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车辆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夏季气温高,雨水、蚊虫多,紫外线强,容易疲劳驾驶,是事故的多发季节。如何针对夏季的特点,确保行车安全,笔者根据20多年的行车经验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并与同行进行交流,谈几点咖啡和建议。
一、要树立安全意识,提倡文明驾驶
机动车驾驶员是一项注重安全和文明的特殊行业,不论你是身价过亿的富豪还是势倾一方的权贵,只要是交通参与者首先必须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同时也必须强调道德修养,提倡文明驾驶、礼让行车。开车不守法、不文明的一次小小举动其结果就可能危及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能会把自己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全国第一个百万公里无事故的劳动模范将安全行车经验总结为"不开英雄车、不开赌气车、不开侥幸车、不开带病车、不开疲劳车",若干年来被后来驾驶员奉为经典。这其中的精髓就是文明礼让,细心周到。
在夏季高温闷热易烦躁易瞌睡的环境下,安全行车的前提是保证驾驶员精力充沛,在行车中对其他车辆和交通参与者多一份耐心,保持一份"守法让违法,有理让无理"的忍让,安全便多一份保障。
二、要强化车辆的定期保养,杜绝安全隐患
安全意识不仅体现在遵守交通法规和练就娴熟的驾驶技术、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也重要体现在对车辆的保养和维护。车辆状况的完好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夏季高温使用最多的是空调,有的人车子开了五六年,例行保养无数次,尚不知道有空调滤芯,更不知道需要清洗和更换。空调滤芯是车外空气进入车内的一个防尘罩,等同人们为防止灰尘和雾霾而戴的口罩,长时间不清洗,就会吸附大量的灰尘杂物,影响车内空气流通和空调效果。汽车空调效果虽不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但驾乘环境的不舒适会造成驾驶员易疲劳和精力的涣散,也对行车安全不利。所以夏季来临前,应去车辆专业维修单位清洗空调冷凝器,更换空调滤芯,检查制冷剂有无泄漏;使用中每周一两次将空调开到最大风量以吹出风道内的灰尘,这是保持空调清洁的简便方法;再一个每次停车前先关闭空调开关再熄火,这样下次启动不会带着空调压缩机一起启动,以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夏季蚊虫飞蛾多,在夜晚高速行车后会发现车子前挡风玻璃上经常有密密麻麻的蚊虫粘附,这些虫子也一样会吸附在引擎盖内最前面的散热器表面,严重会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在洗车时,不妨打开引擎盖用水清洗,注意不要让水溅到车辆电路而导致其他问题。高温和散热不良会引起发动机水温过高,防冻液挥发加快,应经常检查,及时补充同一品牌防冻液,行车过程中应注意仪表盘水温的指示,一旦发现进入红色区域或者红灯闪烁,发现水温报警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选择合适地点停车,不要熄火,让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行,打开引擎盖散热,待温度慢慢冷却后,再添加防冻液。如果没有防冻液也可以临时用干净的水代替,由于水易在发动机冷却管道产生铁锈和水垢,过后仍应及时更换成防冻液为宜。
高温和散热不良会在车辆的制动液和方向机助力油中形成"气阻",导致制动失灵、方向失灵,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所以在夏季来临之前,应给爱车做一次全面保养和检查,到期需更换的制动液、方向机助力油等应及时更换。
夏季雷暴雨说来就来,应保证雨刮器完好。应注意雨刮片的检查清洁,发现有异响和刮水不干净应及时更换。雨中行驶,雨刮器失灵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夏季停车应选择平坦阴凉通风的地点远离热源,并让轮胎回正。由于车辆多车位少,时常见到有车子停放是一侧爬在人行道台阶上一侧在路上的现象,更多的是停车后轮胎不回正或懒得回正,殊不知如此停车会带来方向机助力油不能回流导致管道内压力增大和转向拉杆长时间受力的额外磨损,也会使得轮胎受力不匀而加速老化。
三、针对夏季特点,做好安全行车
高温多雨,车辆爆胎、淹水等事故新闻时有报道。针对夏季特点,谈几点漫水路段行车经验和避免爆胎的一些措施。
(一)漫水路段行车的注意事项
夏季暴雨多,有些城市排水不畅,在积水过深的路段,路面情况不熟悉(防止有深坑)或者发现积水漫过轮胎的三分之一以上还是绕道行驶为宜,不想绕道者可停车等待后来的大型车辆通过时看其吃水的深度再做决定。在漫水路段应稳住油门低档匀速通过不宜换挡、加油、刹车,同时注意避让大型车辆肆无忌惮从身边开过时推起的波浪,以防止车辆进气系统进水。在驶离漫水路段以后,应停车检查散热器有无污泥淤积和底盘有无杂物缠绕,再起步后应留意轻踩几脚刹车,让受潮的制动蹄片和制动盘因摩擦生热烤干而恢复制动性能。
(二)避免爆胎发生的四项措施
夏季酷热路面温度时常在70度以上,汽车轮胎气压受热膨胀,爆胎事故时有发生,危及驾乘人员生命安全,必须引起驾驶者的高度重视。怎样做好爆胎事故的预防工作呢?
1是轮胎气压应标准,胎压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引起爆胎。标准胎压需要车辆在停驶四个小时以上得到充分冷却后测量,建议在早晨出车前自己测量(车内备一个轻便的轮胎气压泵),开车去轮胎店测量不要超过1.5公里。胎压可参照说明书,在夏季可下浮8-10%,如冬季胎压是2.5 kg/cm2,夏季就在2.3 kg/cm2。有条件的最好给轮胎充氮气,由于氮气是惰性气体,不会因为受热而膨胀。
2养成良好驾驶习惯,起步平稳,控制车速,减少制动,以降低轮胎受到的冲击。注意观察道路,遇有凹凸不平路面应减速缓行,发现路上有尖锐物体应注意避让。连续行车一小时以上,应选择阴凉处休息十分钟。既是让驾驶者缓解疲劳,也给汽车轮胎降温。
3每天开车前和收车后绕车辆一圈,检查车辆门窗是否关好和车辆外观有无异样,尤其要注意轮胎有无异样,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顺便清理轮胎花纹沟槽里的夹石,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4轮胎的更换。这要视轮胎的实际磨损情况而定。四轮定位的不准确造成的轮胎异常磨损严重应更换,修补三次以上的轮胎直接更换,正常行驶的轮胎以3年或行驶里程达8-10万公里为限,二者达其一就应更换。除了要及时更换到期的轮胎外,还应定期将前后轮胎做对角线交换使用,以使轮胎磨损均匀。这样既能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也能为爱车提供更强的动力性。
安全行车是最大的幸福。心中时刻想到安全,重视隐患排查,不断学习、积累和掌握安全行车知识并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论是夏季的高温季节还是冬天的冰雪季节,不论是崎岖陡峭的山道还是泥泞蜿蜒的小路,不论是平坦宽阔的高速还是拥堵不堪的街道都能从容不迫,成为一名合格成熟的驾驶员。
一、要树立安全意识,提倡文明驾驶
机动车驾驶员是一项注重安全和文明的特殊行业,不论你是身价过亿的富豪还是势倾一方的权贵,只要是交通参与者首先必须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同时也必须强调道德修养,提倡文明驾驶、礼让行车。开车不守法、不文明的一次小小举动其结果就可能危及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能会把自己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全国第一个百万公里无事故的劳动模范将安全行车经验总结为"不开英雄车、不开赌气车、不开侥幸车、不开带病车、不开疲劳车",若干年来被后来驾驶员奉为经典。这其中的精髓就是文明礼让,细心周到。
在夏季高温闷热易烦躁易瞌睡的环境下,安全行车的前提是保证驾驶员精力充沛,在行车中对其他车辆和交通参与者多一份耐心,保持一份"守法让违法,有理让无理"的忍让,安全便多一份保障。
二、要强化车辆的定期保养,杜绝安全隐患
安全意识不仅体现在遵守交通法规和练就娴熟的驾驶技术、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也重要体现在对车辆的保养和维护。车辆状况的完好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夏季高温使用最多的是空调,有的人车子开了五六年,例行保养无数次,尚不知道有空调滤芯,更不知道需要清洗和更换。空调滤芯是车外空气进入车内的一个防尘罩,等同人们为防止灰尘和雾霾而戴的口罩,长时间不清洗,就会吸附大量的灰尘杂物,影响车内空气流通和空调效果。汽车空调效果虽不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但驾乘环境的不舒适会造成驾驶员易疲劳和精力的涣散,也对行车安全不利。所以夏季来临前,应去车辆专业维修单位清洗空调冷凝器,更换空调滤芯,检查制冷剂有无泄漏;使用中每周一两次将空调开到最大风量以吹出风道内的灰尘,这是保持空调清洁的简便方法;再一个每次停车前先关闭空调开关再熄火,这样下次启动不会带着空调压缩机一起启动,以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夏季蚊虫飞蛾多,在夜晚高速行车后会发现车子前挡风玻璃上经常有密密麻麻的蚊虫粘附,这些虫子也一样会吸附在引擎盖内最前面的散热器表面,严重会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在洗车时,不妨打开引擎盖用水清洗,注意不要让水溅到车辆电路而导致其他问题。高温和散热不良会引起发动机水温过高,防冻液挥发加快,应经常检查,及时补充同一品牌防冻液,行车过程中应注意仪表盘水温的指示,一旦发现进入红色区域或者红灯闪烁,发现水温报警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选择合适地点停车,不要熄火,让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行,打开引擎盖散热,待温度慢慢冷却后,再添加防冻液。如果没有防冻液也可以临时用干净的水代替,由于水易在发动机冷却管道产生铁锈和水垢,过后仍应及时更换成防冻液为宜。
高温和散热不良会在车辆的制动液和方向机助力油中形成"气阻",导致制动失灵、方向失灵,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所以在夏季来临之前,应给爱车做一次全面保养和检查,到期需更换的制动液、方向机助力油等应及时更换。
夏季雷暴雨说来就来,应保证雨刮器完好。应注意雨刮片的检查清洁,发现有异响和刮水不干净应及时更换。雨中行驶,雨刮器失灵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夏季停车应选择平坦阴凉通风的地点远离热源,并让轮胎回正。由于车辆多车位少,时常见到有车子停放是一侧爬在人行道台阶上一侧在路上的现象,更多的是停车后轮胎不回正或懒得回正,殊不知如此停车会带来方向机助力油不能回流导致管道内压力增大和转向拉杆长时间受力的额外磨损,也会使得轮胎受力不匀而加速老化。
三、针对夏季特点,做好安全行车
高温多雨,车辆爆胎、淹水等事故新闻时有报道。针对夏季特点,谈几点漫水路段行车经验和避免爆胎的一些措施。
(一)漫水路段行车的注意事项
夏季暴雨多,有些城市排水不畅,在积水过深的路段,路面情况不熟悉(防止有深坑)或者发现积水漫过轮胎的三分之一以上还是绕道行驶为宜,不想绕道者可停车等待后来的大型车辆通过时看其吃水的深度再做决定。在漫水路段应稳住油门低档匀速通过不宜换挡、加油、刹车,同时注意避让大型车辆肆无忌惮从身边开过时推起的波浪,以防止车辆进气系统进水。在驶离漫水路段以后,应停车检查散热器有无污泥淤积和底盘有无杂物缠绕,再起步后应留意轻踩几脚刹车,让受潮的制动蹄片和制动盘因摩擦生热烤干而恢复制动性能。
(二)避免爆胎发生的四项措施
夏季酷热路面温度时常在70度以上,汽车轮胎气压受热膨胀,爆胎事故时有发生,危及驾乘人员生命安全,必须引起驾驶者的高度重视。怎样做好爆胎事故的预防工作呢?
1是轮胎气压应标准,胎压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引起爆胎。标准胎压需要车辆在停驶四个小时以上得到充分冷却后测量,建议在早晨出车前自己测量(车内备一个轻便的轮胎气压泵),开车去轮胎店测量不要超过1.5公里。胎压可参照说明书,在夏季可下浮8-10%,如冬季胎压是2.5 kg/cm2,夏季就在2.3 kg/cm2。有条件的最好给轮胎充氮气,由于氮气是惰性气体,不会因为受热而膨胀。
2养成良好驾驶习惯,起步平稳,控制车速,减少制动,以降低轮胎受到的冲击。注意观察道路,遇有凹凸不平路面应减速缓行,发现路上有尖锐物体应注意避让。连续行车一小时以上,应选择阴凉处休息十分钟。既是让驾驶者缓解疲劳,也给汽车轮胎降温。
3每天开车前和收车后绕车辆一圈,检查车辆门窗是否关好和车辆外观有无异样,尤其要注意轮胎有无异样,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顺便清理轮胎花纹沟槽里的夹石,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4轮胎的更换。这要视轮胎的实际磨损情况而定。四轮定位的不准确造成的轮胎异常磨损严重应更换,修补三次以上的轮胎直接更换,正常行驶的轮胎以3年或行驶里程达8-10万公里为限,二者达其一就应更换。除了要及时更换到期的轮胎外,还应定期将前后轮胎做对角线交换使用,以使轮胎磨损均匀。这样既能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也能为爱车提供更强的动力性。
安全行车是最大的幸福。心中时刻想到安全,重视隐患排查,不断学习、积累和掌握安全行车知识并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论是夏季的高温季节还是冬天的冰雪季节,不论是崎岖陡峭的山道还是泥泞蜿蜒的小路,不论是平坦宽阔的高速还是拥堵不堪的街道都能从容不迫,成为一名合格成熟的驾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