五千年廉政文化脉络,考察历史上的反腐建设得失,传递“廉则兴,贪则衰”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中找到现实的切口,在古今之中穿梭和思考;既富有历史穿透力,服务于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的“清官情结”,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启发为官者以包拯、于成龙等为模,以李林甫、和珅为戒,将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廉政信仰传递到社会各界。此种“采山之铜”,记录历史、传播知识、提供思考、凝聚共识,意义深远。
中宣部2015年第20期《新闻阅评》专门针对《鉴史问廉》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当下,此片问世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新闻宣传如何契合时代需求、引领社会舆论?如何以主题鲜明、立意独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部片子的策划者、制作者做出了表率。
二、历史厚度:在朝代演进中找寻发展规律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曾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鉴史问廉》就提供了一种历史镜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悠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皆可以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一)《鉴史问廉》从朝代更替中揭示历史的深刻教训警示世人:吏治腐败导致政权灭亡
《鉴史问廉》的第一集《兴衰之思》,是从当代开封一段城墙考古开始的,说到古都开封的“城摞城”景观,从这里可以看到清代、明代、金朝、北宋、唐代的历史印记,用它来借指朝代更替,引发对政权兴衰背后原因的思考。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通过《鉴史问廉》的“历史视窗”看到:盛世的出现有赖于胸怀天下的君主的励精图治和官员的清廉干练。奋发有为的君主和贤能的大臣胼手胝足,齐心协力,开创了一个个传颂千古的盛世。随着时间的流逝,统治集团由胜而骄,由劳而逸,官场的贪污腐败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国家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面对盛世与乱世的更替、王朝的崛起与灭亡,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稳固而昌盛。
这部片子带给人们强烈的思想震撼和冲击,让更多人检讨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为政之道。河南省多个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此片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二)《鉴史问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让人们在廉吏、贪官的历史评说中感悟修身之道
《鉴史问廉》中,关于廉政为民的故事比比皆是。从东汉杨震以“四知”却赠金到北宋包拯任职端州“不持一砚归”,从明代于谦“两袖清风”到清代于成龙被称为“于青菜”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
北宋宰相李沆端庄持重,勤政廉洁,而他的家里却异常狭小,议事大厅的门前只能让一匹马掉个头,家中的墙壁也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于是有了“旋马家声”的典故。
清张伯行任巡抚时为谢绝馈赠专门写下《却赠檄文》一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张伯行被免职的时候,百姓哭声震动了整个扬州城,在百姓送行的东西中,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
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和政界的故事,诠释着官员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内涵,展示着他们坚贞不屈的道德操守和清浊分明的立身之道,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借助历史上的真实廉政经典故事,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鉴史问廉》拍摄的初衷,也是《鉴史问廉》广泛传播的动因。
(三)《鉴史问廉》带来很多新鲜的知识和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民众素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尹鸿表示,中国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的一大传统就是用历史来进行教育,这个传统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也有关系,因为农业国家具有以经验来进行传授的文化传统。《鉴史问廉》继承了中国文化当中“以史鉴今”的传统,影片借用大量已知的、熟悉的,也有一些不那么熟悉的历史人物、事件、材料来表达大家今天对于廉政建设的一些认知,这符合中国人接受文化教育的一种习惯。
在《鉴史问廉》中,很多故事很多素材在不经意间丰富着我们的知识,开阔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
《鉴史问廉》介绍了北宋以来官署里常见的十六字《戒石铭》,也就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了普及;阐释了一些清官廉吏关于廉政的名作,包括宋代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和吕本中的《官箴》、元代张养浩的《为政忠告》、清代孙嘉淦的《居官八约》等,有很好的教育启发意义。
三、情感温度:在故事变换中回应民意诉求
反腐倡廉不是板着面孔硬邦邦的说教,也不是将几个贪官绳之以法冷冰冰的画面,而应该是富有温度和情感,顺应民意、直抵人心的。《鉴史问廉》做到了这一点。
《鉴史问廉》通过几十个故事和典故,在娓娓讲述中和观众产生共鸣,唤起了人性中那股温热的力量,润物无声中收到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首先,《鉴史问廉》呼应了受众反对贪腐、惩恶扬善的心理,以及传统沿袭下来挥之不去的“清官”情结。
在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往往与“清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民众有着浓厚的“清官”情结,形成了独特的“清官文化”。老百姓对清官廉吏的歌颂和崇拜,表达了他们对清廉政治的热切期盼。[3]
“清官”是百姓赋予官员的美誉,既反映了官员的政治道德理想,也反映了老百姓对清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代名臣包拯早已成为清官的化身。千百年来,包拯一直被尊称为包青天,人们对清官的尊崇和期盼已经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鉴史问廉》讲了很多包拯的故事,特别是,包拯、狄仁杰、张伯行、海瑞等人作为清官的化身,凝聚着中国老百姓对清官的强烈期盼。在这种集体心理的背后,是历朝历代的百姓对政治清廉和社会公正、法纪严明的向往。
“清官”情结让受众对《鉴史问廉》有了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对中国当前的反腐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大的信心,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什么样的官员才能成为清官?清官的标准是什么?纪录片通过对专家的采访进行了回答。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是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第一个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贪,第二个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还要敢于直谏。”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说:“清官往往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刚正不阿。清官往往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民心和民意。”
其次,纪录片中清廉政治的表达借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河南洛阳,根据东汉清官董宣故事改编的曲剧《洛阳令》已演出了半个多世纪,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汉洛阳令董宣不畏权贵,依法处死了仗势欺人的湖阳公主的家奴,光武帝命人强按其头要他向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双手撑地,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最后,刘秀只好下令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大臣,并赏他30万钱。这是不畏强权捍卫人格和法律尊严的气节。
即便不能身临其境,这样的历史片段仍可以让人们心生敬意,无限感动与感慨。在《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中,这样的既能触动人心又有历史、现实参照的故事还有很多。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说,片中故事都很遥远,但是离现实又最近,反映的是民生诉求。我们这方面的东西太少了,接地气的太少了,这部片子确实能让历史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是央视纪录频道自诞生以来最接地气的一部片子。 再次,作为一部“豫制”文化产品,这种情感对于河南人来说尤为强烈。
《鉴史问廉》发端于河南,中原大地灿若星辰的历史遗存是这部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缘起,也是制作该片的重要支撑。在《鉴史问廉》八集中,几乎一半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发生地与河南有关。
包拯被称为包青天,包公就是青天的化身,是中国古代官僚的模范,在开封的很多地方都有包公的烙印;河南伊川县范园是范仲淹的墓地,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就诞生在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世人代代传颂;在内乡县衙的三省堂,有一副这样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阐述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关系;南阳府衙还能看到里面悬着一条木鱼,还能感受到“羊续悬鱼”、拒收贿赂这个典故的历史穿透力;在豫南偏远的光山县城,司马光的故居“涑水书院”低调安静地立在那里,司马光曾写出《训俭示康》,告诫儿子司马康不要追求奢靡,要养成崇尚节俭的美德……这些历史人物和典籍故事,有着地缘上的亲近感,在人们心中有广泛的认可度,也更容易在大众心里产生共鸣,而其意义又远远超出了空间地域上的局限,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财富。
四、丰富廉政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
《鉴史问廉》将严肃深刻的廉政反腐话题浓缩在雅俗共赏的电视节目中,在中国的电视史上是一个尝试。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準认为,整个纪录片历史的逻辑性很好,以历史的真实性、纪实性为灵魂,又追求纪录片本身的文献性、历史真实感,有文献,有文物,有专家解说,有戏剧和影视的影像资料,有情景再现,有画外音,还有民俗跟现实生活的比照,很吸引人。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评价:中国不是没有文化,是缺乏好的表达;中国不是没有思想,是没有好的呈现。《鉴史问廉》中大数据的呈现、考古发掘式的思想碰撞,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通过影视化的方式展现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为文化的大众传播找到了一种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形式。《鉴史问廉》以故事化的讲述,将众多的历史典故和名人逸事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电视观众。该电视纪录片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实现了廉政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该片在谋篇布局上,打破传统的编年体结构,打乱历史人物事件的时空顺序,按照政论的模式进行叙述。从朝代兴衰与为官之风的关系到道德、文化、制度的表现,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内在脉络。
在叙事方式上,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把人物情怀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出现苍白的理论宣讲,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使表现的主题入脑入心。
在表现手法上,一是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往往由现实场景切入古代故事,实现节目与观众的贴近性;二是合理利用再现手法,针对历史题材现实遗存少的实际困难,采用写意性的情景再现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历史活起来,增加故事性和可看性。
在合作模式上,《鉴史问廉》的摄制采取由地方发起、全国运作、地方台推动、中央台提供平台的双赢合作模式。
据了解,从2013年4月开始,《鉴史问廉》摄制组历时近500个日夜,行程10万多公里,涉及场景近400个,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拍摄的高清素材近2万分钟,采访专家50多人,翻阅的文字史料包括《史记》《汉书》《贞观政要》《大诰》等超过30万字,并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搜集拍摄了大量古籍善本。在当前浮躁喧嚣的环境中,《鉴史问廉》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艰辛付出无疑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鉴史问廉》的成功传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廉政文化的传播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形式,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
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后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主流媒体担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前,理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引领人文精神的职责和使命,以更多更新的优秀原创性作品来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好的切口。传播活动既是传播者的主动散播过程,也是受众的接受过程。欲使受众愉悦地接受你的传播内容和理念,必然要讲究传播技巧,文化元素的嵌入要恰当而非失当。[4]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受众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地区也要有传播内容上的侧重。
廉政文化传播要注重效果。以前廉政文化的宣传灌输式多、启发式少,容易引起受众的抵触和反感。要增加趣味性和时代感,以大众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
廉政文化传播要多样化。发挥各种媒体、多种形式的功能叠加优势,各扬其长,配合使用,互为补充。拍摄纪录片是一种突破,其他传统媒体的运用上也可以有所突破,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宣传工作融入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文学作品创作等各个环节,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传播同样可以传递强大正能量,以多种呈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波.鉴史问廉: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N].河南日报,2015-02-02.
[2]惠婷,翟耀.一部注入情感温度的廉政“映像”[N].河南日报,2015-02-07.
[3]陈璐.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四点思考[J].中州学刊,2015(2).
[4]王保国.普世价值之争与中国文化普世价值的实现[J].新闻爱好者,2012(10上).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