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用心感受的过程,是一项心灵的活动。由于学生个人的思维品质、价值取向、情绪体验等都存在差异,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也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小学生,主观色彩更加浓厚,即使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课文的同时,又该如何使学生学有所得呢?
一、在个性化阅读中,积累语
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段,让他们熟读、背诵,增加语言积累,把握语文规律。在教学《最好马上找到他》这首诗歌时,在学生通读全文后,我问:“现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用得好的词语。学生分别找出了“也许”、“可能”、“着急”、“难过”等词语并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很好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这既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又让学生积累了词汇。当再接触别的诗篇时,学生们马上就会很自觉地去寻找那些让他们怦然心动的词语,并把它铭记在心。然而,单单积累词语是很不够的。有道是“背词组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课文”。当碰到遣词造句都很优美的文章时,应让学生自主地朗读、背诵。
二、在个性化阅读中,深入感悟
学生是阅读教学中感悟的主体。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是他们感悟的基本途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经历“感悟”的过程,即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在学生读熟全文后,我问学生:“读了全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有的回答道:“丑小鸭太可怜了。”……在他们回答后,我追问:“你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丑小鸭的可怜(勇敢、幸福)的?”就在学生争相发言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丑小鸭太善良了。当‘哥哥、姐姐们欺侮,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喜欢他’时,他竟然不争辩,不搞破坏,只是‘悄悄地离开了家’。他太善良了!”“你真是丑小鸭的知己啊!”我为他与众不同的感悟由衷地喝彩。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带着“你对丑小鸭的情感,读你最想读的部分”读出不同的情感与语气。
语文,蕴含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激情,或博大深沉,或温情似水,或富有诗意。在诗意的语文学习氛围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整体感悟文本,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如《船过三峡》的教学,首先,在阅读感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读书,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努力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去联想、延伸、拓展,追求“模糊便是精确”的和谐境界。其次,品读“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这一句子,感受其丰富深刻的内涵。
只有把课文作为观察和认识的对象,让学生动用全部感官与心智,去直接接触语言材料,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对文章的感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三、在个性化阅读中,培养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这更需要学生的个性阅读。如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这首古诗集语言美、音色美、意境美、情感美为一体。如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呢?当学生大体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后,我让学生再去读读这首诗。读后问:“你觉得这首诗美吗?美在哪里?”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景色美”、“词用得美”、“读起来像在唱一首歌”……学生说出来的这些“美”,实际上都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我说:“这么多的‘美’组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让我们把这些‘美’讀出来吧!”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朗诵着,或“伤感”,或“优美”,或“豪迈”,各有千秋,别具一格。在朗诵中,他们默默地享受着这种审美的乐趣。语文教材中充满词汇丰富、文句优美的佳作,充满情感饱和、意蕴深刻的美文。美读,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头脑中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形成审美感知;美读,可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深入领会文中的意蕴与情味。在美读的过程中,学生在作者向善、向美内驱力的推动下,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将逐步得以提升。
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化阅读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营造合作探究的阅读氛围,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
一、在个性化阅读中,积累语
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段,让他们熟读、背诵,增加语言积累,把握语文规律。在教学《最好马上找到他》这首诗歌时,在学生通读全文后,我问:“现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用得好的词语。学生分别找出了“也许”、“可能”、“着急”、“难过”等词语并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很好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这既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又让学生积累了词汇。当再接触别的诗篇时,学生们马上就会很自觉地去寻找那些让他们怦然心动的词语,并把它铭记在心。然而,单单积累词语是很不够的。有道是“背词组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课文”。当碰到遣词造句都很优美的文章时,应让学生自主地朗读、背诵。
二、在个性化阅读中,深入感悟
学生是阅读教学中感悟的主体。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是他们感悟的基本途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经历“感悟”的过程,即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在学生读熟全文后,我问学生:“读了全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有的回答道:“丑小鸭太可怜了。”……在他们回答后,我追问:“你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丑小鸭的可怜(勇敢、幸福)的?”就在学生争相发言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丑小鸭太善良了。当‘哥哥、姐姐们欺侮,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喜欢他’时,他竟然不争辩,不搞破坏,只是‘悄悄地离开了家’。他太善良了!”“你真是丑小鸭的知己啊!”我为他与众不同的感悟由衷地喝彩。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带着“你对丑小鸭的情感,读你最想读的部分”读出不同的情感与语气。
语文,蕴含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激情,或博大深沉,或温情似水,或富有诗意。在诗意的语文学习氛围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整体感悟文本,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如《船过三峡》的教学,首先,在阅读感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读书,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努力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去联想、延伸、拓展,追求“模糊便是精确”的和谐境界。其次,品读“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这一句子,感受其丰富深刻的内涵。
只有把课文作为观察和认识的对象,让学生动用全部感官与心智,去直接接触语言材料,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对文章的感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三、在个性化阅读中,培养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这更需要学生的个性阅读。如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这首古诗集语言美、音色美、意境美、情感美为一体。如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呢?当学生大体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后,我让学生再去读读这首诗。读后问:“你觉得这首诗美吗?美在哪里?”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景色美”、“词用得美”、“读起来像在唱一首歌”……学生说出来的这些“美”,实际上都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我说:“这么多的‘美’组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让我们把这些‘美’讀出来吧!”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朗诵着,或“伤感”,或“优美”,或“豪迈”,各有千秋,别具一格。在朗诵中,他们默默地享受着这种审美的乐趣。语文教材中充满词汇丰富、文句优美的佳作,充满情感饱和、意蕴深刻的美文。美读,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头脑中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形成审美感知;美读,可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深入领会文中的意蕴与情味。在美读的过程中,学生在作者向善、向美内驱力的推动下,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将逐步得以提升。
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化阅读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营造合作探究的阅读氛围,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