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高考声乐教学的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习兴趣,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实践三环节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歌唱方法;兴趣;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2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薄弱,凭文化课难以升入高等院校,而大部分同学又没有受过任何特长的训练,所以如何让爱好声乐、基础薄弱或者没有任何基础的高中生尽快掌握声乐知识,能在三年后顺利升入高等院校府,是摆在我们高中声乐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歌唱兴趣,让学生喜欢并热爱声乐
  声乐演唱是一种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同时又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它是意识和肌肉的双重活动,初期学习抽象且枯燥乏味,如果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思考,机械模仿,这样的课堂效果收效甚微。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探究应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多看,多听
  声乐启蒙教学时要让学生多看、多听,运用多媒体集视、听、唱于一体的优势,定期选看声乐DVD相关资料,播放名家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感染力,从心里与音乐产生共鸣,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这样就能促使学生从简单的视听起步,逐步的了解演唱。
  (二)通过音乐书籍多读,多学
  引导学生多读与音乐有关的书籍,要让学生懂得歌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要学好声乐,就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我们演唱任何一首歌曲,都有一个研究—理解—处理的过程。“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这就无法理解作品,更达不到艺术表现的境界,只能是唱音符,唱一个一个的音字,就不可能把自己从事的表演专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这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宣教授所说的话。所以要让学生懂得,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
  二、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多种感官,循序渐进的训练歌唱的基本方法
  (一)声乐教学首先要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
  曾经有人说过:“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这说明歌唱的姿势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发声器官的协调和配合,决定着歌唱时身体的着力点,同时也表现出歌唱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因此,作为老师一方面通过声乐课的教学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养成一个好的歌唱姿势和状态,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歌唱呼吸,发音,咬字吐字和表现歌曲的内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1、两脚分开半尺左右的距离,也可以前后适当分开。两腿要站得直和稳,身体重心稍向前倾,胸部要自然挺起来。后腰、后背、脖子、小腹是积极而有力的,腰、背、脖子连起来像一堵墙,小腹有力的托住沉下来的气息,头部端正,两手臂自然放松下垂。
  2、歌唱中,随着感情的表达需要,歌唱者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作一些适当变化,但无论做什么表情,唱歌时既是放松自然地,同时又是积极兴奋的。
  (二)声乐教学的重要保障是让学生懂得呼吸的重要性并训练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人的一种自然的生活本能,日常说话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不需用很大的肺活量,而歌唱的呼吸运动则比较复杂,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气和吸气肌肉坚强而又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所以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呼吸起着决定性的因素。由于普高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呼吸训练就显得由为重要。就目前而言,歌唱呼吸的方法有胸式、腹式和胸腹式三种。运用胸腹式呼吸来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声乐教学工作者的共识,这种歌唱呼吸方法有两大优点:其一,它可以充分利用横隔肌上弓、下凹的作用,具有卓越的呼吸控制能力;其二,这种呼吸方法是胸腔展开,横隔肌下降吸气深,双肩不会向上提起,颈、腭、喉放松,身体各器官易于协调一致,使声音建立在平稳而坚定的呼吸支持之上,可以自如地获得音色和音量的变化。胸腹式呼吸方法的控制能力,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
  (三)声乐教学的关键所在是引导学生用混声进行发声练习和歌唱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初学声乐的学生在歌唱低音时喉头向下用真声,唱高音时喉头向上用假声,因而出现不同音色的两种声音,低音还是很结实而高音区则虚飘无力,要解决上述学生的发声问题,只有培养学生用混声歌唱的科学方法,那么,什么是混声呢?混声是指歌唱时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混合使用所产生的声音。
  在我国民族唱法中习惯用:“真聲”(指胸声)、“假声”(指头声)这两个名词,混声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和力度,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应用混声练习歌唱能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能使声区统一,声音圆润,流畅优美;其二,使声音有强烈的穿透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混声歌唱能力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求学生在发音的时候喉头要有一个正确、适当的位置,所谓适当的位置就是喉头与整个咽腔共鸣管道的比例适合于唱出高声的混声,也适合于唱低声的混声,换句话说,就是喉头处于半打哈欠的位置上。其练习方法如下:
  1、训练混声唱法的关键在于解决好换声区的声音统一问题,即在高、中、低三个声区真声、假声的混合比例问题。其方法是在低声区溶进部分假声,进入中声区,真声相对减少而假声相对增多,进入高声区,感觉上是用假声的高位置唱真声。即将假声放大而达到的混声效果,让三个声区的声音统一起来,混声的方法也可以在唱假声的状态下,强调声带的闭和而获得,这种方法在发声时一般是由高音向低音作移动练习:歌唱时要求所有的字都统一在假声的位置上,字在转换过程中动作较小,同时气息要保持一定的深度。
  2、哼唱练习法:哼唱的好处在于能让学生准确地建立混合共鸣及头腔共鸣的感觉,保证声音具有“高位置”,气声结合的比例准确而平衡,咽腔的内张合适,歌唱器官的运动能力协调自如,此练习要求上、下牙齿不能咬紧,双唇松闭,舌根平放,唱时唇部、鼻腔有轻微的振动感,好像声音是从鼻子上端发出似的,然后慢慢张开用唇部来唱母音。   (四)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字与声”的协调练习
  歌唱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字与声”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才能使歌声富于艺术感染力,音乐的主题思想和形象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字与声”的协调练习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我对以下三种训练形式很有体会:
  1、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她们的正确的歌唱方法还尚未建立之前,我一般不过分强调歌唱中每个字的个性,而是注意声音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训练,在训练中多采用母音的练习,使所有母音都能在科学唱法的共性基础上统一起来,避免咬字上的负担,当歌唱方法比较稳定时,母音的转换能够自如运用时,可以在共性之下突出每个字的个性色彩。
  2、解决好学生歌唱中“字包声”或“声包字”的不良发声现象。所谓“字包声”是指在歌唱中过分强调字而忽略了声,虽然字比较清楚,但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域和表现力较差,其纠正的方法是加强咬字发音时口咽腔部位整体感觉的一致性。如运用以横代竖、横短竖长、以竖为主、前横后竖、前小后大、前窄后宽、前变后不变、咽腔圆竖以及抬上腭、放下巴稳定喉头等方法。所谓“声包字”是指过分强调声音而忽略了字,就是在歌唱中过分强调了口咽腔中以竖为主的感觉,而忽略了以横代竖及横短竖长的前提,也可以说是只注意了歌唱中“松”为主的一面,而忽略了“松”中有緊的因素,对于“声包字”的学生我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咬字发音的练习,用普通话多练习一些朗诵,锻炼咬字发音的喷口及嘴皮子在歌唱中的力度。
  3、歌唱教学中“字与声”的结合还应考虑演唱风格上的变化因素。目前,我国在演唱风格上大致可分为民族、美声、通俗唱法三大类。这三种唱法在风格上的不同而形成歌唱中“字与声”结合的差异,必须让学生加以区分。民族唱法具有中国特色,演唱时口咽腔着力点比较靠前,以口咽腔共鸣为主掺入头腔共鸣,咬字发声的棱角较大,个别音素相对延长,在发音上横中有竖,较为适中,音色甜美,它是以真声为主,同时运用真假声混合,表演性较强;美声唱法口咽腔内声音着力点比较靠后,强调共鸣腔体的充分打开,咬字的音素转换较快棱角较小,发音以竖为主,口型较圆;通俗唱法声音在口咽部位着力,咬字口语化,接近生活用语。但为了让我们的学生顺利通过高考,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目前不提倡多唱通俗歌曲。在教学中,我就根据学生在声音上的个性和演唱风格上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指导,效果显著。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演唱要领,少走了弯路,提高了演唱能力。
  三、声乐教学中要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唱活动
  在声乐教学中要不断的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这是一种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好途径。因为歌唱艺术是一门实践艺术,只有在歌唱实践中,才能逐步总结经验,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可通过歌唱实践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学生与听众见面,在现场上歌唱的感觉与在课堂里是不同的,在课堂里懂的东西到舞台上未必兑现,而在观众面前学生又得到许多在课堂里感受不到的东西。尤其是与听众交流,那是课堂里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特别是那些上台或当众演唱过于紧张和怯场的学生,更应该多参加演唱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对普通高中学生来说,激发兴趣-科学的训练方法-演唱实践这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教师的声乐教学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我这些年来声乐教学几点体会,总结出来希望同大家共勉之,有不妥之处请同仁指正。
其他文献
武林宗师=和谐之星,书写这一神奇等号的人,正是早已蜚声武林的武御道创始人刘天龙,为解开神奇的等号之谜,我们对武林传奇人物刘天龙的和谐之路,进行了深入采访。 Wulin Mast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疲劳产生的机制疲劳对机体的生理影响,以及赛事与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并介绍了恢复的途径和主要恢复手段。  【关键词】 运动员;训练疲劳恢复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的皮划艇项目发展的很迅速,在国际大赛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皮划艇健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博物馆对文物标本进行收藏、研究、陈列,传播文化科学信息,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收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遗存、自然标本具有实物性、直观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注重“环境文化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有一座大山,在半山腰处长着一棵矮矮的小松树,在山脚下长着一棵高大挺拔的小桦树.rn一天早晨,小松树正在睡觉,小桦树叫了它一声,把小松
期刊
江苏校姓姓氏音hao1,在泰州方言极少数区域内“校”有hao1的读音,广东话“校”的读音与江苏校姓姓氏音hao1的读音相似,日语中“校”有hao的读音。从这些角度可以确定江苏校姓姓
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人
提到“女汉子”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可是在我这儿它可就不是这个意思了.rn我觉得女汉子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性格的,对什么都愿意尝试也勇于尝试的.我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
期刊
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培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我们大力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工作,并切实有效的推进这项工作的完成.本文通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牢固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内容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