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CT能谱多参数成像在鉴别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 (肝癌32例、FNH 16例),均行64层能谱CT的能谱扫描模式 (GSI) 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能量水平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 (CNR) 、标准化碘浓度 (NIC) 、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 (LNR
【机 构】
:
200025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200025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能谱多参数成像在鉴别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 (肝癌32例、FNH 16例),均行64层能谱CT的能谱扫描模式 (GSI) 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能量水平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 (CNR) 、标准化碘浓度 (NIC) 、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 (LNR) 、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碘浓度的差异 (ICD),对2组间上述测量指标进行两样本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
结果肝癌和FNH在不同能量水平下的CNR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总的来说,CNR随着单光子能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在部分能量点除外。肝癌和FNH的动脉期最佳CNR分别为3.59±2.13、8.29±2.65,门脉期最佳CNR分别为1.80±0.42、1.06±0.34;肝癌和FNH动脉期NIC分别为0.25±0.08、0.42±0.22,门脉期NIC分别为0.52±0.14、0.86±0.18;动脉期LNR分别为2.97±0.50、6.15±0.97,门脉期LNR值分别为0.99±0.19、1.22±0.26;动脉期和门静脉期ICD值分别为 (0.35±0.14) 、 (1.17±0.28) g/ L。肝癌的动脉期和门脉期的NIC、LNR和ICD值均低于FN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NIC比较t值分别为-3.196、-6.518,LNR比较t值分别为-12.911、-3.260、ICD比较t值为-2.754,P值均<0.05) 。动脉期LNR鉴别肝癌和FN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均为100%。
结论CT能谱成像的定量分析对肝癌和FNH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能提高检出效能和诊断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MSCT在配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ATCM) 条件下应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ASIR) 技术减低辐射剂量可行性。方法收集因临床需要行2次腹部CT扫描的患儿30例,第1次扫描采用单纯ATCM技术,第2次扫描采用ATCM技术结合40% ASIR重建技术。噪声指数根据年龄确定,第1次扫描 (单纯ATCM组) :≤5岁、噪声指数为9,>5岁、噪声指数为11;第2次扫描 (ATCM结合A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 (ACC) 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的CT和MR表现 (14例行CT检查,6例行MR检查) 。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2~ 73岁,中位年龄44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腮腺12例,左侧上颌窦2例,右侧颌下腺、左侧咽旁间隙、左侧颞下窝、左侧面
目的探讨腹部CT单源瞬时k Vp切换模式与常规CT 120 k Vp扫描的射线剂量和图像噪声的关系。方法采用质量评价标准体模,对其中的水模部分分别进行能谱成像和常规螺旋扫描,获得常规扫描模式与能谱扫描模式m As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出不同能谱成像 (GSI) 扫描参数所对应的常规120 k Vp扫描m As。回顾性分析22例全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资料。根据平扫常规扫描所使用的m As选择相应的能谱模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IP) 合并腹部其他组织器官受累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随访证实的AIP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发现腹部除胰腺外其他组织器官受累者17例,其中14例进行了CT检查,9例进行了MR检查,6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23例患者胰腺呈弥漫性 (14例) 、局限性 (7例) 及混合性 (2例) 肿大,均伴不均匀渐进
目的通过与常规增强MRA技术容积式内插法屏气检查 (VIBE) 序列比较,评价非增强MRA技术可变反转角优化对比成像 (SPACE) 序列的图像质量,以及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侧支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7月行门静脉MRA的连续就诊的30例患者,先行SPACE序列检查,然后再行VIBE序列成像,2名医师根据2种成像技术的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影像诊断,比较两者的影像诊断结果;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