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必欲一试吾目光”】
据《恽毓鼎澄斋日记》,1912年8月24日,北京晴天。这一天,孙中山抵达北京。这块土地,他已经阔别了18年之久。18年前,不足30岁的他还对朝廷抱有幻想,北上天津,上书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改革献策,却如泥牛入海,李鸿章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延见。失望之余,他与陆皓东游历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转而深入武汉,以窥长江之形势。那一年底,他在美国檀香山与同志成立兴中会,正式转向革命。现在他已是名动天下的革命领袖,而且革命果实已经成熟,唯一遗憾的是,作为革命果实的中华民国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依照与袁世凯的约定,翌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袁世凯为继任者。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前往临时参议院,正式解职,解职令云:“赖国人之力,南北一家,共和确定,本总统藉此卸责,得以退逸之身,享自由之福。”此后他的足迹遍及上海、武汉、福州、广州、香港、澳门,及其家乡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等地,一面游山玩水,一面宣传主义。这段行程,被《孙中山年谱》视为“先生六十年中所最优游清闲之岁月也”。孙中山一生沐雨栉风,摩顶放踵,以利国民,这样的闲暇,实在难得。
“最优游清闲之岁月”,时长约3个月。早在4月,袁世凯便邀孙中山北上会晤,共商国是,孙中山曾以“急回故乡”为由婉拒。5月27日,他回到家乡,盘桓三天,去往广州。到广州之后,给黄兴发电报,相约一同北上。6月初,他向《申报》表示,即将北上。不料6月9日,黄兴右手食指为电扇所伤,随后脚气病发,只能等痊愈后,再行北上。这一拖,直至8月初。8月2日,孙中山与黄兴联名致电袁世凯,告以“拟缓数日,即同北上”。恰在他们束装待发之际,北京突然爆发了一起血案:武昌首义的功臣张振武、方维被袁世凯、黎元洪联手杀害。革命党人担忧二位领袖安全,纷纷劝阻,孙中山毅然表示:“无论如何不失信于袁总统,且他人皆谓袁不可靠,我则以为可靠,必欲一试吾目光。”最后决定,黄兴留在上海,他则如期北行。另有一说,袁世凯派来劝驾的官员一再请求孙中山劝黄兴同行,孙中山笑道:“有何大事,某一人不能了之,逼克强与偕?且我亦主张克强不往。”
孙中山北上原因或目的,据《申报》(1912年6月4日)报道:“一、调停党派;二、拟来北方提倡民生主义;三、因满蒙一带对于共和恐不能确实承认,拟遍游一次,以侦察北方之真情;四、因外债累起波折,拟竭力提倡国民捐,将粤东设箱街市之办法,行之直、豫、鲁、晋一带,以期收效神速;五、华侨要求代议权,中山极为赞成,特来代为说明理由,以求参议院之同意;六、因南洋华侨对于国民捐极为热心,特来与总理商定鼓励办法。”其中后三点是小节,前三点为大端。这前三点中,第一点应是袁世凯希望孙中山和黄兴北上的目的,第二点则是孙中山自己北上的目的。
孙中山解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曾表示:解职不是不理事,还有比政治更紧要的事待着手。在他看来,满清退位,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大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落地生根,这将是他和同志今后所当致力之事。他把推行民生主义称之为“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相对。所谓社会革命,关键词包括实业、地权等。他告诉《民立报》记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基于此,他提出要在10年之内修筑20万里铁路的理想和豪言。这正构成了其北京之行最直接的目的。
孙中山北上,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面晤,看看袁世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合作,有没有执政能力。他虽然嘴上说袁世凯可靠,心底终归有些不信任,那句“必欲一试吾目光”,听起来斩钉截铁,实质上充满试探之意。其实对袁世凯而言,亦是如此。所以这两位政治巨擘见面之后,一大看点,即点评对方的德行与能力。相应言论,若编一部新世说,直可纳入“品藻”门下。
【“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
1912年8月24日17时30分,孙中山乘坐的火车抵达北京前门东车站,国务院代理总理赵秉钧受袁世凯之托前来迎接。袁世凯不仅让出自己的金漆朱轮马车,饰以黄缎,供孙中山乘坐,还把石大人胡同的总统府改作迎宾馆,供孙中山下榻。此处宽敞轩朗,富丽堂皇,不但适合居住,而且便于警卫。袁则搬到了铁狮子胡同的国务院,以示谦恭。在孙中山从正阳门入城到石大人胡同的路上,万人空巷,极尽壮观。
针对孙中山所享受的总统待遇,记者黄远生借“某君”之口予以批评:“某君慨然谓昔华盛顿乘一八马所驾之车,而美人已以君主(King)相拟,华盛顿即避不复御。今总统之自待及待人如此,外间谣诼所由来也。”这一论调,未免过苛。孙中山本人并无帝王思想。3个月前,他乘船到福州,其时江面船上有“欢迎孙大总统”“孙大总统万岁”之纸旗,他认为卸任总统即是平民,“万岁”乃是帝王之称,对此相当不满,待改作“欢迎孙中山先生”,方才离舟登岸。此次在京,因警备森严,他告诉袁世凯所派来的招待员傅良佐等:“鄙人虽系退位总统,不过国民一分子,若如此尊严,既非所以开诚见心,且受之甚觉不安,应即将随从马队及沿途军警,一律撤去,俾得出入自由。如大总统坚执不肯,则鄙人小住一二日即他去矣。”足见孙中山的观念与作风。
当晚8点,袁世凯设宴,欢迎孙中山。他执盏致辞,虚心请教:“刻下时事日非,边警迭至,世凯识薄能鲜,望先生有以教我。”“财政外交,甚为棘手,尤望先生不时匡助。”孙中山答:“如有所知,自当贡献。”“惟白军兴以来,各处商务凋敝,民不聊生,金融滞塞,为患甚巨。挽救之术,惟有兴办实业,注意拓殖,然皆恃交通为发达之媒介。故当赶筑全国铁路,尚望大总统力为赞助。”
二人虽是初见,却如平生欢,用古语来讲,大抵便是倾盖如故。宴后,袁世凯对人说:“不图中山如此嘹亮!”孙中山亦对人说:“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讦,使彼此诚意不孚,一事不可办,转至激迫袁总统为恶。”在互不知情的前提之下,这样赞美对方,正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恽毓鼎日记曾提到孙中山进京:“孙逸仙昨日午后到京,举国欢迎,刻无暇晷。”不过此前还有一笔:“昨日驻通州毅军叛变三营,大肆焚掠,州城内外精华一夕而尽。都下人心汹惧,各城戒严。呜呼民国,真无安枕之日矣。”
【言必称铁路的“铁路迷”】
孙中山抵京之后,日程安排相当繁忙。8月25日,国民党在湖广会馆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出席并发表《解决民生问题》的演说。会上,他被推为理事长。这里需要交代一下,孙中山虽赞成宋教仁改同盟会为国民党,对于党务却兴趣不大,出力不多,一切交宋教仁负责。有人认为,孙中山北上目的之一,即参与国民党成立事宜,这是一种错位的认知。试看孙中山进京之前致宋教仁之信:“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盖内力日竭,外患日迫,断非一时所能解决。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质言之,政治革命乃是歧路,社会革命才为正途。彼时之孙中山,言必称铁路,简直可称“铁路迷”,与宋教仁这个“议会迷”相映成趣。
26日,袁世凯回拜。27日,赴袁世凯宴,宴会之上,发生了极不和谐的一幕,据出席此次宴会的国务院铨叙局局长张国淦回忆:
中山来京后第三天,袁世凯在迎宾馆设筵为盛大欢迎,到者有四五百人,在大厅布置几形餐案,孙及其随员北面南向坐,袁及内阁阁员及高级官吏皆北向坐,北洋一般军官坐在东西两排,孙、袁在正中对坐。入座后说了一些普通客套话,吃过一个汤,第二个菜方送上来,便听到西南角上开始吵嚷,声音嘈杂,说的都是“共和是北洋之功”,随着又骂同盟会,认为是“暴徒乱闹”,随着东南角也开始响应,并说“孙中山一点力量也没有,是大话,是孙大炮”“大骗子”。这时两排的军官已经都站了起来,在这吵嚷的同时,还夹杂着指挥刀碰地板、蹬脚和杯碟刀叉的响声,但都站在自己的座位呼喝乱骂。中山态度还是从容如常,坐在他旁的秘书宋霭龄也不理会。仍照旧上菜,只是上得很慢。
我当时想袁或段(陆军总长)该说一说,你们不能胡闹,但他们始终没有作声。闹了有半小时左右,似乎动作很有步骤,从当时的情形看,显然是预先布置好的。起头的是傅良佐等,想在吵闹时等中山或他的随员起身答辩,便借机由北洋军人侮弄他一番。但出乎意料的是中山等始终没加理会,若无所闻。筵宴终了,孙、袁回到副厅休息,厅内便又大乱起来。北洋军人离开座位肆意乱吵,非常得意,很久才逐渐散去。
唐在礼的回忆则不同于张国淦。当时他担任袁世凯的侍从武官,孙中山抵京,他受袁指派,留在石大人胡同,供孙差遣。其回忆文章同样提及北洋军官在欢迎宴上闹事,不过不是8月27日这一场,而要等到黄兴进京之后:
黄兴后孙半个月到了北京,陈其美也陪黄同来。总统府举行了欢迎孙黄的公宴,袁世凯亲自到场主持……晚宴摆在居仁堂大殿。开宴之始,袁简单地讲了几句话,无非是竭诚欢迎、招待简慢等一套客气话。继而孙、黄依次讲话,话亦简短,态度毫无拘束,内容未涉及政治。之后,有些人亦发表了欢迎辞。军事处副处长傅良佐本来打算讲些话出出风头,向民党人表示一下他在袁世凯面前很有地位。不想他讲话从恭维孙很自然地转而恭维袁,继而牵涉到政治,批评了民党几句,刺激了当时的上宾孙、黄。傅自以为说几句这类的话,顺便煞煞民党的威风。傅是留日学生,本来不擅辞令,以致把当场的气氛搞得不伦不类。傅这番话并没使袁感到高兴,袁当场就阻拦了他一下,说:“我们今天欢迎孙先生、黄司令,不要说那些题外的话。”中山气量宽,看去面无愠色。后来,袁埋怨傅那天的话说得很不得体,说:“那些是我们背地里的话,你未经我事先许可,怎好随便讲呢?”
袁世凯老于权谋,宴会闹事,只可能允许发生一次,所以张国淦与唐在礼,必有一人误记或撒谎。我倾向于认为,唐在礼的回忆更接近真相,张国淦的回忆则不大可信。须知,袁世凯邀请孙中山北上,意在笼络、利用与合作,保持友好,乃是第一义。以袁氏性情之沉稳与缜密,断然不会“预先布置”,主动刺激、挑衅孙中山,令其难堪或愤怒,那样则有违初衷,得不偿失。如傅良佐这般自作主张,揣摩上意,属于偶然事件,超出袁世凯的控制,以致赔上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孙中山与袁世凯会晤,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日日深化的过程。28日晚上的宴席,气氛更加融洽。袁世凯致辞,对孙中山推崇备至:“中山先生提倡革命,先后历二十余年,含辛茹苦,百折不回,诚为民国第一首功”,“此次来京,实为南北统一之一绝大关键,亦即民国前途安危之所系”。孙中山答:“兄弟所最崇拜袁总统,有一件事最为人所信者:中国向以积弱称,由于兵力不强,前袁总统在北洋时,训练兵士,极为得法,北洋之兵,遂雄全国……以中国之力,练兵数百万,足以保全我国五大族领土,外人断不敢侵略我边圉,奴隶我人民。但练兵既多,需费甚巨,我辈注重人民,须极力振兴实业,讲求民生主义,使我五大族人民,共溶富源。”席间,袁世凯举杯高呼“中山万岁”,孙中山亦报以“袁大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五大民族万岁!”
这应是“双雄会”的高潮。
【“我与项城谈话,所见略同”】
8月24日进京,9月17日离京,连头带尾,孙中山在北京共待了25天。此间,他与袁世凯会晤13次,平均两天一次。二人谈话,从下午4点开始,至晚上10点或12点结束,还有三四次竟谈到次日2点之后,足见投契。每次谈话,都是密谈,屏退侍从,除二位主角,仅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梁士诒在场。梁士诒是袁世凯的人,同时与孙中山同乡,故而能奔走于二人之间。关于谈话内容,唯有梁士诒是知情者,不过此后20年他一直保持沉默。1932年,他欲将平生经历编成政书,曾告诉秘书:“孙袁会晤,可勒成一部专书,容吾暇时述之。”可惜只说了两件事,便撒手西归。孙袁谈话,遂成天上曲,人间不复闻。
这两件事,记载于《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这部年谱,系梁士诒门人和僚属所编,为尊者讳的地方甚多。不过孙中山与袁世凯密谈这一节,与梁士诒的利益和名声关系不大,其记述大抵可信。 孙中山与袁世凯所谈,皆国家大政,中外情形。论事最为畅洽。有一晚,孙中山说,请袁世凯练成陆军一百万,他则自任经营铁路,延长20万里。袁世凯笑道:“办路事君自有把握,若练精兵,百万恐非易易耳。”
有一天谈至深夜,梁士诒送孙中山回石大人胡同,被孙留住叙话(孙中山真是话痨)。孙中山问梁士诒:“我与项城谈话,所见略同。我之政见,彼亦多能领会。惟有一事,我至今尚疑,君为我释之!”梁士诒问:“何也?”孙中山道:“中国以农立国,倘不能于农民自身求彻底解决,则革新非易;欲求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我说及此项政见时,意以为项城必反对,孰知彼不但不反对,且肯定以为事所当然。此我所不解也。”梁士诒答:“公环游各国,目睹大地主之剥削,又生长南方,亲见佃田者之痛苦,故主张耕者有其田。项城生长北方,足迹未尝越大江以南,而北方多属自耕农,佃农少之又少,故项城以为耕者有其田系当然之事理也。”孙中山大笑。
稍后,孙中山问道:“曩夕府中谈及改革全国经济,闻君伟论,极佩荩筹,我以为硬币与纸币均为价格代表,易重以轻,有何不可?苟以政治力量推动之似尚非难事,而君谓必先取信于民,方法如何?愿闻明教!”梁士诒答:“币制为物价代表,饥不可食,夫人知之,惟中国数千年来币制之由重而轻,由粗而细,皆以硬币为本位;若一旦尽易以纸,终恐形格势禁,未易奉行,故必先筹其所以取信于民之方法。夫以中国之大,人民之众,发行四十万万纸币,似不为多,今者卑无高论,先从政府组织一健全之中央银行,试行统一币制方策,为发行纸币五千万,先将现金一千五百万镕化,制成银山,置于中华门外之丹墀,以示人民日:此国家准备库也。所发行之纸币日多,所积之银山愈大,信用既著,习惯自然,假以时日,以一纸风行全国,又何难哉?愚见所谓必先取信于民者以此。”孙中山点头称是。
——谈币制改革这一节,有为梁士诒脸上贴金之嫌。不过梁士诒所言,堪称正理,不妨抄录于此。
孙中山与袁世凯会谈加密,最头疼的是记者。他们无法涉足现场,采访不到当事人,只好捕风捉影,妄加推测。就连黄远生这样的一代名记,都拿出“间接得之于秘密侦探”的噱头,“将袁、孙二人谈话之内容及其关系调查无遗”,“自信足以为最确实之报告”。可是纵观其文,不无错漏。然黄远生有一段记述,不知源自何处,却正印证了孙中山的感慨“我与项城谈话,所见略同”:“孙君谓自己此后当从事于社会事业,且从事于此,当较袁君更为适当,语意中实表明其不愿为第二次总统之意。袁君言下提出抗议,谓我虽系历来做官,然所办之事,却以实业为第一大宗。从前在北洋即立意专派实业学生,至于政法学生,实在因为不得已而后派者,以自表其慎重实业之证。孙君又力驳之,谓我做此等事,必较君更能取信社会云云。盖二君不为总统之竞争者,而乃相竞争为实业家,可为吾中国实业前途庆矣。”
姑且就“二君不为总统之竞争者”这句话引申开来。如果不嫌诛心的话,则可断言,袁世凯最顾忌孙中山的一点,即怕孙与他竞争大总统(彼时袁还是临时大总统)。以孙中山的政治智慧,何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所以他不仅对《亚细亚日报》等媒体明白表示,自己将不参加总统竞选,并在北京报界欢迎会上声明:“鄙人之意见,现在政治之事,已有袁大总统及一般国务员担任。鄙人从此即不厕身政界,专求在社会上作成一种事业。”还向袁世凯坦言“十年以内大总统非公莫属”,这等于当面喂一颗定心丸。
孙中山这么说,不只因为其心思不在政治革命,而在社会革命,更是因为,其眼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9月3日,他告诉《民立报》:“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为中国目前计,此10年内,仍宜以袁氏为总统,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10年以后,国民欲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这是一种非常长远的考量。需要注意,袁世凯生于1859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相距7岁,再过10年,孙中山依然处于一个政治家的黄金年龄,换一个说法,他熬得起。
【“两派协议之交让条件耳”】
孙中山北上,念兹在兹的是铁路。那一年,当他谈起铁路,仿佛着魔一般。9月9日,袁世凯颁布临时大总统令,特授孙中山以“筹划全国铁路全权”,满足了他的愿望。其内容包括(一)借款:纯然输入商家资本,不涉政治意味;(二)权限:未动工之路概归孙中山经营,已修未成之路线管理权限尚需与交通部详细商定;(三)公司:择地修建,尚未觅妥;(四)经费:暂由交通部每月拨款3万元以资开办,日后再行续筹;(五)用人:公司内一切用人之权,归中山主权,政府概不干预。
在孙中山的敦促之下,9月11日,黄兴抵京。袁世凯与孙、黄会晤之后,并电询黎元洪同意,遂以四人之名,发布“内政大纲”八条:(一)立国取统一制度;(二)主持是非善恶之真公道,以正民俗;(三)暂时收束武备,先储备海陆军人材;(四)门口开放,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五)提倡资助国民实业,先着手于农林工商;(六)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权主义,其余斟酌各省情形,兼采地方分权主义;(七)迅速整理财政;(八)竭力调和党见,维持秩序,为承认之根本。
对此大纲,上海《时报》评日:“袁孙黎黄之八大政纲,质言之,两派协议之交让条件耳。”交让者,妥协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评价孙中山所获得的“筹划全国铁路全权”。
【“余信袁之为人,甚有肩膀”】
9月17日,孙中山离开北京,一路南下,10月3日抵达上海。6日,国民党在张园举办欢迎会,三千余人参加,孙中山发表演说,谈赴京观感:“余在京与袁总统时相晤谈,讨论国家大政策,亦颇人于精微。故余信袁之为人,甚有肩膀,其头脑亦甚清楚,见天下事均能明澈,而思想亦很新。不过作事手腕稍涉于旧,盖办事本不能尽采新法。革命起于南方,而北方影响尚细,故一切旧思想,未能扫除净尽。是以北方如一本旧历,南方如一本新历,必新旧并用;全新全旧,皆不合宜。故欲治民国,非具新思想、旧经验、旧手段者不可,而袁总统适足当之。” 其中一些话,一个月前,孙中山在北京之时,接受上海《时报》特派记者黄远生访谈曾经说过。黄远生问:“究竟先生对于袁总统之批评如何?”孙中山答:“他是很有肩膀的,很喜欢办事的,民国现在很难得这么一个人。”黄远生问:“他的新知识、新思想,恐怕不够么?”孙中山答:“他是很清楚的,像他向来没有到过外国的人,能够这么清楚,总是难得的。”黄远生问:“他有野心没有?”孙中山答:“那是没有的。他不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除非他的兵不特能够打胜全国,并且能抵抗外国,才能办到。这是怎么能够的事情?况且现在已经号令不行于地方,他若改变宗旨,于他有甚么利益呢?”
对照访谈与演讲,可知孙中山的眼光之犀利、高远。如其指出,欲治民国,必须新旧兼通,新思想与旧手段皆不可或缺,这可谓不刊之论,可惜一些执政者常常漠视旧的一面,正如一些执政者常常拒绝新的一面;再如,他预测袁世凯背叛共和所可能面临的危局,四年之后,不幸而言中。然而,需要注意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判断,出现了一点致命的失误:他居然认为袁世凯“思想亦很新”!须知袁世凯最大的欠缺,即缺乏新思想:“他对于共和政体的原则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对国会的职能和真实用处,尤其是对国会内的反对派的职能和用处,同样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保罗·芮恩施语)“他不只是不了解共和国需要什么或民主如何起作用,看来他根本没有实现共和或民主的愿望。”(顾维钧语)—个人具备共和知识,未必能将转型中国引向共和之路;—个人不具共和知识,则必定不能将转型中国引向共和之路。
相形之下,袁世凯对孙中山、黄兴的评价,堪称一针见血:“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论知人之明,袁世凯可比孙中山高明多了。有人说,当时孙中山已经察觉了袁世凯的狼子野心,故意引而不发,依然尝试引导其步入正道,这显然高估了孙中山,他并未看透袁世凯。
孙中山与袁世凯显然不是一种人,甚至处于相反两极:论起源,一在北而一在南;论立场,一在朝而一在野;论头脑,一守旧而一维新;论性情,一稳重而一激扬;论风格,一实际而一理想……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不能合作呢?我则以为,性格等因素,只是小节,有时同性(格)反而排斥,异性(格)则可互补。就1912年夏天的会晤而论,他们已经表现了合作的足够诚意,并实现了最起码的合作。只不过,其合作的本质是妥协,合作之中不乏猜疑与防范(如孙中山在北京,屡次建言迁都)。他们所达成的共识,流于形式,只是暂时掩蔽了分歧,而不能化解那些根本分歧。所谓根本分歧,包括我们所谈到的新旧之争、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之争等。这正关系孙中山的两大失误:他认为袁世凯兼具新思想和旧手段,能够领导中国的民主转型,故而十年之内,他不必再问政治;他以为民权主义已经成功,迫在眉睫的是民生主义建设,故而摒弃政治革命,投身社会革命。正是这两点判断,促成了他与袁世凯的会晤与合作。问题在于,时隔不久,他便发现自己的判断出错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宣告政治革命必须重来(“二次革命”)的那一刻,他与袁世凯不再是相谈甚欢的朋友,而是势不两立的敌人。那25天的聚会,从此掩埋于历史阴影之下。
据《恽毓鼎澄斋日记》,1912年8月24日,北京晴天。这一天,孙中山抵达北京。这块土地,他已经阔别了18年之久。18年前,不足30岁的他还对朝廷抱有幻想,北上天津,上书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改革献策,却如泥牛入海,李鸿章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延见。失望之余,他与陆皓东游历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转而深入武汉,以窥长江之形势。那一年底,他在美国檀香山与同志成立兴中会,正式转向革命。现在他已是名动天下的革命领袖,而且革命果实已经成熟,唯一遗憾的是,作为革命果实的中华民国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依照与袁世凯的约定,翌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袁世凯为继任者。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前往临时参议院,正式解职,解职令云:“赖国人之力,南北一家,共和确定,本总统藉此卸责,得以退逸之身,享自由之福。”此后他的足迹遍及上海、武汉、福州、广州、香港、澳门,及其家乡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等地,一面游山玩水,一面宣传主义。这段行程,被《孙中山年谱》视为“先生六十年中所最优游清闲之岁月也”。孙中山一生沐雨栉风,摩顶放踵,以利国民,这样的闲暇,实在难得。
“最优游清闲之岁月”,时长约3个月。早在4月,袁世凯便邀孙中山北上会晤,共商国是,孙中山曾以“急回故乡”为由婉拒。5月27日,他回到家乡,盘桓三天,去往广州。到广州之后,给黄兴发电报,相约一同北上。6月初,他向《申报》表示,即将北上。不料6月9日,黄兴右手食指为电扇所伤,随后脚气病发,只能等痊愈后,再行北上。这一拖,直至8月初。8月2日,孙中山与黄兴联名致电袁世凯,告以“拟缓数日,即同北上”。恰在他们束装待发之际,北京突然爆发了一起血案:武昌首义的功臣张振武、方维被袁世凯、黎元洪联手杀害。革命党人担忧二位领袖安全,纷纷劝阻,孙中山毅然表示:“无论如何不失信于袁总统,且他人皆谓袁不可靠,我则以为可靠,必欲一试吾目光。”最后决定,黄兴留在上海,他则如期北行。另有一说,袁世凯派来劝驾的官员一再请求孙中山劝黄兴同行,孙中山笑道:“有何大事,某一人不能了之,逼克强与偕?且我亦主张克强不往。”
孙中山北上原因或目的,据《申报》(1912年6月4日)报道:“一、调停党派;二、拟来北方提倡民生主义;三、因满蒙一带对于共和恐不能确实承认,拟遍游一次,以侦察北方之真情;四、因外债累起波折,拟竭力提倡国民捐,将粤东设箱街市之办法,行之直、豫、鲁、晋一带,以期收效神速;五、华侨要求代议权,中山极为赞成,特来代为说明理由,以求参议院之同意;六、因南洋华侨对于国民捐极为热心,特来与总理商定鼓励办法。”其中后三点是小节,前三点为大端。这前三点中,第一点应是袁世凯希望孙中山和黄兴北上的目的,第二点则是孙中山自己北上的目的。
孙中山解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曾表示:解职不是不理事,还有比政治更紧要的事待着手。在他看来,满清退位,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大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落地生根,这将是他和同志今后所当致力之事。他把推行民生主义称之为“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相对。所谓社会革命,关键词包括实业、地权等。他告诉《民立报》记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基于此,他提出要在10年之内修筑20万里铁路的理想和豪言。这正构成了其北京之行最直接的目的。
孙中山北上,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面晤,看看袁世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合作,有没有执政能力。他虽然嘴上说袁世凯可靠,心底终归有些不信任,那句“必欲一试吾目光”,听起来斩钉截铁,实质上充满试探之意。其实对袁世凯而言,亦是如此。所以这两位政治巨擘见面之后,一大看点,即点评对方的德行与能力。相应言论,若编一部新世说,直可纳入“品藻”门下。
【“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
1912年8月24日17时30分,孙中山乘坐的火车抵达北京前门东车站,国务院代理总理赵秉钧受袁世凯之托前来迎接。袁世凯不仅让出自己的金漆朱轮马车,饰以黄缎,供孙中山乘坐,还把石大人胡同的总统府改作迎宾馆,供孙中山下榻。此处宽敞轩朗,富丽堂皇,不但适合居住,而且便于警卫。袁则搬到了铁狮子胡同的国务院,以示谦恭。在孙中山从正阳门入城到石大人胡同的路上,万人空巷,极尽壮观。
针对孙中山所享受的总统待遇,记者黄远生借“某君”之口予以批评:“某君慨然谓昔华盛顿乘一八马所驾之车,而美人已以君主(King)相拟,华盛顿即避不复御。今总统之自待及待人如此,外间谣诼所由来也。”这一论调,未免过苛。孙中山本人并无帝王思想。3个月前,他乘船到福州,其时江面船上有“欢迎孙大总统”“孙大总统万岁”之纸旗,他认为卸任总统即是平民,“万岁”乃是帝王之称,对此相当不满,待改作“欢迎孙中山先生”,方才离舟登岸。此次在京,因警备森严,他告诉袁世凯所派来的招待员傅良佐等:“鄙人虽系退位总统,不过国民一分子,若如此尊严,既非所以开诚见心,且受之甚觉不安,应即将随从马队及沿途军警,一律撤去,俾得出入自由。如大总统坚执不肯,则鄙人小住一二日即他去矣。”足见孙中山的观念与作风。
当晚8点,袁世凯设宴,欢迎孙中山。他执盏致辞,虚心请教:“刻下时事日非,边警迭至,世凯识薄能鲜,望先生有以教我。”“财政外交,甚为棘手,尤望先生不时匡助。”孙中山答:“如有所知,自当贡献。”“惟白军兴以来,各处商务凋敝,民不聊生,金融滞塞,为患甚巨。挽救之术,惟有兴办实业,注意拓殖,然皆恃交通为发达之媒介。故当赶筑全国铁路,尚望大总统力为赞助。”
二人虽是初见,却如平生欢,用古语来讲,大抵便是倾盖如故。宴后,袁世凯对人说:“不图中山如此嘹亮!”孙中山亦对人说:“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讦,使彼此诚意不孚,一事不可办,转至激迫袁总统为恶。”在互不知情的前提之下,这样赞美对方,正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恽毓鼎日记曾提到孙中山进京:“孙逸仙昨日午后到京,举国欢迎,刻无暇晷。”不过此前还有一笔:“昨日驻通州毅军叛变三营,大肆焚掠,州城内外精华一夕而尽。都下人心汹惧,各城戒严。呜呼民国,真无安枕之日矣。”
【言必称铁路的“铁路迷”】
孙中山抵京之后,日程安排相当繁忙。8月25日,国民党在湖广会馆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出席并发表《解决民生问题》的演说。会上,他被推为理事长。这里需要交代一下,孙中山虽赞成宋教仁改同盟会为国民党,对于党务却兴趣不大,出力不多,一切交宋教仁负责。有人认为,孙中山北上目的之一,即参与国民党成立事宜,这是一种错位的认知。试看孙中山进京之前致宋教仁之信:“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盖内力日竭,外患日迫,断非一时所能解决。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质言之,政治革命乃是歧路,社会革命才为正途。彼时之孙中山,言必称铁路,简直可称“铁路迷”,与宋教仁这个“议会迷”相映成趣。
26日,袁世凯回拜。27日,赴袁世凯宴,宴会之上,发生了极不和谐的一幕,据出席此次宴会的国务院铨叙局局长张国淦回忆:
中山来京后第三天,袁世凯在迎宾馆设筵为盛大欢迎,到者有四五百人,在大厅布置几形餐案,孙及其随员北面南向坐,袁及内阁阁员及高级官吏皆北向坐,北洋一般军官坐在东西两排,孙、袁在正中对坐。入座后说了一些普通客套话,吃过一个汤,第二个菜方送上来,便听到西南角上开始吵嚷,声音嘈杂,说的都是“共和是北洋之功”,随着又骂同盟会,认为是“暴徒乱闹”,随着东南角也开始响应,并说“孙中山一点力量也没有,是大话,是孙大炮”“大骗子”。这时两排的军官已经都站了起来,在这吵嚷的同时,还夹杂着指挥刀碰地板、蹬脚和杯碟刀叉的响声,但都站在自己的座位呼喝乱骂。中山态度还是从容如常,坐在他旁的秘书宋霭龄也不理会。仍照旧上菜,只是上得很慢。
我当时想袁或段(陆军总长)该说一说,你们不能胡闹,但他们始终没有作声。闹了有半小时左右,似乎动作很有步骤,从当时的情形看,显然是预先布置好的。起头的是傅良佐等,想在吵闹时等中山或他的随员起身答辩,便借机由北洋军人侮弄他一番。但出乎意料的是中山等始终没加理会,若无所闻。筵宴终了,孙、袁回到副厅休息,厅内便又大乱起来。北洋军人离开座位肆意乱吵,非常得意,很久才逐渐散去。
唐在礼的回忆则不同于张国淦。当时他担任袁世凯的侍从武官,孙中山抵京,他受袁指派,留在石大人胡同,供孙差遣。其回忆文章同样提及北洋军官在欢迎宴上闹事,不过不是8月27日这一场,而要等到黄兴进京之后:
黄兴后孙半个月到了北京,陈其美也陪黄同来。总统府举行了欢迎孙黄的公宴,袁世凯亲自到场主持……晚宴摆在居仁堂大殿。开宴之始,袁简单地讲了几句话,无非是竭诚欢迎、招待简慢等一套客气话。继而孙、黄依次讲话,话亦简短,态度毫无拘束,内容未涉及政治。之后,有些人亦发表了欢迎辞。军事处副处长傅良佐本来打算讲些话出出风头,向民党人表示一下他在袁世凯面前很有地位。不想他讲话从恭维孙很自然地转而恭维袁,继而牵涉到政治,批评了民党几句,刺激了当时的上宾孙、黄。傅自以为说几句这类的话,顺便煞煞民党的威风。傅是留日学生,本来不擅辞令,以致把当场的气氛搞得不伦不类。傅这番话并没使袁感到高兴,袁当场就阻拦了他一下,说:“我们今天欢迎孙先生、黄司令,不要说那些题外的话。”中山气量宽,看去面无愠色。后来,袁埋怨傅那天的话说得很不得体,说:“那些是我们背地里的话,你未经我事先许可,怎好随便讲呢?”
袁世凯老于权谋,宴会闹事,只可能允许发生一次,所以张国淦与唐在礼,必有一人误记或撒谎。我倾向于认为,唐在礼的回忆更接近真相,张国淦的回忆则不大可信。须知,袁世凯邀请孙中山北上,意在笼络、利用与合作,保持友好,乃是第一义。以袁氏性情之沉稳与缜密,断然不会“预先布置”,主动刺激、挑衅孙中山,令其难堪或愤怒,那样则有违初衷,得不偿失。如傅良佐这般自作主张,揣摩上意,属于偶然事件,超出袁世凯的控制,以致赔上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孙中山与袁世凯会晤,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日日深化的过程。28日晚上的宴席,气氛更加融洽。袁世凯致辞,对孙中山推崇备至:“中山先生提倡革命,先后历二十余年,含辛茹苦,百折不回,诚为民国第一首功”,“此次来京,实为南北统一之一绝大关键,亦即民国前途安危之所系”。孙中山答:“兄弟所最崇拜袁总统,有一件事最为人所信者:中国向以积弱称,由于兵力不强,前袁总统在北洋时,训练兵士,极为得法,北洋之兵,遂雄全国……以中国之力,练兵数百万,足以保全我国五大族领土,外人断不敢侵略我边圉,奴隶我人民。但练兵既多,需费甚巨,我辈注重人民,须极力振兴实业,讲求民生主义,使我五大族人民,共溶富源。”席间,袁世凯举杯高呼“中山万岁”,孙中山亦报以“袁大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五大民族万岁!”
这应是“双雄会”的高潮。
【“我与项城谈话,所见略同”】
8月24日进京,9月17日离京,连头带尾,孙中山在北京共待了25天。此间,他与袁世凯会晤13次,平均两天一次。二人谈话,从下午4点开始,至晚上10点或12点结束,还有三四次竟谈到次日2点之后,足见投契。每次谈话,都是密谈,屏退侍从,除二位主角,仅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梁士诒在场。梁士诒是袁世凯的人,同时与孙中山同乡,故而能奔走于二人之间。关于谈话内容,唯有梁士诒是知情者,不过此后20年他一直保持沉默。1932年,他欲将平生经历编成政书,曾告诉秘书:“孙袁会晤,可勒成一部专书,容吾暇时述之。”可惜只说了两件事,便撒手西归。孙袁谈话,遂成天上曲,人间不复闻。
这两件事,记载于《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这部年谱,系梁士诒门人和僚属所编,为尊者讳的地方甚多。不过孙中山与袁世凯密谈这一节,与梁士诒的利益和名声关系不大,其记述大抵可信。 孙中山与袁世凯所谈,皆国家大政,中外情形。论事最为畅洽。有一晚,孙中山说,请袁世凯练成陆军一百万,他则自任经营铁路,延长20万里。袁世凯笑道:“办路事君自有把握,若练精兵,百万恐非易易耳。”
有一天谈至深夜,梁士诒送孙中山回石大人胡同,被孙留住叙话(孙中山真是话痨)。孙中山问梁士诒:“我与项城谈话,所见略同。我之政见,彼亦多能领会。惟有一事,我至今尚疑,君为我释之!”梁士诒问:“何也?”孙中山道:“中国以农立国,倘不能于农民自身求彻底解决,则革新非易;欲求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我说及此项政见时,意以为项城必反对,孰知彼不但不反对,且肯定以为事所当然。此我所不解也。”梁士诒答:“公环游各国,目睹大地主之剥削,又生长南方,亲见佃田者之痛苦,故主张耕者有其田。项城生长北方,足迹未尝越大江以南,而北方多属自耕农,佃农少之又少,故项城以为耕者有其田系当然之事理也。”孙中山大笑。
稍后,孙中山问道:“曩夕府中谈及改革全国经济,闻君伟论,极佩荩筹,我以为硬币与纸币均为价格代表,易重以轻,有何不可?苟以政治力量推动之似尚非难事,而君谓必先取信于民,方法如何?愿闻明教!”梁士诒答:“币制为物价代表,饥不可食,夫人知之,惟中国数千年来币制之由重而轻,由粗而细,皆以硬币为本位;若一旦尽易以纸,终恐形格势禁,未易奉行,故必先筹其所以取信于民之方法。夫以中国之大,人民之众,发行四十万万纸币,似不为多,今者卑无高论,先从政府组织一健全之中央银行,试行统一币制方策,为发行纸币五千万,先将现金一千五百万镕化,制成银山,置于中华门外之丹墀,以示人民日:此国家准备库也。所发行之纸币日多,所积之银山愈大,信用既著,习惯自然,假以时日,以一纸风行全国,又何难哉?愚见所谓必先取信于民者以此。”孙中山点头称是。
——谈币制改革这一节,有为梁士诒脸上贴金之嫌。不过梁士诒所言,堪称正理,不妨抄录于此。
孙中山与袁世凯会谈加密,最头疼的是记者。他们无法涉足现场,采访不到当事人,只好捕风捉影,妄加推测。就连黄远生这样的一代名记,都拿出“间接得之于秘密侦探”的噱头,“将袁、孙二人谈话之内容及其关系调查无遗”,“自信足以为最确实之报告”。可是纵观其文,不无错漏。然黄远生有一段记述,不知源自何处,却正印证了孙中山的感慨“我与项城谈话,所见略同”:“孙君谓自己此后当从事于社会事业,且从事于此,当较袁君更为适当,语意中实表明其不愿为第二次总统之意。袁君言下提出抗议,谓我虽系历来做官,然所办之事,却以实业为第一大宗。从前在北洋即立意专派实业学生,至于政法学生,实在因为不得已而后派者,以自表其慎重实业之证。孙君又力驳之,谓我做此等事,必较君更能取信社会云云。盖二君不为总统之竞争者,而乃相竞争为实业家,可为吾中国实业前途庆矣。”
姑且就“二君不为总统之竞争者”这句话引申开来。如果不嫌诛心的话,则可断言,袁世凯最顾忌孙中山的一点,即怕孙与他竞争大总统(彼时袁还是临时大总统)。以孙中山的政治智慧,何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所以他不仅对《亚细亚日报》等媒体明白表示,自己将不参加总统竞选,并在北京报界欢迎会上声明:“鄙人之意见,现在政治之事,已有袁大总统及一般国务员担任。鄙人从此即不厕身政界,专求在社会上作成一种事业。”还向袁世凯坦言“十年以内大总统非公莫属”,这等于当面喂一颗定心丸。
孙中山这么说,不只因为其心思不在政治革命,而在社会革命,更是因为,其眼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9月3日,他告诉《民立报》:“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为中国目前计,此10年内,仍宜以袁氏为总统,我专尽力于社会事业,10年以后,国民欲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这是一种非常长远的考量。需要注意,袁世凯生于1859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相距7岁,再过10年,孙中山依然处于一个政治家的黄金年龄,换一个说法,他熬得起。
【“两派协议之交让条件耳”】
孙中山北上,念兹在兹的是铁路。那一年,当他谈起铁路,仿佛着魔一般。9月9日,袁世凯颁布临时大总统令,特授孙中山以“筹划全国铁路全权”,满足了他的愿望。其内容包括(一)借款:纯然输入商家资本,不涉政治意味;(二)权限:未动工之路概归孙中山经营,已修未成之路线管理权限尚需与交通部详细商定;(三)公司:择地修建,尚未觅妥;(四)经费:暂由交通部每月拨款3万元以资开办,日后再行续筹;(五)用人:公司内一切用人之权,归中山主权,政府概不干预。
在孙中山的敦促之下,9月11日,黄兴抵京。袁世凯与孙、黄会晤之后,并电询黎元洪同意,遂以四人之名,发布“内政大纲”八条:(一)立国取统一制度;(二)主持是非善恶之真公道,以正民俗;(三)暂时收束武备,先储备海陆军人材;(四)门口开放,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五)提倡资助国民实业,先着手于农林工商;(六)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权主义,其余斟酌各省情形,兼采地方分权主义;(七)迅速整理财政;(八)竭力调和党见,维持秩序,为承认之根本。
对此大纲,上海《时报》评日:“袁孙黎黄之八大政纲,质言之,两派协议之交让条件耳。”交让者,妥协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评价孙中山所获得的“筹划全国铁路全权”。
【“余信袁之为人,甚有肩膀”】
9月17日,孙中山离开北京,一路南下,10月3日抵达上海。6日,国民党在张园举办欢迎会,三千余人参加,孙中山发表演说,谈赴京观感:“余在京与袁总统时相晤谈,讨论国家大政策,亦颇人于精微。故余信袁之为人,甚有肩膀,其头脑亦甚清楚,见天下事均能明澈,而思想亦很新。不过作事手腕稍涉于旧,盖办事本不能尽采新法。革命起于南方,而北方影响尚细,故一切旧思想,未能扫除净尽。是以北方如一本旧历,南方如一本新历,必新旧并用;全新全旧,皆不合宜。故欲治民国,非具新思想、旧经验、旧手段者不可,而袁总统适足当之。” 其中一些话,一个月前,孙中山在北京之时,接受上海《时报》特派记者黄远生访谈曾经说过。黄远生问:“究竟先生对于袁总统之批评如何?”孙中山答:“他是很有肩膀的,很喜欢办事的,民国现在很难得这么一个人。”黄远生问:“他的新知识、新思想,恐怕不够么?”孙中山答:“他是很清楚的,像他向来没有到过外国的人,能够这么清楚,总是难得的。”黄远生问:“他有野心没有?”孙中山答:“那是没有的。他不承认共和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除非他的兵不特能够打胜全国,并且能抵抗外国,才能办到。这是怎么能够的事情?况且现在已经号令不行于地方,他若改变宗旨,于他有甚么利益呢?”
对照访谈与演讲,可知孙中山的眼光之犀利、高远。如其指出,欲治民国,必须新旧兼通,新思想与旧手段皆不可或缺,这可谓不刊之论,可惜一些执政者常常漠视旧的一面,正如一些执政者常常拒绝新的一面;再如,他预测袁世凯背叛共和所可能面临的危局,四年之后,不幸而言中。然而,需要注意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判断,出现了一点致命的失误:他居然认为袁世凯“思想亦很新”!须知袁世凯最大的欠缺,即缺乏新思想:“他对于共和政体的原则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对国会的职能和真实用处,尤其是对国会内的反对派的职能和用处,同样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保罗·芮恩施语)“他不只是不了解共和国需要什么或民主如何起作用,看来他根本没有实现共和或民主的愿望。”(顾维钧语)—个人具备共和知识,未必能将转型中国引向共和之路;—个人不具共和知识,则必定不能将转型中国引向共和之路。
相形之下,袁世凯对孙中山、黄兴的评价,堪称一针见血:“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论知人之明,袁世凯可比孙中山高明多了。有人说,当时孙中山已经察觉了袁世凯的狼子野心,故意引而不发,依然尝试引导其步入正道,这显然高估了孙中山,他并未看透袁世凯。
孙中山与袁世凯显然不是一种人,甚至处于相反两极:论起源,一在北而一在南;论立场,一在朝而一在野;论头脑,一守旧而一维新;论性情,一稳重而一激扬;论风格,一实际而一理想……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不能合作呢?我则以为,性格等因素,只是小节,有时同性(格)反而排斥,异性(格)则可互补。就1912年夏天的会晤而论,他们已经表现了合作的足够诚意,并实现了最起码的合作。只不过,其合作的本质是妥协,合作之中不乏猜疑与防范(如孙中山在北京,屡次建言迁都)。他们所达成的共识,流于形式,只是暂时掩蔽了分歧,而不能化解那些根本分歧。所谓根本分歧,包括我们所谈到的新旧之争、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之争等。这正关系孙中山的两大失误:他认为袁世凯兼具新思想和旧手段,能够领导中国的民主转型,故而十年之内,他不必再问政治;他以为民权主义已经成功,迫在眉睫的是民生主义建设,故而摒弃政治革命,投身社会革命。正是这两点判断,促成了他与袁世凯的会晤与合作。问题在于,时隔不久,他便发现自己的判断出错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宣告政治革命必须重来(“二次革命”)的那一刻,他与袁世凯不再是相谈甚欢的朋友,而是势不两立的敌人。那25天的聚会,从此掩埋于历史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