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e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隐形驱动力。国家的富强与兴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更离不开民族的教育。放眼现在的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分数的提高上,而忽视了高中语文课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所以,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高中语文课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提出四大措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契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语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纵观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本,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许多名人作家的故事、作品等,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但是这部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没有被深入地挖掘,只是流于浅层化、表面化的教学形式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点,在大部分语文课本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更多都体现在课余阅读的读本中,无形之中就使得学生和老师认为这部分不重要,加之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老师精讲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識大幅度减少,学生自己更不会去深入学习;第二点,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拔高学生的分数,有些老师不开或者是少开规定的传统文化选修课,使学生丧失了解古文化的渠道,减少专门学习的时间,很多学生根本不翻阅选修课本,不了解其中的内容,只是知道这部分不用学、不用看;第三点,在很多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呆板无趣,又因为它的难度高于现代文的学习,所以学生没有兴趣,并且往往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自己的学习质量;第四点,由于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欠缺,使得家长完全忽视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没有意识引导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直接挤占孩子的课余时间,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
  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课本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它不仅是老师教学设计的指南针,更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所以促进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首先就要从课本入手。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依靠课本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深层次需求,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文言文等传统文化知识不是特别重要,老师应该在原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悉心教授古诗词、文言文等传统文化知识,充分认识到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在课堂上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之后,组织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进行情景再现,以此将传统文化与高中课本有机融合,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有利于掌握更多的古文知识。
  (二)学校可以适当开设古文选修课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引导者,是贯彻和落实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动者,应该切实地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地开放选修课,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站在孩子和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切实地贯彻素质教育,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古文选修课侧重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根据学生的兴趣增设古文选修课,能使学生充分利用选修课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既要掌握语文课本知识,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师科学设计课堂,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趣味性
  在实际的古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精心设计课堂,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采取有益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并且定期设置一些课堂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人文知识竞赛、话剧表演、诗词朗诵、古文创作比赛等,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深入地掌握古文化知识,并且培养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以及唤起他们对于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从自己做起,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鼓励他们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也进一步使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可以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比如在经典文本《兰亭集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学生熟悉文章结构后,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直接播放中国古典乐风兰亭集序的朗诵MV,视频背景以山水景色为主,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色。比如在教授《奇妙的对联》这课,可以运用《唐伯虎点秋香》对联竞技的经典桥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与家长开展有效合作,鼓励学生阅读名著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名著是高中语文课本的有效补充。除了提高学校在古文化的教学质量外,老师应该与家长开展合作,与每一位家长达成共识,双方一起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提升自己的古文化知识。在适当的时机,家长与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地帮助解答疑难问题,促进高中生的课下语文学习,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自学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多方配合,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名著,适当组织“读书周”“读书月”的活动,课堂下家长要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言传身教,少玩一点手机,多读一点名著,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管是对于国家的永世繁荣还是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阅读名著就是了解优秀文化的渠道之一。
  参考文献
  [1]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2]邓宝根.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6(9).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与初中教育教学的结合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急需走出传统认知的误区,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顺应新的教育形势,实现自身教学成果的巩固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该阶段学生的内心成长具有导向作用,因而需要引起教学者的格外重视。如何在课改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转变”与“优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育的核心命题,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的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以充分发挥语文在中学教育以及国民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还存有一些问题,影响到了教改过程,阻碍了语文教学的正常进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分析,不斷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发挥语文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学教育;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学习是每个学生开启学习之路的基本能力。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创新教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有利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新课标深入发展多年以来,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新时期,作为教师进修学校,应该立足时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新教育;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学生;时代
本文根据河流的水文特性,充分考虑回流水的转移成本、漏损率、净化处理成本等因子,建立了扩展的“回流”模型,推导出不同取水点的取水权与消费水权的影子价格。在此基础上对采用
【摘要】读书重要吗?很重要。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说明读书不仅可以增长一个人的知识,更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虽然多读书对于整体提升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很多中学生普遍不愿读书,即使偶尔读书,也是被动的读书。要想让广大中学生达到“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的读书境界,我们必须善于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切实有效地方法让他们乐于阅读,主动阅读,广泛阅读;真正达到悦读的境
坡地水分转化规律研究对于探讨坡地水土流失以及坡地养分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绵土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条件下坡面入渗过程与产流特征。结果表明:(1)在地表坡度15°、土壤容重1 28~1 30g cm3的条件下,坡面平均入渗率(ia)与降雨强度(iR)具有极显著的抛物线函数关系,当iR=1 35mm min时,ia具有最大值(1 01mm min);初始产流时间(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