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绿色、智能、创新和可持续等美好愿景的驱使下,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热点。其通过“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新动力。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待进一步提高,在此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智慧城市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一、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
2014年全球智能终端出货量达13亿部,继续保持了25%以上的高增长率。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超过70亿台。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到5.57亿,渗透率达到85.8%,高于全球58%的水平。互联网与工业制造、物流、金融等产业融合催生了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仓储、股权众筹、P2P等新业态,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
(二)实现民生服务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服务平台,成为居民更便捷、更有效获取公共服务的途径。据Gartner 统计,智慧城市民生领域相关的移动应用总量占比达到11%,已成为移动应用的重要组成。例如美国的移动应用SpotHero能够实现车位信息查询与预定,英国剑桥大学研发的Colorimetrix应用可以将病人的医疗数据直接传送到专业医疗人员手里。我国主要围绕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服务领域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实践。移动医疗、在线教育、打车软件、智慧停车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深受公众喜爱的热点应用。
(三)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移动互联网能最大范围扩大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实现高效精细管理,绝大部分建设智慧城市的地区都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城市管理的不同领域。西班牙桑坦德发布了移动应用“城市脉搏”,市民通过手机拍照功能就能将路面损坏情况上报市政厅进行处理。我国主要采用數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例如重庆的数字城管支持城管执法人员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路灯、井盖等城市设施的定点定位管理。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智慧城市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也刚刚起步。在技术、标准、应用案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可成功复制的运行模式。部分城市还停留在传统信息化的理念上,未能充分认识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优势和价值,导致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忽视应用开发的需求,对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便捷化、高效化、一体化考虑不足。
(二)民生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化
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挖掘力度不足,亟待深化应用服务。目前面向用户提供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大多是通用型,针对民生领域的定制化应用服务仍比较匮乏,仅有小部分应用充分结合民生特色,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例如医疗方面的应用服务大多操作复杂且功能单一、重复,不能满足多层次的用户需求。政府推出的便民应用种类繁多,缺乏统一的移动互联网便民服务门户,用户体验欠佳,难以得到全面信息和一站式服务。
(三)社会力量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市场参与智慧城市民生服务建设程度不足。目前政府仍是智慧民生建设的主要开发力量和资金来源,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较低。二是政府数据开放的推进机制尚未形成。目前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将数据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4月,已有63个国家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计划,其中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的数据在开发数据中占比最大。我国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未能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价值。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策略建议
(一)以“互联网+”为契机,探索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鼓励互联网思维下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网络化政务新应用,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整合现有的政府各级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网上信访大厅、网络问政大厅等互联网服务,形成统一的互联网公共服务渠道,推动各类事项全流程一站式网上办理。二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推进便民应用创新发展。例如在公共交通方面,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交通信息类服务应用,通过构建数字化的交通运输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高效适配,快速对接线上线下的民生需求。三是依托“互联网+”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例如在工业领域,加快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网络化转型,促使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化,实现向工业互联网化演进,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创新集群建设。
(二)建立健全数据开放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用服务创新
一是完善政府大数据库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大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共享与利用机制,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解决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二是建立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在政府信息共享目录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和业务专题数据,逐步实现与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开放平台的对接,推动社会各界利用大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开放。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基于政府开放数据创新便民服务应用。
(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研究完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法律法规。重点研究健全政府资源在部门间的共享要求和规范,从而推动跨部门间的共享问题,加快研究形成政务数据开放利用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实现政务数据的增值化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体系,针对智慧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形成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的体系,包括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监督机制等各方面体系,鼓励社会主体发挥创新潜能,为公众提供优质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年),2015.
[2]崔颖.建设市民参与的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是重要推手.世界电信,2014,11.
智慧城市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一、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
2014年全球智能终端出货量达13亿部,继续保持了25%以上的高增长率。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超过70亿台。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到5.57亿,渗透率达到85.8%,高于全球58%的水平。互联网与工业制造、物流、金融等产业融合催生了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仓储、股权众筹、P2P等新业态,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
(二)实现民生服务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服务平台,成为居民更便捷、更有效获取公共服务的途径。据Gartner 统计,智慧城市民生领域相关的移动应用总量占比达到11%,已成为移动应用的重要组成。例如美国的移动应用SpotHero能够实现车位信息查询与预定,英国剑桥大学研发的Colorimetrix应用可以将病人的医疗数据直接传送到专业医疗人员手里。我国主要围绕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服务领域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实践。移动医疗、在线教育、打车软件、智慧停车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深受公众喜爱的热点应用。
(三)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移动互联网能最大范围扩大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实现高效精细管理,绝大部分建设智慧城市的地区都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城市管理的不同领域。西班牙桑坦德发布了移动应用“城市脉搏”,市民通过手机拍照功能就能将路面损坏情况上报市政厅进行处理。我国主要采用數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例如重庆的数字城管支持城管执法人员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路灯、井盖等城市设施的定点定位管理。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智慧城市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也刚刚起步。在技术、标准、应用案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可成功复制的运行模式。部分城市还停留在传统信息化的理念上,未能充分认识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优势和价值,导致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忽视应用开发的需求,对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便捷化、高效化、一体化考虑不足。
(二)民生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化
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挖掘力度不足,亟待深化应用服务。目前面向用户提供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大多是通用型,针对民生领域的定制化应用服务仍比较匮乏,仅有小部分应用充分结合民生特色,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例如医疗方面的应用服务大多操作复杂且功能单一、重复,不能满足多层次的用户需求。政府推出的便民应用种类繁多,缺乏统一的移动互联网便民服务门户,用户体验欠佳,难以得到全面信息和一站式服务。
(三)社会力量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市场参与智慧城市民生服务建设程度不足。目前政府仍是智慧民生建设的主要开发力量和资金来源,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较低。二是政府数据开放的推进机制尚未形成。目前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将数据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4月,已有63个国家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计划,其中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的数据在开发数据中占比最大。我国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未能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价值。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策略建议
(一)以“互联网+”为契机,探索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鼓励互联网思维下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网络化政务新应用,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整合现有的政府各级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网上信访大厅、网络问政大厅等互联网服务,形成统一的互联网公共服务渠道,推动各类事项全流程一站式网上办理。二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推进便民应用创新发展。例如在公共交通方面,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交通信息类服务应用,通过构建数字化的交通运输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高效适配,快速对接线上线下的民生需求。三是依托“互联网+”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例如在工业领域,加快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网络化转型,促使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化,实现向工业互联网化演进,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创新集群建设。
(二)建立健全数据开放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用服务创新
一是完善政府大数据库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大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共享与利用机制,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解决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二是建立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在政府信息共享目录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和业务专题数据,逐步实现与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开放平台的对接,推动社会各界利用大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开放。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基于政府开放数据创新便民服务应用。
(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研究完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法律法规。重点研究健全政府资源在部门间的共享要求和规范,从而推动跨部门间的共享问题,加快研究形成政务数据开放利用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实现政务数据的增值化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体系,针对智慧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形成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的体系,包括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监督机制等各方面体系,鼓励社会主体发挥创新潜能,为公众提供优质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年),2015.
[2]崔颖.建设市民参与的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是重要推手.世界电信,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