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十年代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来源 :文艺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九十年代小说当中的父亲形象作为分析对象,总结出天父地位的下降和地父地位的艰难确立两个相反相成的趋势.通过父亲这个权威形象的兴衰,讨论九十年代的时代主题如何从启蒙走向世俗、从广场走向市场、从思想解放走向欲望解放、从知识分子主体走向大众主体.在父亲这一文学形象中,讨论现代父亲强撑做天父、转型做地父、放弃做父亲三种迥异的命运.
其他文献
格非近20年的创作,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乌托邦,即探索知识分子如何面对乌托邦——历史的与现实的.在《人面桃花》及后续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乌托邦主题的嬗变,是从制度反
在《春尽江南》中,男主人公谭端午这个集本雅明与波德莱尔特征于一身的男性诗人是价值理性的代言人,女主人公庞家玉因追随工具理性而表现出诸多神经症症状,她是大众的隐喻,二
在幼儿教学中,为了提升绘本教学的有效性,要适当地引入体验式阅读法,促使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参与到交流、游戏、实践等各种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感
期刊
陶行知曾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的确如此,儿童干净得如一张白纸,在他们身上,一切皆有可能.自国家教育改革以
期刊
我是一只雕鹰,生活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是这里当之无愧的“空中霸主”,许多人只能看到我们英勇潇洒的身姿,知不知道我们学飞时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